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珂勒惠支的藝術與設計

第四章、 設計自決的起點

第二節、 珂勒惠支的藝術與設計

一八六七年,珂勒惠支出生於德國的哥尼斯堡(Königsberg)。32少年時期曾 進入女子藝術學校就讀,專攻版畫。一八九一年,她與一位胸懷社會主義理想的 醫師結婚。由於偕同長期為窮苦百姓治病的夫婿居住在柏林近郊的貧民區,珂氏 親身接觸並觀察到社會底層勞動者真實生活的悽慘景況。環境的刺激加上其本身 人道主義的傾向,致使她的創作走上左翼色彩鮮明的批判道路。

珂勒惠支早期的代表作,無論一八九八年的〈織工的反抗〉,或一九○八年 的〈農民的反抗〉,皆是耗費數載光陰方得以完成的連環組畫巨構。透過精細入 微的金屬凹版腐蝕技法,緊密相扣的敘事情節安排,以及質樸中不失明暗對比張 立的繪畫風格,珂氏將反抗運動從初始至終結的過程完整地描繪出來。畫作中的 起義事件皆以失敗潰散收場,織工的屍體橫陳於地板上,農民則戰死或受俘。弱 勢者不斷受到壓迫、剝削,繼而奮起為生存戰鬥的強烈形像,說明珂氏把藝術當 作革命信仰實踐的手段,也是政治理念的一種視覺化宣傳。

31 研究日本藝術史的學者王秀雄,在其著作《日本美術史(下冊)》中寫到:「岡倉天心的理念 是以自由精神來研究日本古典繪畫,一方面汲古潤今,一方面也從西洋畫吸取長處,來打破江戶 時代以降日本畫之傳統墨守主義。他們也反對一味模仿西洋畫的陋習,而想建立近代的日本畫。

他們認為這一種日本畫必須具有民族性,同時須表達出東洋的理念。」參閱王秀雄(1990)《日 本美術史(下冊)》,頁四八。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一九九○年。

32 哥尼斯堡原為東普魯士的首府,也曾經是德國的文化中心之一。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軍在 東戰線上節節敗退,哥尼斯堡乃被蘇俄紅軍占領,戰後正式成為俄羅斯的領土,並改名為加里寧 格勒(Kalinjngrad)。戰爭時期,城中多數的德國居民已死於疾病、缺糧;戰爭結束後僅存的少 數德國人也被迫驅離。因此,今日的哥尼斯堡已經不再是德語城市,而是完完全全的俄國城鎮了。

一九二○年代,珂勒惠支將創作重心轉移至黑白木刻版畫,代表作品有〈犧 牲〉、〈志願者〉、〈雙親〉、〈母親們〉、〈伴孩子入睡〉、〈失業〉、〈兒童之死〉等。

她的刀法強悍而粗獷,絲毫不拘泥於細節卻能抓住人性中最幽深的靈魂之光。或 許正是意識形態立場的極端堅定,使得珂勒惠支終其一生幾乎都專注於固定的藝 術主題,如傷心欲絕的母親抱著死去的孩子哀號痛哭,面容悽苦的勞動人民成為 革命的志願者,還有那些神情驚懼悲戚的失業者、乞討者、寡婦終於拖著瘦弱的 身軀走上街頭。她的創作從未落入風格樣式的翻新,也不流於說教式的僵化。沒 有信仰,沒有感情,沒有控訴戰爭與批判當權者的勇氣,那麼所謂藝術上的左翼 實踐,就只會淪為躲在畫室裡喊喊口號的自我安慰。對珂勒惠支而言,唯有深入 群眾,將眼中所見到的真實完整揭露,才算是盡了社會主義文藝作家應盡的職 責。一九三○年代,由於其反戰和同情弱勢的思想,明顯與希特勒政權的法西斯 主義相左,因而遭受到連串的迫害。她不但被迫辭去柏林藝術學院的教職,更被 禁止公開展出任何作品。

當我們看著珂勒惠支一幅幅黑白自畫像,被她沉鬱、悲愴卻又充滿著溫暖感 情的眼神所深深吸引而感到震撼時,我們更應該理解,這一位終生信仰共產主

珂勒惠支

〈犧牲〉 37x40.8cm 木刻版畫 1922

義、實踐左翼精神的德國版畫家,她的行跡,從未遠離過資本社會下飽受剝削、

欺壓的貧苦人民。她的眼睛,始終關注著苦難者的真實遭遇。她的心靈,永遠屬 於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在與無產階級並肩奮鬥的抗爭最前線,她用銅版畫與木 版畫,描寫了工人運動的起義,失業勞工生活的慘狀,寒霜下饑饉窮人的悽苦,

以及衰弱的母親抱著死去孩子的慟哭。且看一代法國文豪羅曼.羅蘭(Romain Roland, 1866-1944)是如何的讚譽珂勒惠支,他說:「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現代德 國最偉大的詩歌,它照出貧民的困苦與悲痛。這位有丈夫氣概的婦人,用濃郁的

社會革命的魯迅,因體認到視覺圖像的刺激遠比文字來得直接迅速(中國多文 盲),木刻又具備了材料便宜簡便且風格鮮明強悍的特性,故全力於上海推行左 翼木刻運動。當年深受魯迅欣賞進而被引介為黑白木版畫範本的,正是珂勒惠 支,魯迅甚至還透過管道購藏珂氏原作並為她出版畫集。由於魯迅的號召及推 廣,版畫運動風起雲湧般向全國蔓延,珂勒惠支的畫作以及她的藝術理念,就此 感染了一整個世代的左翼青年知識分子。一直到中國共產黨建國後,珂勒惠支至 今仍是赤色中國的高等美術教育體制裡最受推崇的西洋畫家之一。

相較於感人至深的版畫與素描,珂勒惠支設計的海報較少為世人所熟悉,平 面設計的研究者往往又不太關心左翼美術這樣冷僻的領域。不過,這並非代表珂 氏的許多海報不如她的版畫、素描;反之,從她的海報裡,更能領會其大器而不 拘泥於細節的大家風範,以及那種純粹的社會主義式的人道關懷視點。就創作的 媒材來看,珂勒惠支的海報實為版畫的延伸。在諸多她所擅長的版種(有木刻版、

金屬凹版、平版)中,她往往選用平版來製作海報。平版畫最大的特色,就是它 非常接近素描。作者利用石版畫蠟筆可以快速而準確地於版面上勾勒出輪廓,也 可輕易營造出具有灰階變化的塊面。此外,金屬平版是利用油水分離的物理特性 去製作,通常在製版完成後,數小時內就可以大量印刷(而且比木版更耐用), 這也符合了在革命艱難時刻的即時性需求。

在珂勒惠支的許多海報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一九二四年的〈再也不要戰爭〉。 這件作品的構圖非常簡潔明瞭,一名青年男子的上半身置滿畫面右下的四分之 一,他的左手深深撫著胸口,似乎說明了他真誠而激昂的內心祝願,他的頭望向 左前方的遠處,眼睛睜得很圓、很大又烱烱發亮,由於迎著強風,他的頭髮全都 向後方平行揚起,那是要奮起且抵禦一切苦難的姿態。最後,青年將他的右手高 高舉起,那隻強悍有力的手,貫穿了海報的天與地,食指與中指更指往天空的頂 點,似要向全世界吶喊,而那句話就出現在手的兩側,用筆刷手寫的看起來飽滿 昂揚的字跡「再也不要戰爭」(作者按:德文原文為 Nie wieder Krieg)。

雖然只是一張黑白單色的手工海報,但彷彿其中已有了在黯淡而沉悶的天色 裡遠遠傳來的炮火聲,如果不是這般由肺腑而發的嘶吼,又怎麼能喚醒掌握權力 者意識到戰火所造成的生靈塗炭的可怖。整張海報最為動人的,除了青年的手 勢、眼神,更重要的還是光線的描寫,散落在手臂上、面容上的光,是清澈的、

溫暖的,同時也是救贖的,在潮流迭起的現、當代美術與設計領域裡,又何嘗再 見到這般宗教性的厚度呢?許多人認為沒有形式就沒有內容,珂勒惠支則讓人見 識到唯有深具情感的內容,所謂的形式才具有真正的意義。珂勒惠支不玩弄排版 形式,也不營造符號趣味,她用的只是一支最簡單的筆,一支左翼美術家的生命 之筆;方法愈簡單,包裝愈少,考驗的就是無所閃躲的真功夫。〈再也不要戰爭〉

如此簡單,卻又無比強大,絕對是二十世紀平面設計史的傳世之作。

一九二一年,甫建立紅色政權的俄國,因為國內局勢連年的動亂,天然環境 先天上的惡劣,以及氣候欠佳等因素,爆發了歷史上嚴重的大饑荒。這場始於一 九二一年春,持續了近一年半的饑荒,奪走了五百多萬俄羅斯人民的生命,甚至 屢傳有災民餓到烹煮屍首充饑這樣如人間煉獄般悽慘的事件。長年居住於貧民區 的珂勒惠支,深知饑餓對人的威脅與苦痛,當俄國饑荒的消息傳來,她立刻用平

珂勒惠支

〈再也不要戰爭〉 40x47.6cm 平版海報 1924

版畫創作出一件名為〈援助俄國〉的海報。在這件作品裡,她完全沒有使用石版 畫墨水,僅以單純的石版蠟筆繪製出速寫般的主題。或許藝術家正是想要以較為 乾渴的線條來表達出人們缺乏食物的饑饉狀態。

畫面的主角是一位眼框深陷、骨瘦如柴,已經虛弱到雙眼都無法撐開的奄奄 一息的難民。他的身體既像是要跪倒至土地又彷彿即將升天,環抱在他四周的,

則是四隻有力的手掌。富有敏銳心思的珂勒惠支,巧妙地以一個無助的人和四隻 寬厚的手,象徵出「俄國亟需外援」的意象。在畫面的上方,寫著「援助俄國吧!」

的大字,清晰而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充滿真摯的、屬於不分國界的關懷人類生 存困境的力量。除卻上述兩張堪稱經典的海報,珂勒惠支的海報作品尚有〈在反 戰行列中呼喊的寡母與孤兒〉、〈維也納正在死亡!拯救它的孩子們〉、〈饑餓的德 國兒童需要食物〉、〈麵包〉、〈醫生為窮人義診〉、〈生病的母親〉、〈家庭手工〉等,

大抵而言,都呈現珂氏簡明卻深刻強悍的藝術與設計風格。

在珂勒惠支已經去世超過六十年的今天,重新撫讀她的許多作品,無論版 畫、素描、海報、雕塑,無不凝聚了難以言詮的靈魂之光。習慣於印象派的甜美、

在珂勒惠支已經去世超過六十年的今天,重新撫讀她的許多作品,無論版 畫、素描、海報、雕塑,無不凝聚了難以言詮的靈魂之光。習慣於印象派的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