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五節 研究者反思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6

域理論(field theory)、人與環境配適觀點(person-environment fit)、學習理論 (learning theory)搭配,解構實習生在不同學習脈絡的關係。

二、 研究方向與方法

由於實習議題覆蓋在不同的教育脈絡下,可能有待不同學科或不同研 究方法,才能彰顯以及了解在這學習脈絡下的複雜性。由本研究之基礎,

建議未來之研究方向包括:

1. 人際關係的實習影響上,未來可以採用質化研究典範深入了解。

2. 可採單案設計法或實驗法測量實習前後/不同組別在專業意向的改 變程度。

3. 評估研究除過往專業能力的評估之外,評估面向可再包括實習生在 實習期間對機構所產生之效益。

第五節 研究者反思

在論文口試通過後,我花了點時間檢閱文獻與校訂文章,並重新檢視研究者 的角度。量化研究的角度由實證來說話,而研究者則是拿著名為「實證」的筆,

試圖說一段故事。雖然這個故事就如同許多童話的結局,或如宋代山水畫的留白 一般,點落在未完的想像之間,也因此反而有更多揮灑、延續、想像的空間。研 究者深感幸運的是,在指導教授的協助之下,撰寫故事到了尾端,發現自己並未 從故事中缺席,而是進出在實證資料、與其他研究生的對話和個人經驗之間,對 於自己就讀研究所的動機和實習經驗的一點缺憾皆有所交代。其間,與許多研究 生透過問卷、電子郵件的往返、非正式的電訪、面訪互動,聽聞了許多經驗,也 得到了許多支持力量,但有許多資訊因不在這篇論文的研究範圍內,因此無法傳 達出來。本節以較偏向散文的形式,希望能釐清研究者的思考軸線和未完的議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7

撰寫論文伊始,有許多議題是研究者關心,與本研究有點關係,但卻非一篇 碩士論文能夠處理的。如果以一個倒三角來看待社會工作專業、社會工作教育、

社會工作實習三者之間的議題層次,應該是由大到小、緊密相連,因此我反向處 理,希望能透過實習制度的改善,使社工教育更為有效,在訓練更多社工人才後,

進而可以找到讓整體專業發展的力量。但是顧及議題之大,自身經驗之不足,因 此,我放棄尋找解構專業環境、教育實相的大論述(grand narrative),而以實證性 的資料佐證實習教育的現況,希望能反映某部份的真實,同時也期待透過本研 究,讓一種由下而上(bottom-up)的敘說形式可以被看見。

在論及實習教育前,我想先談談個人的省思與觀察。

大學時代雙修社會工作的兩年間,我認識了一些社會工作的專有名詞和知識 概念,但真正開始觀察與瞭解社會工作,是研究所階段的學習。在這研究所階段 的兩年半間,我為我所觀察到依附在國家底下發展的社會工作,乃至自身的行動 位置究竟是跨界、越界或是根本尚未起步而感到內在焦慮,但焦慮之餘在對外之 時又總能肯定專業、侃侃而談。

有次為苗栗大埔農地徵收事件上街時,與心理系的同學討論社會團體工作的 實施範疇和內容,澄清彼此對團體的想像和著眼點放在哪端,又在青少年政策白 皮書的公聽會上,為學校專業輔導人力發言。我並不存獨尊社會工作之心,只是,

我認為當專業間的工作重點有所不同時,社會工作確實能有所貢獻。

雖然肯定專業有效性,但對受過社工教育學生從事社會工作的不可替代性仍 有存疑。且不論計畫訂定和資源連結,我曾看過許多因個人特質、信仰而投身的 志願服務者,對個案的關心和協助並不亞於受過專業教育的專職社工。到底社會 工作的專業定位為何?社群內部的對話足夠了嗎?希望透過社會工作教育培育 出怎樣的社會工作者?如果Payne 所勾勒出來的三角是一種認識社會工作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8

與實務的角度22,但為何我所眼見的社會工作者多半在高案量、高工時,日復一 日的壓力環境中失卻為案主和為自己倡導的能量?

在一次主持以社會工作者為對象的民主學習圈(study circle)的經驗裡,與會 者在討論原始設定主題之外,也談了薪資、津貼等勞動條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一線工作者說出自己薪資的困難,但問其是否要求加薪或以何種方式提高勞動權 益時,工作者抿著嘴說不出口,管理階層則眉頭一皺、雙手一攤,訴說人力費、

業務費的不足,政府契約補助款不夠的部分,母機構也無法無止盡的補貼。

五個工作者領三人份的薪水、有些機構美其名的回捐成為流向不明的款項,

案量繁重對於記錄有心無力,在在都是工作者面臨的勞動環境,若有機構控制觸 角不及之處,便以社會工作者的天職以控之。2010 年曹小妹事件讓社工走上街 頭,但我看著走上街頭的實務工作者,邊喊著訴求的口號,邊不時的撥打手機,

每通電話的後頭又是一個求助的人、無法放下的掛念。這樣的圖像令我震驚,當 助人者成為受助者或倡導者,捉襟見肘的樣貌似是無法自處。雖然第三部門本非 為營私,但若連基本薪資、人身維安都無法保障,工作者畢竟不是完全的奉獻者,

再多的熱情終有消融之時,體制的良善才能保住更多的人才。

讀者或許會問,這與社會工作實習、實習生的關連性為何?談實習議題談到 專業的發展是否太過?我認為,不但有必要談,而且應該放在培育專業人才與專 業發展的整體光譜來看實習生養成的重要性。實習生為社會工作的勞動後備軍,

一位好的實習生,機構會想網羅成為日後的工作成員,也有些研究生在幾年經歷 之後,可能會成為政府的委員或機構的督導,返回指導機構的未來走向,整體專

22 Malcolm Payne 於 1992 所提出,社會工作實務的理論融合了反身性治療的觀點、社會主義─

集體主義的目標,以及連結了個人主義─改革主義的思維(引自 Payne, 2006)。反身性治療注重個 人發展與實現,強調情感與人際之間的反應,關注個人層面的改變。社會─集體主義,則表示了 社會工作的想法關注社會本身的目的,關注社會變遷。個人─改革主義則聚焦在社會與政治命令 秩序的回應,關注維持社會秩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9

業的行動者在人,若不重視教育的過程,如何期待一個學生能完全自發的成為一 位適任的工作者?

而當我所謂的這種由下而上的聲音被傳達出來時,處理的手法可以有很多 種,我可以選擇中性的論述,因為實然面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機構與實務工作者在 人手不足的窘迫,學校教育者也在教學、研究、服務等要求下顯得應接不暇,造 成期待落差與某些人實習經驗不佳其來有自。但相較於中性的陳述,一種需求未 能滿足的負面經驗表態,應是較能發人省思的,因此我希望能讓某些話語以直白 的方式呈現。

由於社會工作在傳統上是一種女性主導的職業(female-dominated),在照顧勞 動並不被看重的價值觀中,社工教育相對被認為沒有價值(Pelech et al, 2009),而 當工作者也不將實習傳承視為己務時,便發生「學生反映機構將學生學習置於服 務提供之後」(Bogo et al., 2002;引自 Bogo, Wayne, &Raskin, 2006)的憾事。

實習生對「機構和學校督導都會期待我們寫作業,但是其實他們沒甚麼時間看,

回饋也很少」、「或許要有好的督導要看運氣」的無奈,當碩士班實習生向機構督 導提出自己想學的內容時,「機構督導只說做不到」,更甚者機構督導對實習生提 出「你就放空不就好了嗎?」的壓制,乃至有實習生反映在實習後「懷疑自己的 人格是否有問題?」、「我真的還適合從事這個行業嗎?」23這些經驗著實令人心 疼。當機構一口咬定學校教育無法訓練出合適的社會工作人才24時,似乎也沒想 過自己在實習過程中有可能一手推開未來的從業者。

而對注重實證基礎的社會工作學界,在劉可屏、王永慈(2002)提出一連串的 實習教育問題之後,相信學界並非無感,但在多年後的今日也始終未能作出回應

23 括號所引用之內文為受試者在問卷中所留,或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與碩班研究生談論實習經 驗而記下的筆記內容。

24 研究者曾接觸過幾位機構的主管,他們表示了用人的難處,認為許多新一代的工作者沒有實 務上手的能力、缺乏抗壓的彈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0

25,究竟為何制度要如此安排?時數多少洽當?次數多寡是否有別?在職生的難 處是否可有相對的配套措施?不同的教育層級應該著重的面向為何?而是順著 行之有年的制度,模板化的讓社會工作研究所學生長成同一套模樣。

我並非一意指出實習場所的敝處、督導不利或學校教育制度設計的問題,而 是認為專業的自省是必要的,也期待某些學生的聲音可以被看見。相信社會工作 自身有接納雜音的雅量,然後再以另外一種形式轉化出不同的觀點,或許是機構 的觀點、學校教育者的觀點,當這些議題被論述清楚之後,社群內部的集結會更 有力量,走出一條專業之路。以本研究的結果而論,學校督導影響研究生的專業 認知,機構督導對實習收獲有很大的幫助,只有學校與實習機構一同協力,才能 訓練出未來更適任、更能體察現況不足、更能瞻望未來方向的人才。

最後,我自省,自身做為一個準社會工作者,對於專業思考的斷裂和矛盾性,

就有如弱勢族群面對強勢文化,交雜著抗拒與模仿的心態,想要穩固自身的專業

就有如弱勢族群面對強勢文化,交雜著抗拒與模仿的心態,想要穩固自身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