•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照片 5- 9 植物文化園區入口意象

並鼓勵搜集 Hla’alua 語資料,尋找學習步道的小疑問之答案加以紀錄,而非走馬看 花,達成 Hla’alua 語生活化學習。

本校申請校地活化利用計畫,主要運用本校現存的閒置空間,在重建部落空間 記憶的概念下,引導學生親手耕種 Hla’alua 傳統社會食用植物,輔以傳統部落建築 圖騰做為學習意象的基地,以建立 Hla’alua 人文化學習課程的空間場域,並開放校 園空間使學生、族人得以重新建構原有 Hla’alua 族生活的記憶空間。

民國 96 年,種植山蘇,今年則改植小米,並結合 Hla’alua 之傳統讓學生體驗「小 米祭儀」應有的步驟,播種祭、小米收穫前祭、嚐新祭、收藏祭、祖靈嚐新祭,讓 家長與學生相互體驗傳統社會生活方式,漸漸養成族群認知與認同。

4.文化學習角

樓梯中,設置「文化學習角」擺放學生製作之弓箭、竹槍、木刀、木雕等,

藉由操作課程與展示作品來增加學生對於族群的認知與瞭解族群文化之美,也直接 強化學生的族群信心與認同。此外,布告欄內另以文字展示敘述 Hla’alua 人的傳統 社會組織結構、典章制度及經典神話,讓學生上、下樓能隨時欣賞與閱讀,效果良 好。

141

圖 5-10 樓梯轉角處的文化學習一角

(三)Hla’alua 語教學

語言推廣教學,是 Hla’alua 人極為重視的復振工作。自 90 年起,教育部施行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正式將在鄉土語言(含原住民族語言)納入正式 課程實施教學。興中國小利用每週三的晨讀時間,由族語老師游仁貴先生,教授 Hla’alua 的生活對話語言,或以活潑生動的方式講述 Hla’alua 人的口傳歷史。幾年 下來,Hla’alua 身分之學生以能使用羅馬拼音,加快族語的學習腳步。

1.游仁貴(Amahlu)老師

游老師的生命經驗相當奇特,血緣上本是漢人(客家人),但是被 Hla’alua 人游 元所領養,自小就生長在純粹的 Hla’alua 家庭環境中,因此能說一口極純熟流利的 Hla’alua語。他非常之認同 Hla’alua 人的文化,因此成為近年來挽救 Hla’alua 語與 文化的靈魂人物。

游老師可說是看著筆者長大的長輩,對他在熟悉不過。游家中,力行口說 Hla’alua 語,子女與妻子不得使用布農語或國語與他交談,家庭母語的保存可說是 實行的非常徹底。1996 年,語言學家蔡恪恕準備撰寫 Hla’alua 語的辭典,就以游老

142

照片 5-11 游仁貴老師耐心講述 Hla’alua 的文化

師與當時頭目為主要田野採集對象,因而學會羅馬拼音,至今是主編沙阿魯阿鄒語 教材唯一人選。此外,他對於 Hla’alua 的歷史、祭典儀式、神話等大大小小的事件 如數家珍,成為學者研究該族的必定訪談人。現在他正與筆者、邱英哲開始著手編 寫 Hla’alua 語的生活常用字典,為 Hla’alua 人保留文字記錄。

2.教學課程

學校目前所使用的教材為「沙阿魯阿鄒語」,由教育部與原住民共同委託政治大 學原住民語言教育文化推展中心,利用三年(2002-2004 年)共編輯九階。由游仁貴 擔任主編,余美女、石唐里金、葛新雄、謝瑞和、謝垂耀共同編審。目前已教授第 二階完成,學生對於教材內容非常有趣,學習意願很高。

(四)以 Hla’alua 人植物文化為主的「學校本位課程」

1.文化課程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學區內的家長、教師、學生、學校行政人員等,經由共同 討論、計畫、試驗和評鑑的過程,發展適合每個特定學校的兒童的課程策略,它能 反應學校面臨的各種挑戰,發展出的課程能引起學生興趣,主動參與,並鼓勵教師 儘其所能(Eggleston, 1980)。筆者 2006 年以 Hla’alua 人植物文化做為學習課程特色 主軸,讓孩子從田野調查及導覽學習課程中,學習對個人、對部落、對萬物生命的

143

認同。從 Hla’alua 植物文化為主題所編寫的族語教材中,引領孩子、族人在學習旨 趣中體驗原鄉傳統文化、部落族語音韻及部落山河的美。

設計這套植物 Hla’alua 語與文化同步學習的主題教學計畫,興中國小獲得原民 會連續三年的經費補助。家長、社區人士、耆老等成為資源人物,協助學生學習,

學習成果要與其他班級、其他學校和社區外的人共同分享。社區就是課程發展的來 源,人文、地理的深入研究,幫助學生建構所屬族群文化的認知模式。

2.童謠

本校教師為有效推展族語教學,配合游老師發展一套學習 Hla’alua 語的方案。

教師編寫不同主題(地瓜、山蘇、玉米等傳統食用植物)的童謠,游老師翻譯成 Hla’alua 語,音樂老師簡單譜曲,讓學生以歌唱的方式快樂學族語。下課時,學生 童謠朗朗上口,學校空間到處都有 Hla’alua 語在使用,成為別具特色的語言復振方 法。

二、桃源鄉鄒族宗親會之復振計畫

「桃源鄉鄒族宗親會」成立乃源自 Miatungusu 儀式祭典的演出,是族人匯聚共 識的積極認同表現,目前會員有共有 101 人。歷經了三屆理事長,其作為大多在文 化展演與演練,其他文化復振工作尚待努力。今年筆者會同游仁貴老師、邱英哲同 學,依據原民會 97 年度「推展原住民族語言學習家庭化、部落化與社區化計畫」,

撰寫 Hla’alua 族語言、文化復振三項工作計畫。

(一)Hla’alua 語言文化教室

此計畫之目的,在利用語言巢17的概念以維繫 Hla’alua 族語最基本之語言生命

,續而進行族語、文化之復振、發展工作。並運用族語學習家庭化、部落化之政策

,帶動高中部落 Hla’alua 族人說族語之風氣,以振興 Hla’alua 族語。

期盼透過宗親會之號召,凝聚 Hla’alua 人之共識,輔導高中部落整合 Hla’alua 族語人才與耆老,藉由設置語言文化教室,提升族人使用族語之能力,擴大族語使 用之場域,以達維繫族語生命力之基本目標。奠定族語庭化、社區化與部落化之基

17 此概念源自紐西蘭毛利人。語言巢運動可說是毛利人主動發起的全國性教育改革,其基本原理是:

毛利兒童從一出生開始就要沉浸在毛利語和毛利價值觀中。在語言巢中,兒童除了可以得到很好的 照顧,5 歲左右就能學會毛利語及英語。

144

礎,達到傳承與保留族語之願景。

(二)Hla’alua 族語認證考輔班

考輔班的目的,在協助 Hla’alua 族學生參加「升學優待取得文化及語言能力證 明認證考試」,以利教育資源欠缺之桃源鄉 Hla’alua 學生爭取升學優待之機會,並保 障學生繼續升學之權益,永續培養 Hla’alua 之優秀青年,以提高族群的知識水平,

與其他族群站在同一齊跑點上。

透過輔導 Hla’alua 之學生參與族語能力考試輔導學習課程,鼓勵本族學生勇敢 報名族語能力考試,藉以強化 Hla’alua 語言之認同,並提高考試報名人數。此外,

協助本族學生順利應試,並以 80%以上應試合格為目標,保障學生繼續升學之權益 與競爭力。

(三)Hla’alua 圖解式字典編撰

編纂圖解式族語小辭典目的,俾以架構增進學童認識、接觸族語之平台,

創建自我學習族語的工具書,達到保存瀕危 Hla’alua 族語基本詞彙之目的。也 趁此機會,修正一般文獻上的羅馬拼音方式,使其統一化,減少族人對於 Hla’alua語錯誤認知。

編纂圖解式 Hla’alua 語小辭典,可使國小學童得以利用族語辭典查閱族語 詞義以及字詞延伸之句型結構,並藉由圖解望圖生義,增加接觸族語詞彙之機 會,俾以增強保存族語之力量。特別地,除了應收詞彙之外,其餘較艱深或不 常用之詞彙亦一併收納於書末之詞彙表之內,可供較高年級學生或其他人士參 考使用,奠定未來編定大型族語詞典之基礎。

藉由三項文化復振計畫,廣邀族人參與,從活動中來點燃族人對於 Hla’alua 事物的熱情,提升族群認同。恢復耆老的歷史記憶,傳承後代 Hla’alua 文化精 華,讓族人知道自己與鄒族的差異及與眾不同。

三、小結

專家學者之研究指出,高雄縣 Hla’alua 人面臨"布農化"的危機,其文化與語言 嚴重流失(劉彬雄 1969;林曜同 2003;賴建戎 2003;謝繼昌 2005);高中村 Hla’alua 人於是在此困境下,亟思復振。興中國小與桃源鄉鄒族(Hla’alua)宗親會,在此課

145

題上,確實扮演關鍵的角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文化復振之成果仍是國族主義 操控下的現象。

文化傳承的教育原本就是 Hla’alua 傳統社會功能之一,社會的不斷文明化與全 球化,族群內部的學習機制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學校教育,欲使學生瞭解屬於自 己族群的文化,便須重視本位課程的發展,尤其以原住民學校為要。學校是社區的 資源和文化中心,要負起此一部份的責任,提供有計畫的學習機會,還原族群文化 的學習情境,以彌補族群在文化傳承方面正在消失的部份功能。Astuti 研究西部馬 達加斯加島 Vezo 人的族群認同,是必須當地人在特定的時空中以特定活動與實踐 來確定的,這與該文化「人的觀念」有著密切關係,換言之,小孩並非出生就是 Vezo 人,而是必須透過文化學習與實踐成為 Vezo 人(Astuti 1995)。因此,族群文化的 傳承,要落實在生活中,而不是只存在觀賞的層面;即要提供學生生活體驗的學習 機會,而不是只是在成長過程中,提供觀賞經驗。學校是系統化的學習機構,而部 落中的原住民學校是弱勢的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最佳基石。由學校為學習組織中心,

向社區延伸,串連部落傳承的資源,以主題的學習方式,將多元的文化現象融合在 生活主題當中,將族群文化內化為知識與生活經驗的一部份,必能延續或復振原有 的文化精髓。透過整體規劃的文化學習,讓 Hla’alua 學童不再落入族群身分與文化 的迷失(非鄒族、非布農而是 Hla’alua)。

民國 82 年,Hla’alua 人受邀於國家劇院展演 Miatungusu(聖貝祭)祭典儀式,

之後,族人熱情地成立桃源鄉鄒族(Hla’alua)宗親會。如今局面雖然稍有式微,但

之後,族人熱情地成立桃源鄉鄒族(Hla’alua)宗親會。如今局面雖然稍有式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