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以 van Hiele 的幾何層次理論為基礎,來探討接受 九年一貫課程國小學童對於基本幾何圖形概念的認知。本章共分成四 節,分別來探究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待答問題、名詞定義與研 究的限制等。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九年一貫教改到目前為止似乎問題和矛盾叢生,單就現今學童數 學能力低落的情形而言,就有許多的爭議,例如 學生 代數、幾何、邏 輯 3 項數學能力降低(喻文玟,2006)、銜接課程的教學,以及上課時 數的不足(林錫霞,2005)、教科書一綱多本而能力指標卻各有各的詮 釋等。令人注意的是九年一貫課程將學習內容簡單化,令不少人憂心 學生數學能力下降;但負責制定九年一貫數學課程綱要的委員表示現 在的中小學生數學推理能力已優於計算能力,參與課程綱要制定的林 福來表示現在的九年一貫新課程,著重推理、解題、連結、圖形與空 間概念(陳曼玲,2002)。但是究竟真相如何爭論不休!

王富祥(2006)也指出,數學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能力之一,過去 台灣人的數學能力表現相當不錯,但九年一貫一綱多本實施後,小學 生的數學能力有降低趨勢,幾何能力又是如何?本論文就是針對台灣 地區接受九年一貫教育學童的幾何思考層次的分布及九年一貫幾何 課程實施現況進行研究。

2000 年九年一貫課程(教育部,2000,2003)與 1933 年數學課程 (教育部,1993)有著較不同的目標。第一項是發展以數學作為明確表

達,理性溝通工具的能力;第二項是培養數學的批判分析能力;第三 項就是培養欣賞數學的能力。為了達成這些目標,數學學習活動,應 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討論,激盪各種想法,激發創造力,明確表 達想法,強化合理判斷的思維與理性溝通的能力,期望在社會互動的 過程中建立數學知識。

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到處都有幾何的圖形,舉凡食、衣、住、行等 各方面都有,當一個幾何圖形呈現在我們眼前時,視覺會將圖形的整 體輪廓、組成要素、要素和要素間的關係在網膜上形成影像。Clements and Battista(1992)指出,幾何是提供我們如何去闡釋與反映外在物 理環境的一種方法,並且可作為學習其他數學和科學題材的工具,尤 其更重要的是加強幾何的空間思考,有助於高層次的數學創造思考。

幾何可以幫助人們有條理的表現和描述生活的世界(NCTM, 1989, P.48)。幾何也可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Burger & Shaughnessy, 1985),而問題解決正是學習數學的主要理由之一。

對於兒童幾何概念的發展, Piaget 等人 (Piaget, Inhelder &

Szeminska 1960;Piaget & Inhelder, 1967)認為兒童認知幾何性質 有下列漸近之分化︰ (1) 拓樸性 (topological): 約 3 至 5 歲;

(2)投影性(projective)約 4 至 6 歲;(3) 歐幾里德性(Euclidean) 約 6 至 8 歲。Piaget 認為有關兒童的幾何概念發展主要是與年齡有 關。相對於這個論點, 荷蘭數學教育家 Dina van Hiele-Geldof 和 Pierre M. van Hiele 夫婦共同提出兒童幾何思考的發展層次 van Hieles 模式(van Hiele, 1986)。拫據吳德邦(1998a)指出其層次分 為(1) 視覺的(visual); (2) 描述的(descriptive); (3) 理 論的(theoretical); (4) 形式邏輯的(formal logic); (5) 邏 輯法則本質的(the nature of logical lows)。van Hiele 認為幾 何思考的發展是與教學因素有關,當學生的能力提升時,思考層次便 會依序地從一個層次移動下一個層次。Piaget 與 van Hiele 有關兒 童幾何概念發展的理論對課程都有很大的影響,1993 年起實施的國 小數學新課程與 2000 年的九年一貫課程,在幾何教材的發展順序,

即是以 van Hiele 理論為主軸。

幾何學習相當重視與生活及其他主題之連結。且除了幾何推理是 幾何課程中必備之主題外,空間感之提升亦是幾何課程之重要目標。

在 NCTM(1989)中指出,空間感是個人對周遭事物的一種直觀的感 覺,要發展良好之空間感,孩子必須要有許多跟幾何有關的具體經 驗,如:方向、辨位、物體在空間中的觀點,圖形物件的大小、形狀 變化的感覺等。而林秀瑾、張英傑(2004)發現我國各時期幾何教材 綱要的內容在空間方位與空間視覺化推理部分均明顯不足,有待加 強。

根據吳德邦(1999)對於台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童范析理幾何思考 層次之研究指出,國小三四年級所學幾何圖形的概念對於日後高年級 及中學的幾何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對於加強幾何的空間思考,將有助 於高層次數學的創造思考。因此,探討我國國小學童之幾何思考層次 的發展,更顯得重要。

在小學幾何課程中,至少應包含發展空間感與幾何推理兩大主 軸。其中,發展空間感可分成空間定位與空間視覺化兩部分;在幾何 推理方面,傳統教學中,中學幾何課程重點,在描述公理本質;而小 學幾何課程重點,主要強調基本概念的非形式發展,亦即透過非形式 的幾何活動,從簡單的形體辨識活動,到有意義的關係與性質的探 究,培養幾何推理的基礎(林秀瑾、張英傑,2004)。

幾何的學習,應從學生生活經驗中所熟悉的形體入手,藉由本身 的知覺,經過操作與實測,以察覺、辨識形體的組成要素及其形體之 間的關係,進而能確定空間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性質,進行簡單的 推理。國小階段的幾何教學活動包含了生活中對圖形的認知,並透過 幾何教具、生活實物的一系列觀察與操作,進而從教學中發展抽象的 幾何觀點。教育部(2000)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數學學習領域》的基本理念中也開宗明義提到:「我們週遭的自然與 社會環境中,到處可見數與形,而各種數與形都有一些規律;而數學 探討的就是這一些規律。」數學課程目標第一條即為「掌握數、量、

形的概念與關係」。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 綱要中明訂數學學習領域的內容為「數與量」、「幾何」、「統計與 機率」、「代數」和「連結」五大主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也說明了 幾何在數學學習領域中的重要份量。同時,美國數學教師協會 NCTM

(1989)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幾何主題中,所有的學生必須能:

(1)辨識、描述、比較、仿作、繪製並分類二維及三維之幾何形體;

(2)發展空間感;(3)操作研究並預測圖形經過組合、分解及各種變化 之後的結果;(4)理解、應用並推論幾何形體的性質及其關係,包含 全等與相似;(5)發展幾何的應用,作為一種描述並模式化自然世界 的方法;(6)將幾何概念與數字及測量等概念相連結;(7)能在實際生 活中辨識並欣賞幾何形體。

數學教育的主要目標是要發展兒童的數學推理及思考能力,使其 能夠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在實際的生活中所遭遇的問 題情境(NCTM, 2000)。而其中幾何教學的目的是要協助學生學習瞭解 以及運用幾何的性質和關係。

在國小階段幾何教材著重在幾何圖形概念的建立。圖形與空間領 域課程為 1993 年國小數學課程標準六大領域之一,且為九年一貫數 學內容五大主題之一,可見其重要性。同時根據 H.S.Moredock 和 N.J.Viglante 指出幾何課程在國小數學課程中的重要性如下(引自 陳梅生、周筱亭譯,1982):

1.學童們可以更暸解他們周遭的環境,可以看得見空間中的位 置、形狀和大小,因為他們能暸解、使用、控制與操作一些東西來探 討他們周遭的環境。

2.由於幾何為算術的過程提供了幾何的模式,它強化了算術的教 學;因此,幾何能幫助學童培養其他算術上的洞察力(insight)。

3.就實用的觀點而言,小朋友能應用並知道幾何是有用的。

4.小朋友學會欣賞幾何令人喜愛的本質。

5.學習幾何概念能幫助學童暸解實測的概念。

6.學童能清楚的看出數學與其他科學的關係。

7.提早學習幾何能使小朋友獲得洞察力並培養增進創造力與發 問的能力。

因此,教材的設計應以學生日常生活所能輕易接觸到的生活情境 來發展概念,並且能安排適當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獲得充分的學習經 驗,使抽像的概念進而能夠自我內化成具體的數學結果(教育部,

1993)。我國國小幾何課程包含了幾何推理與發展空間感兩大主軸,

是依照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模式為編序的架構。幾何推理課程是 先進行辨識幾何的形體,再發展幾何形體組成要素及其關係,最後發 展幾何形體性質之探究並運用其推理解題。因此學童在完成國小階段 的平面幾何教材課程後,應該具備了各種平面幾何屬性之基本概念。

綜觀上述,研究者認為學生的幾何圖形概念非常重要,在幾何圖 形概念的建構,是將來學習的重要基礎。幾何概念的學習,不僅可以 啟發學童對環境的探討、增進其對環境的暸解、更可以培養洞察力與 增強概念的學習…等。同時,對於接受九年一貫課程的學生,在幾何 能力的表現情形如何也值得研究。

本研究為吳德邦(2003)主持之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報告(計劃名 稱:國小學生在 Duval 的知覺性理解、操弄性理解、順序性理解、推 論性理解和 van Hiele 理論關係之研究。計劃編號:

NSC92-2521-S-142-004。)之助理員。本碩士論文為該研究計劃之部 份成果。

本研究是針對接受九年一貫數學課程的國小學童,在簡單的幾何 平面圖形上,接受「吳-薛氏幾何概念測驗」的評量研究。藉以了解 國小學童在簡單平面圖形概念的發展,以提供教師教學時之參考。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

(一) 探討近年來國民小學數學幾何教材

1. 分析van Hiele 理論應用在國民小學數學1993年版幾何 教材之情形

2. 分析van Hiele 理論應用在國民小學數學九年一貫課程 暫行綱要之情形

3. 分析1993年平面幾何課程與九年一貫暫綱幾何能力指標 的異同之處。

(二) 探討接受九年一貫數學課程的國小學童,接受「吳-薛氏 幾何概念測驗」之表現情形。

(二) 探討接受九年一貫數學課程的國小學童,接受「吳-薛氏 幾何概念測驗」之表現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