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決策分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3-5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決策程序

2.3.1 何謂決策程序

2.3.1.1 決策分析

決策分析是指藉著邏輯和系統性的方法來分析不完全資訊下的決策問 題,它能使決策者瞭解並權衡各種不同方案之利弊得失及可能遭受風險或不 確定之程度【59】。在決策分析的過程不僅是對於某個目標或問題進行邏輯 推理與科學分析之綜合判斷的過程外,其本身也是一個有先後步驟、循序漸 進的過程。然決策分析的步驟或程序會因問題本身的特性和決策的情境而有 差異。所以,不可能每一種決策都依照同一種程序來進行分析,而從上述的 觀點即告知吾人決策程序是一個一般化、非特定且為動態的過程。誠如前述 不同的決策情境相對地會有不同的決策程序。顯然地,這就告訴吾人決策程 序是一動態之過程。Festinger, L【34】為最早倡議決策為一動態過程者。

決策分析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循環活動,在時間上有前後相繼的順序,按 階段循序漸進,並且每一階段者有其特定的內涵,相互存在著密切關係。然 在決策分析過程中應該具有那些階段?目前人們雖對於決策過程具體階段的 看法不儘相同,但對決策過程的主要階段的理解卻是一致的。而最早將決策 概念引入管理科學的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西蒙(Herbert A. Simon)認為“決策包 括四個階段:制定決策的理由;可能的行動方案;在行動方案中進行抉擇;

對已進行的抉擇進行評價。"也就是說,一個完整、合理的決策程序,應該 包括四個主要階段【83】:

一、界定問題,確認決策目標 二、擬定各種可能的備選方案

三、從各種備選方案中選出最合適的方案 四、決策的執行

這四個主要階段是完整、合理的決策程序所不可缺少的組成要素,而其 相對應的順序也應是如此(如圖2.3)。然在實際決策的活動中,這四個主要 階段的順序循環往復多次。故制定決策的活動,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圖2.3 四個主要階段的決策程序 資料來源:【26】

確認決策目標、擬定備選方案、選定決策方案、決策的執行,是決策過 程的四個主要階段。然而,在實際決策過程中,還需要以這四個主要階段為 基礎,根體具體決策的情況做進一步展開,從而形成決策的一般程序【26】。

除Moshe Ben-Akiva 與 Steven R. Lerman【64】 所提出的一般的決策程序架 構所需包括的五個要素:

一、選擇問題的定義(Definition of The Choice Problem)

二、備選方案的產生(Generation of Alternatives)

三、備選方案屬性的評價(Evaluation of attributes of the alternatives) 界定問題,確認決策目標

擬定各種可能的備選方案

從各種備選方案中選出 最合適的方案

決策的執行

四、抉擇(Choice)

五、執行(Implementation)外,其他學者亦有不同決策分析程序之建構 此外,例舉各學者所提出的決策分析程序如表2.4。

決策程序在邏輯上必須一致,以科學的方法做客觀的評估分析,然後再 將決策付諸實行與檢示追蹤,因此決策過程在理論、實踐及道德上要有通盤 的考量,再配合既有決策環境的限制,才是完整的程序【34】。最後綜合前 述,對決策影響要素與決策程序的探討,綜整歸納如圖2.4 所示。

決策程序是整個決策系統的運作模式,它是人們在長期的決策實踐過程 中摸索並歸結出來的,對人們的決策活動具有重大的指引意義,是決策系統 有效運作並能發揮作用的重要保證。然而在上述各種型態的的決策程序中,

雖然在分析的階段、細分的角度及問題切入的方向有些相異,然在所有決策 分析的方法中,都是屬科學性、客觀性的邏輯推理。在經過科學的決策分析 之後,最後必須由決策者做出最後的判斷。在個人抉擇判斷方面,其通常描 述決策者面臨不確定性情境的決策作為,其中所需考量的因素包含決策者的 人格特質、對風險的態度、偏好、價值體系、經驗及知識等。相對於個人的 群體決策方面,主要應用於社會抉擇(Social Choice)方面。它與個人抉擇主要 的差異有二:

一、顯而易見,在決策者的成員數上,由兩員以上具有決策權成員的決策單 位即屬於群體決策。

二、在群體的價值與偏好上,由每個人的價值與偏累整到一致性的程度,但 Kenneth J. Arrow 的「不可能理論(The Impossibility Theorem)」,證明得 知,無法同時滿足五個合理條件,亦即,無法將個人價值與偏好見構成 群體偏好,使個人與群體之具有一致性【64】。例如,最簡單的Condorcet:

x>y,y>z,z>x;Arrow 証實此現象是無法避免的。但可以透過溝通協 調取得共識或達到至少被大眾所接受的程度。有效的決策程序必定具備 下列六個準則【73】:

(一) 有效的決策程序需將焦點置於最重要處。

(二) 有效的決策程序需是合乎邏輯(Logical)前後一致的(Consistent)。

(三) 有效的決策程序需考量主觀與客觀因素,同時將直覺納入分析中。

(四) 有效的決策程序僅需足以解決特定難題所需要之資訊與分析。

(五) 有效的決策程序需鼓勵與導引相關資訊與意見之搜集。

(六) 有效的決策程序必需是直接的、可靠的、易用的、彈性的。

綜合本節所述,整個決策作為是一個動態的循環過程。決策程序除 了包含回饋的機制,從組織層面來看,往往很多決策並不是單憑已意所 可決定的;是故,決策程序除了決策(判斷)者之外,還納入分析者。例 如:蔡向榮所提出的決策程序(圖 2.5 所示),當面臨問題時,藉由分析 者與決策者的分工合作,先由分析者提出客觀的科學分析,透過兩者溝 通,再由決策者依主觀的價值與經驗判斷,做出最後的決策,此類型的 決策有助於決策品質的提升,決策並非單純的做判斷而已。

表2.4 各形態之決策分析程序

年份 作者 內容

1960 Peter F. Drucker【76】 定義問題、分析問題、發展可行解、決定最 佳的解、將決策轉變成為有效率的行動。

1989 Bruce F. Baird【65】 問題定義、陳列選擇、準則定義、一系列行 動的抉擇

1994

Moshe Ben-Akiva 與 Stenven R. Lerman

【67】

選擇問題的定義、備選方案的產生、備選方 案屬性的評價、選擇、執行。

1994 陳益升與孔昭君【28】 提出問題、確定目標、科學預測、擬定方案、

方案評價、選定方案、檢驗決策、實驗決策。

1995 Robert T. Clemen

【69】

確認問題及目標、編擬方案、分解問題與建 構模式、選擇最佳方案、敏感度分析、貫徹 所選方案。

1996 Duane Davis【70】 問題認知、資訊蒐集、問題分析、備選方案 評估、決策。

1996 Gary Johns【66】

辨認問題、尋找相關資訊、發展可行解、評 估可行解、選擇最佳的可行解、執行所選的 可行解、監視與評估所選的可行解。

1996 Joseph E. Chanponx

【68】

辨認問題與解決的準則、發展備選方案、評 估備選方案、選擇備選方案、執行決策、評 估決策效果

1997 Mary Jo Hatch【74】 定義問題、產生與評估、選擇備選方案、執 行所選的方案、監視結果。

1997 司徒達賢等【5】

澄清確認問題、確認決策的準則及依據、安 排諸準則之優先次序(加權)、擬定解決問 題所有可能的方案、分析各方案的優劣、選 擇最佳方案、執行、評估。

1998 Stephen P. Robbins

【14】

定義問題、辨認決策準則、對準則分配權數、

發展備選方案、評估備選方案、篩選最佳方 案。

1999 蔡向榮【51】

問題、問題分析、可行解或備選方案之設計、

可行解或備選方案之評估、決策、執行、資 訊回饋至決策者與分析者。

資料來源:摘自郭文君整理【23】

決 策 程 序 影 響 因 素

問題辨認 目標企圖

可行解或備選方案之擬訂

根據決策準則評估、排序與 篩選可行解或備選方案之

選擇最合適的備選方案

執行所選的方案

任務達成 (問題解決或目標實踐)

1.資源投入評估/設計 2.作業程序評估/改良 3.產出與結果評估/比較

1.社會規範 2.風俗習慣 3.組織內外的限制 4.資訊的多寡與類型

創造力 腦力激盪

集思廣義

科學分析與邏輯推理

【經濟】 【理則】

決策法則

影無 響效 因決 素策

1.個人認知偏誤 2.社會環境快速變遷

(政治、經濟、科技、文化) 3.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

1.經驗、知識與慣例化行為 2.學習

3.態度【心理】

4.認知【心理】

5.動機【心理】

面臨的對手個人群體 大自然

1.合作 2.對抗 3.非合作且非對

決策單位 個人 群體 與對手的關係

與決 價策 值者 判的 斷偏

1.宗教信仰【社會】

2.風俗【社會】

3.社會道德規範【內議型】

4.情感【心理】

實質流路 (physcial flow) 資訊流路(information flow)

圖2.4 決策程序與其影響因素 資料來源:郭文君【23】

決 策 環 境 資 訊 之 蒐 集 分 析 決策之外在環境 決策之內在環境

1.不確定性 2.乏確性 3.政府法令

1.組織結構 2.資源限制 3.作業限制

問題

分析者 問題分析

執行 決策

管理單位

可行解或備選方 案之設計

可行解或備選方 案之評估

決策者

執行單位 問題之陳示

問題之設定

認知簡化過程 分析工具選擇

個人利益與組織 目標之衝突評估 決策準則與

風險規避程度

偏好態度 非

計 量 因 素 之 考 量

對 控 制 環 境 能 力 之 評 估

對 決 策 環 境 之 認 知

分析能力 執行計畫

績效評核

資 訊 回 饋

經驗判斷能力 溝通介面之建立 圖2.5 決策過程關聯 資料來源:郭文君【23】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