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為了描述台灣當前社會工作碩士班研究生之實習情形,因此透過問卷調查方 式蒐集資料。現今國內外實證研究多為實習滿意度問卷,以及評估實習生具備的 知識、價值與技巧能力(competency-based)而發展的實習評估量表,而未有問卷對 實習生之實習期待及後續影響加以測量,為能確實穩合研究目的之需要,因此自 行發展研究問卷。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設計,交待本研究之研究問題、研究假設、

與變項之操作性定義;第二節說明研究工具的編製過程及量表分析方法;第三節 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對象與資料蒐集情形;第四節描述資料回收後的分析方法;第 五節則說明研究進行時所著重的研究倫理。

第一節 研究設計

壹、 研究問題

一、研究生對於實習內涵之期待為何?

二、研究生所經驗到的實習內涵實質為何?

三、研究生所感受到之實習期待與實際實習內涵之落差為何?

四、研究生所感受到的落差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五、研究生對於實習收獲的評價如何?

六、研究生對於實習收獲的評價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七、研究生實習後對於社會工作的喜好、認同與職業傾向會如何改變?

八、研究生對於社會工作的喜好、認同與職業傾向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0

貳、 研究假設

一、個人因素不同對於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會有影響。

(一) 不同性別的實習生在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上有顯著差異。

(二) 不同年級的實習生在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上有顯著差異。

(三) 不同身分別的實習生在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上有顯著差異。

(四) 有無工作經驗的實習生在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上有顯著差 異。

(五) 實習生的實習次數不同對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有顯著影響。

(六) 先前實習經驗的評價與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有相關性存在。

(七) 實習期間的不同在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上有顯著差異。

(八) 實習準備的不同,對於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有顯著差異。

二、實習機構特質對於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會有所影響。

(一) 不同的機構性質對於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會有顯著差異。

(二) 不同的實習地點對於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會會有顯著差異。

(三) 不同的實習領域對於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會會有顯著差異。

(四) 機構主要服務方法的不同對於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會會有顯 著差異。

(五) 實習前有無訂定實習契約,對於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會會有 顯著差異存在。

(六) 對於組織氛圍的感受,會對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造成影響。

三、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會受人際因素而影響。

(一) 學校督導的學歷背景對實習生的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分數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有顯著差異。

(二) 機構督導的學歷背景對實習生的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行意向分數會 有顯著差異。

(三) 機構督導與實習生之互動關係愈佳,則期望落差愈低,實習收獲與知情行 意向分數愈高。

(四) 學校督導與實習生之互動關係愈佳,則期望落差愈低,實習收獲與知情行 意向分數愈高。

(五) 學校同儕與實習生之互動關係愈佳,則期望落差愈低,實習收獲與知情行 意向分數愈高。

(六) 實習夥伴與實習生之互動關係愈佳,則期望落差愈低,實習收獲與知情行 意向分數愈高。

(七) 實習生會因與案主及其他專業者的互動,而對期望落差、實習收獲與知情 行意向分數有所影響。

四、實習收獲會因期望落差程度的不同而有影響,實習期望落差愈大,實習收獲 愈小。

五、知情行意向會受實習收獲之影響,實習收獲愈高,知情行意向分數也會愈高。

參、 變項操作性定義

根據文獻回顧擬定研究架構如第二章第四節,再以此構面發展問卷,主要可 分為自變項:「研究生個人層面變項」、「實習機構層面變項」、「人際層面變項」,

與依變項「實習內涵與實習期待落差」、「實習收獲」、「知情行意向」六大部分,

以下說明各變項之內涵與操作性定義。

一、 自變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一) 個人層面因素

置於問卷第一部分;指個人背景資料、實習前個人對於實習所實際進行之事 項、以及個人對於過去實習經驗之想法,變項內涵如下:

1. 性別:(1)男;(2)女。

2. 年級:(1) 碩二;(2) 碩三;(3) 碩四及以上。

3. 身分:(1)一般生;(2)在職生。

4. 實習之前曾有過社會工作之工作經驗:(1)否;(2)是,填答是者則續答 兼職或全職及年資。

5. 實習次數:(1)包含大學部實習總次數;(2)碩士班實習次數。

6. 先前實習經驗的整體感受,請受試者以 0-10 分來評價。

7. 近一次實習時間:請受試者填答西元計年。

8. 實習期間為:(1)期中實習;(2)暑期實習。

9. 實習前進行項目:本題為複選題,主要關注實習前的資訊蒐集方式及實 習計畫書的討論方式,詢問實習前研究生是否向老師、同學、學長姐、

機構蒐集相關實習訊息及討論實習內容。

(二) 機構層面因素

置於問卷第二部分;本變項指碩士班實習生前一次實習機構之特質與軟體 部分,變項內涵包括:

1. 機構性質:(1)公立;(2)私立(含公設民營)。

2. 實習地點;(1)國外;(2)國內北區(宜蘭至新竹);(3)國內中區(苗栗至雲 林);(4)國內南區(嘉義至屏東);(5)國內東區(花蓮、台東);(6)國內離 島(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地區)。

3. 機構服務領域:本題為複選題,原始設計包括 16 個領域:(1)一般醫療;

(2)心理衛生(含精神醫療與復健);(3)經濟與弱勢扶助;(4) 學校社會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作;(5)社區型長期照顧;(6)機構型長期照顧;(7)早期療育;(8)收養或 出養;(9)寄養或安置;(10)酒藥癮戒治;(11)家庭暴力暨性侵害(含高 風險) ;(12)犯罪矯治;(13)跨國人口(如移民、移工等) ;(14)社會工 作管理(如募款、款項分配、非營利行銷等);(15)社會政策與倡導;(16) 其他。施測後根據填答結果新增社區工作、社區型青少年福利服務、

家庭社會工作三類。

4. 機構主要服務方法:本題為複選題,題項包括:(1)個案工作;(2)團體 工作;(3)社區工作;(4)社會工作研究;(5)方案設計與評估;(6)社會政 策與立法倡導。

5. 實習機構是否有與實習生訂定書面的實習契約。

6. 組織氛圍:

(1) 概念性定義:前一實習機構的機構彈性、實習生對實習機構的認同 程度、與機構中人的相處情形,構成整體使實習生感受到的組織氛 圍狀態。

(2) 操作性定義:組織氛圍量表共有 11 題,其中第 2 題與第 10 題為反 向題,受試者根據每題的敘述回答認同的程度,各以0 至 4 分計,

研究者在因素分析與刪除因素負荷量較低的題項之後,將之加總而 得組織氛圍分數,分數愈高,代表整體組織氛圍愈好。

(三) 督導教育背景因素

考量到問卷編排一致性,督導學歷背景兩題置於機構向度下詢問,並將標 題調整為「實習機構與督導」。變項內涵如下:

1. 機構督導學歷:(1) 社會工作;(2) 社會福利(含兒童與家庭福利、青少 年福利、衛生福利等);(3)社會學;(4)輔導諮商;(5)犯罪矯治;(6)不 知道;(7)其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2. 學校督導學歷:(1) 社會工作;(2) 社會福利(含兒童與家庭福利、青少 年福利、衛生福利等);(3)社會學;(4)輔導諮商;(5)犯罪矯治;(6)不 知道;(7)其他。

(四) 人際層面因素

人際互動情形量表置於問卷第四部分,變項內涵如下:

1. 概念性定義:人際互動情形指在實習過程中,與實習生相關的重要他人 與實習生的互動關係好壞程度,以及這些重要他人協助實習生澄清及調 整實習期待與內容之情形。

2. 操作性定義:本量表共有 16 題,分別探討學校督導、機構督導、服務對 象、學校同儕、實習夥伴、實習中合作的其他專業人士在實習中對於實 習期待的影響,每題各以0-4 分計,再加總為人際關係總分;在第四章 第一節中,根據因素分析結果再分做五個因素分數,分數愈高,代表人 際關係愈好,協助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澄清與調整實習期待的能力愈佳。

二、 依變項

(一) 實習期待落差

1. 概念性定義:碩士班研究生前一次實習中,對於實習內涵的期待與實際 參與的程度之間的落差情形。期望程度與實際情形依據時間點區分,

期望程度意指研究生在歷經資訊蒐集、討論等的整體考量後,於踏入 機構實習的那天對於不同工作方法的期待;而實際情形則是在整個實 習階段所從事的實習內容。

2. 操作性定義:將實習內涵分作個案工作、團體工作、社區工作、社會工 作研究、方案設計與評估、社會政策與立法倡導、實習作業撰寫、其 他行政庶務之協助等不同項目,每個面向下設計有若干題項,詢問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試者在所期待的實習內涵中,每一題項上的期望程度,以及實際達成 之程度,各以0-10 分計,再計算變數之間的落差而成本依變項,由於 計算方式是以期望程度減去實際參與程度,因此本項變數為一涵括負 數至正數的連續變數,若期待落差分數為負數,代表實際參與情形大 於期望程度,若分數為正數,則代表期望程度大於實際參與,分數為 零則是實習期望與實際情形相符。

3. 為減少受試者填答時間,每一向度前設計兩個題目,分別詢問對該面向 是否有期待、是否有參與,若有期待或有實際參與才需續答後面的題 項,也因此各個項目的填答率並不一致。

(二) 實習收獲

1. 概念性定義:實習生在實際參與過實習項目之後,個人對實習收獲之整 體評價。

2. 操作性定義:在各個實習項目參與面的最後一題詢問受試者對該實習項 目的收獲評價,各以0-10 分計,再將個案工作、團體工作、社區工作、

社會工作研究、方案設計與評估、社會政策與立法倡導、實習作業撰 寫、其他行政庶務之協助等八個面向的實習收獲加總而得,分數愈高,

代表實習生對實習收獲的評價愈高。

(三) 知情行意向

1. 概念性定義:碩士班研究生於前一次實習之後對於喜歡社會工作、認同 社會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及從事社會工作的意願程度。

2. 操作性定義:本項目共有三題,分別詢問受試者,各以 0-10 分計,再

2. 操作性定義:本項目共有三題,分別詢問受試者,各以 0-10 分計,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