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與物交纏:自我追蹤實踐中的跑者拼裝體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人與物交纏:自我追蹤實踐中的跑者拼裝體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 ‧ 國. 學. 政 治 大 人與物交纏:自我追蹤實踐中的跑者拼裝體 立 of Human and Material: Entanglement The Runner Assemblage in Self-Tracking Practice. er. io. sit. y. Nat. n. 指導教授:王淑美博士 a v. i l C n hengchi U 研究生:江建璁 撰.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7 月 July,2019 DOI:10.6814/NCCU201900548.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548.

(3) 謝誌 三年前我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離開七年的工作崗位,赴政大唸研究所。三年後我 竭盡所能,完成這篇碩士論文,為校園生活劃上句點。一路走來,我得多感謝許多人的拉 拔與協助(或者推坑)。 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老師王淑美老師。從碩一下擔任老師的助理開始,老師一 路指引我,使用語料庫工具、蒐集文獻和如何做研究,亦給予機會擔任大學部課程(傳播 科技與日常生活)教學助理時,與學弟妹腦力激蕩,從旁提點他/她們製作期末,也成為 我的樂事。在論文撰寫期間,從論文主題、文獻架構、抽選受訪者、經驗資料分析和中英. 政 治 大. 文摘要,老師不斷給予提醒與建議,令我反思書寫與理路盲點,使這篇論文得以更臻完善。. 立. 我也感謝兩位口試委員方念萱老師和彭松嶽老師,兩位老師在計劃書口試或者學位. ‧ 國. 學. 口試給予精闢的建議與鼓勵,承蒙兩人對這篇論文的厚愛。彭老師的豐富研究經驗,在論 文的細節與理論概念給了實用的建議,提醒讓我思慮不周之處。感謝方念萱老師,繁忙之. ‧. 際答應擔任口委,並且細琢論文的邏輯、理論方向和結論內容。就學期間,方老師的課堂. y. sit. io. al. er. 讓我受用不盡。. Nat. 討論上啟發甚鉅,在私下會面時不斷叮嚀我反復檢視論述,緊扣問題意識,精進反思能力,. n. 我感謝所有的受訪者,提供寶貴的使用經驗,他/她們不僅爽快答允約訪,並且言. Ch. i n U. v. 無不盡。我與他/她們對話過程,我收穫豐富資料與研究視角。倘若沒有這些受訪者的協 助,這篇論文或許乏善可陳。. engchi. 我感謝家人的支持。我父母是最堅實的後盾,總是全力支持我做的決定,讓我可以 義無反顧離開職場,專心唸書與做研究,使我無懼踏上學術旅程。此外,我也衷心感謝多 位老闆鍾適芳、方孝謙、林翠絹聘僱我為課程助理。我在埋頭苦讀各種書籍和文獻,忙碌 繁重的學業,亦可以在藝術與鑒賞、傳播理論與媒體素養等三門課,當助教學習新知,並 可以賺生活費,充盈錢袋,排解生活開銷壓力。 最後,我要感謝身邊的同學、朋友與怪物。「放飛自我碩三廢物」成員:勁萱,佳 璇、怡瑩。我們四人、怪物(阿畢、嘟嘟、波波、格子、鹿鹿、黑熊、棕熊等)以及成員. DOI:10.6814/NCCU201900548.

(4) 伴侶(金老師與廖學長)經常四處遊玩、打牙祭、喝咖啡、聊八卦和發呆。在漫長的研究 所生活,我們經常冷嘲熱諷彼此,相互推坑和敦促寫作或拍攝進度。這個過程,讓我的校 園生活不那麼乏味。在寒暑假時,我回國時,凱霖陪伴吃喝玩樂,激辯學術、時事或閒聊 生活,鼓勵我追求自己的學術目標;前同事傲斌或敦欽貼心請吃晚餐或甜點,閒聊各種瑣 事,擱置擾人的論文,真的暖心。最後我謝謝諸多小夥伴陪伴我吃飯、聊八卦,或者合作 寫論文,如潘雪、金麟、彥竹、卓妤、王悅、袿方、品丞、珮蓁和傅威等人。因為這些小 夥伴相挺,讓我的研究所生涯順遂,屢破難關。 浮光掠影,三年的求學旅程,縱使不捨,終究要暫告一段落。我僅以這份論文總結. 政 治 大. 三年的學術成果,記錄這段求知旅程,以此論文紀念。. 立. ‧ 國. 學. 江建璁 於木柵 二零一九年,炎夏溽暑.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548.

(5) 摘要 在數位技術社會之中,使用者藉由智慧手錶、智慧手環、手機應用程式與數位 感應器等,展開自我追蹤(self-tracking)技術實踐記錄日常行走步數、心跳率、睡眠 品質與運動狀況。本研究以數據化(datafication)、物質性(materiality)與拼裝體 (assemblage)為理論基礎,藉由台灣跑步社群的自我追蹤經驗,旨在探究以下研究 問題:第一、數據化實踐為何,如何建構身體與自我知識的過程;第二、跑者如何與 技術物、物質性形塑自我追蹤樣貌;第三、跑者如何透過身體、數據及技術物共構 「跑者拼裝體」,並且於人與物之間展現何種關係。 本研究主張,自我追蹤涉及一系列的使用者、技術物、個人數據、apps 與數位. 政 治 大 深度訪談十五名跑者,以及分析自我追蹤數據與 apps 上的貼文等資料,本文的主要研 立. 技術等異質元素,從中創造一種拴著使用者身體、數據與技術物的拼裝體狀態。經由. ‧ 國. 學. 究發現如下:(一)、跑者使用自我追蹤的動機,主要為檢測運動身體的各種表現、 全天候監測心率,與記錄睡眠狀況,進而透過數位平台展演個人數據與跑步身體形象,. ‧. 發展出同儕之間相互比較與競爭各自表現的情形;(二)、研發商或設計方將特定的 技術想像銘刻於技術物,透過使用腳本鼓勵、限定、或約束著使用者該如何運用技術. Nat. sit. y. 物、顯示什麼數據,以及預設著誰是使用者。面對藍牙、app 及技術物損壞或阻力等物. er. io. 質性與空間限制,使用者亦可能替換錶帶、修復或改用其他的自我追蹤裝置。(三)、. al. v i n Ch 之延伸,產生數據與身體、使用者與技術物相互依賴、相互依附的關係。本研究要強 engchi U n. 跑者隨時佩戴、組裝、捨棄或卸下技術物,伴隨的是跑步身體、感官與中樞神經系統. 調的是,自我追蹤實踐之中的「跑者拼裝體」形塑出身體與數據、使用者與技術物持 續拼裝,交引纏繞的關係。. 關鍵詞: 自我追蹤、數據化、物質性、拼裝體、智慧手錶、技術物、跑步身體、數據、 交引纏繞. i. DOI:10.6814/NCCU201900548.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i. DOI:10.6814/NCCU201900548.

(7)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echnology society, digital sensor and self-tracking technology features in smartwatches, smart wristbands and mobile application enable users to conduct a self-tracking action and obtain data such as their daily steps taken, heart rate, sleeping patterns, sports activities & etc. This research form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with the element of datafication, materiality and assemblage, further applied on experiences gathered from the runners’ community in Taiwan, with the aim to study the (1) demonstration on dataf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body/self-knowledge that emerges from self-tracking practices; (2) form of engagement of the user with the technological artefact and materiality that constitute selftracking practices; (3) how runner assemblages, bringing together human bodies, data and artefact display the complexity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human and material.. 政 治 大 connections between users and heterogeneous assemblage components such as technological 立 artefacts, digital data, apps and technologies, which the elements are tethered to the human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self-tracking practices are always composed of inter-correlating. ‧ 國. 學. body in certain forms or status. On the basis of qualitative study,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how self-tracking is practiced by Taiwan runners in the context of sports activities and everyday. ‧. routines. By analyzing fundamental data collected from running activities, runners are able to monitor variant aspects of their body such as sport body, heart rate and sleeping pattern. The. y. Nat. sit. data generated by these technologies forms a collective data network where runners establish. er. io. a social connection amongst the community. By showcasing the self-tracking data via apps or. al. digital platforms, runners are able to make comparison of results or compete with peers.. n. v i n C htoo focuses on the U 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materiality of technological artefact i e h n g cusers but also prescribe technological norms where developers or designers not only configure by embedding the technologies into wearable devices and apps, which controls the ways of data display. Therefore, the developers or designers have the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and categorize users based on the personalized data collected. In this thesis, analysis on malfunction, flaws, mistakes, problems or other defects of the self-tracking device will be emphasized too. In short, this dissertatio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runner assemblage, conducting an in-depth study and analysis on the data-body, user-materiality, human-material which it further emerges and entangling as a part of self-tracking practices. Keywords: Self tracking, datafication, materiality, assemblage, smartwatch, technological artefact, running body, data, entanglement iii. DOI:10.6814/NCCU201900548.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v. DOI:10.6814/NCCU201900548.

(9)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i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現象:從「一萬步」的數字談起-------------------------------------------------------- 1 第二節 背景:自我追蹤的發展--------------------------------------------------------------------- 3 (一)、自我書寫與自我追蹤之間關聯------------------------------------------------------ 3. 政 治 大 (三)、量化自我社群與運動------------------------------------------------------------------ 6 立 第三節 定位:理論思路與問題意識-------------------------------------------------------------- 9 (二)、自我追蹤技術發展流變--------------------------------------------------------------- 4. ‧ 國. 學. 第貳章 文獻評述----------------------------------------------------------------------------------------- 11 第一節、自我追蹤實踐與相關理論------------------------------------------------------------- 11. ‧. (一)、何謂自我追蹤實踐?---------------------------------------------------------------- 11. sit. y. Nat. (二)、自我追蹤實踐之相關研究---------------------------------------------------------- 13. io. er. (三)、數據化實踐的基本概念------------------------------------------------------------- 16 1. 數據化與小數據------------------------------------------------------------------------- 16. al. n. v i n 2.「原始」數據與「煮著」數據------------------------------------------------------19 Ch engchi U 3. 數據主義與數字的信任---------------------------------------------------------------- 20 (四)、小結--------------------------------------------------------------------------------------- 23 第二節、技術物與物質性-------------------------------------------------------------------------- 24 (一)、媒介研究中的物質取徑------------------------------------------------------------ 24 (二)、技術物的基本概念------------------------------------------------------------------ 27 (三)、物質性的理論關懷------------------------------------------------------------------ 29 (四)、小結------------------------------------------------------------------------------------- 33 第三節、跑者身體與拼裝體----------------------------------------------------------------------- 34 (一)、身體與自我的理論基礎------------------------------------------------------------ 34 (二)、跑者身體的理論基礎--------------------------------------------------------------- 36 v. DOI:10.6814/NCCU201900548.

(10) (三)、拼裝體的基本概念------------------------------------------------------------------ 38 (四)、小結------------------------------------------------------------------------------------- 41 第四節、概念架構:跑者拼裝體----------------------------------------------------------------- 42 第叁章. 研究方法設計--------------------------------------------------------------------------------- 47. 第一節、深度訪談與蒐集「物」之方法------------------------------------------------------ 47 第二節、研究架構與步驟------------------------------------------------------------------------- 49 (一)、研究程序------------------------------------------------------------------------------ 49 (二)、選擇訪談對象 ----------------------------------------------------------------------- 50 (三)、訪談綱要------------------------------------------------------------------------------ 54 第肆章 「數據/身體」實踐---------------------------------------------------------------------------- 57. 政 治 大 (一)、監測心率與步數,自我照護的健康主體:心慈---------------------------59 立. 第一節 、個案描述--------------------------------------------------------------------------------- 55. ‧ 國. 學. (二)、蒐集跑步數據,培養運動習慣的使用者:芷琪---------------------------- 61 (三)、以數據調整跑步,鞭策訓練的配速員:芝儀------------------------------- 63. ‧. (四)、各處穿戴技術物,自我追蹤嵌入使用者生活:金龍---------------------- 65 第二節 、整體分析----------------------------------------------------------------------------------66. y. Nat. sit. (一)、個人使用動機--------------------------------------------------------------------------66. er. io. 1、日記式的記錄,瞭解每次跑步表現----------------------------------------------67. al. n. v i n Ch 3、輕便攜帶裝置,配合跑步身體移動----------------------------------------------70 engchi U. 2、全天候監測心率,實現自我照護目的-------------------------------------------68. 4、跑步社群藉由數位連結,分享個人數據----------------------------------------71 (二)、數據型態-------------------------------------------------------------------------------- 74 1、跑步「當下」脈絡-------------------------------------------------------------------- 75 (1)、邊跑邊看手錶,監測心率與配速-------------------------------------------75 (2)、藉由數據設定目標、追蹤體能狀態----------------------------------------77 (3)、觀察跑步其他數據 --------------------------------------------------------------80 2、日常生活的「數據/身體」脈絡----------------------------------------------------82 (1)、記錄日常行走的步數-----------------------------------------------------------83 (2)、監測平日的睡眠品質-----------------------------------------------------------85 (三)、同儕監控與社會連結--------------------------------------------------------------- 87 vi. DOI:10.6814/NCCU201900548.

(11) 第三節、本章小結-----------------------------------------------------------------------------------91 第伍章 「使用者/技術物」實踐-----------------------------------------------------------------------93 第一節、銘刻於技術物的「腳本」------------------------------------------------------------ 93 (一)、「隱而未顯」的技術物腳本----------------------------------------------------- 94 (二)、腳本預設「誰是使用者」-------------------------------------------------------- 96 (三)、數據主義腳本------------------------------------------------------------------------ 97 第二節、自我追蹤的物質性---------------------------------------------------------------------100 (一)、外顯的物質性------------------------------------------------------------------------101 (二)、內隱的物質性------------------------------------------------------------------------103 第三節、物質性的限制與損壞----------------------------------------------------------------- 105. 政 治 大 (二)、空間限制----------------------------------------------------------------------------106 立. (一)、藍牙與 app 限制-------------------------------------------------------------------- 105. ‧ 國. 學. (三)、損壞的數據與技術物------------------------------------------------------------- 108 第四節、本章小結---------------------------------------------------------------------------------110. ‧. 第陸章 自我追蹤的拼裝體實踐---------------------------------------------------------------------- 113 第一節、自我追蹤者的身體經驗------------------------------------------------------------ 113. y. Nat. sit. (一)、「觀看」跑步數據與身體------------------------------------------------------- 113. er. io. (二)、數據化的跑步身體-----------------------------------------------------------------116. al. n. v i n Ch 第二節、跑者拼裝體-----------------------------------------------------------------------------122 engchi U (三)、脆弱與受傷的身體-----------------------------------------------------------------115. (一)、跑者與物共同形塑的拼裝體----------------------------------------------------123. (二)、身體/技術物的延伸----------------------------------------------------------------126 (三)、人與物「交引纏繞」的關係 ---------------------------------------------------130 第三節、本章小結--------------------------------------------------------------------------------133 第柒章 研究結論 ---------------------------------------------------------------------------------------- 135 第一節 、自我追蹤的數據化、技術物與運動身體------------------------------------- 135 第二節、概念討論及研究貢獻--------------------------------------------------------------- 137 (一)、自我追蹤作為運動身體的理解方式-------------------------------------------137 (二)、身體感受與數據的交互掙扎---------------------------------------------------- 140. vii. DOI:10.6814/NCCU201900548.

(12) (三)、自我追蹤實踐中的跑步拼裝體--------------------------------------------------142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144 參考文獻----------------------------------------------------------------------------------------------------147. 附錄一 PTT 的受訪者徵求文--------------------------------------------------------------------------159 附錄二 受訪者徵求文-----------------------------------------------------------------------------------16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ii. DOI:10.6814/NCCU201900548.

(13) 圖目錄 圖一:靜止心率記錄----------------------------------------------------------------------------------7 圖二:睡眠階段記錄----------------------------------------------------------------------------------7 圖三:自我追蹤者在波特蘭移動的動線--------------------------------------------------------- 7 圖四:芝儀展示智慧手錶的介面----------------------------------------------------------------- 72 圖五:芝儀使用 app 濾鏡編輯照片-------------------------------------------------------------- 72 圖六: 數據型態分佈圖---------------------------------------------------------------------------- 74 圖七:自我追蹤者使用 APP 類型分佈圖------------------------------------------------------- 74 圖八:芝儀展示智慧手錶的介面----------------------------------------------------------------- 76. 政 治 大 圖十:柏彥使用運動數據分析 app 圖----------------------------------------------------------- 79 立 圖九:嘉榮展示智慧手錶呈現的心率區間顯示圖-------------------------------------------- 78. ‧ 國. 學. 圖十一 :子皓出示跑步動態感測器------------------------------------------------------------- 81 圖十二:芷琪使用「微信運動」的介面-------------------------------------------------------- 84. ‧. 圖十三:嘉榮的睡眠週期數據-------------------------------------------------------------------- 85 圖十四:子皓使用 Strava 的「路段」功能----------------------------------------------------- 88. Nat. sit. y. 圖十五:子皓使用 Strava 的「挑戰活動」功能----------------------------------------------- 89. n. al. er. io. 圖十六:柏彥監測當前跑力值------------------------------------------------------------------ 119. Ch. engchi. i n U. v. ix. DOI:10.6814/NCCU201900548.

(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x. DOI:10.6814/NCCU201900548.

(15) 表目錄 表一:運動者與自我追蹤者的跑步實踐比較-------------------------------------------------- 43 表二:訪談對象基礎資料-------------------------------------------------------------------------- 53 表三:訪談對象的自我追蹤實踐概括----------------------------------------------------------- 57 表四:三種類型跑者的自我追蹤實踐比較----------------------------------------------------13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xi. DOI:10.6814/NCCU201900548.

(16)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現象:從「一萬步」的數字談起 「恭喜你,今日行走一萬步。」當我手上佩戴的智慧手環震動時,該裝置螢幕 顯示行走累積的步數。藉由智慧手機的應用程式(application,本文統一簡稱為 app), 我可以查閱以圖表、文字和數字方式呈現的數據與分析結果。但「一萬步」,這個數 字意味著甚麼?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配備著感應技術(sensor technology)和自我追蹤 技術(self-tracking technology)的行動裝置,使我可以無時無刻追蹤與測量日常生活 中行走步數、里程、心跳率、消耗熱量與移動位置以外,我的睡眠狀況和體溫變化、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可以轉換為以數字為單位的數據。. 政 治 大 即如人類學家 Anne Meneley(2019,p.131)所述:「每個文化皆知道何謂步行,但直 立. 不過,「一萬步」與我或身體有何關係?我們從何時開始關切於行走的步數?. ‧ 國. 學. 到最近步行預設為可量化的活動,附著在身體的技術將行走活動量化與分割為步數」。 在 Meneley 眼中,有運動或走路並非必然需要數字記錄,緣起於當代社會欲改善健康. ‧. 狀態,形塑一種新形式的自我監視、自我改善狀態。在如此的情境脈絡之下,我們愈 來愈仰賴於數字或數據,瞭解身體狀況,亦依賴於技術物記錄身體活動。. y. Nat. sit. 2018 年 6 月,我購買第一支的智慧手環。當時我一方面抱持好奇心,想瞭解智. n. al. er. io. 慧手環能夠如何記錄我的身體活動,另一方面也希望激勵自身撰寫碩論期間多走路,. i n U. v. 因而促成我與智慧手環的邂逅。隔年春季之時,我與友人前往內湖碧山巖賞花,沿著. Ch. engchi. 步道行至山坡上矗立著的開漳聖王廟。過程中一位友人不經意地詢問:「今天我們應 該走了很多步,不知道會是多少步數?」當我們關切身體活動的數據,亦如步數或心 率之時,這些數據不僅是參照記錄,亦成為社會群體共同話題。使用者隨身攜帶的技 術物生產數據亦中介著使用者經驗。 緣起於上述的經驗現象,我進一步思忖幾個問題:究竟這些現象是曇花一現的 科技潮流影響的結果,抑或是新興的技術文化面貌?人們如何解讀行動裝置產生的數 字或數據? 技術物的物質性條件如何影響我們的使用經驗?當前的技術實踐,我們如 何理解身體與自我?人與技術物的關係為何?這種種的提問,我認為呈現的不僅是人 們以數字或數據形塑認識身體與自我的過程,亦顯現一段使用者與技術物、身體與數 據、人與非人共構的關係,促使我展開本研究主題:自我追蹤實踐之中的跑者拼裝體。 1. DOI:10.6814/NCCU201900548.

(17) 從學術角度出發,傳播科技學者 Btihaj Ajana (2018)認為,當代人們正處於 「度量文化」(metric culture)之中,我們藉由技術物與數據,理解身體、自我與身體 活動。「度量文化」不僅是關乎數據的生成、儲存和應用,人們以此認識自我與身體 的方式,亦涉及一套權力與控制機制,導致一些使用者理所當然地接受統計、數字或 數據提供的解答,形塑日常生活實踐。在如此的理論視野關懷,研究者引申「自我追 蹤」(self-tracking)的概念,討論人們如何藉由智慧手錶或智慧手環,記錄步數、心 率或睡眠狀,催生不一樣的體現(embodiment)和認識自我的方式(Didžiokaitė, 2018; Fotopoulou, 2018; Kristensen & Ruckenstein, 2018; Lupton & Smith, 2018; Pink & Fors, 2017 a; Gilmore, 2016; Neff & Nafus, 2016; Williams, Coveney & Meadows, 2015)。 關於「什麼是自我追蹤」,社會學家 Sarah Pink 及 Vaike Fors(2017a, pp.219-221). 政 治 大. 嘗試給予操作性定義,即主張在知情和有目的地情況之下,人們使用適地性媒介. 立. (locative media)與穿戴式科技,隨時隨地可以蒐集和追蹤個人資訊,進而審視與使. ‧ 國. 學. 用該數據,影響其生活形式。Lupton 與 Smith(2018)主張,自我追蹤是製造與做的形 式(form of making and doing),涉及自我行動展演。在自我追蹤實踐之下,個人身體. ‧. 數據變得可以看見的形式,推動標準化、自律和自我改善機制。數位健康批判研究則. y. Nat. 從社會、政治與歷史取徑,探討個人的身體數據如何鑲嵌於數位知識經濟之中。消費. sit. 者的個人數據,除了遭第三方轉化為數位商品挪用與剝削之用,亦助長複雜的生物辨. n. al. er. io. 識監控(biometric surveillance)和生物政治和父權社會技術(patriarchal technologies),. i n U. v. 形塑出生物辨識和監控機制的拼裝體(assemblage)(Sanders, 2017)。. Ch. engchi. 循著上述的邏輯思路,我一開始只是為了做研究,設想以區域為範圍,進行一 篇台灣的自我追蹤實踐研究,探究人們在度量文化使用技術物經驗。不過在本研究公 開徵求受訪者過程之中,我尋獲符合條件與願意接受訪談的對象,皆為慢跑和馬拉松 等跑步運動者。這些跑者,除了在運動訓練透過自我追蹤實踐,關注其配速、心率與 步頻等數據,亦在日常生活中關切睡眠狀況與步數,瞭解其身體或健康狀況。 根據台灣教育部體育署公佈的 2018 年台灣人運動參與調查報告,在 25,654 份有 效樣本中,平日走路、散步或健走運動的受訪者佔 53.9%、慢跑者佔 23.1% 1 。 1. 資料來源:i 運動資料平台網絡資料(教育部體育暑運動現況調查報告),網址: https://isports.sa.gov.tw/Apps/TIS08/TIS0801M_01V1.aspx?MENU_CD=M07&ITEM_CD=T01&MENU_PR G_CD=12&LEFT_MENU_ACTIVE_ID=26,檢索日期:2019 年 4 月 4 日. 2. DOI:10.6814/NCCU201900548.

(18) 相較於爬山、騎腳踏車、游泳和打籃球與網球等運動,步行和跑步仍為普遍接受的運 動模式。其原因或許是其運動技巧與入門檻較低,適合各個年齡層在河濱或公園等公 共場所展開跑步運動。相較於其他運動,慢跑與步行的耗費較低。為此,本研究著限 縮在台灣跑步者,探究他們使用自我追蹤實踐的經驗。我目的即在於,以台灣專業與 休閒跑步者為研究個案,聚焦於他們跑步訓練或日常生活之時,自我追蹤實踐與相關 技術嵌入日常生活,以身體與數據、技術物與使用者等為基礎,進而勾勒跑者的身體、 數據與技術物之間的關係,我冀望藉此理解人與物共構關係產生的種種可能。以上均 納入研究範疇。. 第二節 背景:自我追蹤的發展. 政 治 大 Neff 和 Dawn Nafus(2016)以及 Crawford,Lingel 與 Karppi(2015)等人研究,說明 立. 自我追蹤(self-tracking)何時進駐我們的日常生活?這一節,我首先藉由 Gina. 自我追蹤古已有之,並非數位時代的全新現象。接著會簡略回顧技術發展流變,從中. ‧ 國. 學. 探討智慧手錶和智慧手環是如何普及和擴散開來。最後,我會將自我追蹤實踐連結於 「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簡稱為 QS)社群與運動。這個社群主張「以數字認識. ‧. 自我」(self-knowledge through numbers),激勵社群成員以自我追蹤產生的個人數據,. n. al. Ch. y. er. io. (一)、自我書寫與自我追蹤之間關聯. sit. Nat. 瞭解自我與身體,這個倡議也成為學界關注與反思的焦點。. i n U. v. 關於自我追蹤的歷史發展, 社會學者 Gina Neff 和人類學家 Dawn Nafus(2016,. engchi. pp.15-19)舉出十八世紀的美國政治家 Benjamin Franklin 和二十世紀的美國發明家 Buckminster Fuller 為例。當時他們已利用自我書寫、自我報告或自我反省方式,長期 記錄自身生活。Franklin 在自傳內提及,他每日會按照自訂的計畫表,檢驗十三測量項 目,記錄如何花費時間,以及自我檢查是否達到規定的目標。Fuller 是使用剪貼簿作為 自我追蹤方法,巨細靡遺記錄每隔十五分鐘所進行的活動和生活細節。上述兩種方式, Neff 與 Nafus 認為是自我追蹤實踐起始,人們長期追蹤與記錄個人生活,強調個人反 身思考與認識自我。 同樣,以歷史取徑探究自我追蹤發展的例子,還包括 Crawford,Lingel與 Karppi (2015),他們以體重計的百年發展為個案,探討外部測量、體重管理與自我追蹤之 間的關聯。十九世紀伊始,體重計成為最普遍的自我監督技術,如醫生用體重計監督 3. DOI:10.6814/NCCU201900548.

(19) 與記錄病患的體重。在 1885 年,德國發明「便士體重計」(penny scale),接著該測 量設備遍佈於美國的便利店、藥局、地鐵站和購物商場等公共場所。一些體重計嵌入 遊戲化功能或娛樂明星和星座元素,誘使人們測量體重(ibid, p.482)。 依據美國商務部於 1937 年的統計,當時一千三百萬人已經使用「便士體重計」 持續追蹤與測量各自的體重與健康狀況。1920 年面市浴室體重計,除了讓人們在日常 生活中可以測量與追蹤本身的體重,以達到「理想體重」目標,涉及體重計之使用從 公共空間過渡到私人空間,從專業的醫療專家使用的裝置轉到個人日常使用的工具過 程(ibid, pp.482-483)。Crawford 認為上述的歷史脈絡,不僅提醒著我們,關於人們使 用自我追蹤行動裝置,實現「自我認識」,亦是認識與控制身體的過程,不論是個體 或集體層次監控、記錄、存檔與解讀人體健康狀況(ibid, p.483)。. 政 治 大 倘若自我追蹤實踐一直存在,對於當前人們使用智慧手錶和手環等自我追蹤裝 立 置,有何新發展? Neff 和 Nafus(2016, pp.18-19)解釋,其一為技術轉變,如趨向小. ‧ 國. 學. 型和自動化的感應器;其二個是文化改變,即自我追蹤的解釋成為一種思維模式和習 慣。在類比裝置的時代,人類使用日誌、體重計、溫度計和腕錶等自我追蹤耗時長、. ‧. 成本高昂與效率低。數位技術時代,人們運用數位裝置與感應器測量、蒐集與記錄身. sit. y. Nat. 體情況,不僅測量裝置輕便攜帶與價格廉宜,亦帶來「數據化」(datafication)的效 率,量化自我的結果更精確(Mayer-Schönberger & Cukier, 2013, p.83)2。. n. er. io. al (二)、自我追蹤技術發展流變 Ch. engchi. i n U. v. 回顧自我追蹤的歷史以外,我認為可以觀察其技術的發展流變,亦即追溯至二 十世紀六、七十年代 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教授 Edward O. Thorp 和 Claude Shannon 在 1961 年聯袂製作一款可穿戴電腦,其體積似煙盒大小。他們利用該裝置與幾率論機率 論,在賭場的二十一點(Blackjack)遊戲中贏錢。1972 年,美國鐘錶公司 Hamilton 的首 款電子腕錶 Pulsar 面市。該腕錶具有紅色亮光的時間顯示幕,有按鈕操作內置功能。. 2. 有關「數據化」與「數位化」的概念,在 Mayer-Schönberger 與 Cukier(2013) 的著作中詳盡討論。他 們將兩個概念分別區分,數據化指的是將數據量化用於分析目的,或 是將原以為並非數據的事物納入 分析範疇;而數位化指稱,類比或平面資料轉變數位格式的過程。這部分在第二章討論會有細緻詳述。 3. 智 慧 手 錶 歷 史 回 顧 詳 細 資 訊 可 以 參 見 : https://mashable.com/2014/05/13/wearable-technologyhistory/?utm_cid=mash-com-fb-tech-photo#Y47VRlfqgkq8 ,以及 https://doensen.home.xs4all.nl/q5.html. 4. DOI:10.6814/NCCU201900548.

(20) 我們可以將此發展視為智慧手錶起點。10 年後,另一款手錶 NL C01 可儲存 24 個數碼, 人們使用該裝置記錄事情和儲存資料,人們稱其為「記憶手錶」。在 1984 年,日本鐘錶 公司 Seiko 推出全球首隻手腕電腦 UC-2000 ,既有手錶的基本功能,亦有儲存資料的空 間。該裝置連結外部式的鍵盤以後,亦可以成為一台微型個人電腦。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IBM、Sony、Nike、Fitbit、Samsung、Apple 和 Garmin 等 各個廠商與品牌陸續投注研發資源。其中 IBM 於 2000 年左右推出 Linux 作業系統的手 錶,具備查看電子郵件和接收短訊的功能,亦有六至十二小時的續航時間。這也是今 日我們熟悉的智慧手錶的基本雛形。Samsung Gear 和 Apple Watch 接續面市,該裝置同 步連結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行動裝置。人們既可以查看時間、撥打電話、傳 送和閱讀簡訊或電郵,亦可以追蹤健康狀況和使用定位導航指引方向。. 政 治 大. 我們亦可以從統計數字觀察端倪。國際數據組織的資料顯示,根據市調機構. 立. IDC 公佈,2018 年穿戴裝置出貨量達 1. 72 億台。位居冠軍的蘋果,其出貨量為 4,620. ‧ 國. 學. 萬台,市占率為 26.8%,第二名是小米的 13.5%、第三、第四和第五名分別是市佔率 8.0%的 Fibit、6.6%的華為以及 6.2%的三星(IDC,2019)4。倘若我們從出貨量的年. ‧. 增率來看,華為則以 147%高居榜首。由轎車全球定位系統裝置起家的 Garmin,在. y. Nat. 2018 年營收創下 10 年新高,達到 33 億美元,旗下的健身休閒穿戴裝置營同期相比增. io. sit. 長達 13%(Garmin,2019)5。即便上述的統計數字,無法提出具體數字證明使用者人. n. al. er. 數,亦無法證明技術裝置對於人們生活影響有多深,但至少我們可以說明,自動追蹤 裝置市場逐漸擴大。. Ch. engchi. i n U. v. 台灣跑者使用自我追蹤裝置方面,我們可參照運動網路平台「運動筆記」於 2018 年進行台灣跑者配備習慣調查 6。報告顯示,不重複且完整填答問卷的 5079 位跑 者之中,超過半數填問卷者,亦即 50.4%表明使用 Garmin 產品,其他裝置品牌分別為 小米(7.7%),MW (4.9%)和 Epson(4.1%)。若以產品價位來探討,購買 6,000 元 4. 資 料 來 源 : 市 調 機 構 國 際 數 據 資 訊 (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 IDC ) 網 絡 資 料 , 網 址 : https://www.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prUS44901819 ,檢索日期:2019 年 4 月 1 日 5. 資料來源:Garmin 台灣網絡資料,網址:https://www.garmin.com.tw/news/newscenter/news-2019-feb-q4/, 檢索日期:2019 年 4 月 1 日 6. 資 料 來 源 : 運 動 筆 記 網 絡 資 料 , 網 址 : https://runn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100462&subtitle=%E3%80%902018%E8%B7%91%E 6%AD%A5%E5%A4%A7%E8%AA%BF%E6%9F%A5%E3%80%91%20%E6%9C%80%E6%84%9B%E8% B7%91%E9%9E%8B%E3%80%81%E8%B7%91%E6%9C%8D%EF%BC%9ANike%20%20%E7%A9%BF% E6%88%B4%E5%BC%8F%E8%A3%9D%E7%BD%AE%EF%BC%9AGarmin,檢索日期: 2019 年 4 月 1 日. 5. DOI:10.6814/NCCU201900548.

(21) 以下產品的占 36.2%,選購 6,001 至 8,000 元的填答者為 14.9%,8,001 至 10,000 跑者則 佔 17.7%,但同時有 22.2%跑者願意花費 10, 001 元至 15,000 元購買穿戴式裝置。在填 答者複選的情況下,著重於的功能依序為 GPS、里程、配速、心率以及防水項目。在 這份調查中,多數跑者使用 Garmin app(32%),其次是馬拉松世界(20.5%),居第 三位的 app 則是 Nike+(15.9%),而 Strava 的 app 使用者占 5%。. (三)、量化自我的社群組織 回顧自我追蹤觀念起源和技術產品市場發展以後,我認為有必要關注由美國科 技雜誌《連線》雜誌於 2007 年提出「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簡稱為 QS)觀點和 其社群 7。該雜誌編輯 Gary Wolf(2009, 2010)與同儕 Kevin Kelly 共同創立網站、號. 政 治 大 數字認識自我」(self-knowledge through numbers)。QS 社群的非官方口號為「一切事 立. 召固定聚會與組織線上社群,並且倡導自我追蹤觸發全新的個人數據文化,人們「以. 物皆是數據,你就是你的數據」(everything is data, you are your data)。他們認為具體. ‧ 國. 學. 的身體經驗,可透過數位感應器(digital sensor)轉化為抽象形式的數字和個人數據,. ‧. 透過長期「量化自我」瞭解自我、發現自我和改善自我。他們主張無需大理論解釋健 康狀況,透過自我追蹤記錄心跳率、血壓、體溫或睡眠狀況,既可以監控自身健康,. Nat. sit. y. 亦可以長期儲存個人醫療記錄,用於診斷病情和藥物處方用途(Kelly,2016,p.240)。. n. al. er. io. 截止 2018 年,世界各地有 226 個 QS 聚會團體,成員逾 9 萬人,在美國、英國、. i n U. v. 澳洲、德國和台灣等地定期舉辦聚會與論壇,或者在線上平台「展示與講述」(show. Ch. engchi. and tell)自我追蹤經驗 8。我們看看接下來的三個 QS 成員的例子。在圖一和圖二中 , 德國應用數學副教授 Jakob Eg Larsen 蒐集四至六年的睡眠狀況與靜止時的心跳率 (resting heart rate,簡稱為 RHR)的記錄。他分別使用 Fitbit Blaze, Oura ring 和 Basis 監控其心率和睡眠品質。結果發現, RHR 的測量結果大致相同,但睡眠品質記錄,不 一樣的自我追蹤裝置呈現截然不同的測量結果。另外,以圖三為例,科技開發者 Aaron Parecki 蒐集 2008 年至 2012 年,在美國波特蘭追蹤其移動的結果。他使用不同顏 色的線條編碼,比較不同的移動軌跡和地點,勾勒日常活動範圍。 7. 關於「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詳細資訊可以參見:http://quantifiedself.com/. 8. 本研究特別區別 QS 群體與量化自我之差異,儘管兩者英文字皆為 Quantified Self,但有著不同意函。 因此,在本研究中,若指涉社群皆統稱為 QS 社群,若指測量行為則稱之為量化自我。. 6. DOI:10.6814/NCCU201900548.

(22) 圖一:靜止心率記錄. 圖二:睡眠階段記錄. 資料來源:截圖自 http://quantifiedself.com/2017/ 09/qs17-highlight-jakob-eglarsen-tracking-sleep-restingheart-rate/. 立. 資料來源:截圖自 http://quantifiedself.com/2017 /09/qs17-highlight-jakob-eglarsen-tracking-sleep-restingheart-ra. 政 治 大. 圖三:自我追蹤者在波特蘭移動的動線. ‧. ‧ 國. 學. n. Ch. engchi. er. io. al. sit. y. Nat 資料來源:截圖自 http://quantifiedself.com/ 2018/09/qs18-profile-aaron-parecki/. i n U. v. 藉由上述三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 QS 社群成員以自我追蹤工具,記錄每日喝多 少杯咖 啡、 飲食 習慣 、熱 量攝取 、心 情記 錄和日 常生 活活 動, 冀望 透過數 據化 (datafication)與數位化(digitisation)實踐,以數字形式呈現自身狀態,以滿足改善 健康與行為表現,或理解自我與世界的渴望。人們試圖透過自我追蹤產生數據,「以 技術觀看我們」(seeing ourselves through technology),例如使用自拍、撰寫部落格或 自我追蹤方式,看清自我和形塑自我,進而產生情感鏈結與控制自我的慾望(Rettberg, 2014,pp.73-75)。 然而,當我們仰賴於數位技術和其產生的數據,實際上卻無法從數據中判斷身 體經驗、活動實踐或移動節奏,我們亦無法理解自我追蹤者目的、使用方式與行動效 7. DOI:10.6814/NCCU201900548.

(23) 果。麻省理工學院資訊社會學教授 Sherry Turkle(2015)認為,自我追蹤無法塑造機 械式的「自我」看法,我們無法透過技術物,將「自我」的價值貶低成為數字或數值 (ibid, p.41)。按照 Turkle 的看法,量化自我是以個人行為可衡量的資料為基礎,將 人們當成運算物件,從身體大量輸出可以追蹤的資料,進而分析出「演算自我」 (algorithm self)。人們則以數據或資訊界定為自我狀態,宣稱接近於理解「真實的自 我」(ibid, pp.38-41)。「以數字認識自我」的主張,透過社群內彼此分享數據,敘述 各自的故事。同時他們將量化數據視為全部結果,實際是透過技術簡化自我為抽象的 數字,將自我和身體放置於黑箱之中(ibid, p.42)。當自我追蹤技術使用者愈來愈習 慣於「自我」想象為可以衡量的單位,甚至經常自我提問:「我的數字/分數是多 少?」,Turkle 認為他們更易於滿足量化自我結果,甚至止步於初步階段,因而無法. 政 治 大. 掌握真正的自我為何(ibid, p.43),甚至由數據或演算法主宰其生活經驗。. 立. 當我們開始使用依附於身體的感應器,進行自我追蹤實踐,人類學家 Josh. ‧ 國. 學. Berson(2015)認為,人類一邊生產自我數據(self-data),另一邊亦會受到數據形塑 人們經驗、慣習與實踐。他主張,數據不是給定或蒐集而來,而是需要「實現」. ‧. (archieved),人們需要不斷針對身體進行定義和編碼,得出相關數據。而這些數據. y. Nat. 乃鑲嵌在日常生活的紋理和社會脈絡之中,因此為了使用者理解數據與自我或身體關. er. io. sit. 係之時,需要探究「意義建構」過程,即人們如何挪用與理解數據意涵。 循著 Turkle 與 Berson 的見解,我們得以主張自我追蹤實踐之中,技術物產生的. al. n. v i n 數據並非客觀給予,所產生的數據不是鏡子般客觀反射出「事實」(fact),而是使用 Ch engchi U 者主觀詮釋從身體編制而成的符號,用於理解「數據化自我」(datafied self)。這些 實作過程不是理所當然而成,而是交織在複雜的社會、歷史與脈絡孕育而成,人們一 方面依賴於測量與度量方法產生意義,將我們信任的事物呈現於眼前(Brighenti, 2018, pp.28-29),其實踐與互動過程亦鑲嵌於技術物質、政治與文化脈絡。在本研究中,我 既強調個人層次,探究人們於日常生活使用自我追蹤技術,藉由微觀場域詮釋數據、 理解身體與認識自我。我亦將個人使用置於社會脈絡,強調脈絡(context)的重要性, 觀察數據、技術物與身體交互影響,建構理解數據與賦予意義的過程。. 8. DOI:10.6814/NCCU201900548.

(24) 第三節 定位:理論思路與問題意識 為了達至理解身體,人們藉由穿戴智慧手錶或智慧手環,記錄與追蹤行走步 數、心率或睡眠狀況,構建身體與自我知識。數位科技研究者 Deborah Lupton 將上述 過程概念化為「自我追蹤的數據實踐」(self-tracking data practice),探討人們如何記 錄、為何記錄和如何詮釋數位個人數據,從中反思體現、感知與技術相互關聯的重要 性(Lupton, Pink, et al, 2018; Lupton, 2018; Lupton, 2016b)。Lupton(2016b, p.62)認 為,自我追蹤實踐,不僅關乎「自我技術」(technologies of self),亦是數據化實 踐,涉及人們藉由技術物蒐集、詮釋、描繪與使用個人數據。 相較於類比時代,人們蒐集及分析的數據所費不貲與耗時耗力。如今,藉由 「各處穿戴」(Everywear)的技術物、無所不在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和日常. 政 治 大. 生活的「數據化」(Gilmore, 2016, p.2525),跑者可以將跑步當下的身體活動,和日. 立. 常生活行為等資訊,轉成機器可讀模式的個人數量,藉由批量組合與大數據分析其表. ‧ 國. 學. 現。Gilmore 認為,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總是「伴隨」(being with)在我們身邊,它 們不僅是配飾或中介物,亦形構著使用者的活動和身體知識(ibid, pp.2531-2532)。我. ‧. 們透過「數據化」(datafication)方式理解和形構我們的身體知識與慣習過程。. sit. y. Nat. 然而,自我追蹤實踐無法只是關注使用者扮演何種角色,更不能僅檢視技術或. io. er. 科技方面,我認為,需要關注人與科技物的相互共構關係。本研究將會採取「社會物 質性」和「拼裝體」觀點進一步理解自我追蹤之中的數據、技術物、數位檔案、軟體、. al. n. v i n 人的身 體等 因素 不斷 擴展 與拆解 C h,持 續重 構人與U非人 、身 體與 自 我 之間關 係。 engchi Orlikowski(2007)提出的「社會物質性」,其基本立論是人和物之間是處於流動狀態, 任何一方皆有能動性,無法單獨促動對方行動,必須由雙方共同建構、展演、共構與 協商,促成體現和感官意義。因為其社會物質性介入日常生活實踐,既促進我們形塑 和控制身體的潛力,亦揭示技術、技術物對身體的重要性。這個立論也彰顯出技術物 與使用者是相互滲透、交互纏繞,透過跑者的慣習、技術實踐、技術物的物質性與使 用腳本,共構出自我追蹤實踐。整體而言,物質性與使用者共構的取徑,既強調技術 物發揮的角色,也避免偏重於科技決定論或社會決定論一方,從而探討人與非人的互 動產生的過程與意涵。 在「拼裝體」觀點, Lupton 認為,當人們穿戴智慧手錶或手環之時,即形成一 種「拼裝體」形態。這些看似微不足道、毫不起眼與「各處穿戴」的技術物,成為自 9. DOI:10.6814/NCCU201900548.

(25) 我的延伸,或是人的身體一部分。身與心亦並非出於分離或對立狀態,而是一種延伸 與分散至各處的狀態。人非人、身體與技術物,持續重構與重新界定彼此的觀點。因 此她主張,由數據、技術物身體或自我暫時組合的拼裝體,即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 而且是持續流動、共同行動的異質元素集合。換言之,當我們卸下智慧手錶,轉讓給 其他人佩戴該技術物,亦會形成另一組的拼裝體。在自我追蹤實踐之中,人、非人施 為者與物質性持續組合、拆解和再組合成一個異質、偶發和暫時性的拼裝體。 循著上述的理論關懷之下, 我的問題意識主要有二:(1)跑者的自我追蹤實 踐是如何形成的;(2)自我追蹤實踐中,人與物的關係為何?本文將跑者、技術物和 自我追蹤的經驗案例和文獻進行對話,並試圖提出一個架構:跑者拼裝體來分析自我 追蹤實踐。透過對跑步自我追蹤者的深度訪談,本研究試圖從身體與數據、使用者與. 政 治 大. 技術物、個體與社會等相互影響的層次,探討自我追蹤實踐過程,人與物如何鑲嵌在. 立. 的度量文化與社會脈絡下,進而理解人與物相依關係。. ‧ 國. 學. 接下來的章節安排,第貳章的文獻評述,主要分為三個部分:自我追蹤實踐、 物質性與拼裝體。我會回顧與評述過往的研究論點與相關文獻,進而提出本研究分析. ‧. 架構與研究問題。第叁章之中,我會提出研究設計。本研究場域設定在跑者自我追蹤. sit. y. Nat. 的運動場地、相關運動或健康管理應用程式。我試圖理解跑者使用自我追蹤的實踐,. io. al. n. 分析,回答研究問題;第柒章歸納研究發現與結論。. Ch. engchi. er. 如何與技術物相互連結與互動,人與物之間展現何種關係。第肆、伍、陸章進入資料. i n U. v. 10. DOI:10.6814/NCCU201900548.

(26) 第貳章 文獻評述 本研究的文獻評述分成四節,第一節以自我追蹤實踐為討論重點 ,進一步闡述 數據化、數據主義(dataism)等概念。第二節,我從晚近的傳播學界借鑒科技社會學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下文簡稱為 STS)的理論與方法取徑,討論使用者 和技術物相互形塑(mutual shaping)的觀點,進一步探討技術物的腳本與物質性等概 念。第三節,我討論身體與自我的面向,引用拼裝體為理論工具,理解跑者的身體與 自我。我希望藉由上述的文獻和理論對話,在第四節中發展一套分析架構:跑者拼裝 體,探究自我追蹤實踐。. 第一節、自我追蹤實踐與相關理論. 政 治 大 過去近十年,自我追蹤的研究大致集中在「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 立. (一)、何謂自我追蹤實踐?. ‧ 國. 學. 技術研發設計和醫療應用等面向。傳播科技、社會學、人機互動(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與科技社會學等領域,持續擴展自我追蹤為核心的研究題材,開始出現. ‧. 相關概念:「個人資訊」(personal informatics)(Li et al., 2010)、「自我監控」 ( self-surveillance ) ( Timan & Albrechtslund, 2015 ) 、 「 自 我 監 督 」 ( self-. y. Nat. sit. monitoring ) ( Lupton, 2013a ) 、 「 生 命 記 錄 」 ( life-logging ) 、 「 個 人 分 析 」. er. io. (personal analytics) (Choe et al., 2014) 和「自我測量」(self-measuring) (Etkin,. al. n. v i n Ch 數據與測量自我與身體的現象。同時亦有學者以自我追蹤為個案,理解在當代的控制 engchi U. 2016) ,探討人們使用數位感應器與穿戴式的智慧手錶、手環或健身裝置,蒐集個人. 社會(control society)和生物辨識監控 (Sanders, 2017) 和度量文化脈絡下,傳播科 技、數據、演算法和數字如何定義、形塑和主宰我們的生活形態(Ajana, 2018)。 據社會學家 Deborah Lupton(2018)主張自我追蹤實踐是一組個人知識與個人 資訊創造過程,人們從學習、關注與記錄生活面向,以及使用和理解資訊,反身思考 實踐。使用者經常將自我追蹤視為一種優化和改善生活的方式,涉及自我探索、自我 意識和增補記憶的過程。人們可以使用紙筆、電腦電子表格、線上平台、手機 app、 穿戴裝置或植入型檢測器,追蹤身體功能與活動,工作表現、財務管理、能量消耗、 性邂逅與心情等生活面向。自我追蹤的穿戴裝置,包括智慧手錶、手環、腳踝環、頭 環,甚至是附有數位感應器的手套、戒指、服飾和鞋子。同時數位感測器鑲嵌在智慧. 11. DOI:10.6814/NCCU201900548.

(27) 枕頭、床墊、地板、椅子和房間,用於記錄身體移動之目的。這些技術裝置與軟體, 部分或全面自主操作,生產數位痕跡和數位個人資訊。 自我追蹤亦是一種媒介、傳播與數據實踐(Lomborg & Frandsen, 2016; Lupton, 2016b)。正如傳播學者 Stine Lomborg 與 Kirsten Frandsen(2016, p.2)提出:「自我追 蹤作為傳播」(self-tracking as communication)概念。他們從數位系統、個人與同儕三 個面向,討論日常生活之中的自我追蹤。循著媒介研究學者 James Carey 的「傳播儀式 觀」(ritual view on communication),Lomborg 與 Frandsen(2016, p.2)強調探究自我 追蹤實踐之時,不能忽視「傳播儀式觀」和意義的詮釋。這個過程是象徵過程形成和 維持信念和事實,並且在技術中介和日常脈絡之下建構社會規範和特定價值。實際上 傳播儀式觀強調,不在於提供訊息(information)、改變態度或者呈現功能,而是提. 政 治 大. 供 一 種 確 認( confirmation)過程 ,呈現事 物的秩序 與脆弱 ( fragile) 的社會過程. 立. (Carey,1989:19)。. ‧ 國. 學. 當自我追蹤技術視為媒介(media),追蹤和互動過程內置於數位系統,進而 將蒐集的資訊輸送至個人、他/她者或技術系統。Lomborg 與 Frandsen(2016)主張自. ‧. 我追蹤是個人的慣習、身體實踐和日常節奏過程,使用者經驗乃鑲嵌在日常生活的紋. y. Nat. 理,因此他們主張需要著重探究自我追蹤的「意義建構」。藉由社交媒體和數位媒介. io. sit. 功能,人們可以將數據分享給其他人,進行人際溝通、群體。對於本研究而言,這篇. n. al. er. 研究的分析的儀式觀視角,以及個人、社會與數位系統分析面向,有助於勾勒自我追. i n U. v. 蹤與傳播實踐的關係。他們亦主張自我追蹤實踐,並非必然是理性或工具性的使用目. Ch. engchi. 的,使用者亦會享受其中的喜悅與樂趣,因而我在訪談與分析經驗資料之時,既會探 究跑者的使用經驗與實踐過程,亦會著重自我追蹤之中產生的感受,或是動作反應之 改變。 從個人化健康照護(personalized healthcare)與實踐取徑角度,數位健康研究 者 Tamar Sharon(2017)認為,藉由自我追蹤裝置,既可以依據數據與個人特徵量身 打造健康照護計劃,也激勵一般大眾成為數據提供者,促進健康責任意識,積極蒐 集、測量與查看身體與個人活動的數據(ibid, p.95)。Sharon 進一步提出自我追蹤實 踐之中,三個相互拉扯與爭辯的面向:(一)賦權 vs.監控與規訓:使用者獲得控 制、監控與優化自身健康的能力,不過追蹤自我的行為是鑲嵌在醫療監控與生命政治 治理之中,進而出現同儕監控彼此的數據(ibid, p.98);(二)個人責任 vs.集體責. 12. DOI:10.6814/NCCU201900548.

(28) 任:病人與公民形構為知識生產者,更加積極蒐集自我數據與管理健康問題,進而延 伸成為社會層面的健康主義(healthism)(ibid, pp.100-101);(三)自我知識 vs.量 化異化(alienation):自我追蹤者積極生產數據,以數據作為判斷理解身體狀況的依 據,而不是依據其實際的體驗感受建構身體知識。Sharon 認為因為自我追蹤的技術物 與演算法嵌入人們的生活,人們漸漸失去對於健康與自我知識之控制,進而遠離「真 正」的自我(ibid, 105)。 本研究聚焦的其中一個面向即是,跑者使用穿戴裝置和手機應用程式 app 追蹤 自我,透過數據理解身體與自我過程。正如 Lupton(2016b, p.62)所述,自我追蹤不 只是自我技術、量化自我的實踐,亦包括數據實踐。數據實踐指的是蒐集、詮釋、描 繪與使用個人數據,從中生產數據拼裝體(data assemblages)。數據拼裝體既是易. 政 治 大 以構成思想、知識形式、使用者、使用者、裝置、軟體或網路系統(ibid, p.63)。 立 變、動態和回應新詮釋的數位物體(ibid, p.68),亦是鑲嵌於社會技術系統之中,可. ‧ 國. 學. Lupton 認為,數據是認識自我的途徑,人們無需矩觀理論(grand theory)解釋現象, 而是可以透過數字或分析其模式(ibid, p.65),達到理解自我、改善自我與控制自我. ‧. 之目的。換言之,自我追蹤的數據實踐,理解為自我敘事或自我的展演,成為自我和 生活的資訊庫與靈感來源。下文我會進一步反思 Sharon 提及的自我知識與量化異化的. y. Nat. sit. 過程,反思自我追蹤者如何鑲嵌在個人、社會與文化層面,包括個人使用目的,或者. er. io. 深受度量文化與科學知識影響,信任於數字與數字建構身體與自我知識。. n. al (二)、自我追蹤實踐之相關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自我追蹤實踐如何影響個人、文化與社會?從 2016 年至 2019 年發表在《新媒 介與社會》(new media & society)期刊,我們可以發現至少 10 篇論文,探討自我追 蹤或量化自我如何與個人、文化與社會相互共構與影響。這些經驗研究有極佳的參考 價值,大多分為三路,一是有關 QS 社群的研究;二是自我追蹤者使用經驗分析;三 則是探討人與技術物之間的關係。以下我會列舉多篇經驗研究,關注自我追蹤實踐的 複雜意涵。 以丹麥的 QS 社群的自我追蹤者為研究對象,消費文化研究者 Dorthe Brogård Kristensen 和 Minna Ruckenstein(2018)主張自我追蹤者與技術物,持續共同演化 (co-evolving)、耦合(coupling)、重新調整(re-tuning),形塑觀看自我觀點。 QS 成員表現得像每日科學家探險家,藉由行動裝置、感應、機器和數據方式,將含. 13. DOI:10.6814/NCCU201900548.

(29) 混性和混亂的生活,轉變為可控制的生活片段(ibid, p.6),在數據之中探索各種自 我的面向。基於信賴於「機械客觀性」(mechanical objectivity)和身體可追蹤、可修 正和可測量情況之下,QS 成員將追蹤工具與數據分析用於揀選及分類,且認為自己 是自覺地理解和感受自己的所作所為。Kristense 與 Ruckenstein 建議,我們應該關注於 數字和計算實踐的脈絡,從中理解量化自我銘刻於數位技術和政治經濟市場之中 (ibid, p.13)。不過 Kristensen 和 Ruckenstein 尚未解釋人與物是如何共同演化,其互 動過程為何、如何影響人們看待量化自我。我認為,有必要深入探究這些因素,有助 於進一步理解自我追蹤實踐之中,人與物之間的關係組構過程。 就如前述,Wired 雜誌不遺餘力推動 QS 社群與量化自我理念。消費社會研究者 Minna Ruckenstein 和 Mika Pantzar(2017)認為, Wired 雜誌關於 QS 社群內容,皆抱. 政 治 大 世界的議程。根據該雜誌於 立 2008 年至 2012 年有關 QS 社群論述之中,Ruckenstein 和 持著技術樂觀輪視角,主張自我追蹤裝置與 app 之應用,可推動我們思考由數據主導. ‧ 國. 學. Pantzar 歸納出四項主題:量化世界的透明度、使健康與身體表現優化、行為變化的反 饋迴路和探索生物駭客等。自我追蹤實踐不只是激勵人們理解數據自我,亦是開創數. ‧. 據典範和新型的知識系統。. 對自我追蹤實踐的分析,除了 QS 社群實作與相關的層次,亦延伸到日常生活. y. Nat. sit. 實作的層次。社會學者 Garbija Didžiokaitė, Paula Saukko 與 Christian Greiffenhagen. er. io. (2018)鎖定於「每日自我追蹤者」(everyday self-tracker),探究此群體的日常生. al. n. v i n Ch 「MyFitnessPal」,皆透露其功能容易上手操作,因而不會探索 app 的進階功能。多數 engchi U. 活中使用自我追蹤之目的、使用方式與效果。他們訪問 31 受訪者皆是使用健身 app. 人透過 app 是為了減肥或維持現有體重之目的,以讓自己外表看起來更好看或更健. 康。同時亦有人因為血壓或心臟問題等特定健康關懷,而持續追蹤自身的體重和健康 狀況。一些受訪者則將 app 視為權威工具,信任其提供的數據,亦鮮少回看過往的記 錄,只是關注使用 app 當下的數字與分析結果。 藉由 app 的自我追蹤,受訪者表明更清楚瞭解食物卡路里,進而規劃其熱量攝 取,改變其飲食習慣和日常作息。Didžiokaitė 等認為,每日自我追蹤者使用的 app, 有其針對性目的與使用方式,專注追蹤於當下的卡路里消耗量。 對於本文而言,從個 體的經驗脈絡來看自我追蹤 app 使用的目的、使用與效果有其啟發,因為探究使用者 的技術實踐,可以解釋不同的個體經驗,進而解釋人與物之間的互動。. 14. DOI:10.6814/NCCU201900548.

(30) 從「自我追蹤的流動經驗」(experience of self-tracking as flow)視角著手,傳 播學者 Stine Lomborg , Nanna Bonde Thylstrup 與 Julie Schwartz(2018),檢視死忠使 用者(hard-core user)和休閒使用者(casuals user)日常生活的實作過程,探討他們 如何將身體和技術連結於社會技術流動、數據流動與使用者流動經驗、意義建構、使 用者慣習與感官經驗等因素。作為核心概念的「流動」,除了旨在考察技術和使用經 驗,有助於我們看到微觀層次的自我屈從與上癮面向(ibid, p.4593),該過程交織在 自我追蹤者的生活與文化紋理之中。Lomborg 等認為, 研究者需要關注於系統符擔性 (system affordance)和使用者經驗之間的關係,理解自我追蹤實踐的序列與重複面 向,從以往的人對抗機器的架構,轉向更為複雜和暫時性的傳播流動的分析架構,觀 察人與智能裝置、人與系統、人與人,機器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過程(ibid, p.4591)。. 政 治 大 持續追蹤其移動活動、睡眠活動和心率,並由技術自動轉化為數位個人數據。同時, 立 藉由技術物、定位系統和感應器的輔助,自我追蹤者可以透過自動和手動方式. ‧ 國. 學. 使用者亦可以透過手動輸入方式,將月經週期、卡路里攝取和心情等資訊存於數位檔 案之中。一些自我追蹤者將數據視為度量標準,確認此時此地(here and now)特定. ‧. 活動的身體感官經驗,但亦有使用者表明,不會讓數字影響其感受( ibid, pp.46004601)。除了個人使用目的,自我追蹤者亦會透過社交媒體或特定的社群之中分享數. y. Nat. sit. 據,相互溝通與激勵彼此。. er. io. 相較於前述的 QS 社群或是穿戴裝置產商主張以數字認知自我,可以優化自. al. n. v i n Ch 為其持續檢查、移動和維持著迷(hooked)因素,使用者認為可以輕易追蹤自我,持 engchi U. 我,Lomborg 等主張這種意圖,實際上銘刻(inscribed)於自我追蹤的技術之中,因. 續使用基本功能,蒐集數據流動和觀察其慣習(ibid, pp.4602-4604)。從這篇論文的 理論關懷提醒著我們,自我追蹤實踐有著複雜的暫時流動(temporalities of flow)脈 絡。從個人使用經驗,連結至技術物的符擔性和數據的流動,皆影響著人與物共構關 係。不過,在這個流動中,技術物可能帶來什麼作用、自我追蹤實踐中的身體的意涵 為何等問題,我認為尚有待延伸討論。 就以傳播研究學者 James Gilmore(2015)於另一篇論文之中引介自我追蹤實踐 關鍵概念:「各處穿戴」(everywear),具有前瞻啟發價值。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無 時無刻使用智慧手錶、智慧手環與智慧手機 app 的意義。實際上,此概念是挪用科技 思想家 Adam Greenfield(2006)的分析概念:「無所不在」(Everyware),意即我 們總是隨時隨地蒐集數據和連結至網路,甚至視其過程為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節奏。 15. DOI:10.6814/NCCU201900548.

(31) 本研究不擬在「無所不在」的特性多著墨,而希望觀察 Gilmore 如何從此概念引出 「各處穿戴」的概念。隨著技術物發展、無所不在運算和日常生活的「數據化」出 現,Gilmore 認為,我們可以藉由「各處穿戴」的技術物,在自我追蹤實踐中帶來新 的自我狀態。這個狀態是一種拴上身體(tethered to bodies)與技術物的量化自我狀 態,我們可將行走轉化為具體的步數,總是可以藉由「伴隨」(being with)的行動裝 置,一直連線(always on)將身體活動數據化(ibid, p.2525)。 自我追蹤實踐,不啻是個人使用技術的過程,該實踐有其社會與文化層面。 Gilmore 認為,我們會關注於行走步數是受到特定文化、社會秩序和慣習形成(habit formation)所規範和框限。舉例而言,因為美國當代社會的肥胖問題嚴懲,伴隨著減 重、塑身和健康身體的關注。政府機關或健康團體皆推動人們多運動、多走路和規律. 政 治 大 穿戴」提供的數據或數字,連結至數據網絡與演算法分析系統,將身體與數據流動耦 立 訓練,瞭解自身的身體和改善健康狀況。在此脈絡之下,自我追蹤者可以透過「各處. ‧ 國. 學. 合在一起形成「肉身演算法」(corporealgRrithmic)。這些過程不僅建構一種藉由數 據或數據,理解身體與自我的的社會文化,亦影響身體的物質性(Rich & Miah, 2017,. ‧. p.88)。不過經由上述的各個經驗分析,我們得以理解自我追蹤實踐過程,正在影響 著個人與社會與文化以後,我們下一個提問即是究竟自我追蹤的數據具體指向什麼?. y. Nat. sit. 下一節我會進一步說明數據化的意涵。. al. n. 1. 數據化與小數據. er. io. (三)、數據化實踐的基本概念. Ch. engchi. i n U. v. 傳播與技術研究如何看待數據(data)?此詞在拉丁文是「datum」的複數詞, 其原意是「既定的」,亦有記錄、分析和重組事物的意涵。依據 Merriam-Webster 辭典 中對「data」的解釋,此詞包含事實資訊、數位形式資訊,以及感應器或裝置產出資 訊的意涵(Merriam-Webster,2018)。在當代的資訊傳播科技時代,數據不僅指電子 設備、網際網路、數位傳感器和社交媒體生產的數位資訊,亦包括技術物和鑲嵌在資 訊社會系統的文化物體(cultural objects), 有其特定的邏輯、規則和功能(CheneyLippold, 2011, p.167)。Rob Kitchin(2014, p.20)認為,數據無法預先分析,或不是完 全客觀和獨立的因素,而數據是社會建構的,不會以固定的形式存在的因素。人們從 各種硬體或軟體,蒐集數字、字符、符號、圖像、傳感器信息和聲音等,持續解釋和 使用個人數據。以本研究關切的自我追蹤為例,人們透過附有數位感應器的技術物,. 16. DOI:10.6814/NCCU201900548.

(32) 除了將人類的身體功能與個人行為「電子化」(digitization),即將物理世界的人們行 為和身體功能轉化為數位格式,更重要的是「數據化」(datafication)過程,產出的 結果為數位個人數據。不過,「電子化」不等同於「數據化」,兩者有必要加以區分。 Mayer-Schönberger 與 Cukier(2013)的界定中,「電子化」是將類比資訊轉換 為 0 與 1 的位元模式,讓電腦或機器運算處理數據內容。「數據化」則指的是,將類 比資訊轉成機器可讀的模式,對「電子化」的拓展,展開批量組合與運用資料,並且 使用統計表格或圖表等呈現分析結果。以谷歌數位圖書館計畫為例,谷歌於 2004 年將 密歇根、哈佛和紐約公共圖書館的藏書「電子化」,每個頁面轉成高解析度的影像檔, 儲存在谷歌的雲端伺服器。然而紙本書籍轉成數位副本,卻無法使讀者在眾多書籍中 搜索特定的 詞彙或內 容。因此 ,谷歌 使用 光學 文字辨 識軟體 (Optical Character. 政 治 大. Recognition Software),試圖辨識數位文本的字詞彙、句子和段落,實現「數據化」. 立. 之目的。從此數位文本不僅供人閱覽,亦可以使用數位工具或演算法處理和分析文本。. ‧ 國. 學. 「數據化」的用途,不只是將靜態的文本或書籍,轉化為可用於電腦運算分析 的動態資訊流(Information flow),Mayer-Schönberger 與 Cukier 認為,我們的人際關. ‧. 係、生活體驗和心情,如今亦可「數據化」為數值或資料,免回現實社會的面貌。例. sit. y. Nat. 如,臉書的社交圖譜(social graph)之中,人際關係「數據化」為數位資料,方便搜. io. er. 索與演算分析,社交活動亦轉化為「按攢」與「加好友」等演算關係;推特則提供人. al. 們記錄與分享一瞬而逝的想法,將態度、情緒或想法「數據化」為可分析的形式與內. n. v i n 容;LinkedIn 將「專業經驗」數據化,藉此尋找工作或尋求其他專業人士的合作。基 Ch engchi U 於數位工具、技術物、軟體和演算法等因素,使得我們可以蒐集和擁有更多數據,從 「數據化」與分析過程挖掘其價值。藉由數據化的過程,社交媒體上出現的按讚、點 擊與轉帖成為「匯率」(currency),以數字或數據具體顯現作為社群互動的基礎 (Mennicken & Espeland, 2019, p.24-13)。 數位媒介研究者 Luci Pangrazio 與 Neil Selwyn (2018)提出三種數據化生產過 程。其一,由使用者將自我追蹤資訊、社交媒體數據和電子郵件等個人數據,提供予 行動裝置和系統。其次,使用者非自願情境提供數據,如政府或安全機構監視用途, 或是網路機構和數據探勘機構以再現與儲存之意,蒐集各種數據。其三,個人數據處 理成具社會意義的「數據實體」,提供關於人、地點和機構相關的資訊。Pangrazio 與. 17. DOI:10.6814/NCCU201900548.

(33) Selwyn 主張從理解、反思、使用以及策略等角度,理解什麼是個人數據、如何生產個 人數據、如何使用與管理個人數據,以及使用數據的個人與社會目的等問題。 近十年來,電腦運算轉(computational turn)和數據導向(data-driven)興起, 使得我們得以運用大量(high volume)、高度(high elocity)與多樣性(high varitey) 的巨量資料與「大」數據。作為新型的社會技術現象,資訊科技研究學者 danah boyd 與 Kate Crawford(2012)強調,大數據並非理解個人與社會行為與規律的最佳依據, 因為「大」數據。面對去脈絡、解讀數據的方法限制和採集資料的倫理等問題。因而 晚近的數據批判研究(critical data studies) 、數據社會學(sociology of data)或者量化 社會學(sociology of quantification)從「小」數據或「厚」數據,檢視當代的技術社 會如何生產、測量、計算與應用數據與數字,這些數據導向的觀點又如何鑲嵌於社會、. 政 治 大. 政治與文化之中,產生使用者對於「數字的熱忱」(enthusiasm for numbers)依賴於數. 立. 據與統計數字(Beer, 2016, p.71)。. ‧ 國. 學. 相較於「大」數據研究,Lupton(2016b)主張,研究者應該探究使用者日常生 活中如何使用「小」數據。,了解個人選擇與目的。「小」數據,意指人們透過人工. ‧. 記錄,或數位媒介、軟體或平台的中介所產生的個人化(personalised)數據。「大」. sit. y. Nat. 數據則是大規模的數位數據的集結,即人們的「小」數據透過傳播科技的技術上傳至. io. er. 雲端技術平台,以小積多方式成為「大」數據,並且鑲嵌在演算法和數位匯流架構之. al. 中。這些「小」數據足以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秩序,或個人的信念與行為,例如在自我. n. v i n 追蹤之中所生產的數據足以影響人們對於身體與自我的認知,改變生活形態。 Ch engchi U. 究竟「小」數據有多小?我們該如何理解自我追蹤實踐的「小」數據?我認為 可以參考 Kevin Kelly (2016) 提出的自我實驗「n=1」的觀點。不同於以往的醫學實驗 或醫療實踐,擴大測試人數,提高藥物或醫療效度。如今研究者可以使用自我追蹤數 據,量身打造「n=1」的實驗,聚焦在個人身上的研究,測試個別變數在不同脈絡下的 變化情況。同時使用者無需依賴專業知識,亦可以使用有關數據。換言之,在自我追 蹤實踐之中,「小」數據的規模可以集中在一個人範疇。就如 Lupton(2016b) 籍由 QS 社群理念:「你就是你的數據」(you are your data),進一步闡述自我追蹤的「小」 數據是個人目的和可辨識的數據,用於建構認識自我或身體的知識。然而,單靠「小」 數據,使用者是無法解讀數字意涵,需要藉由當代社會的意義建或社會化的的過程, 理解數據承載的意義。因此我們不能理所當然認為「數據能為本身說話」(Data will 18. DOI:10.6814/NCCU201900548.

(34) speak for itself),因為沒有純粹或原始數據(raw data)之存在,所以在不同使用者、 不同社群與不同的情境脈絡之下,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詮釋數據的過程。下文我將闡述 「原始數據」的概念,進一步從數據化和據主義的批判角度,理解當代的數位世界。 2.「原始」數據與「煮著」數據 在「大」數據與巨量資料分析成為顯學,資訊科學家聲稱可以使用「原始數據」 (raw data)進行演算法分析。但資訊科技研究學者 Geoffrey C. Bowker(2005)主張 「原始數據」是一個矛盾修飾法(Oxymoron)(ibid,p.184),因為「永遠不會有原 始數據,它是持續煮著狀態」(data are never ‘raw’ but always ‘cooked)。他認為所有 的數據都有其社會元素(Bowker, 2013, p.168)。. 政 治 大 粹在那裡(simply there),或等待我們蒐集、儲存於分析之用,數據是置身於社會、 立 循著上述觀點,Lisa Gitelman 與 Virginia Jackson(2013)提醒我們數據不是純. 歷史與環境脈絡下,由人們的想像與創造出數據。所有的數據皆是人們建構的產出物,. ‧ 國. 學. 因此持續「煮著」的數據是無法單獨存在,亦無法獨自產生意義,而是需要一套知識 建構與社會經濟體系,經由人們解讀與詮釋數據。例如,感應器測量人體溫度,轉換. ‧. 成為 38.4℃的數值,我們該如何解讀 38.4℃?標準為何?這個解讀過程涉及人為的選. Nat. sit. y. 擇與詮釋,在特定脈絡與社會文化建構與框限其理解方式 。換言之,任何數據不是理. al. er. io. 所當然存在或等待發掘,而是人們為了特定蒐集與使用目的,而建構與形構出數據,. n. 並且需要依賴各種知識、概念、分類方式、蒐集工具、測量方式或社會經濟因素。. Ch. engchi. i n U. v. 以自我追蹤實踐為例,Lupton(2016a,pp.109-113)認為單靠數字無法告訴我 們什麼事(numbers alone tell us nothing)。當身高、體重、心跳等實質與具體的身體 經驗,藉由數據化轉化為數字或數據,這些數據全是以高度抽象(abstract)方式呈現 (劉育成,2018,p.101)。我們理解數據的方式是建立在特定的社會與歷史詮釋脈絡 (context),方能夠讀取數據的內容與理解其意涵。例如自我追蹤者蒐集而得的心率 為:心跳超過每分鐘超過 150 次。這個數字是正常,或是不正常數值?當下,個體是 否感受到不舒服?人們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識體系或者基本常識,解讀這個數值的意涵, 判斷他的心跳是快或慢、正常或不正常,以及參照當下的情境(舒緩或緊張情境), 作為調整身體活動、姿勢或實踐的依據。. 19. DOI:10.6814/NCCU20190054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Keywords: time manage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 the analysis of the reliability and the validity... 第一章

將基本學力測驗的各科量尺分數加總的分數即為該考生在該次基測的總 分。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自民國九十年至九十五年止基測的總分為 300 分,國文科滿分為 60

李友錚【5】指出有關顧客需求特性的探討目前以 Kano 二維品質模式 最具代表。因此,可以利用 Kano

是當舖業的生存利基所在。典當人的信用借貸選擇,在一般效用

Keywords: Ant Colony System (ACS), Farthest Insertion Method,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VRP)... 第一章

 在商業方面,乾洗店的乾洗油(主要是四氯 乙烯) 、加油站的汽柴油、瓦斯分裝及鋼瓶

另外,1970 年代起,美國推行最廣的戶外環境教育活動中包括 Project WILD (野生計畫)及 Project Learning

Genotoxicity and DNA adduct formation of incense smoke condensates: comparison with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condensates. A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s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