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決策的分類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0-3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2 決策理論

2.2.2 決策理論內容探討

2.2.2.1 決策的分類

一、依資訊形態分類

決策問題在「資訊形態」下,可依據不確定因子區分為「確定狀況 下的決策問題(Decision Under Certainty)」,「風險下的決策問題(Decision Under rist)」,以及「完全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問題」三種問題類型【58】。

確定狀況下的決策過程中不考慮不確定因子,所有的資訊都是確定 的(Deterministic);風險下的決策過程中有考慮不確定因子,但可以用機 率(Probability)來表示其不確定程度;至於完全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過程

中雖然有考慮不確定因子,但無法以機率來描述其不確定程度,甚至量 化相關資訊【56】。

(一) 確定狀況下決策問題

確定狀況下的決策問題,由於所有資訊都是確定的,因此重點 在於如何權重利害以做出決策。【56】決策者確知環境條件,每一種 備擇方案只有一種確定的執行後果,很容易比較。其主要特徵可區 分四方面:一是「只有一個狀態」,二是「決策者希望達到的一個明 確的目標」,三是「存在著可供決策者選擇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 案」,四是「不同方案在該狀態下的收益值是清楚的」。確定型決策 分析技術包括用微分法求極大值和用數學規劃等。【30】決策過程中 只要直接比較各種備擇方案的執行後果即知優劣。

(二) 風險狀況下之決策問題

決策者不能預先確定環境條件,但可能狀態的數目與概率可以 預先客觀估計,在每種不同的狀態下,每個備擇方案會有不同的執 行後果,所以不管哪個備擇方案都有風險。風險下的決策問題則著 重於如何用機率來表示不確定程度,而把不確定因素考慮進來

【58】。這類決策問題與確定型決策只在第一點特徵上有所區別:風 險型情況下,未來可能狀態不只一種,究竟出現哪種狀態,不能事 先肯定,只知道各種狀態出現的可能性大小(如概率、頻率、比例 或權等)。常用的風險型決策分析技術有期望值法和決策樹法。期望 值法是根據各可行方案在各自然狀態下收益值的概率平均值有大 小,決定各方案的取捨。決策樹法有利於決策人員使決策問題形象 化,可把各種可以更換的方案、可能出現的狀態、可能性大小及産 生的後果等,簡單地繪製在一張圖上,以便計算、研究與分析,同 時還可以隨時補充和修正【30】。

(三) 完全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問題

完全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問題,表示決策者對各個備擇方案的 執行後果難以確切估計;即一個方案有數種可能出現情況,但每種 情況出現之機率無法估算或確知。由於無法以機率來描述其不確定

的程度,或者量化相關資訊,因此著重於如何釐清不確定的因素並 採取因應的方式。實施做完全不確定狀況決策時,不確定程度越高,

所需的主觀判斷和估算愈多,導致無法做很複雜或很仔細的計算與 分析。換句話說,從完全不確定到風險下的決策,其中的不確定程 度隨著所蒐集的資訊品質增加而得以降低,因此所需要的直覺判斷 可以減少,也可以在統計決策分析架構下做進一步分析和決策

【58】。完全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常用的決策分析方法有:

1. 樂觀準則:比較樂觀的決策者願意爭取一切機會獲得最好結 果。決策步驟是從每個方案中選一個最大收益值,再從這些最 大收益值中選一個最大值,該最大值對應的方案便是入選方案。

2. 悲觀準則:比較悲觀的決策者總是小心謹慎,從最壞結果著想。

決策步驟是先從各方案中選一個最小收益值,再從這些最小收 曾值中選出一個最大收益值,其對應方案便是最優方案。這是 在各種最不利的情況下又從中找出一個最有利的方案。

3. 等可能性準則:決策者對於狀態資訊毫無所知,所以對它們一 視同仁即認爲它們出現的可能性大小相等。於是這樣就可按風 險型情況下的方法進行決策。

二、依決策單位分類 (一) 個人決策

個人決策的途徑大致可分為「理性的決策途徑」與「有限的決 策觀點」,內容分述如下:

1. 理性的決策途徑:此種決策途徑假設決策者能依據充分完整的 資訊,對問題的解決方案作周詳的考慮,而制訂最佳的決策。

此種決策的過程可細分為下列步驟【50】:

(1) 問題認定階段:

a. 對決策環境作監測 b. 界定決策問題 c. 說明決策的目標

(2) 問題解決階段:

a. 研擬解決方案 b. 評估備選方案 c. 選擇最佳方案 d. 執行所選方案

2. 有限理性的觀點:在實際的決策活動中,並非如同理性途徑有 既定的邏輯程序與明確的因果關係,而是充滿著各式各樣的不 確定性與模糊性,故決策的過程往往是依據以往的經驗及直覺 來作判斷的,而不是全然依據明確的邏輯推理來作決定。

(二) 群體決策

在《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一書中,提到「…

組織參與者進出決策過程,不同部門的人於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主 題皆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即使是同一主題,他們的參與亦因時而異、

因地而異,…組織就在不斷適應過程中而得以生存。」【4】。

組織內有許多的決策是由群體而非由個人所決定的,群體在組 織中有所的委員會、工作小組、研究小組、設計團隊、行銷團隊等。

Robbins【2】將群體決策的優缺點列述如下:

1. 群體決策的優點:提供更多更完整的資訊、可有更多替代方案 供選擇、可獲得更多決策方案的認同、增加決策合法性。

2. 群體決策的缺點:耗時且耗費成本、造成少數人的壟斷結果、

在服從壓力下形成「群體迷思」(Groupthink)、責任模糊不清。

3. Fisher【24】將群體決策程序分成四個階段:導入(Orientation)、

衝突(Conflict)、共識(Emergence)、強化(Reinforcement)

4. 效能與效率:平均而言團體決策的品質優於個體決策。然就效 率而言,團體決策幾乎總是比個體決策差,亦可能造成內部衝 突,普遍會形成服從大眾而需放棄己見的壓力。

5. 團體迷思與團體偏移:團體偏移實際上可視為團體迷思的一個 特例。團體迷思這種現象發生在團體成員面臨追求一致、達成 共識的壓力上,致使對規範的遵從凌駕了真實的判斷。

6. Janis 認為其徵狀有,強烈的道德信念、醜化外團體、集體辯解、

從眾壓力、不做傷害團體的事、排除異己。而預防之道,可有 以下之做法:去除預設立場、指定反對者和表示不同的看法、

邀請組織外的人參予討論、劃分次級團體和分組討論、分析團 體迷思的導因及後果【4】。

7. 群體決策的方法:一般而言,為了強化創造性思考,並增加效 能,可運用表2.2 之群體決策方法,使決策更具創意。

表2.2 群體決策的方法

腦 力 激 盪 法 ( B r a i n s t o r m i n g )

腦力激盪法係指一種透過群體創意思考,鼓勵提供大 量意見,且禁止任何對提案的批評,以發掘出嶄新的 解決方法。些種創造性能力係來自於創造性的用腦過 程。此法約由6-12 人組成。

名 義 群 體 技 術 ( N o m i n a l G r o u p T e c h n i q u e )

群體成員須親自出席,且各自獨立做成決策,禁止互 相討論,秘密將每個人的問題與解決方案列入清單 中,成員開始討論各項意見,最後再以獲得投票票數 最多者入選為最佳方案。技術最常用於創新的構想方 案上。

德 爾 菲 群 體 法 (Delphi Group)

此法係以群體成員匿名且不互相碰面的方式填寫問 卷,各自表達意見,將這些意見整合後,再請成員提 出解決方案,如此反複,直到獲得共識與結論為止。

魔 鬼 辯 證 法 (Devil’sAdvocate)

為了避免開會面倒的情形,群體中會有一人被指定演

「魔鬼」批評者的角色,提出所有決策結果無法接受 的理由,如此藉由辯證,可發掘出方案的缺點,進而 予以改進。

電 子 會 議 (E-Meeting)

E-Meeting 係結合電腦科技與名義群體技術,群體成 員藉由電腦鍵盤將各方討論後自己的意見輸入,藉由 電腦螢幕展現群體成員的意見結果。

資料來源:王順德【2】

(三)組織決策

組織決策通常不是由單一的管理者來做決定,而是由諸多組織 成員參與其中所作成的。故從問題的認定與問題的解決來看,整個 組織的決策應會涉及不同部門、多重觀點,如何整合不同觀點的的 程序,依相關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種【75】:

(一) 管理科學途徑(Management Science Approach):此類的決策方法 如同個人的理性決策途徑一般,強調運用明確的數理分析方法 來作決策。雖然管理科學途徑所運用的數理模式與電腦的運用 可以為決策者提供具體量化的資訊,以利其決策的制訂與選 擇,但是組織中的有些變數,如價值、目標、參與者的偏好等

是無法以量化的研究來予以表達,在加上組織內外環境中所具 有的非逾期與不確定因素,往往會使組織的目標難以達成,因 而組織的決策亦無法因管理途徑的運用達到全然的理性。

(二) 卡內基的決策模式(Carnegie Model):此模式是由 Richard Cyert, James March & Herbert A. Simon【75】等人提出,指藉由協商 聯盟的方式來尋求所需資訊,以降低目標的模糊性,原因是區 分:

(1) 組織目標通常是模糊的。

(2) 組織中的個體認知能力有限。就卡內基決策模式的實質內涵 來看,決策的群體大都是組織中對於目標認知較清楚者,故 搜 尋 的 過 程 往 往 僅 是 滿 意 的(Satisfactory) 而 非 最 佳 的 (Optimal)。

(三) 漸進的決策模式(Incremental Decision Process Model):此模式是 由Henry Mintzberg 及 Duru Raisinghani 【75】等人提出,在他 們的研究中提到決策的過程可區分為四個階段:問題認定階 段、方案發展階段、方案選擇階段以及動態的回饋等,每一階 段均有其所屬的相關活動,當每一決策活動遇到決策干擾時,

便會形成一個回饋循環而重新進行評估與診斷。故就此模式而 言,所謂組織決策應當是一種動態的方案選擇與取捨過程。

(四) 垃圾桶決策模式(Garbage Can Model):此模式是由 Michael Cohen, James March & Johan Olsen【75】三人首先提出,在經 由其他學者後續研究而成。其與前述二種模式不同之處在於著 重整個組織體系類各種不同決策制訂的動態流程上,是針對「組 織無秩序化」的情況提出,而組織無秩序化係指組織或決策情 境中皆具有下列三種特性:

1. 不 按 牌 理 的 偏 好 (Problematic Preferences ) 或 選 擇 的 模 糊 (Ambiguity of Choice)。

2. 不明確的技術(Unclear Technology)。

3. 流動的參與者(Fluid Participation)。

故此種模式適用於組織的決策為混亂而非嚴密步驟下的結果,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