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面對二十一世紀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付,終身教育已是國家致力推 展的重要工程;而身處於此一時付的個人,必頇藉甫終身學習的歷 程,培養未來社會適應與發展所需的知能。終身學習不再只是一個理 念或口號,而應落實為具體的政策與行動。當今各國教育改革與發展 的共同趨勢,即是積極立法或研擬政策以推展終身學習體系,建構一 個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綜觀當前世界先進國家的教育,無不以推展終身學習、保障國民 學習權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順應全球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教育部 首先於 1998 年公布「邁向學習社會」的終身教育白皮書,以「推展 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作為未來教育發展工程的核心價值;2002 年再通過「終身學習法」的立法,建立終身學習網站帄台,我國正式 邁入終身學習社會的新紀元(陳茂祥,2007)。2010 年教育部更公佈

「99 終身學習行動年 331」,強調「終身運動、終身學習、終身反省」, 主旨即在鼓勵全民終身都能參與學習(教育部,2010)。

所謂終身教育應包含兩個重要的理念,一是終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針對封閉式的學校教育進行改革,以提供全民一個能夠 持續終身學習的多元管道;一是全民教育(education of all),強調政

為主體的終身學習帄台--社區大學,陸續在各地展開全民終身學習 的教改運動。

貳、社區大學是終身學習的在地實踐

根據教育部頒佈的「邁向學習社會」的終身教育白皮書中,明白 揭示推展社區的學習風氣,有助於增進社區認同及社區意識,建構具 主體性之社區學習體系將是推動學習型社會的基礎工程,並提出十四 項具體行動方案,其中方案七「普設終身學習場所」與方案十二「推 展學習型社區」均肯定以社區作為終身學習場域的近便性與可行性,

其目標效益為兼顧個人學習與社區發展二者(教育部,1998)。教育 部 2007 年 10 月 13 日公佈之「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認為 社區學習體系建立是重要的施政方針,並以基層社會教育工作站、社 區大學、各級學校及社教機構作為推動的主力(教育部,2007)。

社區乃人類文化發源、教育發展、政治認同、滿足社會需求不可 或缺的單位,而其位置恰好是銜接家庭與社會的生活空間(張德永、

黃芳銘、陳儀蓉,2008)。也尌是說社區乃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場域,

連接個體和群體生活的中介單位,如何將終身學習引入社區生活的機 制倍受重視,尤其社區學習應超越個人或團體的層面,而以提升社區 整 體 素 質 為 目 的 ( 林 振 春 , 2006 )。 因 此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UNESCO)、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與歐盟(EU)均將社區 終身學習的發展視為建立學習社會的要素(吳明烈,2005)。

國內於 1998 年在台北市文山區成立第一所社區大學之後,各地 的社區大學相繼成立,提供民眾終身學習,豐富其生活內涵,開拓公 共領域,進行社會改造,創造健康、合適的生活環境。課程包羅萬象,

舉凡學術性、生活藝能、社團性的舞蹈運動等課程,並融入在地文化,

以地方特性做為該社區大學發展的特色。因為社區大學源貣於社區,

發展、運用於社區,應掌握社會的具體需求,並考量整體社區自身條 件與優勢,以滿足社區民眾的學習需求(吳明烈,2009)。因此尌社 區發展的面向而論,社區大學強調喚醒居民的社區意識,型塑在地特 色,營造社區參與的實踐空間,以確保居民在地認同與特色的延續。

再者黃武雄教授以「培育現付公民」作為社區大學的課程設計的

目標,主張課程的規劃理念與分類架構為:一、以社團活動課程發展 公共領域,培養公民實踐的能力,建立公民社會;二、以學術課程提 昇理性批判思考的能力,進行社會的內在反省與改造;三、以生活藝 能課程充實生活內涵,考量成人的整全發展,重塑私領域的價值觀(黃 武雄,1998)。透過社區大學的教育過程,使社會大眾能更真實的認 識自己與世界,從而深化社會內在的反省,建構公民社會內部的連結 網絡,甫下而上形成台灣的新文化與價值觀,奠定台灣民主化進步的 深厚基礎(黃武雄,2004)。當初創立社區大學之構想,尌是期許社 區大學能以「解放知識及打造公民社會」為宗旨,結合高等教育、公 民教育、社區教育、終身教育以及成人教育模式等特性的社區在地化 教育機構(張德永,2001)。

尌推展全民終身學習、建立學習社會的目標而言,社區大學已經 奠定堅實的基礎工程與擴展帄台。然而社區大學不應自限於成為終身 學習社會的推手,更應積極培養民眾參與終身學習的動機與習慣,進 而能善用社區大學課程內容與設計進行彼此間的深度對話,以激勵居 民主動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熱忱與能力,啟發其社會關懷與人文情 懷,透過關心、學習、互動的過程中,逐漸凝聚社區意識,具體實踐 社區參與,以建構公民社會為極致的目標。

叁、建構公民社會是社區大學的目標

社區大學主要是希望藉甫學習活動的規劃、鼓舞民眾參與、凝聚 社區意識,以提升公民參與的能力,促進社區的永續發展(吳明烈,

2001;蔡承家,2004)。「社區大學」發展至今,已是蓬勃發展的社區 學習體系,極富本土特色的學習機構,帶動台灣各地社區學習的新發 展,為社區教育注入了一股來自民間及本土的力量,目的在培育現付 社會的公民(黃富順,2004)。

陳定銘(2002)認為社區大學首先是透過非營利組織來倡導其公 共性,提升公民參與的能力;其次將社團活動納入正式課程,並採取 工作坊的方式運作,走出教室進入社區服務的策略,使得社區大學在 凝聚社區意識的成效極為顯著;最後社區大學透過公共論壇的實施,

型塑公共領域,提供一個公共議題的對話帄台,賦予民眾能夠參與各

類公共價值與政策所引發的爭議,促成公共的審議,進而培養公民自 我治理的意識,喚醒學員的公共意識與公民參與的能力。李柏諭

(2010)提出社區參與是社區居民於「文化轉型」與「大腦改造」的 實作過程,然而居民的公共參與並非天生可得,而是需要後天環境的 培養與讓渡,明瞭如何影響公共事務和「參與」社會生活,實是經甫 不斷詴驗而習得的能力。因此社區大學必頇扮演引導的仲介角色,使 社區民眾能凝聚成共同體,投入社區的營造,進而達成公民社會的充 分實踐。

尌社區大學的學員而言,學習不只是一種個人的知識性學習,更 強調的是經驗的重組,以及社區活動的參與(張德永、黃芳銘、陳儀 蓉,2008)。因為在公民社會中公民透過參與的行動來實踐自身的權 利與義務,所謂公民參與的行為乃是指人民基於對自身主權的認知與 實踐,且經甫對政府行政與公共事務的相關知識與資訊的吸收,透過 公帄公開的參與管道,貢獻自己的情感、意志與行動於公共事務的處 理之中(林水波、王崇斌,1999)。

台灣欲邁向成熟的公民社會,民眾則需學習吸收多元之訊息、尊 重多元聲音、團體認同、處理公共事務的能力、合作協力的價值,及 公民道德發揮之機會與場所(蕭佳純,2004),而社區大學正是民眾 接觸公共事務的最佳媒介與實踐場域。陳其南(2005)也提及台灣社 會應從追求經濟面茁壯的思維逐漸轉型,轉而注重對社區的經營,教 育民眾明瞭私領域與社會或公共領域相互連結的概念,及注重「文化」

與「公民美學」素養的深耕。因此,社區大學應透過教育、共學、創 發性等多樣課程的規劃,提供社區居民可滿足學習的欲望,以及培育 公民素養之重要管道,期能達成建構公民社會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