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個別化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而這種教學思想可以滲透到每一種教學形式之 中,其不能獨立存在(朱肖川,2004)。因此,個別化教學所傳達的是一種教學 理念,並無一固定的模式,且會隨著國情不同、對教育要求的不同、及社會需求 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從各種個別化教學的模式與方法來看,皆有所差異,因此,

掌握個別化教學背後的教學理念,方能瞭解個別化教學的真正內涵。此外,Bussis 和 Chittenden(1970)認為教師的教育觀會影響其對學生的態度,教師教學理念 更是教學成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林進材(1999)也認為,教師在教學歷程中 本身的教學理念,對教學與實施具有決定性的關鍵作用,因此,個別化教學理念 落實的關鍵即在於教師本身。在班級中,教師常會把時間分配於處理每一位學生 和大小不同的團體上,但這種教學安排,時常無法兼顧每位學生。由於每一位學 生的智能、人格、學習風格、興趣等,均有明顯的差異,若教師為了學生的個別 需求而僅憑藉一股熱忱來調整教學,實在難以達成適性與個別化教學的目的(洪 清一,1995)。因此,為使教學能適應學生個別的差異,實有賴教師本身對個別 化教學理念之認知,此為實施個別化教學成功的首要條件,也是未來推動個別化 教學的依歸。

目前國內對於個別化教學之實驗主要集中於台北地區及高雄地區(林生傳,

1980;吳吉昌,1994;吳和堂,1993;邵心慧,1998;曾琬淑,1993),中部地 區未有實際個別化教學之實驗經歷,但如 Maisano(2005)研究所指,個別化教 學成功的要素為教師的個別化教學理念與態度。研究者與中部地區幾位教師接觸 的過程中,發現即使中部地區的學校未有個別化教學實驗,而教師本身尊重學生 個別差異,教學因材施教的精神卻存在,因此本研究乃以中部地區四縣市為研究 範圍,期能探討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個別化教學理念的認知與實施情形。

此外,教師之教學理念乃透過自身與社會文化不斷交互作用所發展而來,因 此,教師會因個人經驗與情境不同而對教學抱持的不同的觀點與看法。根據國內 外相關實徵研究,影響教師教學理念的因素,可歸納為個人因素與情境因素,包 含性別、最高學歷、任教年級與任教年資等個人因素及教師的任教地區、學校規 模、班級人數等環境因素(林清財,1990;周麗華,2006;侯睿章,2004;張雅 筑,2004;莊淑琴,1998;連主恩,2004;湯仁燕,1993;馮綉雯,2002;黃良 惠,1995;黃淑寬,2005;黃慶芳,2005;鄭舜分,2005;謝瓊華,2003;顏銘 志,1996;蘇鳳珠,2001)。基於上述,研究者乃針對國小教師個別化教學理念 認知情形進行探討,並進一步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的個別化教學理念認知是否 有差異,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個別化教學並非一種新興議題,從 1920 年代開始,即有個別化教學的出現

(林寶山,1990),之後,也陸續有許多國內外的學者紛紛研究相關的主題。國 內有少數學者,針對個別化教學作相關的研究。林生傳首先於 1979 年引進個別 化 教 學 方 案 , 在 高 雄 地 區 兩 所 國 中 試 驗 並 發 展 「 個 別 化 輔 導 教 學 系 統 」

(Individually Guided Education, [IGE])(林生傳,1980);吳吉昌(1994)與邵 心慧(1998)分別研究數學科與英語科補救教學的實驗成效;曾琬淑(1993)則 探討「傳統式」、「[CAI]」及「導生制」三種不同數學科補救教學方案,對國小 低成就學生實施的成效比較;吳和堂(1993)探究「國小數學科個別處方教學」

之實驗研究;呂錘卿、曾榮華及陳韻如(2006)則研究國民小學個別化教學實施 狀況。國外也有 Hazari(1997)研究美國田納西州教師培育機構,教導職前教師小

學科學教學時,所教的 31 項個別化教學策略的情形;Ruzicka(1998)應用認知風 格及個別化教學,探討其在社區大學學生作文方面的表現;Hooper(2001)研究 在基礎科技訓練(technology based training)中,採用個別化教學與計畫控制形 式的成效;Maisano(2005)研究一所私立小學的個別化教學模式之成功因素;

Green(2006)則研究個別化考試導向教學在 CRCT(標準參照能力測驗)分數 上的效果。從研究主題而言,可看出目前針對個別化教學所做的研究,都偏於探 討其教學模式之實施成效,僅有少數研究探討個別化教學及其策略使用情形,未 曾有研究探討個別化教學本身的理念或理念實施情形。因為從教學實際而言,最 大化的個別化教學可能是一個無法執行的系統(林生傳,1988),這可能也是成 套個別化教學系統無法在學校中實施的原因。但教師於教學現場,雖非運用某一 個別化教學系統,然或多或少會將重要的個別化教學理念化為策略,運用於班級 教學(呂錘卿等,2006)。基於此,本研究欲探究,教師在班級中個別化教學理 念實施情形如何,也進一步探討不同個人變項與環境變項教師的個別化教學理念 的實施情形是否有差異,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教師的教學理念導引著教學行為,與此同時,教師也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得 到教學的回饋,修正教師先前的教學理念,如此的交互影響過程不斷的循環著(王 恭志,1990)。教師的教學理念除了對教師教學行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外,更重 要的是,理念也代表著教師所採取之教學行為背後的思考與價值觀。且教學理念 是隱藏於內心深處的,有時連教師自己本身也無法知覺,加上面對學生的個別差 異、學校環境的不同與教育政策的多元化等因素,促使每位教師面對教學時,所 採取的教學行為皆有其獨特的理念,而這些教學理念,將牽引著教學實務的進 行。有許多的研究證實,教師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具有一致性(吳品玫,1990;

湯仁燕,1993),但也有研究指出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並不一致,教師口 中 所 說 的 教 學 理 念 似 乎 遠 比 他 們 在 教 室 中 的 實 際 教 學 來 得 多

(Brown,1985;Cooney,1985)。因此,探討教師個別化教學理念認知與實施情 形之間關係,乃研究動機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