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真實語料的探討

自 1970 年代末期後,許多學者回顧檢視已提出的各種教學法後開始提 倡語言教學中的「真實性」。以下將「真實材料的定義與內涵」、「真實材 料的功能與特點」、「真實材料與第二語言學習」以及「真實性的聽力材料」

四方面分別探討。

一、 真實材料的定義與內涵

使用真實性語料(Authentic materials)的問題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重培 養語言交際能力的溝通式教學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被 提出後逐漸受到討論。Wilkins(1976)、Morrow(1977)和 Harmer(1983)多位 學者指出真實材料是指為母語者設計的,而非為外國學習者所編寫或錄製 的教學材料。Ellis(1997)也認為真實材料為來自於真實世界且非為了針 對語言教學目的編寫的文本。一般常使用的教材包括新聞報導、廣播訪 問、音樂、小說、童話故事等。綜合各方學者的看法,真實材料來自母語 者日常生活中且未經加工、處理的材料,此種語言內容並非為語言學習者 所編製的語言。真實的語料通常是置於真實的語境中,而所謂的真實語境 指的是語言使用者周遭的現實,因為語境是真實的,語料自然也能事真實 的,真實語境可以為;

1. 立即的外在環境:教師可就教室周遭四目所及之人、事、地、物設計做 活動。

2.內化的知識現實:如以各縣市地理位置為藍本,藉由外籍人士問路的情 境作指引方向的活動,或有關歷史人物、地理常識的是非問答。

3.內化的個人現實:如個人的喜好、經驗、人際關係等。教師可以設計活 動,引導學生表達個人主觀的意見或客觀的訊息,諸如對食物的好惡或 難忘的旅行等。

對於語料真實性的使用,學者們以兩派看法,一為極力贊成,如孟國 (1997)、Shrum&Glisan( 2000);Guariento & Morley( 2001);Kelly & Offner &

Vorland(2002) &Khaniya(2006)。以中國為例,中國地廣人多,所以漢語方

言、口音相當複雜,真正能說一口地道普通話的人寥寥無幾,另外,不同 層次、身份的人其口語特點亦不相同,且漢語的規範化又較靈活,因此實 際的交際中是十分複雜的,若不顧語言的實際使用情況而一味的學習經過 精雕細刻的語言,則課堂所學與實際生活所用的差距是很大的。(孟國 1997) 贊成的學者有些亦認為,真實語料教材的使用不僅能使用於高級班,初級 班也適用,只要在選用上與生活經驗相關、長度不要過長、語法不要超出 範圍就行了。

據此,劉頌浩(2001)則認為不應過分強調實況聽力的重要性。特別是 在處理口誤時,需要建立聽者心中正確標準的發音,即使在中高級階段,

也仍處於標準建立的時期,過分強調實況聽力不利於標準的確立。而陳軍 (2002)則認為課堂上使用完全未經加工原始性的真實語料會給教學帶來諸 多不便,其因不單在於真實語料的取得、收集、選擇和排序皆十分困難,

更重要的是未經加工的話語在詞彙、語法、功能、內容、情境和長度上是 任意的,故教師很難將其與教學目標、活動有效的結合。

對於使用真實語料是否作為聽力材料有正、反兩面看法,而劉頌浩 (2008)表示支持與反對各有其道理之處,因此提出真實語料不應作為精聽 語料,在只要求理解的情境之下,個別實況語料可在初級階段應用,而中 高級階段能夠使用的實況材料當然就更多了。

二、真實材料之功能與特點

真實語料既是為滿足生活交際需要而產生的自然語言,因此能反映出 現實世界,也比經人為設計的語言材料來得自然、生動。Martinez(2002) 指出真實語料包含五項特點,分述如下:

1. 具時代氣息:

真實語料來自於真實世界,貼近生活實際情況,因此能讓學習者更為身 臨其境和融入其中,不會有與社會脫節之感。

2.提供各種資訊:

真實的語言材料使學習者熟悉真實社會活動所需要的詞彙和語言,並 能於不同程度的學習者展示該真實語言環境裡的各種資訊。

3.提供真實的語言輸入:

無法將想法適當或完整的表達出來為外語學習者常遇到的困難。真實 語料則為學習者提供了實際運用的範例和技巧。學習者能藉著學習、模仿 將其實際運用於生活當中達到溝通交際之目標。

4.有助於瞭解文化:

真實的語言材料通常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文化的引入會激發學生 瞭解文化內容的興趣,進而激發他們對語言的學習興趣。

5.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

真實的語言材料話題多樣,語言表現形式豐富,內容亦較具體,生動 且最重要的實用,因此能夠激發學席者學習語言和積極參與互動的興趣。

談論的話題一旦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建立直接聯繫,學習者變更有動力學 習。

真實材料可分為書面和口語兩種。在真實環境裡豐富的書面與內容,

如廣告、交通號誌、菜單、告示、宣傳單…等,皆為易見且學習的材料。

Rost(2002:124~125)認為具有真實性的語料應具有下列以下特點:

1.自然的語速,包含過快或語速不定

2.自然的發音,包括語音、語調的縮減、省略、同化、弱化或帶有口音等。

3.使用常用詞

4.口語體,多使用短語、不完整句子、使用流行熟語 5.有遲疑、冗語、語誤、自我改正

6.有真實的說話人與聽話人,兩者之間有交流,包括點頭、短答、互動等。

7.有語境或背景

H . Douglas Brown(2003)對真實書面材料的文體做了二十五項分類1

1 據 Brown 整理,書面文字的類型有:1.非小說類:報導、社論、短文、論說文、參考書籍(百科全 書、字典);2.小說類:小說、短篇小說、笑話、戲劇、詩詞;3.書信類:個人的、商用地;4.問 候卡;5.日記、日誌 ;6.備忘錄(如辦公室的);7.留言(如電話留言);8.布告;9.新聞類;10.學術 寫作:簡答、報告、短文、論文、書籍;11.表格、申請書;12.問卷;13.說明書;14.標籤;15.招 牌;16.食譜;17.帳單(及其他財務命細表);18.地圖;19.手冊;20.菜單;21.時間表(如運輸資料);

包含了書報作品、書信留言、表格、說明手冊、標籤、招牌等項目,當中 可看出每種書面語言皆與生活相關。Goodman, K(1996)指出語言的形式取 決於它有何種服務的功能以及使用的情境。周小兵等(2008)一曾提及好的 閱讀文本,應該貼近現實,容於社會。換言之,若教材取決於真實的語言 材料,學習者即能藉其來面對語言真實的語言問題,且對於處在目的語環 境中的學習者在語言發展上也有所幫助。

三、真實材料與第二語言學習

真實材料運用於教學中有何好處? Nunan(1989)認為運用真實材料的優 點為學習者遇到在自然環境中運用的目標語項目,而非在教材編寫的編造 的語境中的語言。最終,此將有助於學習者,因為他們將在有緊密相關的 語法、語言因素的交流中遇到這些語言項目。另外,再從真實的語言社會 觀之,環境中所提供的自然語言材料、語境和語言課堂中的語言又大不相 同。林淑惠(2010)認為使用真實材料的優勢在於學習者能充分的接觸真實 的語言材料,在真實世界中的接觸、交流能有較自然且合宜的應對,亦能 在學習目的語的文化知識並培養跨文化理解的能力。B Spolsky(1989)從語 言的角色、使用者、情境、形式和重點五個方面做比較,如下表所示:

表 二-1 目的語環境與外語課堂環境比較

項目 目的語環境 外語課堂環境

語言的角色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工具 語言是被教學與學習的內容 語言使用者 以目的語為母語的人隨處可見 唯有教師能熟練的使用目的語 語言的情境 真實的、開放的、且能引起互動 存在於教室中但受到空間的限制 語言的形式 自然、富生命力,是可創造的 人為加工、簡化且被控制的 語言的重點 注重互動中語言所傳遞的訊息 注重所有語言規則的操練

由上得知,以語言使用的角度或是語言做為互動的工具來看,目的語 環境所提供的語言與外語課堂中的語言是有所差距的。因此,如何將真實

22.廣告、商業的、個人的(如徵才啟事);23.邀請函;24.通訊錄、電話號碼簿;25.卡通連環畫。

引自施玉惠、楊懿麗、梁采玲(譯)、H.Douglas Brown 著(2003)。原則導向教學法─教學互動終極 指南(頁 377-378)。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運用於課堂教學中為教師所需具備的能力之ㄧ。

現今國內利用真實語料進行華語教學研究中的學習者程度大部分為中 高級以上,且學習內容重視分科與各技能之專業,當中探討真實材料的研 究可分為聽力、口語教學,如徐筠惠(2003)調查了選讀財經新聞華語的外 籍學習者之觀感、詹筱蔚(2007)以電影作為主要教學內容;此外,從閱讀 角度進行教學的有許芳菁(2002)以報紙的文章來進行報刊教學設計、陳淑 惠(2008)利用法律條文作為華語教材的教學內容。然而,真實語料是否可 運用於初中級學習者的教學設計呢?廖婉君(2012)以真實材料做為閱讀教 學內容,採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初中級程度的華語學習者使用真實材料 的成效,其研究後的結果為可行且成效佳,因此由上可知,不論學習者的 程度為初級、中級、中高級或高級,真實材料皆可運用於課堂中,但其使 用的方式因程度不同而須有所調整。

四、真實性的聽力材料

張本楠(2008)指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中文聽力教學領域中,

以日常真實生活話語為目標的教學得到越來越多的贊同,換言之,聆聽生 活中的真實話語幾乎成為溝通教學理念下的出發點與目的地,且受到教師 和學習者的歡迎,成為聽力教學的核心。

聽力教材的真實性不僅能提高語言學習者的交際能力,教材內容與實 際生活的相關性更緊密、實用性增加故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Guariento& Morley, 2001)。

Krashen(1982)建議,真實的聽力材料應當提供一個習得的機會,及提 供可以理解的輸入,這種輸入既要有意思的交換,又要符合學習者目前的 外語能力,因此,真實性的聽力材料還必須真實的體現口頭語的特點。

Krashen(1982)建議,真實的聽力材料應當提供一個習得的機會,及提 供可以理解的輸入,這種輸入既要有意思的交換,又要符合學習者目前的 外語能力,因此,真實性的聽力材料還必須真實的體現口頭語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