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類被當成運算物件,大量輸出可以追蹤的數據,進而讓我們分析出「演算自我」

(algorithm self)。此情況下,人們以數據界定自我,甚至宣稱接近於「真實的自我」

(ibid, pp.38-41)。例如 QS 的社群參與者透過互相分享數據,敘述各自的故事,將量 化數據視為全部結果,等同於理解自我的知識。這種方式實際是透過技術簡化自我為 抽象的數字,將自我和身體放置於黑箱之中(ibid, p.42)。

當自我追蹤者愈來愈習慣於「自我/身體」想象為可以衡量的單位,甚至經常自 我提問:「我的數字/分數是多少?」,Turkle 認為他們更易於滿足量化自我的結果,

甚至止步於理解自我的初步階段,因而無法掌握真正的自我為何(ibid, p.43),甚至 由數據或演算法影響著其「自我」知識。譬如自我追蹤者聲稱,一日行走多少步、平 日的心率達到多少意味著身體健康。然而一萬步究竟是否足以意味著消耗脂肪,或者 心率如何呈現健康狀況,其判斷依據為何?自我追蹤者經常將數據視為理所當然,將 其等同於「自我/身體」的知識,進而愈來愈難以掌握究竟何為身體/自我。本研究目的 在於,探究使用者究竟如何藉由數據,形構自我與身體知識。自我追蹤數據與技術物 的物質性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經驗。下一節,我綜合前三節的文獻整理,提出「跑者 拼裝體」分析概念。

第四節、概念架構:跑者拼裝體

跑步作為簡單配備運動項目,其運動技術與入學門檻相比其他有氧運動較低。因 此有者輕鬆與開心跑,依其心情或身體狀況運動,不在乎比賽或成績;不過有者為了 長跑訓練開始評估表現、編排訓練與使用測量工具。在跑步實踐之中,我認為對比一 般的運動者與自我追蹤者之間的使用經驗。此處所指涉的運動者經驗主要參照,尚未 使用自我追蹤實踐的跑者,或者自我追蹤者使用前的經驗;自我追蹤者經驗主要指的 是,透過數據、技術物與身體交引纏繞,理解運動表現的跑者。我歸結出運動者與自 我追蹤者在跑步實踐中的身體與技術物等面向的對比(見表一)。

一般上運動者可以使用心率帶、碼錶或者在鞋子裝上測速感應器,在訓練結束以 後檢視每次的跑步表現。教練或跑者可以根據這些訓練記錄制訂下次的訓練計劃,以 提升跑步技術。這個過程實際上涉及身體的延伸,人們測量運動身體被「外包」予技 術物,將運動身體表現轉為各種數字(配速、時間與里程),而且工具設計亦愈來愈 輕便和易於操作。不過這些工具仍限於在運動場域用途,檢視跑者的配速、累積里程,

沒有其他附加功能或日常用途。在跑步訓練結束之後,運動者會卸下測量工具,這些

依循上述的理論基礎,我提出「跑者拼裝體」(runner assemblage)概念,試圖描 述著自我追蹤者、數據化與技術物相互交織與共構而成的實踐。跑者佩戴智慧手錶或 手環,不只是單一的技術物或測量工具、數據或 app 之使用、使用者以數字、數據認 識自我與身體活動,而是從一系列的過程中創造一種拴上身體、數據與技術物的狀態,

共構成自我追蹤實踐。從拼裝體的理論視角,跑者拼裝體是人的身體與技術物暫時連 結與拼裝而成的關係型態,產生人與物共構的聯繫。不過這個拼裝體型態是暫時成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隨時拆解、改變、再拼裝的動態過程,跑者可以穿戴其他跑步配備或改用其他技術物,

開啟其他拼裝體可能。

「跑者拼裝體」概念可以分成三種思考層次。其一為組裝連結概念,即使用者詮 釋數據與理解自我與身體知識,不全然擁有穩定、明確或清晰的因果關係,而是存有 無數的偶然、不確定與暫時性的組裝連結狀態。其二作為關係型思考,說明自我追蹤 實踐需要放置個關係架構中,將各個異質元素視為關係性的存有。具體而言,技術物 與使用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跨接身體、智慧手錶、數據、圖表、應用程式或數位檔 案之間,形塑相互連結與不可分割的關係,彼此是一種外部連結的關係,並不是內在 蘊固與先驗性存在的關係。其三作為經驗層次。由於拼裝體持續建構、拆解與組合,

無法一概而論其形態為何。不論是駕車案例,或是本研究關切的自我追蹤實踐,皆需 要安置在在具體的社會與歷史文化脈絡之中,從經驗層次分析跑者拼裝體鑲嵌於技術 實踐與歷史文化脈絡。

這個理論觀點,除了強調隨時組裝、暫時成型和高度彈性的異質元素關聯性,

亦著重於「一起生成」(becoming with)。誠如社會學家 Nick Fox 與 Pam Alldred

(2015) 指出,拼裝體視角關切並非身體、物、理念或社會組織是「什麼」,而是

「生成」與「情動」(affect)。「生成」是具有不斷擴展與蔓延的張力,而「情動」

則是Deleuze 與 Guattari 提出另一組概念。他們以此概念,解釋動物或人類的身體乃是 由情動生產做(doing)、慾望或感受的能力,促使人欲有所行動,並非由形式、器官 或功能所驅動其身體活動。這個拼裝體過程鑲嵌在社會歷史脈絡,持續組裝異質因素。

換言之,當我們分析自我追蹤實踐的拼裝體過程,不是探究什麼是自我追蹤實踐、數 據或技術物為何,而是置於一個相互組合、共構的關係之中,探討人、非人或物質性 的拼裝之時,其「生成」和「情動」因素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經驗,抑或是我們的身 體活動如何影響拼裝過程。同時藉由使用者所置身的日常生活脈絡,瞭解使用者如何 累積自我與身體知識或經驗,形塑具體的身體活動。

故此,本文的分析架構便是以拼裝體的概念為基礎,以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使 用自我追蹤的行為著手,檢視使用者如何使用技術物、如何詮釋數據和如何藉此理解 身體,銘刻於技術物的使用腳本與物質性又如何影響使用者。基於不同的生活情境、

技術條件或使用過程,即使是同一位使用者皆可能產生不一樣的拼裝體。我期望探討 多重、多元與多變的異質元素集合之下,從中指認自我追蹤實踐之中,人、數據與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術物拼裝之下,使用者體驗與和理解何種的「自我/身體」樣貌。在上述的理論文獻與 觀點為基礎,我以自我追蹤為案例,進一步提出具體的研究問題:

(1) 跑者的數據化實踐為何?他們如何以數據理解身體?

(2) 技術物與其物質性,如何與使用者共同形塑自我追蹤樣貌?

(3) 在自我追蹤過程中,跑者如何透過身體、數據、技術物等共構「跑者拼裝 體」?

上述之研究問題,分別是從三組概念:「數據/身體」、「使用者/技術物」和

「跑者拼裝體」三個面向討論跑者展開自我追蹤實踐中,暫時成型的拼裝體關係。;

三者之間,並非是互斥或分離的連結,而是作為探討自我追蹤實踐中跑者拼裝體的討 論切入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叁章 研究方法設計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我追蹤實踐之中,跑者身體、數據與技術物等各種異質元素 組合構成的跑者拼裝體。我試圖描繪跑者在運動和日常生活之中,詮釋數據與建構自 我與身體的認識基礎,數位裝置的物質性框限使用經驗過程。故此,本研究不針對特 定數據或文本進行分析,而是重於跑者與技術物與數據的互動關係。我採用質化分析 方式,透過深度訪談和蒐集「物」的質性方法,回答研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