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活躍老化學習滿意度之理論與意涵

1、相較於體驗型 apps,資訊型 apps 易產生較高的行為體驗與較低 的感官及思考體驗;兩者在產 生情感體驗的程度上沒有分別 2、資訊型 apps 比體驗型 apps 會產

生較高的知覺有用性。

3、知覺有用性對品牌態度及購買 意願有正向關聯

第四節 活躍老化學習滿意度之理論與意涵

一、活躍老化的理論起源

活躍老化概念源自 1999 國際老人年(Year of Older People in 1999),

提出五項原則,包括:獨立、參與、尊嚴、照顧、自我實現,充分呈 現對老年人權的尊重(Davey,2002)。但面臨先進國家多面臨人口高齡化 的趨勢,世界衛生組織(WHO)於 2002 年,提出《活躍老化:政策 架構》(Active Aging: A Policy Framework)報告書,對於活躍老化由 WHO(2002)所提出之概念,目前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經 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等國際性組織對於老年健康政策擬定之主要

78

參考架構。在報告書中指出活躍老化之概念係由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生產性老化(productive aging)、健康老化(healthy aging)逐漸發 展而來(陳畊麗,2005;WHO,2002),期能建構一個更能符應老化社會 來臨。

(一)、成功老化的定義

在 1984 年,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The John D.&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即進行老化的「正向觀點」研究,Rowe&

Kahn(1997,1998)則 認 為成功老化的發生必須三個主要因素同時存在:

避免疾病和殘障(Avoiding disease)、高認知與身體功能(Maintaining high cognitive and physical function)、社會參與(Engagement with life)。企圖 指出成功老化的高齡者,擁有較低得病的風險和失能的機率,且能主 動的解決問題、對事物有概念,持續保有與社會接觸的語言技巧和參 與生產性的活動。

林麗惠(2006)研究中對成功老化是指高齡學習者在老化過程中,

在生理方面維持良好的健康及獨立自主的生活,在心理方面適應良好,

在社會方面維持良好的家庭及社會關係,讓身心靈保持最佳的狀態,

進而享受老年的生活。研究發現(1)高齡者邁向成功老化應具備條件 為健康自主、經濟保障、家庭關係、社會及親友關係、學習、生活適 應等六個層面。健康自主層面,強調高齡學習者具備健康的身體,才

79

能對於生活有自主感;經濟保障層面,應該有足夠的經濟來源,讓他 們無需為生活感到憂慮;家庭層面,應該擁有愉快的家庭,與子女保 持良好的互動關係;社會及親友關係層面,應該多參加社團活動,結 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學習層面,應該活到老學到老,具有參與學習的 意願;在生活適應層面,面對變遷時,應該具備有良好的適應變遷能 力。(2)成功老化應具備的條件,發現高齡者在健康自主層面所佔的 比率最高,其次為經濟保障層面,第三則為家庭層面。

因此,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也是晚近許多人用來描述高齡 社會老人追求圓滿晚年的生活的概念。徐慧娟(2003)在成功老化相 關研究中指出最常有系統且被廣泛運用的觀點有二:一是 Baltes &

Baltes(1990)的「選擇、最適化與補償」模式,老年生活可透過自我 心理調整適應和個人行為改變的過程,考量系統與生態環境,且經由 教育、動機、健康相關活動等策略,可以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

Rowe & Kahn(1997)認為成功老化應包含三元素,若能同時做到 三元素,就能達到成功老化:一、降低疾病與失能的發生;二、維持 良好的心智與身體功能;三、積極的生活與社會參與。成功老化的概 念雖然被多數人所接受,但也有遭受批評之處:一、成功老化是一種 分類概念,而非連續概念,無法辨識成功與失敗的灰色地帶,很少人 可以完全達到成功的標準。二、成功老化有怪罪沒有符合高老化標準

80

者的傾向,成功老化似乎人人可為,但許多老年人可能因為基因、心 理障礙、資源不足等其他外在因素導致無法成功老化,這些人不應被 責怪。三、成功老化強調單一生活樣態,忽略多元化的生命風格,就 多元價值的角度而言,不應讚揚單一生活樣態,任何生命風格都應受 到尊重。四、成功老化的評估是社會建構的產物,會因時、地、文化 與社會而有不同,難有標準模式(Arai et al., 2015)。

國內的學者黃富順(1993)認為成功老化就是希望老化的過程順利、

圓滿,保持老年期身體的健康,進而享受老年的生活,並且認為成功 老化不會主動來,而是個人必須追求、掌握才能得到的,對於成功老 化的要素需包括對生命的滿意、健康的良好、建立家人與朋友的網絡、

經濟的安全保障、維持獨立與自主、減少壓力但保有些許的刺激。

葉宏明、吳重慶和顏裕庭(2001)指出,成功老化係指老當益壯,

在結構、功能上變化最小的個體,且沒有環境、疾病、生活型態的不 良影響;更進一步地說,成功老化是指基因和正面的環境因素互相作 用,老化的過程是各種功能緩和而溫和的降低,少有疾病和殘障的影 響。綜觀國內外對成功老化的意義,發現多從高齡者在面對生理、心 理、社會老化過程時,可以積極正向的適應,「適應」是一改變的過 程,是個人為追求和諧,不斷的去因應,甚至改變環境或自我,以因 應環境要求的過程,達到健康良好的身心狀態。故本研究對成功老化

81

的定義即為高齡者在面對老化所帶來的生理、心理、社會老化的改變 時,為了可以達到自我與環境上的平衡,所以會積極正向的改變環境 或自己,使其在老化時保有最佳狀態。

由上述國內外對成功老化的研究,在成功老化的面向,發現讓高齡 者可以成功地邁向老化,大部分以高齡者面臨到的生理老化、心理老 化、社會老化三部分作為考量,故本研究經由上述相關文獻整理後,

也以生理、心理、社會三大層面考量,訂定成功老化的內涵,分別為 生活自主、心理適應、經濟安全、家庭與親友關係及社會參與五個層 面。以下為生活自主、心理適應、經濟安全、家庭與親友關係及社會 參與五個層面的描述:

1、生活自主

健康是高齡者十分關注的「老本之一」,高齡者對於老化都很害怕 健康的失去,因為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對於生活擁有自主感(林麗 惠,2006)。尤其高齡者更是強調「主觀健康」,所謂主觀健康是高 齡者身體是否保有生活自主性與獨立性,即使高齡者有罹患疾病,但 仍可以自我照顧,不麻煩到子女(陸洛、陳欣宏,2002)。黃富順(1995)

指出健康因素的重要性,強調高齡者想進行成功的老化,進而過獨立 自主的生活,則應注意飲食、營養均衡、攝取有益健康的食物,避免 肥胖,經常運動。張俊一(2008)研究發現,運動休閒的參與是達到

82

成功老化的重要途徑,其可以維持身體機能、促進身體健康,且對心 理健康、社交生活也有所助益。國人在近年來愈來愈重視養生保健,

余紅柑(2010)透過保健與養生,減緩機能老化,預防老化、促進身 體健康必須從年輕就得開始做起,回歸自然的生活、多食用蔬菜水果、

多補充抗氧化物質,才能延長老化,活出年輕與健康。Hsu(2007)研 究發現台灣地區老年人認為成功老化是擁有良好的健康、有家庭及社 會的支持,能自由安排、盡情地享受自己的生活。

由此觀之,讓自己保有健康的身體,做有效的健康自主管理,以延 緩身體的退化與老化,是達到成功老化的第一要件。再加上與生活周 遭的人、事、物維持和諧的關係、樂天知命,則是達到成功老化的終 極目標。

2、心理適應

徐立忠(1996)、黃富順(1995)、Fallon(1997)和 Wacks(1990)

均指出適應因素的重要性,強調樂天知命、順應變遷、安於現狀,以 及適應生活情境,將對成功老化有所影響。在 Von Faber et. al.(2001)、

Laditka et al.(2008)、徐慧娟、張明正(2004)及王永慈等人(2008)

的研究中,表示高齡者成功老化的過程,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因為 老化的到來,開始慢慢會面臨到退休、喪偶(友)、孩子離家、健康 狀況、生活自主程度、患慢性病數、開銷困難度和支持的滿意…等情

83

形(蔡秀美、周雅容,1995),可能造成情緒更容易出現失落感、空 虛感、孤寂感、自卑感…等(黃富順,2002),所以高齡者需妥善處 理壓力與緊張情緒,調整與適應新的變化,保有優越、正向的主觀感 受,是可以促進晚年生活的滿意度,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Berger, 1966/1996;蔡詠琪,2006)。然而,面對終老亦是晚年生活需要面對 的,其中,余紅柑(2010)透過認知學習,形塑「健康終老」運動「生 命形成朝向終老」是生物體自然循環鐵律,優雅老化的目標是達到健 康終老,或許從未思考生命的起點與終點竟在咫尺之間,老年人必然 需面對終老朝向健康終老,藉著透過心理認知過程調整,作為策略,

如:體悟孤寂學會獨處、體悟死亡的終極藝術與為生命終點尋找意義 等。

3、經濟安全

Charbonneau-Lyons(2002)、Fallon(1997)以及 Nutt(2001)均 指出經濟因素的重要性,強調成功老化取決於個體擁有足夠的物質和 非物質資源,而且 Charbonneau-Lyons(2002)更直指經濟狀況對於成 功老化的重要影響。當高齡者到達退休年齡時就必須要離開職場,導 致家庭收入暫時或永久中斷或減少(詹火生、林慧芬,2004)。依 2009 年老人狀況調查,臺灣 65 歲以上老人的經濟來源,主要以子女奉養 者最多(48.29%)(內政部統計處,2007),但是面臨子女數下降使

84

得原本家庭內代間資源移轉受嚴重限制,在此情形下,老人自身積蓄 或尋求其他替代性的所得來源相對重要,否則將面臨生活上可能帶來 的困境,根據王永慈等人(2008)研究發現 8%-15%的人經濟準備非 常不足,18%-21%的人在經濟上是毫無準備的。故高齡者在晚年生活 中如果自我仍保有經濟上的獨立,不仰賴子女金錢上的供給,是擁有 老年尊嚴基本的保障(陸洛、陳欣宏,2002)。在 Charbonneau-Lyons

得原本家庭內代間資源移轉受嚴重限制,在此情形下,老人自身積蓄 或尋求其他替代性的所得來源相對重要,否則將面臨生活上可能帶來 的困境,根據王永慈等人(2008)研究發現 8%-15%的人經濟準備非 常不足,18%-21%的人在經濟上是毫無準備的。故高齡者在晚年生活 中如果自我仍保有經濟上的獨立,不仰賴子女金錢上的供給,是擁有 老年尊嚴基本的保障(陸洛、陳欣宏,2002)。在 Charbonneau-Ly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