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新品發表記者會的新聞,已有一套固定的「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不需多花心力就能快速完成一則業配新聞,業配記者難免會出 現:「反正是業配」、「反正長官們又不在乎」、「反正該講的有講到,客戶開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

密。

國內相關研究已發現,廣告主常以透過撤回廣告預算等方法,實行對新聞媒 體的檢查或壓制,避免媒體報導廣告主相關的負面消息,或希望多曝光正面的新 聞,而媒體往往為了不得罪廣告主,造成廣告的流失,而必須和廣告主以合作或 妥協的方式處理相關的新聞(馬岳琳,2000)。McManus(1994)曾告訴我們,新聞 的世界是在媒體市場上爭奪四種資源:投資者、新聞來源、廣告商和新聞消費者,

他認為這四方面都會影響新聞報導的方向,即使是最簡單的新聞報導,也遠比「重 構事件真相」複雜多了。他也指出,新聞並非生產者所宣稱是「真實的反應」, 而不過是一種商品,滿足一系列特殊興趣的市場需求,新聞本身不過是一種精巧 的折中產品。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因素對於業配新聞的影響,大都發生在新聞決策的幕 後,一般人很難清楚看到它們的運作,且這些運作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變動 相互影響。

報紙和電視新聞原來就有消費新聞,「消費生活新聞」在各媒體的處理方式 不同,從新聞實務來看,其範圍通常涵蓋了生活、醫藥、健康、流行、新資訊、

消費、趣味、休閒等等,針對不同的內容類型以及目標群眾做出區分,目的在滿 足不同年齡、族群的需求。現在許多電視台更為「生活」開闢了專屬路線,各台 的名稱也不盡相同,以某台為例,其路線主要在於介紹最新的流行消費趨勢及各 種和生活有關的訊息,也包括對新產品的介紹,目的乃是在於為電視台帶來廣告 收入,並針對特別興趣的讀者,藉此將讀者帶給不同廣告客戶。此外,有些媒體 可以利用生活線與廣告主維持良好關係,藉由新聞報導來曝光廣告商品或廠商服 務、活動,不但具有公信力,且廣告效果更佳。因此,生活線在各電視台的重要 性與日俱增。

近年電視台也出現的業配新聞,究竟和生活新聞或其他消費新聞如何區分?

王姝琇(2004)的研究指出,消費新聞具有以下六點特色:

1. 追求快速、新穎的消費新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

提供快速、即時、具有新鮮感的流行新資訊給受眾。

2. 消費資訊的生活實用性

提供實用訊息,滿足受眾生活的資訊需求 3. 好玩、有趣的娛樂功能

好玩或有趣的新聞報導,可以滿足受眾的娛樂需求。

4. 提供消費產品的重要資訊

此部分最難劃分商業與專業,消費資訊就像是一個檢索購物資訊的平台,例 如:流行特色、售價、銷售據點、推薦款式與購買地點等,雖然有廣告化的嫌疑,

但對受眾而言,簡單直接的消費訊息是非常重要的。

5. 產品介紹與趨勢報導並重

消費新聞除了要報導新產品的訊息,還要分析整體社會脈動與產業趨勢,此 部分會依記者的專業程度而有不同見解。

6. 提高消費品質

提高消費社會的品質為消費新聞的社會責任,教育讀者為媒體的責任之一,

新聞工作者要藉由消費內容的報導,提升讀者的生活品味,而不只是介紹新產品。

由上述得知,消費新聞的目的在於提供新產品的資訊,初步來看,「業配新 聞」是指配合業務要求而出機採訪製作的新聞,一般記者甚至會把新聞部主管個 人做公關而要求出機採訪的新聞也稱作「業配新聞」。因此業配新聞很像報章雜 誌的工商新聞,具有為特定商品或店家宣傳之目的,運用新聞型式來呈現的視覺 化廣告,而消費新聞則仍會以中正客觀的角度,報導整體產業趨勢或具代表性的 商品介紹,兩者的差別就在於有沒有特別為某產品做正面推廣的報導。

消費新聞其實已有廣告化的爭議,「新聞廣告化」就是將新聞報導的內容處 理的跟廣告一樣,亦即廣告商要求新聞媒體的製播與格式,包含廣告訊息的新聞 報導(陳炳宏,2005)。筆者發現一般生活組記者寫的報導,因為沒有防範廣告化 的意識,常常寫的非常業配,反而業配記者隨時都要思考如何防止廣告化,各電 視台因廣告化被罰款的反而多半是一般的新聞,不是業配的新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

以信用卡的新聞為例,比較一般新聞記者與業配記者的差異,如 果 是 台 灣 電視新聞界的常規新聞,每日新聞的記者將會花更多心思找尋新聞點,例如:為 什麼這家銀行要發行這張無限卡?對銀行有什麼好處?對消費者有什麼誘因?如 何吸引消費者去辦卡?市場真的存在嗎?一般民眾對頂級無限卡的觀感是什 麼?在信用卡氾濫與卡奴盛行的社會環境裡,頂級卡是否會製造出不同生活型態 的消費群?每日新聞的記者會事前找資料、跟銀行要市場分析研究資料與進行街 訪等,甚至會比較多家同樣有發行無限卡的銀行,並進一步瞭解銀行不發行無限 卡的原因。

然而如果是業配新聞記者,重點可能會放在特定一家銀行無限卡的介紹,雖 然不會秀出品牌,但會透過隱喻的方式讓消費者知道是那一家銀行。為何每日新 聞與業配新聞,在採訪製作流程上真有此差異?曾任《時代》雜誌副主席的霍金 斯認為,「新聞學」乃新聞之正確、深入與迅速的傳遞,使真相得以闡明、正義 得以伸張的學科。媒體工作者的工作就是在資訊海裡找出有報導價值的訊息,仔 細的查證、包裝,再提供資訊給消費者(周慶祥、方怡文,2003),其中,能夠 形成話題與炒熱新聞的主題,即為有報導價值的訊息。Tuchman(1978)指出,

新聞的播出除了「新聞價值」之外,還須對組織產生最小的危機,意即必須確保 媒體組織自身的安全與利益。

商業電視台本身就是一個組織或企業,必須仰賴外部環境提供生存所需的資 源,尤其是相關利益團體的支持(Pfeffer & Salancik, 2003,俞慧芸譯,2007)。

台灣電視媒體的經濟收益以廣告收入為主,廣告主因而成為媒體組織最重要的外 部資源。新聞的置入性行銷被認為是有創意的廣告方式,然而隱含廣告訊息之新 聞的操作手法,卻引起傳播實務界和學術界的高度爭議。舉一美國案例說明:擔 任電視、廣播主持人、專欄作家和政治評論家的 Armstrong Williams 在 2004 年,

從教育部得到 240,000 美元,負責推廣美國總統布希的「不讓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政策,教育部還付 700,000 美元給一間公關公司 Ketchum,製作一個 發佈此政策的新聞影片,當成真實新聞在電視台播送,2005 年 USA Today 揭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

這件醜聞。FCC 調查後對 Sinclair Broadcast Group 和 Ketchum 處罰 76,000 美金 罰款,反對電視公司播出教育部贊助的節目,但 Armstrong William 並沒受罰,

因為他表示,他本人支持布希政策,沒有受到金錢的影響,拿錢的是公司,公司 拿錢並不影響其個人的立場他也不負責節目之播送,製作播送過程沒有對觀眾揭 露,是公司違法(路透社,2007/10/18)。

此個案在美國引起新聞媒體置入的廣泛爭議,官方和各界都認為電視台為了 利益而置入隱含廣告訊息的新聞節目,不但忽視公眾利益,並且背叛公眾對新聞 媒體的信任。此外,新聞中的付費訊息不盡然正確,對於不曾懷疑新聞真實性的 觀眾而言,將帶來潛在的危險。

筆者也認為,如果產品置入新聞被當成推銷產品的創意途徑時,電視新聞的 可信度與真實性將大為降低。這不光是如何做「好新聞」的原則堅持不見了,更 主要的是要做「好新聞」,不是「做好」新聞就好。做完新聞就休息,豈不成為 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人?淪為製作新聞的機器罷了?從置入性行銷的例子可知,新 聞本身追求真相、不刻意欺騙的價值才是大多數觀眾接受的價值。因此像業配新 聞這些潛藏在新聞形式下的產品資訊,到底是「新聞」?還是「廣告」?或是如 McManus(1994)所說的是精巧的「折中之物」?業配新聞帶給新聞生產什麼影 響?電視台在這方面的競爭如何?值得我們深入討論。特別是台灣新聞媒體在經 營艱困的環境下,如果廣告已經介入媒體的新聞產製過程,成為一種新聞文類,

那麼業配新聞工作者究竟怎麼認知這類新聞?如何處理業配新聞?台灣電視新 聞媒體應該如何思考從業配新聞的得到經濟利益和新聞本身的失去公共利益?

成為本研究欲探討的主要議題。

貳、 電視新聞如何「買賣」?

根據筆者觀察,台灣電視台現在多設有負責業配新聞的「專案中心」,但名 稱和編制視各台的定位而定。例如某電視台會將業配編制在新聞部底下,專門承 接電視台業務部的新聞採訪單位(見圖 1-1),為求透明化,業務部每天會開立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

訪申請單,彙整給新聞部最高主管簽核,再交由專案中心執行,專案中心記者接 單後「上工」。流程則為每天由主管排好業配記者的採訪行程,採訪內容包羅萬 象,早期可以分成「政府行銷」和「生活消費」兩大區塊,所謂「政府行銷」指 的是承接自政府「公部門」的案子;「生活消費」則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客戶的 新聞採訪。處理新聞的流程,和一般新聞處理的方式差不多:打電話與採訪單上 的聯絡人接觸、了解採訪內容、找出新聞點、出門採訪、做成新聞,此過程稱為

「包裝」新聞。不同在於大部分的業配新聞都存在某種目的,希望有新聞曝光率,

「包裝」新聞。不同在於大部分的業配新聞都存在某種目的,希望有新聞曝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