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民間故事與民俗文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依賴語境文化」(low content)的概念,屬於前者的語種中涵蓋較多言外之意,許 多意思都包括在語境之中,例如兩岸三地、日本等國家;後者的語言表達很明顯,

一切事物幾乎可以靠語言講清楚,例如歐美國家(居延安,1988)。換言之,學 習華語這類高語境的語言,需要理解對方文化,否則有可能導致誤解或衝突。

另外,畢繼萬認為文化差異容易引起語言溝通的誤會,因為社會環境不同,

所提供的語言資訊亦不相同,而若無法理解語言資訊中的真正意義,不僅對教學 產生影響,也可能造成學習者抗拒、積極度低落的現象(周思源,2006)。因此,

提高師生的跨文化意識是成功進行第二語言教學的必要條件,除了幫助學生度過 文化適應過程,也需要正確意識和處理學生文化適應的問題(李曉琪,2006)。

因此,關於教學的部分,Bennett(1993)提到跨文化的教學時,認為培養這 方面能力的學習應該在學習內容與學習過程之間達到平衡,若太艱钜,容易使學 習者產生焦慮或逃離的心態;反之,若過於容易,則會使學習者產生無聊的感覺,

因此教學中的挑戰與支持都應該達到平衡。達到平衡的方式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 選擇,搭配恰當的教學活動和方法,例如較難理解的價值觀、思維方式等,可以 透過諺語、格言等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素材。

此外,關於跨文化溝通的研究為數不少,原先以外語教學開始,例如英語或 其他外語,而後華語文教學領域中也開始重視,例如探討教學之中的跨文化現象、

如何培養學習者的跨文化能力,或是以教師為立足點,探討教師如何經營跨文化 課室環境等(蔡咏廷,2014)。

綜觀上述,研究者認為以富含文化意義的教學材料,進行以跨文化為培養目 的的華語教學,可以讓學習者於學習時理解現代與古典,及中華文化的傳承,並 感受到寓含的文化意義。

第二節 民間故事與民俗文化

為解決本文研究動機中提及之教學現場問題,欲以習俗傳說作為理解習俗文 化的材料,進行教學。而傳說與民俗是否真的具有關聯呢?首先,於專有名詞中 已為民間故事定義,就民間故事與民俗文化的關係,從民俗學的觀點來看,前者 屬於口傳民俗中的敘事類,是以口頭形式流傳和保存的民俗事項(王娟,2002)。 關於民俗事項的分類,不同學者分類方式也不一樣,茲分述如下: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考王娟(2002)、鍾敬文(1998)整理而成。

王娟與鍾敬文兩位學者對民俗事項的分類雖有差異,前者僅分為三項,屬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梁錄‧元旦》中寫道「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新年也就是春節,

表達的便是各種時間單位的開始。

葛雲(2013)則提及,一般學界認為在殷商時期便有年頭歲尾的祭祖活動,

與過年類似,而最晚到西周初年,便有了在新舊年交替時的祭祖風俗活動,是過 年的雛型。更提到目前通行的春節起源傳說以民間故事為本,似乎無據可查。其 中關於年獸的傳說,因遠古人民對猛獸有畏懼,因此慶賀避獸的習俗未難想像;

而根據「年」字的訓詁考據,推測春節起源與年獸的傳說是後來附加的。

根據《荊楚歲時記》7,其中有段紀錄了春節的「爆竹」風俗,與年獸傳說有 些許相似: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 辟山臊惡鬼。按《神異經》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長尺餘,一足,性不 畏人,犯之則令人寒熱,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烞熚有聲,而山臊驚憚。

《玄黃經》所謂山㺐鬼也。俗人以為爆竹起於庭燎,家國不應濫於王者。」

說明正月初一是年度與季節之首。每到這日,公雞晨起啼叫之後,人們便開 始迎接新年的禮儀活動。先在庭前燃燒竹子,用來趨避山臊惡鬼。按語則補充,

山臊是西方山中的怪人,高一尺多,只有一隻腳,不畏懼人類。倘若觸犯山臊,

則使人身體發冷發熱生病。但用竹子、竹筒放在火中燃燒,發出「烞」、「熚」的 聲響,山臊就會害怕。一般人認為這爆竹的習俗起源於帝王的庭燎,諸侯跟普通 老百姓不可以隨意使用這樣的儀式。

(二) 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說法很多,其中,喻鴻鈞(1988)提及此節日的源起,據 說為沿用宮廷祭祀「太一神」的故事。「太一」是天帝的別名,地位在五帝之上,

又有恩於漢武帝;第二,則是起於道家,又可以稱為「上元節」,所謂三元係指 一年之中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天官為上元、地官為中元、水官為下元,

而天、地、水三官則和稱為三官大帝,與道教有密切的關係。另外,則如楊琳(2000)

提出有些先進認為元宵節源自佛教,楊氏則駁此說並無實據,應為佛教徒利用元 宵節燃燈說法吸引信眾。

7

詳見(梁)宗懍,1972,《荊楚歲時記》,東京 : 古典研究會出版 : 汲古書院發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而據吳波(2012)、蓋國梁(2004)和黎瑩(1990)的說明,元宵節歷史悠 久,針對特定的習俗活動,有許多傳說留下至今。例如,關於吃元宵和張燈結綵 的習俗中,有著以東方朔為主覺得民間故事。雖說這樣的傳說看似無稽之談,但 卻為推動節日傳承的重要力量。

(三) 端午節

李亦園(2004)針對端午節與屈原探析神話與儀式的結構關係,其中關於端 午節的傳說,大部分目前流傳的故事版本以屈原投汨羅江的說法最為普遍。根據 黃石在《端午節俗史》中提及,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連結的文字記載,見於東晉 劉義慶《世說新語》,之後南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這樣的傳說擴大,增 添了傳說的色彩,另一則是宋代無名氏所作的《釋常談》,對屈原的故事傳說更 有神話性的渲染效果。

李氏亦提及祭屈原的物品粽子,又稱角條,便是晉代周處《風土記》中的「角 黍」。此外,端午節中另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賽龍舟,最早將屈原和龍舟座連 接的說法可見於《荊楚歲時記》,另外於《隋書‧地理志》、《陔餘叢考》和《古 今圖書集成‧歲功典》引《武陵競渡略》等資料中皆有記載與考釋。

(四) 七夕節

蓋國梁(2004)說明,牛郎織女的故事便是從牛郎星與織女星而來,在《詩 經.小雅.大東》便有相關的詩章:「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 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喬繼堂(2005)提及東 漢應劭的《風俗通》中,始出現故事情節的人格化描寫,如:「織女七夕當渡河,

使鵲為橋。」此外,到了漢代的《古詩十九首》中,逐漸有了牛郎織女故事的輪 廓。其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 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後 來,在魏文帝曹丕的七言古風<燕歌行>中也提到了牛郎織女,詩曰:「明月皎 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窯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隨著時代更 迭,到了六朝時代,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更加完整。根據《月令廣義.七月令》

引殷芸《小說》中說的:「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 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

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而其他如《續齊諧記》、《白孔六帖》、《歲華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麗》、《爾雅翼》等古籍中皆有紀載。另外,根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的紀載:

「七月七日,謂之『七夕節』。其曰晚晡時,傾城兒童女子,不論貧富,接著新 衣。富貴之家,於高樓危榭,安排筵會,以賞節序,又於廣庭中設香案及酒果,

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於女、牛。」也就是相傳農曆七月七日為牛郎 織女相會的日子。

(五) 中秋節

胡萬川(2010)提及,原先射日神話與奔月神話並無關聯,有各自的發展,

是直到某個階段才開始有了關係。以現存的資料來說,保存嫦娥奔月最早的文獻 有《歸藏》和《淮南子》等書。前者雖被稱為先秦古籍,但原書已亡佚,實際年 代未可知,文字多為後人轉引或轉述。關於《歸藏》的年代正確性將不於此贅述,

《淮南子》可以算是年代確定最早留下嫦娥奔月的典籍。換言之,約於戰國末年 至漢朝初年,嫦娥奔月的故事開始流傳,但並不確定當時故事中的嫦娥與羿的關 係,而依照資料顯示,至少在東漢時期,學者已確定嫦娥和為夫妻關係。

另外,胡氏認為學者們討論嫦娥奔月的故事,通常從兩方面著手:第一,嫦 娥的故事與西王母的關聯,可能與始於戰國末年,盛行於秦漢的方士神仙概念有 關。第二,則是「嫦娥是羿妻」,從夫妻情感的方向探討。

二、 民間故事與民俗中的跨文化概念

芬蘭民俗學者Antti Aarne 對世界各國民間故事類型分類有相當著名的成果

,他是在芬蘭學者Julius Krohn 和 Kaarle Krohn 的「歷史-地理」(historic-geographic method)基礎上發展而來;後又被美國民俗學者 Stith Thompson 補充修訂,1961

《民間故事類型》(The Types of the Folktale)問世,該書的分類方式被後世稱為

「AT 分類法」。正如同賈芝的評論:「對於我國學者,這本書是引向與世界民間 故事進行比較研究的橋樑;對於外國學者,則是將他們引入中國民間故事寶庫的 大門。」(劉守華,2002a)

以上顯示故事具有世界性之外,另一方面也有或地域性的特徵,反映民族的 文化或人文歷史。另外,民間故事與民俗文化息息相關,就學術的角度來看,民 俗學發端於十九世紀初的德國,此後在歐美各地廣為流傳,中國的民俗學研究則 直至二十世紀開始,在關注民眾的背景之下產生;就民俗傳播的觀點來看,其中 多元論(polygenesis)認為每一個民族或文化都有創造與其他文化相類似的文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現象的可能性。且民俗事項可以有異文,一個故事可以出現在不同國家和地區,

現象的可能性。且民俗事項可以有異文,一個故事可以出現在不同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