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界定與架構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採用傳統文化地理中重視的實體空間,與新的文化地理對於地 景、空間的觀點相結合,作為研究的方法論,即以「重新具體化」的觀點來進行 研究。在實際的研究方式上,則使用文獻分析法與田野實察。

由於筆者在新加坡進行問卷調查或大規模訪談取得第一手資料,有其施行 上的困難性,是故在本篇研究中所闡述的現象或論點的佐證資料,主要從已有的 文獻資料中取得,如:《星洲日報》、〈Straits Times〉、〈Business Times〉等報紙,

及政府單位諸如建屋發展局所出版或委託進行的調查報告書、宣傳刊物、政府網 站,及官員的回憶錄、公開言論等。再尋找適合的個案作為實際說明。

田野實察包含田野觀察、訪談及個案調查,進行時大致先將新加坡區分為 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進行實查與隨機式的訪談,以普遍了解新加坡發展狀況,

再以實查結果選取適合的個案進行深度訪談,輔作內文論述時的具體說明。而為 保障個案隱私,文中以英文字母代號作為個案名字的代稱。田野調查實施時間有 三:一為2006 年 7 月 11 日至 24 日,進行為期兩個星期的田野預察工作,其次 為2007 年 7 月 12 日至 8 月 2 日,進行實際的田野調查,最後為 2008 年 7 月 5 日至25 日進行田野補察工作。

二、研究界定

(一)聚落變遷時間劃分

據曾玲與莊英章(2000)、曾玲(2003)、劉宏(2003b)、劉宏與黃賢強(2004)

等研究指出,近代新加坡社會變遷主要有兩個關鍵的時間切分點,一為1945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另一為1965 年新加坡獨立建國,兩時間點前後的社會樣 貌有顯著的差異。

就本文所關注的華人聚落地景而言,在1960 年新加坡建屋發展局設立之 後,尤其是1965 年獨立建國後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出現重大變遷,但各地 實際的聚落變遷時間則視都市計畫的推展而定。是故本文將以獨立建國的1960 年代作為聚落變遷的時間始點,主要著墨於1960 年代以來變遷前、後的比較,

研究時間止於2008 年。

(二)空間尺度

在研究區範圍方面,本文以新加坡作為論述主體,在討論到與周圍馬來西 亞、印尼兩國的關係時,則採用較廣的區域尺度進行討論(見圖4)。

圖4 新加坡在東南亞的位置

(三)新加坡華人

獨立建國時的新加坡華人社會大體上可區分為兩個群體,一為移民時間久 遠的海峽華人,亦即俗稱的峇峇,另一為殖民時期才自中國南來的新客華人。兩 個華人群體在新、馬地區居住時間的長短不同,受到當地土著文化的影響程度有 異,政治意識亦大不相同。

峇峇為早期新、馬地區華人移民男性與土著女性通婚所生下的後代,其文 化中雖然維持著中國的某些文化風俗,但參雜了許多的土著習俗,以融合一些中 文詞彙的峇峇馬來語作為主要使用的語言,對於英殖民母國有較強的認同情感,

對於祖先的故鄉—中國的情感薄弱。(Freedman 1962:67-68;Png 1969:95-

114)至於華人新客移民由於移民時間較短,對中國原鄉仍有高度的情感,且隨 著華人女性移民的增加,逐漸不與土著女子通婚。新客移民及其後代承襲了中國 傳統文化及價值,多接受華文教育。由於兩個華人群體的宗教、文化背景、政治 傾向及社會行為等各方面都有明顯的區別,(林孝勝 1995:86)並不適合混為一 談,因此除了部分統計資料取得的限制外,本文中所探討的新加坡華人(尤其是 第三、四、五、六章)將特別指涉新客華人及其後裔。

殖民初期華人移民原以海峽華人居多,在中國移民浪潮之下,19 世紀末海

峽華人人口比例已低降至占新加坡華人總人口數的1/10,(崔貴強 1973b:577)

新客華人及其後裔佔了9/10,是故本文作為一篇對於新加坡華人的研究亦有其 象徵性。

(四)新加坡華人聚落

在研究對象「華人聚落」方面,建國前(變遷前)係以殖民時期以來建立 的華人街屋市鎮及甘榜村落作為分析對象,文中統稱為華人傳統聚落,並與建國 後(變遷後)的現代聚落—政府高樓組屋社區相對照。

華人聚落變遷雖然與1960 年代以來的現代化、都市化有高度相關,但本文 將聚焦在藏匿於現代化、都市化中的國族論述議題,著重於探討國族論述下在 新、舊華人聚落變遷中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如:人際關係組織、空間使用方式 等)。文中所謂的華人地方社群即是指在因為居住地點鄰近性所集結形成的地方 群體,亦即以一個甘榜村落、角頭、街、街區等聚落空間單元所形成的人群。

三、章節架構

全文內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為緒論,主要說明本篇研究的動機、觀點、目 的、方法與架構;第二章探究影響新加坡國族論述的區域脈絡,關注於新加坡周 遭的馬來西亞、印尼兩國家的族裔統治議題,及其對新加坡的影響;第三章探討 聚落地景的變遷,比對新、舊華人聚落地景,並論述其地景意涵與變遷特性;第 四章為聚落組成與空間變遷,討論在聚落地景變遷背後的聚落組成(社會關係)

與社會空間的變遷及其特性;第五章論述聚落中的公共空間變遷與社會網絡;第 六章綜觀前面三、四、五章,提出對於新加坡國族論述所造成聚落地景、空間變 遷的反思,聚焦於探討聚落變遷中的社會關係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