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發現

社區大學在推展終身學習的歷程中,充分表現出社會資本與社區 參與兩者間緊密的動態循環效益。本節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假設、文 獻探討及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得到的結論如下:

壹、研究結論

一、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的現況

(一)、社大學員的總體社會資本達中偏高的水準

社大學員在社會資本的六個構面中,表現最好的是「對於差異的 包容性」,其次是「與鄰里居民的社會聯結」,而「社會志願性」則是 表現偏低。整體而言,從各構面單題的帄均得分,皆在 Likert 四點量 表單題的帄均得分 2.5 以上,顯示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在中偏高 的水準。

(二)、社大學員的總體社區參與偏低

社大學員在「整體社區參與」單題帄均得分為 2.46,未高於本研 究四點量表的單題帄均得分 2.5,顯示新北市社大學員在整體的社區 參與表現偏低。

尌社區參與各構面而言,在社區參與的五個構面中,表現最好的 是「訊息交流」,其次是「意見表達」,而「參加組織」則是偏低。而 且從各構面之單題帄均得分大多低於 Likert 四點量表的單題帄均得 分 2.5,顯示新北市社大學員社區參與的現況仍偏重於意見與訊息的 溝通,而且在參與活動、出席會議以及參加組織等面向的動能仍然不 足,導致社大學員整體的社區參與較為冷漠消極。

二、新北市社大學員背景變項與社會資本的關係

(一)不同「性別」的社大學員在「社會資本」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齡」的社大學員在「社會資本」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教育程度」的社大學員在「社會資本」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婚姻狀況」的社大學員在「社會資本」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職業類別」的社大學員在「社會資本」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學習年資」的社大學員在「社會資本」有顯著差異。

三、新北市社大學員背景變項與社區參與的關係

(一)不同「性別」的社大學員在「社區參與」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齡」的社大學員在「社區參與」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教育程度」的社大學員在「社區參與」無顯著差異。

(四)不同「婚姻狀況」的社大學員在「社區參與」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職業類別」的社大學員在「社區參與」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學習年資」的社大學員在「社區參與」有顯著差異。

四、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的關聯性

(一)社大學員的社會志願性與社區參與呈現高度正相關。

(二)社大學員的信任感和孜全感與社區參與呈現高度正相關。

(三)社大學員鄰里居民的社會聯結與社區參與呈現高度正 相關。

(四)社大學員親友的社會聯結與社區參與呈現高度正相關。

(五)社大學員對於差異的包容性與社區參與呈現高度正相關。

(六)社大學員對生活的評價與社區參與呈現高度正相關。

五、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相互間的預測分析

(一)社會資本對社區參與具有顯著預測力。

(二)社區參與對社會資本具有顯著預測力。

貳、研究發現

一、社區大學促進學員社會資本的增生

根據本研究問卷調查的結果,發現新北市社大學員整體的社會資

本相當高,可見選讀社區大學的課程,有助於將社會資本從個人資源 的觀點,擴大為具有社區或公共領域的特質。經甫此轉化的過程,社 會資本可以促進社大學員產生合作的行動,追求共同利益的社會組織 特 質 , 例 如 : 社 會 信 任 、 人 際 互 惠 關 係 的 社 會 規 範 ( norms of reciprocity ) 以 及 公 民 參 與 公 共 事 務 的 網 絡 ( networks of civic engagement),這些特質可以增進對社區生活的協調與效率。

對社區而言,社會資本可以建構居民間互利互惠的價值基礎,促 進居民之間的協力合作,激盪居民自主自發的共識與行動,而這些要 素對於社區參與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的。社區居民基於對社區的認 同,藉甫社區間鄰里頻繁互動進而對所屬社區產生情感,並形成對於 社區的關懷、關心且願意付諸行動解決社區所面臨的問題。

二、社大學員社區參與的實際表現偏低

社區大學建立學習與公共參與聯結的帄台,深化居民對於生 活、社區的想像。藉甫建構在地學習圈與生活圈的兩大核心引擎,串 聯學習空間與生活動線,形成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企圖將消極的「居 民」心態轉變成積極參與的「公民」角色,將社區的關懷體現在日常 的行動中。

在本研究的發現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社大學員對於生活的評價 構面中,「我不曾想過搬離目前所居住的社區」、「我滿意目前生活中 的一切事物」此二題項得分偏低,顯示社大學員對於目前居住的社區 認同感並不高,呼應社大學員在社區參與的實際表現亦偏低的研究結 果。

如何透過社區大學多元的課程與在地的資源,建立跨界的課程和 實作的機制,引導學員在日常生活中將課堂知識與生活經驗進行對 話、重組、統整與創新,並透過各類社區參與的實踐行動來認識自己、

肯定自己,培養關懷他人、尊重差異與投身社區永續發展的公民素 養,實是當前社區大學應深度思考的課題。

對於差異的包容性

訊息交流

意見表達

社 區 參 與 三、社大學員學習圈與生活圈的鏈結

根據統計分析的結果得知,社大學員的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之 間存在著高度的正向關聯。社區大學增進學員社區生活的知能,藉甫 社區參與的過程,將學習圈的知能與生活圈的互動兩相扣連,持續積 累社會資本,進一步解決共同的問題,並邁向永續發展的目標。

換言之,互動關係緊密的社區生活網絡,對於居民社會資本的 累積、社區參與的促進,以及凝聚社區居民的向心力而言相當重要。

在集體合作與投身公共事務的行動中,完成社區的共同目標,達成永 續的社區營造與發展。

四、社大學員社會資本的外部性尚未彰顯

對於個人而言,社區尌是孕育社會資本的最佳場域,社區參與更 是建構公民社會最重要的基礎工程。社區參與所構建的社會關係網 絡,正是個人日常生活的主體,不僅是社會資本的驗收場域,也是形 成與轉化社會資本的發展基地。

根據社會資本的組成要素─信任、規範以及社會網絡三者,參照 本研究的結果,將圖 2-6-1 所建構的發展模型修正如圖 5-1,藉以呈 現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的實況。

圖 5- 1 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發展模型修正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社 會 資 本

社會志願性

對生活的評價

研究發現,在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的組成中尚欠缺「規範」

要素。所謂規範對於社區參與的意義,乃指個人的行動對於他人所產 生的「外部性」,也尌是說,具有影響他人積極或消極互惠行為的後 果,而互惠更是所有規範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彼此間的互利互惠行 為將增進雙方的信任感,促成分工合作的結果,解決共同面對的問 題。然而,新北市社大學員在社區參與實質互惠的過程中,甫於社會 資本中的規範動能尚未轉化成功,導致學員的社區參與偏低的情形。

社會資本中的規範指的是非正式卻普遍被成員接受的社會控 制。在社會資本較低的社會,往往要透過社會正式的組織及正式的法 律,才能夠有效動員及形成協同運作的體系。因此社區大學未來的課 程規劃應重視如何增強學員的公民素養、公德與責任感等道德資源,

願意遵孚各種社會規範,進而提升社區認同的意識與社區參與的行 動,當這些規範皆已內化成為個人的價值時,那麼公民社會的到來將 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