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華語文教學中的跨文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以跨文化為導向之習俗傳說華語文教學研究,其中包含教材與 教學的設計,共分成四個小節。第一小節整理並參考各家說法,對本研究範圍中 的「跨文化」下定義,並且回顧跨文化華語文教學的前人研究成果;第二節針對 本研究中的習俗傳說與民俗文化的關係,並探討兩者之間與跨文化、華語文教學 的關聯性,蒐集民間故事或民俗文化運用於華語文教材、教學上的成果,以進行 故事探源;最後,聚焦於教材編寫教學設計,統整各家對華語文教材編寫的原則、

教學理論,作為教材與教學設計之依據。

第一節 華語文教學中的跨文化

Geisler 等人於 2007 年指出,美國現代語言協會強調,高等教育的語言教學 應培養學生「跨語言」和「跨文化」為目標,即二語的習得必須伴隨第二文化的 習得,以面對社會局勢的變動(朱我芯,2012)。因此,本節就華語文作為第二 語言或外語中的跨文化內容進文獻探討,首先說明語言與文化的關係,理解語言 教學中的文化不可偏廢,再延伸討論跨文化層面議題。

一、 語言與文化

無論將語言與文化各自獨立討論,或是兩者關聯性的研究,皆多如繁星。更 因為文化涵蓋範圍廣泛,增添兩者之間的複雜性;因此,以二語教學中有關文化 知識教學的必要性為目標,從語言學習和教學的討論探究兩者之間的關係,有助 於釐清教學層面的思考(呂必松,2007)。

首先,在跨文化中,「文化」是至關重要的問題,研究時難免會將文化彼此 對比,若對文化的理解不同,則無法產生正確的對比(胡文仲,1999)。因此,

討論語言與文化的關係之前,需要理解何謂文化?其中,諸多領域的學者對文化 下定義,至今已多達數百種。就華語作為二語或外語教學的層面談起,黃雅英說 明:

culture 一詞源自於拉丁字 cultura,意指對農作物的栽培養育,後來演變成泛 指人類在物質與精神方面成就的總和。19 世紀 E. Tylor 由德文採借「文化」

(culture)一詞並加以定義為「人因身為社會成員所習得的複合體(complex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whole),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以及其他能力和習 慣」。(黃雅英,2015:32)

也就是文化用語的來源,Spencer-Oatey 認為西方學者強調文化的習得是經 由個體與他人的互動而建構起認知概念,深受社會文化的影響;而中文裡的文化 則是借用近代日文中culture 的譯詞,一開始就是強調「人的教化」,如胡適提出 中國學者認為文化是文明形成的生活方式(朱我芯,2012)。雖中西方對文化的 解釋有所差異,但均強調透過後天的改變,傳承可以累積的生活經驗(黃雅英,

2015)。

除了文化的定義,對文化的分類也有多種。Oswalt(1970)以城市與部落作 為解釋的範例,提出將文化分為兩個層面,其一為日常生活的層面,其二則是較 正式的文化,研究者認為此劃分為文化的分類提出了代表性概念,如同Stern 提 及: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culture as great achievements, refinement and artistic endeavour, or in Brooks’s terms ‘formal culture’, is widely referred to as ‘Culture with a capital C’. This contrasts with way-of-life culture, or in Brooks’

terms ‘deep culture’, which is referred to as ‘culture with a small c’…….”

(Stern,1992:208)

將這樣兩類的文化分別稱為Culture with a capital 和 culture with a small c,便 是大C 和小 c 的概念,對二語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朱我芯(2012)解釋所謂大 C 文化即是藝術、文學、政經等具有精緻、悠久歷史的歷時性文化;小 c 文化則 是指飲食、節慶、送禮、禁忌等日常生活的、大眾的、溝通的文化。

就大C 和小 c 而言,許多文化的分類大抵不離這樣的概念。張占一(1984)

首次將文化分為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前者為兩種文化背景中的人交際時不會影 響資訊傳達的一種文化,如音樂、歷史等;後者則是指兩種文化背景中的人交流 時影響資訊傳遞的文化,缺乏某項知識就會造成誤解,包含語言和非語言,如價 值觀等。Hammerly(1982)則將文化分為:成就文化,指歷史悠久的、傳統的文 化;知識文化,指具體專業,是事實的文化,如政治、地理;行為文化,指日常 生活中的所有文化。Walker(2000)則是以母語者對文化的態度為標準來區分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化,分為:外顯的文化,只願意與他人分享,不一定客觀的文化;受忽略的文化,

指在母語者文化圈因習慣而不會被注意與提及,其他文化圈卻可能會的文化;受 壓抑的文化,母語者不願讓非母語文化圈的人理解,主觀認為需要被導正的文化。

接著,語言與文化之間的不可切割性已成公認,就兩者之間的關係,劉珣

(2000)認為:一、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與文化是部分與整體的關 係,二者不可分割。二、語言適用於紀錄文化的符號體系,是文化的主要載體。

三、語言與文化相互依附、促進和制約。因此,若要習得或運用一種目的語,對 目的語的文化理解越多,則越有利於提高溝通能力。Kramsch(1988)則將之歸 納為三點:第一,語言表達文化現實:語言反映人類看待事物的觀點和態度;第 二,語言體現文化現實:人類藉由語言溝通對其過往經驗做出意義詮釋;第三,

語言象徵文化現實:人們將語言視為社會認同的一種象徵符號(朱我芯,2012)。 另外,著名語言學家Edward Sapir 和 Benjamin Lee Whorf 提出的「薩沃假說(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認為語言不僅反映了文化型態,也反映了人類對世界 的看法(胡文仲,1999;Kramsch,1998),但因有許多學者提出反駁,未被證實 而仍為假說。

從上述的文獻回顧可知,眾多學者除定義文化,為文化分類外,更闡釋語言 與文化兩者的關聯與重要性,應證文化的不可偏廢。研究者認為以往的語言教學 觀念,大部分將語言與文化分開培養訓練,並不重視語言文化兩者之間的關係。

直至溝通式教學等以溝通和人本為考量的教學法出現,以及語言學等領域如前述 的研究,才逐漸提高對文化的重視,並能逐步透過這樣的理解,延伸跨文化的交 流。

二、 跨文化與華語文教學

有關跨文化溝通一詞,最具代表性的是Edward T. Hall(1959)於 The Silent Language 一書中首次提出,後因全球化時代跨國企業、外語學習、海外留學、移 民、跨國教育等現象的發展,衍生了許多文化溝通的問題。爾後,因為情勢的變 化與文化交流的頻繁,吸引了國際企業、文化研究、人類學、心理學等領域的學 者投入研究,期望能夠降低文化誤解,提高跨文化溝通能力(朱我芯,2012;張 紅玲,2007)。

而就語言教學的層面來看,何種語言有較高產生文化誤解的可能性呢?Hall 於1976 年於 Beyond Culture 說明「高度依賴語境文化」(high context)和「低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依賴語境文化」(low content)的概念,屬於前者的語種中涵蓋較多言外之意,許 多意思都包括在語境之中,例如兩岸三地、日本等國家;後者的語言表達很明顯,

一切事物幾乎可以靠語言講清楚,例如歐美國家(居延安,1988)。換言之,學 習華語這類高語境的語言,需要理解對方文化,否則有可能導致誤解或衝突。

另外,畢繼萬認為文化差異容易引起語言溝通的誤會,因為社會環境不同,

所提供的語言資訊亦不相同,而若無法理解語言資訊中的真正意義,不僅對教學 產生影響,也可能造成學習者抗拒、積極度低落的現象(周思源,2006)。因此,

提高師生的跨文化意識是成功進行第二語言教學的必要條件,除了幫助學生度過 文化適應過程,也需要正確意識和處理學生文化適應的問題(李曉琪,2006)。

因此,關於教學的部分,Bennett(1993)提到跨文化的教學時,認為培養這 方面能力的學習應該在學習內容與學習過程之間達到平衡,若太艱钜,容易使學 習者產生焦慮或逃離的心態;反之,若過於容易,則會使學習者產生無聊的感覺,

因此教學中的挑戰與支持都應該達到平衡。達到平衡的方式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 選擇,搭配恰當的教學活動和方法,例如較難理解的價值觀、思維方式等,可以 透過諺語、格言等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素材。

此外,關於跨文化溝通的研究為數不少,原先以外語教學開始,例如英語或 其他外語,而後華語文教學領域中也開始重視,例如探討教學之中的跨文化現象、

如何培養學習者的跨文化能力,或是以教師為立足點,探討教師如何經營跨文化 課室環境等(蔡咏廷,2014)。

綜觀上述,研究者認為以富含文化意義的教學材料,進行以跨文化為培養目 的的華語教學,可以讓學習者於學習時理解現代與古典,及中華文化的傳承,並 感受到寓含的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