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歌詩等待溯源

第三節 漢代雙葩中的等待意識

漢代時期詩歌一方面為樂府官署採集、保存、制作,承襲詩經的音樂性,稱

「漢樂府」;另一方面文人模仿樂府,產生古詩不可歌只可誦的分支,前者多民 間作品以敘事見長;後者多士大夫所作,重於抒情。樂府與古詩共同交織漢代歌 詩介於質樸又帶點文人氣質的面貌,相互輝映成為詩壇特色,因此兩者被喻為漢 代詩歌雙葩90

而這兩叢重要的漢代奇異花朵,在屬於當時特有土壤中,將開出什麼樣等待 花朵,是此處關注的。這裡挑出幾首極具代表性的樂府詩作,以及五言詩成熟之 作《古詩十九首》分析,尋找漢代的等待核心意識,與魏晉接軌。

漢樂府用富含故事性的結構和口吻,道出以人為主的等待情境,重回思婦遊 子一脈,有別於屈原愛國忠臣身分,回歸平民生活間夫妻分離,親人離散的民間 風貌。〈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 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 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

(頁 159、160)

一開頭讀者便清楚明白,此詩寫一位女子的相思之情,故有「何用問遺君?」的 想法,她正為了「有所思」那個「乃在大海南」距離遙遠的心上人,仔細思索贈 送何物才能表達思慕情懷,讓思念的人能感受惦記,女主人公正等待著愛戀萌芽。

只是相思的美好情境太短暫,「聞君有他心」劇情急轉直下,女子先是果斷把信 物「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

下定決心不再苦等情愛,突顯女性自主灑脫,不單單困於相思哀愁。不過再往下 讀「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女主角又從自在奔放變回傳統未出嫁女子,擔 心著追逐愛情換來如今心碎,無法向家人兄嫂解釋,如何是好。一首詩,兩種角 度,雖然最後她依然「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陷入嘆息,

不知所措,仍顯現女子面對等待勇敢抉擇。

由曖昧轉為夫妻間的長相廝守,是更有約束穩定的等待,愛情與親情難捨難 分,反映在樂府名作〈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 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 媚,誰肯相爲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90 逯欽立:《先秦魏晉南北朝詩》(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09(2008.11 重印),此處漢樂 府與十九首均引用自此,除〈飲馬長城窟行〉。

46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91

千古名句「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訴說綿長而纏綿的情思,一併興起妻子 愁思,思念之長,卻還是無法和朝夕盼望的丈夫相見。最快最好的方式為有作夢

「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彷彿真的到了夫君所在之處,又像 是道出夢醒後發覺情郎仍在異鄉的惆悵,如此淒楚想必只有經歷過冷冽氣後的枯 桑、海水懂得。上半寫來心傷斷腸,思婦有的是無盡的等待迴圈。下半可視為等 待結果,客人替妻兒捎來「鯉魚」,想念的音信,「長跪讀素書」代表信息重要珍 貴,短短兩句「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沒有多餘矯飾直抒心意,表達心中 的關懷掛念以足夠,好好照顧自己也是為了重聚的日子,回應一切並非單方面憂 心,有結果的等待平衡了分離難捱。

家如一個安穩溫暖的庇護所,可以說是遠去人們等待歸屬。離去的通常是男 子,由於徭役、追求理想抱負,古代男主外,女主內的典型。〈艷歌行〉描述離 家者的渴望: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故衣誰當補,新衣 誰當綻。賴得賢主人,覽取為吾綻。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語卿且勿 眄,水清石自見。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頁 273)

簡單的人物兄弟、主人、夫婿,生動呈現離鄉背井打拚的辛酸,「兄弟兩三人,

流宕在他縣。」開啟一連串寄人籬下的命運,「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好 在有充滿同理心的女主人伸出援手「賴得賢主人,覽取為吾綻。」,可惜一切溫 暖氛圍凝結在「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丈夫輕佻懷疑的眼光之中,遊子遭 遇可悲可泣。詩末主人及兄弟皆以「水清石見」捍衛己身清白,可是反過來想,

無依無靠客居他鄉的人們,誰給他們支持呵護。連堂前燕也能復歸舊巢,兄弟兩 三人卻無法,無奈委屈積累到了最高點,他們終於吐露「遠行不如歸」的心聲,

所等所待不過是早日返鄉,孤獨在外者的心情期許全濃縮詩裡。

除了以人、空間為主的等待,人們有感生命有限,對比時間無窮無盡,人敏 銳感覺時間消逝,年華老去,由歲月不為誰停留,產生及時行樂和把握光陰兩種 面對時間的態度。〈長歌行〉(頁 262)藉物說理,勉勵人珍惜時光,好好奮鬥,

莫「少壯不努力」,等「老大徒傷悲」,不說人等待時機,感嘆時不我與,而從另 一角度切入時間洪流從不會等待任何人,提醒人必須竭盡所能。詩以「青青園中 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在陽光明媚時為例,象徵青春正 盛的少壯,但步入中年「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也無法避免衰老凋零,何 不趁身強體壯的美好時光多做些有意義之事,頗有後來淵明「盛年不重來。一日 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勸諫意味,不過陶潛卻多了幾分悠閒快 樂,要人們把握人生難得有緣歡聚的時刻。

91 昭明太子:《昭明文選》,文化圖書公司,1979,頁 379。

47

樂府詩有長於敘事的功能,因此創造了難得的長篇傑作,堪稱漢樂府雙壁〈陌 上桑〉(頁 259)及〈孔雀東南飛〉(頁 283~286),前者側面描繪女子絕世美貌的 手法,受到後來許多作品仿效,曹植〈美女篇〉便可見此筆法。後者描述一則感 天動地焦仲卿與劉蘭芝的愛情,經過無數等待走上無可奈何一途,間接控訴當時 女性在社會規範下失去的寶貴性命。

一個女子嫁到夫家,面對婆婆百般挑剔,夫婿基於孝道順從母親心意,休妻 返回娘家,那時是多讓人羞愧的一件事,縱使丈夫還深愛她,卻也不能違逆母親 之言,女人如蓬草,失根飄盪。他們相約「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 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由此等待開始蔓延生根,男子請女方暫且回家 靜一靜,他必定會接她回來的。

蘭芝也一直記得這樣的約定,「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今 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情深義重。無奈傳統社 會女性無法自主婚姻,在無盡的等候盼望,百般婉拒,她還是避不開母親、兄長 替他再次選擇的對象。

於是悲劇降臨,焦仲卿聽聞這個消息,急急忙忙趕回來,「新婦識馬聲,躡 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劉蘭芝終於等到了心中日夜掛念的人,

但等待著兩人的卻是蘭芝無從選擇的告白:「自君別我後,人事不可量。果不如 先願,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人事的轉變,分分合合,怎麼是一個小女子能決定,請你不要再指望了。

守著重聚承諾的情人,等到了彼此,但再無緣長相廝守,只好做最驚天動地 背棄彼此誓言的決定「黃泉下相見」,堅守完成生前立下的誓約,續緣相守,「兩 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成了淒美忠貞的愛情傳 奇。

這無疑是傳統社會下潛藏的傷痛,作者以焦、劉代表,用富有戲劇張力且生 動的對話、劇情組詩,讓愛情與身不由己都深深烙在讀者心上。等待回來了,卻 不如預期,反而失去性命,這當然是壯烈純潔的殉情,只是是否為了等待賠上性 命,又如「尾生抱柱」,悲劇固然深化了情感美麗,但在詩與現實人生之間,作 者埋下警惕、慎重的借鏡提醒。

漢樂府從懷人入手,間接反映社會現狀,帶出常見的相思、思鄉的等待,更 利用敘事特點創造出膾炙人口的長篇佳作,將古代男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事 件鮮明描繪,再把等待結果推上另一發展──以死捍衛,增添「等」的執著無悔,

並重新拿捏「待」之尺度。漢代詩歌重新回到時代共相,有別於屈賦的殊相,由 民間的樂府,慢慢進入更講究佈局、手法的古詩。

在切入五言成熟組詩《古詩十九首》前,拿文人秦嘉表達對妻子思念的〈贈 婦詩 其一〉92,呼應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呈現夫妻間不同樣貌而同樣真摯

92 《玉臺新咏.秦嘉贈婦詩序》云:秦嘉,字士會,隴西人也,為郡上掾。其妻徐淑寢疾,還家 不獲面別,贈詩云爾。鍾嶸著;古直箋;曹旭導讀;曹旭整理集評:《詩品》,上海:上海古籍出

48 的情感,作為民間過渡文人之橋梁: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憂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念當奉時役,去爾 日遙遠。遣車迎子還,空往復空返。省書情悽愴,臨食不能飯。獨坐空房 中,誰與相勸勉。長夜不能眠,伏枕獨輾轉。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頁 186)

秦嘉〈贈婦詩〉聯結起潘岳〈悼亡詩〉頗有前身意味,指一個是生離,一個寫死 別,情境也相互重疊於赴任時的情感拉扯,明確指涉此為夫妻的閨房絮語,這在

「詩言志」的大理想下較少出現,卻表現了夫婦專屬的真感情。

人生在世,苦日子遠比歡快來得多「憂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是大家 共同的感受,再由共同發展個人經驗「念當奉時役。去爾日遙遠。」點明不得不

人生在世,苦日子遠比歡快來得多「憂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是大家 共同的感受,再由共同發展個人經驗「念當奉時役。去爾日遙遠。」點明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