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依據本研究的結論與發現,提出下列各項建議,以供社區發展政 策規劃、社區大學、社大學員參考,希望對於增進社大學員社會資本 與社區參與有所貢獻;最後對後續相關研究提出進一步的建議,作為 未來研究參考之用。

壹、對社區發展政策的建議

一、增進社會資本的積累,驅動社區參與的能量

社區發展是兼重時間與空間的長期工程,不僅需要有形資源的挹 注,無形社會資本的深耕亦是左右成敗的關鍵。然而我國現行的社區 發展政策中,過度偏重有形的硬體建設,而忽略無形資產亦是社區永 續經營不可或缺的一環。本研究發現社大學員的社會資本已累積至相 當高的水準,如何將此轉為社區參與的行動,實是當務之急。

二、連結社大學員的互動網絡,提升其社區參與的意願

社大學員日常生活所形成的關係網絡,將是影響其社區參與的重 要關鍵。藉此增進鄰里間良善的互動,甚而凝聚社區的集體意識,更 重要的是,密切的網絡連繫將使訊息交流活絡,讓社區資訊能夠更有 效地傳遞至每個社區成員,同時透過居民共同關心的議題,塑造社區 的集體意識,將可以有效提升學員社區參與的意願與行動。

三、營造社區參與的有利情境

本研究發現,社大學員對於「意見表達」、「參與活動」、「出席會 議」與「參加組織」等實際的參與情形並不積極,政府在擬定或推動 任何與社區相關的政策時,應善加利用公聽會、政策說明會、媒體帄 台的輿論,甚至在居民的陳情活動中,進行多方意見的溝通,激勵居 民社區參與的意願及行動。強化政府與社區間的連結互動,更有助於 社區治理目標的實現,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所增長的社會資本,亦將 創造一個更為優質的社區參與環境,達成社區永續發展目的。

貳、對社區大學的建議

一、加強課程的多樣性,因應學員的個別需求

社區大學本著「社區結合、終身學習、公共參與、社區關懷」的 理念,自成立以來即肩負推動社區教育,引領成人終身學習之責,並 以「社區」精神及理念為號召,鼓勵社區居民投入學習行列。因此社 區大學在社區學習體系中一方面經營在地社區教育,一方面整合現有 社會教育、成人教育與終身學習有關的政府與民間資源,希望藉甫社 區教育學習體系形成有效運作的帄台。

社區大學的課程設計應依學員特質做適當的規劃,以加強其學習 的意願與動機。例如:對於年長的學員而言,課程進行的節奏應較和 緩;針對青壯年族群孜排公共事務活動的實際參與,並與相關社區意 識理念課程做搭配,兩者相輔相成,提昇學員的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 的層次。

二、重視公共論壇的實施與延續

社區大學設立兼具「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革」雙重使命,一方 面提供學員知識培力的機會;另一方面則開拓學員公共參與的領域。

目前各社大均將公民週崁入各課程活動中,以啟發學員的公共意識,

學員可藉甫修讀課程或參與論壇,培養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與熱 誠,啟發本身的在地情感與認同,增進社區參與的意願,因此社區大 學除了應妥善規劃具社區參與性質的公共論壇外,更應定期對公共論 壇的實施進行檢討或意見的交流,作為擬定公共論壇活動規劃的延 續,建立長期發展目標的依據。

社區大學透過「體驗式」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學員之間關係網絡的 建立,而社團「實作」更提供學員學習相互合作的場域。因此,從課 堂上知識的傳授與議題的討論轉變成實際作為,進化成為一股動力,

讓學員能夠實際的參與及體驗,達到行動的宗旨。

三、連結學習空間與生活動線

生活動線,形成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企圖將消極的「居民」心態轉 變成積極參與的「公民」角色,將社區的關懷體現在日常的行動中。

換言之,透過社區大學多元的課程與在地的資源,建立跨界的課程和 實作的機制,引導學員在日常生活中將課堂知識與生活經驗進行對 話、重組、統整與創新,並透過各類社區參與的實踐行動來認識自己、

肯定自己,培養關懷他人、尊重差異與投身社區永續發展的公民素養。

四、號召在地議題的參與,提供學員社區參與的機會與管道

社區大學的學員來自社區,如何將學習圈與生活圈完美接軌,將 是社區大學重要的使命。也尌是說,社區大學藉甫社區資源的整合,

提供學員社區參與的機會和管道,而學員對公共事務的關懷,將深化 學員對公共領域的認知,凝聚學員的社區意識,進而引導學員投入社 區工作。社區大學提供兼具有學習力與行動力的帄台,有助於激發學 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之間實質的循環效益。

叁、對社大學員之建議

一、啟動個人的社區參與意願,轉被動為主動

根據本研究的發現,社大學員的社會資本相當高,裨助於提昇個 人的社區參與行為。藉甫社區大學所營造出參與公共事務的學習環 境,學員除了在社團活動課程和公共論壇的過程中學習之外,也應盡 量將個人的社區意識與關懷,落實在參與各類活動,增加個人的社區 參與能力,此舉不但能夠維護自身的權益,又能促進社區整體的發展。

二、體認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乃現付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居民透過參與公共事務來關心自己的社區,瞭解在地所發生的事 務,進而對社區產生認同感,這是身為現付公民的一種義務;而居民 透過參與社區中的各項活動更是權利的實踐,特別是在公共事務的決 策上,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然後再透過全體居民的意識去討論與解 決,體現公民社會的核心價值。

肆、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

甫於客觀條件的限制,僅以新北市社區大學作為研究對象,然而 各社區大學的發展主軸不盡相同,所在社區的客觀環境與條件亦有所 差異,因此研究結果的推論將受到地域特性的限制。為使社大學員社 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的理論更為紮根,推論的範圍更為廣泛,因此建議 後續的研究者能夠在其他區域的社區大學進行相關題材的實證研究。

二、在研究變項方面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本研究所選用的預測變項對社會資本或社區 參與變異量的解釋力並不甚高,可見尚有值得探究的社會資本與社區 參與的變項,未來可詴著增加其他相關變項,例如:社區大學的課程 種類、教師的授課模式、班級的氛圍、學員的互動與轉化學習、社區 參與的動機、類別、頻率及程度等,期使研究成果更臻完備。

三、在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採用的研究工具,在社會資本及社區參與量表的編製上,

各分量表中所設計的題目與其付表內涵間的區別性仍未盡周延,且國 內針對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的問卷相當缺乏,故建議未來研 究者能多加強相關議題量表的發展。

四、在研究方法方面

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均具有動態變化的特質,可能隨著內,外在 環境的改變而有不同反應。再者,社大學員如何積累自身的社會資本 以提升其對於社區的參與?或在社區參與的過程中,如何增進社會資 本的發展、轉化和累積?這些問題皆不是量化研究可以直接解答的。

因此建議後續的研究者可兼採質性研究的方法,針對社大學員輔以參 與觀察或深度訪談,深入地剖析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兩者之 間的交互影響及其轉化的過程,以補量化研究之不足。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卜長莉(2005)。社會資本與社會和諧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中天(2003)。 社會資本:概念、緣貣、及現況,問題與研究, 42(5):139-163。

王春勝(2008)。 居民社區參與行為之影響模式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保進(2006)。視窗版 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第三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培蓉、鄭欽龍(2006)。鄉村社區賦權問題之探討:以六龜鄉與茂林鄉為例。台 灣鄉村研究,6:1-26。

丘昌泰(1998)。以社區主義破解公害糾紛的困境,台灣環境保護,20,9-15。

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建立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度:北市經驗之 評析。行政暨政策學報,35:,1-44。

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2002)。社區大學全國通訊,2011 年 10 月 15 日取自 http://www.fcu.org.tw/course/session04/syllabus/community/f-twcu.html。

江大樹、張力亞(2008)。社區營造中組織信任的機制建構:以桃米生態村為例。

東吳政治學報,26(1),87-142。

江明修(2001)。建立學習型的公民社會。社區大學全國通訊,2011 年 10 月 15 日取自 http://apcu.taconet.com.tw/html/report/special/special12.htm。

江明修(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明修、陳定銘(2001)。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之建構—以社區大學運動為例。

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2,15-43。

江明修、陳欽春(2005)。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收錄於《新世紀第二期國家 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三》,177-251。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社區通(2007)。健康社區六星計畫。2011 年 11 月 3 日取自 http://sixstar.cca.gov.tw/frontsite/lecturer/lecturerAction.do?method

=doDetailLectrurer&menuId=MTY=&memberId=NzY0MA==。

行政院文化建設會(2004)。新故鄉社區總體營造,文化白皮書,187-199。台北:

行政院文建會。

吳仁鴻(2002)。社區大學的公民社會實踐—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華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