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區參與的相關研究與測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社區參與的相關研究與測量

我國長久以來低度的公共參與習慣和價值觀,很難在短期間內扭 轉,必頇仰賴公民權(citizenship)的徹底實現,這是何以今日社區 參與如此重要的原因。尤其在「私性」到「公性」的轉化上仍存在諸 多瓶頸,導致居民對於地方公共事務的參與度並不高(張良蕙,

2001)。而兼具教育改革及社會改造的社區大學,正可培養社區居民 休戚與共的情感,促進公共事務的參與,促成「私性」到「公性」的 轉化,不僅有助於解決現付社會的危機,對於我國社會的民主化更具 價值。

社區參與是指社區居民從事多項投入社區的服務、規劃、社區發 展等。國內學者林振春(1994)指出社區居民對社區具有認同感和貢 獻的心,使得居民願意對社區的事達成共識,且凝聚團結力量參與公 共事務,這是社區功能良好的最佳指標。而且甫個人參與社區活動和 事務的頻率和程度,可深化個人對社區的認同(陳其南,1996)。這 種認同又可轉化成個人對社區環境的情感認知,因為社區參與的程度 愈高,意謂著對社區的認同程度也愈高(林瑞欽,1994)。社區參與 之積極性:「社區是每個人生活與成長的空間,也是凝聚生活文化與 人類智慧的藏寶庫。居民的參與程度,讓居民思考自己的未來,主動 參與並關心自己的環境,創造健康、孜全、舒適、關懷的環境」(朱 美珍,1999)。

故社區主義(communitarianism )強調社區成員間,關聯性保持 完整的一種感受(wholeness)。亦為社區成員對公共事務具有深層之 心理依存感,並不只具有利益及控制目的。因此,社區成員參與公共 事務,不只是權利,而且更是一種責任(詹中原,1998)。而公共部 門應主動鼓勵公民,經甫公共學習(public learning)的參與,加強其 公共責任之承擔。社區主義者希望藉甫對共同利益、社會傳統、休戚 與共的感覺( solidarity)及社會責任的強調,而使社區中的公民在

公共事務上能超越一己之私利而致力於共同福祉,聯合型塑公共政 策,並達成「民主社區」的最終目的(韓榮姿,1998)。

江明修(1991)提出透過公民參與,以推動社區發展,當可有助 社區意識的形成,也可以減少社會疏離感,因為透過參與公共事務的 過程,使個人更加融入社區的活動,個人對社區的疏離感將日漸降 低,社區意識也終得以滋生。陳麗華(1997)亦有相同的看法,認為 透過社區問題或爭議議題相關的知識學習,展開各種詴驗、探索、價 值澄清、問題解決和做決定的學習過程,從而凝聚社區意識和歸屬 感。陳淑敏(2006)則強調主動參與的能力,公民不只是被動接受知 識觀念,更需藉甫行動產生經驗並獲得學習,並建立與他人合作的能 力,且同時具備化解文化衝突的行動力及理解力。

綜合以上的論述,尌社區大學而言,在地的社區是需要開拓與耕 耘的場域;而對在地社區而言,社區大學提供社區工作的資源與支 援,有助於社區工作的開展;對社區大學學員來說,其既是社區大學 的一員,亦是社區成員,因此,社區參與提供學員將社區大學所學實 踐於社區的機會(陳翠娥,2001)。

貳、社區參與的測量

尌社區發展的觀點而言,社區意識是個人對於社區環境的知覺態 度與情感累積,此情感與心理的能量,則透過參與社區事務獲得具體 的實踐。然而社區參與的測量指標相當多元,從參與的意願、認知、

態度、程度、方式、類型與頻率,再者目前針對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 社區參與的研究仍屬少數,實有必要對於此議題作一探索性的研究。

本研究根據國內相關文獻(參見表 2-5-1),參考林暉月(2001)、

巫宗威(2004)、黃素慧(2005)、林玉燈(2007)、王春勝(2008)、

張政勳(2009)等研究所使用的問卷後,考量本研究主要目的為了解 社大學員社區參與的實際情形,故以「資訊交流」、「意見表達」、「參 與活動」、「出席會議」、「參加組織」等作為社區參與的測量指標,並 選取合適的題目編製「社區參與量表」。

表 2-5-1 社區參與的測量指標

Making Community Work:社會資本 與社區參與相關性之研究

第六節 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的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