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殖民時期的聚落地景

第三章 聚落地景的變遷

第一節 殖民時期的聚落地景

新加坡位於北緯1°09’~1°29’之間,地理位置相當靠近赤道,屬濕熱的熱帶 氣候。島嶼地勢起伏平緩,島上最高的武吉知馬山標高僅為165 公尺,大部分土 地海拔高度不超過15 公尺。在地形與氣候的共同作用之下,昔日幾乎整座島嶼 密佈著熱帶雨林,海岸及河谷低濕處所形成的沼澤地則為紅樹林景觀。(Tan ed.

1988:37、40)這樣的熱帶原始林相景觀在萊佛士登陸以前,僅有極小部分遭到 人為的開發。但隨著新加坡的開埠及華人移民的大量湧入,除了新加坡河口一帶 的市區可見到華人創造的文化景觀外,島上各地亦陸續出現了華人甘榜村落景 觀。

一、街屋市鎮中的文化地景

1819 年新加坡開埠之後,在殖民政策之下扮演貿易、轉運機能的新加坡河 河口一帶市中心區域快速地發展起來。1822 年萊佛士有鑑於新加坡市區發展過 於混亂,乃針對市中心區域重新提出空間規劃,整個市區規劃構想可由1823 年 Lieutenant Jackson 繪製的新加坡城鎮計畫圖所窺見(見圖 8),(Turnbull 1977:

21-23)1824 年以後萊佛士的市區規劃已大體完成了。(林孝勝 1995:1)

根據Lieutenant Jackson 繪製的地圖顯示,按照萊佛士的城鎮計畫,新加坡 市區道路系統緊鄰著海岸呈現垂直相交的棋盤格狀,各族群的居住區與不同空間 機能被仔細區分開來。新加坡河南岸沿線狹長帶狀土地(今駁船碼頭)以及河口 南岸大塊土地(今浮爾頓廣場一帶),被保留作為各族貿易商通商的商業區域。

新加坡河北岸的大片土地,亦即今政府大廈、最高法院一帶,則成為政府行政區。

由政府行政區再往北,分別為歐洲人城鎮(今白沙浮廣場一帶)、阿拉伯甘榜(Arab

Campong,今黃金廣場一帶)、77蘇丹皇宮(今甘榜格南蘇丹宮)和武吉士甘榜

(Bugis Campong,今甘榜格南公園一帶),北方近逼梧槽河(Rochor River)。華 人甘榜(Chinese Campong)則被分配到緊鄰著新加坡河南岸商業區的大片土地,

亦即後來被稱為牛車水(Chinatown)的這個區域,聚落內部各種不同方言群體 的居住空間更被仔細地區分開來,不同的方言群被規劃住在不同的街道。

圖8 1823 年的新加坡城鎮計畫圖

資料來源:以Turnbull, C. M.(1977)A History of Singapore 1819-1975, p. xvi 的〈Plan of the Town of Singapore by Lieutenant Jackson〉為底圖重新繪製。

進一步就建築形式來看,華人集中的新加坡河河岸商業區域及華人甘榜兩 地,雖然在建築上混合了西式、馬來樣式或是其他為了適應當地濕熱氣候所採用 的設計,但是在局部地方仍可看出受到中國建築風格影響的痕跡。城鎮區域的商 業建築以中國華南地區常見的街屋形式興建,當地稱為shophouse,或譯成店屋,

每家房子的正立面僅有一間寬,各家採共用牆面方式興建而沿街道形成線狀排 列。店屋的樓層高度不超過3 層樓,一樓建築前端設置有華南地區常見的騎樓,

當地稱為五腳基,但卻時常採取西式的圓拱廊;建築本身採用磚造、斜頂、並以 實心地基建造。(Liu & Byfield 1995:7-8)某些華人店屋正立面所裝飾象徵吉

77 原圖面中甘榜原文作 campong。

祥、祈福的龍、鳳、麒麟、花草竹類等浮雕,和以華文刻寫的商號、五行山牆樣 式,以及結合瓦筒、瓦當、滴水的屋頂形式等,都展現了中國華南地區的建築文 化元素。此外,門楣上掛放以華文書寫店號的匾額,和掛放在騎樓天花板、柱子 上的香爐、天官賜福神龕等附加物,或是年節期間張貼、懸掛的春聯、紅燈籠等 臨時裝飾,亦展現了有別於馬來、印度或歐洲族群的華人文化特色。為了適應當 地潮濕的氣候,店屋二樓以上的正立面開設了多扇門,門上設計活動式的百葉窗 以利通風、遮陽。部分建築可能在正立面設計了歐洲式的半露出牆面的方柱,柱 上融合了馬來式的浮雕(Liu & Byfield, 1995: 72)。蘇丹回教堂以及馬來人、武 吉士人所居住的地方,仍是以亞答葉子作屋頂建成高腳屋,但華人居住區則逐漸 出現華南式的磚屋。(鄒豹君 1968:2)如牛車水最早的發祥地—直落亞逸(Telok Ayer),這個地方在1820 年代以來開始發展起來,為福建人聚居之地並多有商業 活動出現,早期的店屋在屋頂及山牆的樣式可見到受到閩南建築風格的影響。

(Liu & Byfield 1995:40)

就市區華人聚落地景而言,相較於融合了異族文化元素的店屋,華人廟宇 保留了最多的中國建築文化,不論是整體建築以中軸為核心、左右對稱的配置,

抑或是牆身、屋脊、屋頂形式,及建築內、外藉由人物故事傳遞孝悌、仁愛、忠 勇價值觀念的石雕、彩繪、剪黏、泥塑等各式裝飾藝術,都呈現了中國廟宇建築 藝術所欲傳達的價值觀念,例如直落亞逸街天福宮、菲立街(Philip St.)粵海清 廟(見照1~照 2)。

這些位於市中心區域的殖民時期舊建築,雖然有部分在1966 年以後因為市 區更新計畫的緣故陸續被強制拆除,但仍有部分被市區重建局在1987 年以「保 存主要計畫Conservation Master Plan」,(Liu & Byfield 1995:7)以及以「國家古 蹟」的身分被保存下來,而得以將殖民時期的建築樣貌或地表景觀留存至今日。

新加坡河南岸的駁船碼頭(Boat Quay)及牛車水即為其中的被保存區域,兩區 域中店屋屋頂、山牆的形式亦或是騎樓的設置,和正立面上富含中國風格的浮 雕、門聯等建築元素,以及各座華人廟宇都可見到中國建築藝術文化的再現(見 照1~照 4)。

照1 座落於直落亞逸街的天福宮

資料來源:筆者攝於2006.07.15。

照2 位於菲立街的粵海清廟

資料來源:筆者攝於2006.07.13。

照3 丁加奴街建築物山牆明顯受到中 國建築風格影響

資料來源:筆者攝於2006.07.13。

照4 廈門街某一棟房子一樓正立面刻 飾著「出孝」、「入悌」字樣

資料來源:筆者攝於2006.07.13。

二、甘榜村落地景

1819 年以來以華人為主的大量移民除了湧入了新加坡市區之外,隨著島上 各地原始林相的剷除及種植園坵的開闢,新加坡聚落的發展開始由市區向外延伸 至島上各地。19 世紀中葉新加坡各地已開闢有多座的種植園坵,栽種胡椒、甘

蜜等供應國際市場需求的各項熱帶作物,由市區向東方、東北方、北方及西北方 已發展出樟宜(Changi)、實籠崗(Serangoon)、實里達(Seletar)及武吉知馬(Bukit Timah)等四條主要聯絡道路,主要道路沿線並已形成了石叻(Siglap)、勿洛

(Bedok)、樟宜、武吉知馬等多個村落。78

圖9 1959 年左右的新加坡聚落分布

資料來源:以黎敏斐編繪(1959)《馬來亞地圖集》的〈新加坡〉為底圖重新繪製。

由1959 年左右繪製的新加坡地圖可以得知(見圖 9),殖民時期以來的發展 使得島嶼南端的新加坡河口一帶開發為人口、商業活動密集的市區,在市區範圍 以外的廣大地區散布著大小的城鎮、村落,由市區向東的海岸地帶形成了勿洛、

亞逸基巫魯(Ayer Gemuruh)、樟宜三個主要聚落,由市區沿著公路向東北方則 有巴耶利巴(Paya Lebar)、榜鵝(Punggol)兩個主要聚落,沿著公路向西北方 則 出 現 了 武 吉 知 馬 、 武 吉 班 讓 (Bukit Panjang )、 萬 禮 ( Mandai )、 兀 蘭

(Woodlands)、克蘭芝(Kranji)等主要聚落,向西的交通線上則形成了班丹

(Pandan)、大士(Tuas),西海岸地帶則有波那維斯達(Buona Vista)和巴西班 讓(Pasir Panjang)兩個主要聚落,另外,島嶼西部的河口處形成有蔡厝港聚落。

78 可參見 Lee, Poh Ping(1978)Chinese Society in Nineteenth Century Singapore, pp. 67, 89 兩張地 圖。

新加坡聚落的發展代表著文化地景向各處拓展的過程。 了。新加坡本島上的甘榜村落地景除了羅弄萬國甘榜(Surau Kampong Lorong Buangkok)迄今仍未因都市計畫而被清除外,80其餘地區則在歷次的都市計畫中 逐漸地被拆除、重建為現代化的都市景觀。新加坡舊時期的甘榜村落景觀,今日 大致僅能由島上唯一留存的羅弄萬國甘榜,或是位於新加坡東北方的烏敏島

(Palau Ubin)來窺見一班,兩地仍然存留有舊時的鋅板屋住宅形式(見照 5~照 8)。

79 這種棕櫚樹馬來語稱為 nipah。

80 羅弄原文為 lorong,即馬來語的小巷。

照5 甘榜萬國一景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8.07.21。

照6 甘榜萬國內的鋅板屋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8.07.21。

照7 甘榜萬國內的一棟鋅板屋門楣上 可見懸掛紅布及張貼五福聯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8.07.21。

照8 烏敏島上某一鋅板屋外置放的天 官賜福神龕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7.07.17。

關於華人廟宇方面,烏敏島上迄今仍可見到利用鋅板片所搭建起來的大伯 公廟及其酬神戲臺;至於新加坡本島上較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廟宇,亦被政府以國 家古蹟的名義特地保留了下來,而這類的廟宇多利用磚、石、水泥等材質所建造,

如創建於19 世紀中,並於 20 世紀前半葉經過兩次改建的梧槽大伯公廟,迄今仍 保留有閩南式磚造廟宇風格及傳統戲臺。烏敏島上的大伯公廟及新加坡本島上的 梧槽大伯公廟,恰可作為不同經濟狀況的鄉村華人地方社群,在展現傳統廟宇建 築藝術文化時,簡易與繁複的兩相對照(照9~照 12)。

照9 閩南廟宇風格的梧槽大伯公廟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7.07.24。

照10 梧槽大伯公廟的傳統戲臺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7.07.24。

照11 烏敏島上的大伯公廟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7.07.17。

照12 烏敏島大伯公廟戲臺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於200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