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等待類型的沿承與開發

第五節 陶淵明──歸隱園田的無待

安定的社會局勢不過是曇花一現,很快就如同先前一般,落入渾沌而黑暗的 鬥爭之中,林文月利用簡潔文字概括詩人心路歷程: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可見初時 淵明是有用世之大志的,只是官卑職小,欲有所為而不能;直至劉裕篡晉 後,更感慨於政治的汙穢腐敗,和社會的混著黑暗,對於整個現實有所不

162 《楚辭》有淮南小山〈招隱士〉一篇,其意是招天下之隱士出世。而左思的〈招隱〉詩恰與 之相反,是招尋隱士,與之同隱,並詠隱居之樂。鍾京鐸:《左思詩集釋》,臺北縣:學海,2001,

頁 51、52。

163 依據鍾京鐸《左思詩集釋》之看法。鍾京鐸:《左思詩集釋》,臺北縣:學海,2001,頁 51。

78

滿,所以他才毅然致仕退隱,過著獨善其身的生活。164

險惡的官場並非詩人真正的託身之所,爭權奪利的生活也不是詩人所嚮往的樂土。

環境的殘酷與醜陋只是更堅定他的心志,在仕隱之間幾經磨礪,他的等待轉變為 無待實踐於田園風光。

而這樣的想法與當時的玄學思想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玄學理論的終極目標並 不明確,卻能透過種種發展理出一個輪廓:

從玄學的基本品格而言,則它在人生態度、人生目的上還是有一個最基本 的要求的,那便是以一種委運任化的人生態度,達到物我一體,心與道冥 的人生境界。165

「物我合一」便是和諧態度之嚮往與追求,這樣的人生觀亦是人們想要到達的境 地,無奈牽絆太多,等待欲望太重,反而讓自身陷入濃厚的哀傷苦痛中。

陶淵明絕對是那個時代的一朵奇花,與眾不同,當讀書人普遍想出仕獲得一 官半職為國家社會盡心盡力時,詩人他反而一改常態走上了淡泊名利的歸隱生活,

不是陶潛不願替家國貢獻一己之力,是那樣的時局媚世逢迎,單靠一人無力回天,

又不願與之同流,於是忠於本性,化等待為無待,享受自給自足的田園之樂,找 到一種獨特難得安身立命的方法,完成了紛擾世事裡一方安寧自適的天地。

元亮的詩多描繪田園風光及個人志趣,又能將自然的感發鎔鑄在文字中,言 近旨遠,餘韻無窮,非為追求清高的美名隱逸,完全是情之所鍾,正在我輩。因 此詩人的等待以歸隱為首,是落在現實面上的回歸想望,終將以歸隱作結。當期 待實踐,等待消解,精神境界即到達一種無所待的平衡。

在〈歸園田居〉五首中的其一,淵明就清楚將他的「心之所向」娓娓道出,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頁 991)開頭兩句開門見山的說自己從小便沒有 投合世俗的願望,天性本就是愛好田野自然的。只是不小心「誤落塵網中,一去 三十年」(頁 991),不過他常常思念著往日耕躬的美好時光,因此順著本心,回 到園田裡,這才是詩人所期待的。

他的出仕皆非自願,是在家人和現實雙重夾擊,不得已棄田園著帽帶的,所 以每每都不長久:

陶淵明的幾次出仕:第一次是起為州祭酒,那是因為母老家貧而出仕的。

但後來他又曾做過鎮軍參軍和建威參軍,還有一度曾經為桓玄出使健 康。……他一接觸到那個黑暗腐敗的官場環境,馬上就意識到他對此是無 能為力的,所以他有一度就耕躬歸田了。可是最後他又出仕了,做了彭澤 縣的縣令。這一次,他又是為貧而仕。166

164 林文月:〈陶淵明‧田園詩和田園詩人〉《山水與古典》,臺北市:三民,2013,頁 156。

165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頁 307。

79

可見此詩人不戀慕功名利祿,他之所以在朝為官,實在是因為家中經濟狀況難以 負荷,又有年邁的母親需要奉養,才不得不違背心意,出此下策,從下列詩作窺 探,更能明白他的身不由己,以及盼望歸隱田園的願望。首先先看到〈停雲詩〉

四章:

靄靄停雲,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167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 朋悠邈,搔首延佇。(頁 967)

停雲靄靄,時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陸成江。有酒有酒,閑飲東窗。願言 懷人,舟車靡從。168(頁 967)

東園之樹,枝條再榮。競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於征。安得 促席,說彼平生。(頁 967、968)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斂翮閑止,好聲相和。豈無他人,念子實多。願言 不獲,抱恨如何。(頁 968)

丁仲祜在《陶淵明詩箋注》開門見山解釋:「停雲,思親友也。樽湛新醪,園列 初榮,願言不從,歎息彌襟。」所以說停雲這首組詩,是在對親人朋友聊表思念 和懷想。前兩章以雲雨為開端,塑造出一種飄搖黯淡之感,所思的人在重重阻礙 的彼方,詩人只能搔首等候,想見而不能見,於是寫下了「舟車靡從」(頁 967)。

一、二章以淡筆輕描懷人的情景,後兩章延續先前的手法由景入情,將自己 的懷抱娓娓訴說,什麼時候才能同親友聚在一塊,談生命的喜怒哀樂,可惜可以 相和的知己太少,詩人怎麼能不哀嘆。

接下來要看到〈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這首詩更明確點出了陶淵明內心對 閒適田園生活的渴望與堅定: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時來苟冥會,踠轡 憇通衢。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眇眇孤舟逝,緜緜歸思紆。我行豈不 遙,登降千里餘。目倦川塗異,心念山澤居。望雲慚高鳥,臨水愧遊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蹟拘。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169。(頁 982)

166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河北教育,1997.07,頁 496。

167 查慎行曰:起四句,當平世者不知此語之悲。丁仲祜撰:《陶淵明詩箋注》,臺北市:藝文,

2005,頁 15。

168 丁仲祜撰:此言欲往而無由也。《陶淵明詩箋注》,臺北市:藝文,2005,頁 16。

169 班固《幽通賦》:「終保己而貽則,里止仁之所廬。」丁仲祜撰:《陶淵明詩箋注》,臺北市:

藝文,2005,頁 87。

80

少年時就沒有立志要闖出一番作為,所以穿著粗布衣服,簞瓢屢空,也欣然自得。

只因為一個偶然的機運讓他不得不與園田道別,不過詩人知道,一切都是暫時的,

他終將回到自己選擇安身立命的「班生廬」。陶淵明心裡對「當官」一直存有矛 盾的,於是他所思所想的全是心中的那一片桃花源,看著無拘無束的鳥兒,望著 自由自在的遊魚,詩人仍舊懷抱著最初的理想,他懸念著往日的生活,換句話說,

陶潛在等著重新回到田園的懷抱,從「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蹟拘。聊且憑化遷。

終返班生廬」(頁 982)能更加確定,詩人自始至終了解,唯有如此才是他真正的 依歸。

探究陶淵明不能忽略仕與隱的問題,這般心理狀態對他有相當大的影響,詩 作中也有很大一個部份在訴說這樣的拉扯,葉嘉瑩在探析陶淵明時就借用了西方 哲學家馬斯洛的理論170,並如是說:「我認為,在中國詩歌史上,只有陶淵明是 真正達到了『自我實現』境界的一個詩人」。171自我實現,可以當作人最終實踐 的目標,也可以說是達到了最頂端精神上的寄託與歸屬,詩人的歸屬是什麼,藉 由〈詠貧士〉其一做一個統合和註解:

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曖曖空中滅,何時見餘暉。朝霞開宿霧,眾鳥 相與飛。遲遲出林翮,未夕復來歸。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飢。知音苟不 存,已矣何所悲。(頁 1008)

從題目詠貧士得之詩人對貧士形象的肯定,道出貧士之不凡,如孤雲,如那特立 獨行的鳥,無所依託,晚出早歸,均表現了貧士的傲骨。難道他不會感到傷悲,

不會受到生理需求的折磨嗎,不過因為這是詩人心甘情願罷了,所以也不感到特 別憂傷。短短幾句話寫貧士亦是自喻,雖然身體受盡煎熬,但精神上是富足的,

詩人自己明白,沒有一同分享的人又如何,他要守護的是最初的本心。

淵明雖時常提及知己的關懷盼望,不過保有田園生活的初衷,使他的等待消 化成無待,即當下實現,譜成「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頁 998)之閒適。

他以自知和堅持,讓自己保持任真自然的處世態度,偶爾哀傷,有時感嘆,都能 用他敏感的感知捕捉後淡然處之。於是生活是「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 各自歸,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移居詩二首 其二,頁 994),

詩人尋得一隅紛亂的安定天地,存在現實意豐碩心靈,飲酒、談笑,相思輒起而 動身,故等待的綿長不定,並未帶給元亮難解悲痛。

等待不只是痴心守候,陶潛將它躍升至全新境界,將「待」淡化,使心態歸 於平靜。「園田」本就是詩人朝暮念想,難以割捨的盼望,得以回歸讓等待消解,

從具體現實上的等待,轉為抽象心靈的無所等待,精神充實豐盛。詩人透過心境 的轉換,反璞歸真,將等待化作為無待。

170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可按性質由低而高分為七個層次,又可分為兩大類,較低的前四層稱為 基本需求,較高的後三層稱為成長需求,自我實現是最後一層,也是最高層級。張春興:《教育 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1996,頁 303-305。

171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河北教育,1997.07,頁 475。

81

一段分崩離析的歷史,反而讓個人自覺172得到重視、提升,魯迅先生也曾說 此時代是個「自覺」時代,雖然說得不細,但卻是半世紀以前的一個卓識173,大 環境的變化讓士人更往內心探求,注重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而萬繩楠先生對 這個時期的發展提出了四項細膩的見解:

其一,秦漢的專制主義被削弱、打亂。整個魏晉南北朝絕少宦官,不見宦 官為患;加上少數民族建立的眾多政權與忙於戰爭;使得這個時代要像秦 始皇、漢武帝那樣,在文化上厲行專制一統,十分困難。其二,儒術從漢 代的獨尊地位上跌落,玄學、佛教、道教興起,激烈的反對君主專制的理 論出現。連奉行儒教的司馬氏、王氏也以「儒道同」代替獨尊儒術,儒學

其一,秦漢的專制主義被削弱、打亂。整個魏晉南北朝絕少宦官,不見宦 官為患;加上少數民族建立的眾多政權與忙於戰爭;使得這個時代要像秦 始皇、漢武帝那樣,在文化上厲行專制一統,十分困難。其二,儒術從漢 代的獨尊地位上跌落,玄學、佛教、道教興起,激烈的反對君主專制的理 論出現。連奉行儒教的司馬氏、王氏也以「儒道同」代替獨尊儒術,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