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並具體說明待答問題及界定名詞釋 義,且說明研究方法及步驟,最後則針對研究範圍及限制進行相關闡述。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節旨在透過理論、政策實務及研究成果等層面,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及 研究價值,茲說明如下:

壹、教育政策網絡治理較能反應教育政策實際的複雜情形

階段論的教育政策管理觀點,會將教育政策發展過程劃分成若干特定階段,

例如:政策議題設定、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及政策評估等,強調秩 序性、步驟性及規則性,然而,其過於輕忽教育政策實際執行的困難度及複雜度,

導致教育政策理念及實踐間產生落差(張鈿富,1995;顏國樑,1998;Dyer, 1999;

Elmore, 1980);據此,反階段論的教育政策治理觀點日益受到重視,例如,多元 主義觀點認為教育政策是利益團體競爭結果、統合主義觀點認為教育政策是國家 與利益團體的合作結果、政策網絡觀點認為教育政策是政策過程中參與者彼此的 互動過程(丘昌泰,2013;吳政達,2007;莊文忠、張鐙文、徐明莉,2011);總 之,隨著我國政策環境的民主化及複雜化,教育政策發展不能僅以由上而下的階 段論觀點進行分析及解釋,教育政策發展實涉及多元行動者的互動,其符應教育 政策網絡治理之特性,所以「教育政策網絡治理」成為教育政策發展的新觀點之 一,實有必要進行更深入探討,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2

貳、公共政策治理模式的轉移,開啟教育政策網絡治理研究的必要性

「政策」係指政府相關部門一系列的決策之過程及結果,所以公共政策係指 政府各部門為解決公共問題及處理公共事務,決定不作為、作為及如何作為的相 關決策活動及結果(吳定,2003)。公共政策治理模式主要呈現科層體制、新公 共管理、政策網絡治理三種不同模式的移轉,且自 1990 年後,政策網絡治理模式 的重要性及影響力日益增加(蔡允棟,2006;Pierre & Peters, 2000);由於教育政 策屬於公共政策之一環,具有公共政策性質,且由於教育政策理論多源於公共政 策理論的發展,所以公共政策治理模式的遞嬗也會影響教育政策治理模式的移 轉,故教育政策治理模式亦呈現科層體制、新公共管理、政策網絡治理三種不同 模式的發展;據此,在教育政策領域,進行「教育政策網絡治理」研究有其必要 性,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參、由於教育政策環境的改變,應思考我國教育政策治理之前瞻方向

由於教育環境的變遷及教育問題的日益複雜化,科層體制的教育政策治理模 式,呈現由上而下的單向權力運作,無法妥適回應各利害關係人的多元需求,進 而產生政府失靈的困境,例如:政府為回應社會各界對公共議題的挑戰,不斷推 出各項教育政策,而學校教育工作者無論認同或不認同這些政策,也無論教學與 行政工作的負擔,都被要求去執行這些政策,在人力、物力、時間資源有限的條 件下,經常疲於應付各項政策的要求(許添明,蘇美琅,2007)。

為了因應政府失靈的困境,新公共管理的教育政策治理模式強調引入企業領 域精神及策略至公部門,並運用理性選擇論的精神與方法,促使政府重視績效管 理及成本效益,進而建構企業型政府及評鑑型政府,以提高教育政策執行的經濟、

3

效率及效能,然而,以競爭為導向的治理運作,卻也導致教育商業化及犧牲特定 群體利益之市場失靈困境。

自 1990 年後逐漸被重視的「教育政策網絡治理」,強調教育政策治理應跨越 政府及市場的二元對立邏輯,並應促進各利害關係人間的協力合作、平等對話及 信任關係之營造,以實踐最大化公共利益之可能性;據此,「教育政策網絡治理」

可視為我國教育政策治理之前瞻方向,故進行「教育政策網絡治理研究」有其必 要性,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肆、我國關於教育政策網絡治理研究的投入尚有努力空間

研究者以國家圖書館所建置的「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臺灣人文及社 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及「全國圖書書目 資訊網」為搜尋相關資料的資料庫(至 2015 年 6 月底止),以「網絡治理」為關鍵 字,篩選出相關文章(含博碩士學位論文及期刊論文),再進行逐筆分析;首先,

根據分析結果可發現國內明確觸及到教育政策網絡治理的文章,起源於張輝山

(2003)針對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進行政策網絡分析的碩士學位論文,可發現 國內對於教育政策網絡治理的研究開始至今不過十二年的時間;再者,在教育政 策網絡治理的相關文章累積數量方面,截至目前累計 12 篇1(學位論文 11 篇,期 刊 1 篇),尚有努力的空間;最後,我國「教育政策網絡治理」相關研究所採用的 研究方法,主要採取訪談的單一研究方法。據此,我國教育政策網絡治理研究尚 有許多發展空間,也需要更多研究者的投入,此為研究動機之四。

1 王惠玉(2009)、李紀欣(2006)、李素貞(2011)、林妮燕(2008)、林斌(2009)、張倍安

(2010)、張淵菘(2005)、張榮華(2011)、張輝山(2003))、陳亮瑋(2011)、陳無邪(2010)、

陳穎琦(2010)。

4

伍、補救教學政策涉及多元利害關係人的互動

在 1987 年我國政府宣布解嚴,1996 年產生第一次民選總統、2000 年第一次 政黨輪替及 2008 年第二次政黨輪替,臺灣正式具備民主成熟國家要件,邁向民主 鞏固階段(consolidated phase)(李世暉、郭國興,2011;Huntington, 1991)。 隨著我國政治及社會民主的深化,教育政策發展不再只呈現政府為主的單一政策 價值,開始重視各利害關係人的多元需求,此為「教育政策網絡治理」的特性之 一(林斌,2009;林昱瑄,2013;張芳全,2009);本研究所指稱的「補救教學政 策」係指教育部整合「教育優先區計畫-學習輔導」及「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兩 大計畫,自 2014 年所實施的「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其開宗 明義指出補救教學政策必須同時關注政府、教育機構、教師及社會資源等面向,

並透過協力合作,以確保達成每一位學生具備基本學力的政策目標;亦即,補救 教學政策的實施過程應呈現多中心治理的特質,必須更重視各利害關係人間的互 動過程;另外,根據相關研究顯示,若能及早開始實踐弱勢教育措施,成效越佳

(許添明,2014;Aughinbaugh, 2001);故本研究以「補救教學政策」為政策個案,

並聚焦於國民小學階段進行相關探討,此為研究動機之五。

總之,「教育政策網絡治理」為新興的教育政策治理觀點,重視多元政策利害 關係人的互動過程及相關作用,並有其獨特效益,可視為我國教育政策治理之前 瞻方向,然而,「教育政策網絡治理」並非萬靈丹,會產生政策網絡治理失靈的困 境,所以具有進一步探究的必要性。據此,本研究以「教育政策網絡治理」為研 究主題,以「補救教學政策」為政策個案,以訪談、文件分析及焦點團體座談為 研究方法,希望從鉅觀面向探討教育政策場域中,教育部、教育局及學校等不同 行動者間的權力、資源及責任等互動關係及過程,以更深入瞭解教育政策網絡治 理現況、效益、困境及其因應策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