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研究限制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試圖了解愛滋助人工作者在服務愛滋感染者的過程中,所展現的關 懷倫理意涵,並且期許有機會藉此做為助人工作者在服務愛滋感染者時的方 向。研究者從關懷倫理學提出本研究的理論架構,訪問任職於愛滋領域的十位 助人工作者,嘗試描繪出愛滋助人工作者在關懷關係間與服務對象的互動,以 下是根據研究結果來回應本論文的四個研究問題:

壹、愛滋助人者以真誠且開放的態度,與服務對象在情感交流中建立 關懷關係。

一、夾雜自然關懷及倫理關懷二者動機,在愛滋領域中實踐關懷

根據研究參與者的分享,愛滋助人工作者在進入愛滋領域前,與愛滋病或愛 滋感染者的距離,如同在林婉婷(2011)將 Noddings 的同心圓關係中所呈現的,

多半是在最外層的地方,亦即對愛滋議題感到陌生或存在負面感受。然而,在研 究中可以看見,助人工作者最終選擇投入愛滋領域服務的動機,大多與個人生命 經驗有關。例如因為個人性傾向或疾病身分,在自我認同歷程中開始關注愛滋議 題,亦或是在成長歷程中受到重要他人、宗教信仰或所學專業影響,萌生成為助 人工作者的想法,期待透過關懷行為的實踐,滿足自我需求及延續美好關懷經驗。

當愛滋助人工作者與愛滋病或愛滋感染者真實接觸時,愛滋助人者有如獲得一個 與愛滋議題間產生關係轉變的契機,使其藉由第一視角理解愛滋病及感染者的處 境,對愛滋病的認知與感受從漠視、恐懼逐漸轉為接納及包容,並引發更進一步 的關懷行為,實踐如同對身邊親密他人或熟識的人的關懷。

187

研究者認為,因個人經歷引起助人工作者開始關注愛滋議題,甚至存有動能 為愛滋感染者發聲的行為可謂自然關懷;至於出於社會規範或專業所學,甚至因 個人疾病身分而認為「應該」提供關懷,促使助人者進入愛滋領域提供感染者直 接服務的行為,則是倫理關懷。不過仔細區辨後,研究者發現愛滋助人工作者的 關懷動機大多同時夾雜自然關懷與倫理關懷。根據研究參與者的分享,有些愛滋 助人工作者因為個人生命經歷,開始關注愛滋感染者在社會上的處境,然而真正 促使其成為愛滋助人工作者的原因,是因為認為社會上不應當有人受到歧視或汙 名的對待。研究者認為二者的關懷都是源自於對受關懷者的愛,儘管有的關懷動 機偏向於 Noddings 提到的倫理關懷,源於社會或是專業背景而認為所需要給予 受關懷者的愛,因此在提供服務時會有許多侷限;然而經過長時間與愛滋感染者 相處後,愛滋助人工作者逐漸對愛滋感染者有更多的了解,因此在關懷關係中逐 漸將服務焦點,從提供者的視角轉向受助者,有如 Noddings 提到的動機移置,使 愛滋助人工作者得以擁有承擔關係裡不可預期結果的勇氣。

二、以真誠及不批判的態度面對愛滋感染者,並藉由情感流動與其建立關懷關係 當社會對愛滋病有強烈的恐懼和排斥時,對尚未做好心理準備的愛滋感染者 來說,疾病身分的曝光無疑是個巨大的傷害。為此,許多愛滋感染者在擔心身分 曝光的前提下,被迫選擇將自己孤立於社會網絡之外,造成其因網絡關係失去而 心中產生失落感。根據研究參與者的回應,包含愛滋助人工作者在內,每個人都 渴望在關係裡得到他人的支持與理解。因此,當愛滋助人者主動與愛滋感染者建 立關懷關係時,似乎也在扭轉或改變愛滋感染者自我保護的方式,因為重新建立 的正向關係,能使其對以感染者身分與外界建立關係重拾信心。

在研究參與者的回應裡,愛滋助人工作者與受關懷者建立關係的初期,會藉 由揭露自我疾病身分或擺脫專業身分的束縛,化解雙方初期關係間的距離,以情 感上真誠交流作為關懷關係建立的起源。不過,當愛滋助人者以真誠的態度與受 關懷者互動時,會另外發現,因為愛滋病與「性」的連結,使得在保守教育體制

188

下長大的助人工作者,在助人的歷程中,容易與自我的價值觀產生衝突。為此,

身為一位愛滋助人工作者,當其在關懷關係中面對倫理道德層面上的議題時,尚 需要保持一顆勇於接受道德挑戰,以及不輕易給予批判的心。

三、在情感流動中,時刻檢視自我面對服務對象需求時的感受

在研究中發現,愛滋助人者需要隨時檢視個人在關懷關係裡的情緒反應,以 便了解自己在關係裡的狀態後,嘗試從差異中找到與服務對象相處的方式。根據 研究參與者的回應,愛滋助人工作者會因為個人工作價值觀、疾病身分,或者情 境上的差異,在面對服務對象的需求時有著不同的反應。例如可能會因為服務對 象的疾病身分與自己相同,而沒有特別感受,或是因為受關懷者與愛滋助人者的 生命歷程過於相似,因而產生共鳴而引發負面感受。另外,當服務對象的需求與 助人者的自我利益有所衝突,或是意識到無法在短暫時間內協助服務對象脫離困 境時,愛滋助人者或許會感到忿忿不平或不開心。儘管如此,在面對這些情緒低 落的狀態時,愛滋助人者還是會將其作為關係深化的轉捩點,盡其所能的找到經 營雙方關懷關係的方式,例如以實際行動代替愛滋感染者向政府發聲,或是認知 到自我限制,僅以情緒支持接納服務對象的需求。

四、擴大關懷關係,在社會中實踐愛滋關懷

社會上對愛滋病及愛滋感染者的觀感,容易影響愛滋感染者自我疾病身分的 認同。因此,愛滋助人工作者在助人過程中,不僅會全然關注關懷關係裡服務對 象的狀態,也會嘗試在生活中友善面對愛滋病議題,以身教的方式影響生活周遭 的朋友,一點一滴地創造愛滋友善的環境。

隨著社會變遷,儘管社會氛圍逐漸能接納愛滋病議題或愛滋感染者者,然而 愛滋助人工作者卻發現,還是有許多人因為忽略愛滋議題而持續對愛滋感染者抱 有偏見及歧視。為此,愛滋助人工作者在反思自我接納愛滋感染者的歷程後,會 嘗試以多元的方式,為社會大眾創造與愛滋感染者互動的機會。例如透過故事描

189

述讓愛滋病與社會大眾的生命有所連結、跳脫公衛思維,以跨領域的方式執行愛 滋宣導,讓學生不再僅以疾病思維看待愛滋議題。或是嘗試營造一個民眾能與愛 滋感染者相處的環境,培力愛滋感染者與社會大眾對話,讓民眾有機會與感染者 接觸,練習對愛滋感染者展現關懷行為,也讓愛滋感染者從民眾的回饋中看見自 我價值,進而越來越能自在地與他人相處。

貳、看見服務對象在具體情境中的個殊性,提供個別性服務及協助創 建完善制度

一、在具體情境中,同理愛滋感染者的處境並提供服務

關懷倫理的實踐是從日常生活中,透過全神貫注及設身處地了解弱勢族群在 社會上生存的處境後,從理解個別差異開始,在關懷行為中不帶有任何價值判斷 地,以開放自在的態度與其互動並接納對方。在愛滋領域中,儘管愛滋病已經成 為慢性疾病,但因愛滋病毒不單僅影響一個人的生理狀況,還涉及個人心理狀態、

家庭關係或人際交友等。為此,愛滋助人工作在陪伴感染者過程中,除了關注於 感染者的生理健康之外,也需要從感染者的生活脈絡中,了解其目前所面臨的問 題及需求,例如在感染之後的自我價值認知、生理的性需求、家庭間的關係等。

當愛滋助人者設身處地理解每位服務對象的生命故事時,便可嘗試在同理之 中提供個人化的服務。例如,在面對於尚未準備好進入醫療體系的初篩陽性患者 時,他們會選擇默默在生活中扮演聆聽者的角色,或者是在關懷關係中藉由對話 的過程,與服務對象一同釐清自我現階段的處境及未來規劃,並且在提供需求時,

盡可能以服務對象的利益為優先考量。甚至在與感染者互動中發現服務對象對於 感染後的人生感到徬徨時,愛滋助人者也會立即在溫柔的互動中,表現出專業的 態度,以提供專業知識來平撫愛滋感染者因無知所帶來的徬徨與焦慮。

除了陪伴服務對象面對人生困境之外,愛滋助人工作者也會從關懷關係中,

與服務對象一同重新找回內在的力量,使其有能力繼續面對未來的人生困境。當

190

愛滋助人者會將服務對象視為有行為能力的人,便會在關係中以多元的方式落實 增強權能的觀念。例如,有些愛滋助人工作者會參考自身經驗,以自我揭露和對 話的方式,提醒愛滋感染者的人生依然充滿無限可能,或是適時透過正向話語培 養其疾病身分的認同,並且提升他們與社會大眾對話的意願。這樣一來,不僅可 以使民眾有機會理解感染者的真實處境,也能讓感染者重新認定自己的疾病身分。

愛滋助人工作者甚至會透過定期聚會、舉辦議題性的講座,提升愛滋感染者的知 識,使其增進個人的相關知能及內在力量。

關懷倫理學認為人從出生開始,便不可能獨立生存於社會上,成長的過程會 隨時受到他人的影響;關係越發緊密,越容易受到對方行為影響。為此,愛滋助 人者在以感染者利益為優先考量的原則下,除了提供愛滋感染者服務之外,也會

關懷倫理學認為人從出生開始,便不可能獨立生存於社會上,成長的過程會 隨時受到他人的影響;關係越發緊密,越容易受到對方行為影響。為此,愛滋助 人者在以感染者利益為優先考量的原則下,除了提供愛滋感染者服務之外,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