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等待情境與情懷書寫

第四節 等待引發的結果

一件事的結果,足以影響撼動人的心情,等待中也不例外。花了漫長的時間 與心力企盼一個人、一件事,甚至是一個歲月靜好的年代,如果圓滿了豈不好上 加好,反之,假使未能如願,無非雪上加霜徒增哀傷。

以詩作的等待結果來分,可做四種區別,其一是確定沒有結果等待落空的,

其二是有明確結果等到心中所等的,還有一種是模糊的,帶著一種未知,沒有說 破最終結局,欲知詳情任憑想像,最後一種較為特別,夾雜了不同的觀點與雙重 的結局。

一、等待幻滅成空

當所待不如預期,所等不完滿時,內心的惆悵、孤寂隨之加重,因為這時候 期盼升到最高點,驟然而止,情緒也直接跌落谷底。曹丕詩中等待的女子便是如 此「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燕歌行 其一,頁 394),從他方的 君,對比自身寂寥「守空房」,突顯沒有實現的等待。「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 辜限河梁。」(燕歌行 其一,頁 394)就像牛郎織女被分隔兩地,在這端守候著 的女主角,難掩空虛哀愁。

潘岳思念孩子在幼年時不幸去世,「追想存髣髴,感道傷中情。一往何時還,

千載不復生。」(思子詩,頁 637),寫出生離死別的哀痛,問他這一去何時能回 來,都只是自我安慰,徒增哀淒,畢竟是一場沒有結果的等待。

「臨路望所思,日夕復不來。人情有感慨,蕩漾焉能排。」(詠懷詩 三十七,

頁 503)阮籍思念的人怎麼等都沒有出現,於是心裡的感慨,憂慮飄盪無法排遣,

結尾更訴說進一步的悲情「揮涕懷哀傷,辛酸誰語哉。」(詠懷詩 三十七,頁 503),可見一段成空的等待,傷心難過是必然。

其他像陸機聽虎嘯、雞鳴,感受哀風、孤獸,想起自己形單影隻,而有「悲 情觸物感,沈思鬱纏綿。佇立望故鄉,顧影悽自憐。」(赴洛道中作詩 之一,頁 684)的感受。「望故鄉」表示還未回返卻思念的心情,不能回去,想望無望,沉 重的心鬱悶纏繞。

在一片哀音的成空等待裡,帶有幾許灑脫的要屬嵇康和淵明,兩人同為知音 難遇引發感慨,卻不陷於濃濃的愁緒之下。前者運用莊子典故,寫下「嘉彼釣叟,

得魚忘筌。郢人逝矣278,誰與盡言。」(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十四,頁 483),訴

278 《莊子.徐無鬼》:「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 石斲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 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斲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 質矣!吾無與言之矣。」嵇康用此事,意在說明,像匠石在郢人亡後,「無以為質」,莊子在惠施 死後「無與言之」一樣,自己不在,嵇喜有了得道的體會,卻沒有可談的對象。見郭光,殷翔:

《嵇康集注》,合肥:黃山出版社,1986,頁 13。

154

說能一起暢談心事之人不在身邊,抒發微微唏噓。藉莊子在惠施死後「無語言之」, 表達自己不在,其兄嵇喜少了可談心的對象。說兄長的心情其實也道出自我的心 聲,嵇喜失去能傾訴的對象,嵇康又何嘗不是。另外一首一樣使用郢人與匠石的 故事,更加上鍾子期和俞伯牙的事例,突顯「真人不屢存,高唱誰當和。」(五 言詩三首 之一,頁 489)的情境,強調知己難待,不刻意琢磨孤單哀怨,看不見 帶有情緒的字眼,相較於沒結果的苦悶,嵇康多了平靜及透澈,沒有強烈憂傷起 伏的愁思。

陶淵明〈擬古詩九首 其八〉,與前述嵇康兩首有異曲同工之妙:

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路邊兩高墳,伯牙 與莊周。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頁 1005)

一樣借用了伯牙、莊周的故事,揭示知己難得的事實。此外,還化用伯夷、叔齊 及荊軻等人的典故,充分顯現作者對這些人嚮往之情。可惜隨著時間流逝,已是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頁 1005),心裡雖然有所失落,不過詩人以豁 達的心帶過,「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頁 1005),既知世間了解彼此的人 少之又少,與其尋覓追求,不如恬適無求。

陶潛歷經出仕與退隱,最終找到了生命的依歸,相較之下,他比那些詩人完 滿一些,他的等待來自當下的實現,沒有過高的追求和過重的傷悲,在讀山海經 後所感的詩作中,可以窺知一二: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形夭無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 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讀山海經詩十三首 十,頁 1011)

以「精衛鳥」、「刑天」兩個神話,突出他們超人的壯志與堅持。只是值得注意的 是「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頁 1011),縱然擁有無比的勇氣,不放棄的 精神,時不我與的感嘆被作者犀利揭露,他肯定如此雄心,卻也無奈他們等不到 良辰美景,無法如願以償。裡頭多少有抒發自身境遇的成分,不過就如同精衛持 續理想,陶淵明也一直耕躬於田園(理想),實踐當下,不管未來結果如何,詩人 拿汗水及努力稀釋了許多傷悲。

等待落空,為人帶來了加倍的心酸哀愁,是人之常情。但是也有人重新調整 心情,嘗試接受世間的必然流轉,將憂傷改變為一種坦然,替未有結果的等待留 下另一種註解。

二、等待明確有結果

當所待有了結果,一切會有什麼樣的不同,見到所見之人,盼到所盼之事,

是不是能從等待的哀傷解放,讓心情舒展開來。

155

魏晉書寫等待主題的歌詩,無奈哀怨的很多,有圓滿結果的較少,這和時代 環境有影響,可能也多少為詩歌抒發內心鬱悶懷抱所左右。

本文討論所這些詩人獲得心之所求的,應該算曹丕和陶潛了,不過魏文帝詩 卻多為女子代言,描摹女性等待情人的失落,暗示上位的孤單和希望得到賢能之 士的心情。淵明則多描寫「終返班生廬」的田園生活與自然風貌,「孟夏草木長,

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讀山海經 之一,頁 1010)心願完結 等待自然也無須刻意追尋,故陶氏詩之等待多有結果。〈擬古詩 其五〉: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苦無此比,常有 好容顏。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青松夾路生,白雲宿簷端。知我故來 意,取琴為我彈。上絃驚別鶴,下絃操孤鸞。願留就君住,從今至歲寒。

(頁 1004)

詩人刻畫出一個理想之士的形象,亦是他所求所等的生活,「被服常不完。三旬 九遇食,十年著一冠。」(頁 1004)處境比誰都艱困,心內卻比誰都滿足,才能 保持「好容顏」。之所以說陶淵明的等待是特別的,就在於他的無待,可做三方 面解釋。一是從他回到心的歸屬──田園來看,等待實現無所待;二是他豁達的 心讓他不汲汲營營追求的無待;其三,他懂得在等待中努力實踐,讓等待在當下 消解而無待。此詩最接近第三類,雖多有想像成分,但仍能展現為內心嚮往奮力 向前的精神「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青松夾路生,白雲宿簷端。」(頁 1004),

最後如願得到回應「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上絃驚別鶴,下絃操孤鸞。」(頁 1004),以追尋所向有果的過程透出詩人堅定意志。

此外〈歸鳥〉和〈飲酒 其四〉,皆藉鳥來自喻。「翼翼歸鳥,馴林徘徊。豈 思天路,欣反舊棲。雖無昔侶,眾聲每諧。日夕氣清,悠然其懷。」(歸鳥詩 四 章 其三,頁 974),寫歸鳥回到舊日生活所在的欣喜,緊接前一章「遐路誠悠,

性愛無遺。」(歸鳥詩 四章 其二,頁 974),可見林木為鳥兒性之所愛,對照詩 人望順性而返的巢穴,必是那熟悉的林野,故在歸去之後,流露悠然和諧的情感。

〈飲酒〉則藉失群的鳥兒,最終尋得依歸,訴說心有所託:

栖栖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晨,遠去 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歛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託身已得 所,千載不相違。(頁 998)

這隻作者化身的鳥,雖然歷經孤獨徘徊,無依無靠,但最後卻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前後對比,更能覺察面對理想時心中必須承受的矛盾拉扯,以及努力堅持後所能 品嘗到的滿足與可貴。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頁 998),能讓詩人寄託的是什麼?在詩中 便是那棵松樹了。松樹意味為何,葉嘉瑩如此解釋:

156

當然我們可以說它代表田園躬耕歸隱的生活。但這是一個太現實的說法,

並不能準確的概括陶淵明的選擇。事實上,這是他在精神上所找到的一個 能夠安身立命的所在,有了這個所在之後,他就再也不徘徊,再也不徬徨 了。279

無論松樹代表現實中田園躬耕的生活,或是詩人精神上的慰藉,也可能同時存在 兩者,陶淵明都是適得其所的,他找到現實的樂土,保有心靈上的桃花源。不同 於這時期的文人,他是時代風氣之外的詩人280,身處在混亂荒蕪的境地,仍能「心 遠地自偏」(飲酒詩二十首 其五,頁 998),以達觀的心胸尋得安身立命之所在。

這樣的等待在等待出現前即消解,難怪他的詩能在傷悲裡破繭而出,自我實現。

陶詩由於心靈富足,相對之下出現較多有果的等待,其他人寫作此類型的量 更是明顯減少,魏晉確有結果的等待之詩並不多。其中代表的有,嵇康〈代秋胡 歌詩 之六〉:「思與王喬,乘雲遊八極。淩厲五嶽,忽行萬億。授我神藥,自生 羽翼。呼吸太和,鍊形易色。」(頁 480),想像隨仙人王子喬逍遙雲端,得到神 藥的情景,最後換化翅膀,形體和容貌皆有所改變。魏晉講究精神層面的遨遊,

遊仙的詩作本來就不少,嵇康便藉與不凡之人相見同遊,揭示自身追求超脫塵世 的理想,等帶有果,這樣的心境更是不證自明,不言而喻。

張茂先〈壯士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獨步聖明世,四海稱英 雄。」(頁 613)以完成的等待展現雄心壯志,壯士是自我形象的比擬,也是普天 下的英雄豪傑,威猛無懼的實現理想,充滿無窮熱血力量。對照當時社會「聖明 世」、「稱英雄」理想成分居多,可是不減達成等待的激昂豪氣。

張茂先〈壯士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獨步聖明世,四海稱英 雄。」(頁 613)以完成的等待展現雄心壯志,壯士是自我形象的比擬,也是普天 下的英雄豪傑,威猛無懼的實現理想,充滿無窮熱血力量。對照當時社會「聖明 世」、「稱英雄」理想成分居多,可是不減達成等待的激昂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