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踐

第四節 研究工具

關懷倫理學提及關懷者與被關懷者皆是關懷關係中的主體,雙方皆會在關 懷關係中影響彼此。雖然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之間並非存在 著關懷關係,但是秉持著在關係中雙方會因為互動交流而有所改變,為此,研 究者認為本次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即為研究者本身。不過,考量到研究參與 者可能會受到研究者個人的思維影響,因此研究者將會遵循關懷倫理學提及的 全神貫注及設身處地方法,在訪談中將研究參與者視為主體,聆聽其在過程中 所描述的經驗與感受。

貳、研究邀請(附錄一)與訪談同意書(附錄二)

考量到一般民眾在受訪前,會因為不了解研究的過程及內容而感到焦慮,

甚至因此拒絕受訪。所以研究者在尋找研究參與者前,會事先送上研究邀請 函,盡可能地詳述訪談動機、預計花費時間及方式等,一方面補足研究參與者 的未知事宜,另一方面也使得研究參與者及了解,在研究進行中的權利及義 務。

另外,在訪談之前,為了確保研究參與者全然了解,訪談時所擁有的權利 義務,因此研究者會給予研究參與者一份訪談同意書,並以口頭的方式再次詳 細說明訪談的目的、保密原則、錄音設備及錄音檔的使用,並在徵得研究參與 者的同意後,請其簽訂訪談同意書。

參、訪談大綱

為了確保在訪談中能蒐集到豐富及有利研究結果的資料,研究者在事先閱 讀許多相關文獻後,擬定初步的訪談大綱,再進入前導性研究,並在前導性研 究後,研究者也會與前導性研究的參與者共同討論、修訂訪談大綱,最後經得 指導教授認肯後形成正式訪談大綱。

74

此外,因為訪談大綱僅是一個粗略的方向,為此研究者僅以主要的大方向 設計問題,其餘的會在訪談時以具體、言簡意賅的方式描述,並隨時依照訪談 狀況進行修改。

本研究的訪談大綱:

一、愛滋助人工作者助人動機

1-1 您當初決定擔任愛滋助人者,是基於對服務對象情感上的愛與關懷,或認為 他們在法律權利上需要更多倡議,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1-2 針對這樣的初衷,您曾採取哪些具體的助人行動去實踐它們?

1-3 請您回想過往的生命經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初衷而願意付諸行動提供關懷 呢?

二、愛滋助人者印象深刻的助人經驗

2-1 過往在服務愛滋感染者時,曾發生過哪些事情令您印象特別深刻?您為什麼 會對這次的經歷特別有感呢?請盡可能描述當時的情況,例如事件發生時,你正 提供愛滋感染者什麼樣的協助?您與他/她的互動狀況為何?

2-2 延續 2-1 的題目。就我理解一般人在獲知感染身份時,會因為受到外界對愛 滋感染者錯誤認知的影響,導致感染者不願意輕易向他人透露身份。因此,想請 問當您面對外界社會對愛滋的不友善時,是如何與這位愛滋感染者建立助人者與 受助者的關係?此外,您又是如何協助他/她重建與自我和社會的關係網絡呢?

2-3 在這一次的事件中,您在為愛滋感染者提供服務時,是否曾在歷程中受到挫 折呢?舉例來說,是否曾因為外界或愛滋感染者的因素,使得對此份工作感到沮 喪?若有過,請簡單的描述其事件發生的經過,以及您又是如何因應呢?

2-4 當您回顧這一切所經歷的事時,您是如何去看待在您的助人歷程中曾發生這 樣的事情?而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您的理解是否也是一致?另外您覺得這件事情 對自己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個人層次、人際層次、文化層次的影響詢問)

75

三、愛滋助人者在助人歷程中的改變

3-1 請問您在服務愛滋感染者的過程中,是否曾有過和自己的個人特質有所衝突 的情況?例如因為性別、性傾向、信仰或價值觀的差異而受到個人存在處境的壓 迫?面臨這樣的情境時,您當下的感受是?又如何去看待及因應這樣的困境呢?

3-2 在提供愛滋感染者服務的前後,您是否有價值觀上的改變,例如對愛滋病/愛 滋感染者的看法差異,或者是個人心理層面的改變?這樣的變化,為您的生活帶 來了什麼樣的改變呢?

肆、訪談筆記及省思札記

徐宗國(1996)提及紮根理論的思考原則及處理技術,一方面講究嚴謹的研 究過程,另一方面也保留彈性的作法,因此紮根理論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是一 個不斷交錯進行、成螺旋向上的過程(林本炫,2005)。研究者會在每次訪談結束 後,盡快將當次的訪談稿藉由錄音檔來編碼,並檢視其訪談的過程與研究參與者 的互動等。此外,因為陳向明(2009)提及研究者需要在研究的過程中,時時檢 視自我意識,並對自我的主觀角度進行反省,所以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會於每 次訪談結束後,將個人在訪談中的心得、感受與反思紀錄在省思札記中,以作為 資料分析使用。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