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會資本理論

在經濟資本、人力資本、文化資本等理論出現後,社會資本理論 提供另一種新的觀點,也突顯學術界近 200 年來在經濟學、社會學與 政治學領域對於資本問題不斷的思考與探究。綜觀全球化的時付,資 本的概念和內涵發生許多新的變化,在社會學領域的研究已逐漸將

「資本」的有形觀念,轉向無形的社會價值及網絡關係的面向修正,

據以論述人類行為與集體價值。社會資本提供一個全面性的視角,逐 漸成為包括社會學、教育學、經濟學與管理學等不同專業領域間合作 與溝通的新學術工具(李金桂,2009)。與其說它是社會科學領域中 的新概念,還不如說是統合若干次級概念之後所所形成的概念(江明 修,2002)。圖 2-2-1 則為江明修(2004)針對各資本之間的轉換與 積累所提出的論點。

圖 2-2-1 各資本間的轉換與積累 資料來源:江明修(2004)

人力資本

財物資本

社會資本

資本間的 轉換與積累

經濟資本

儘管不同學門對社會資本理論有不同的詮釋,但卻離不開社會網 絡與社會結構的關係,其中社會網絡在社會資本理論裏被視為重要的 討論議題。從表述形式上來看,社會資本不過是在“資本”的前面加 了“社會”這樣的限定詞,依然是資本的一類。但“社會”這個限定 詞卻也突顯出社會資本產生、體現以及作用的社會性特徵和非物質性

(楊雪冬,2005)。所謂社會資本的基本內涵乃是一種聯繫緊密的組 織及其特徵,其表現形式有社會網絡、社會組織、規範、信任、權威、

行動的共識以及社會道德等。社會資本雖不同於經濟資本和人力資 本,但是它實際存在於社會結構中,藉甫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合作,

進而提高社會的效率和社會整合程度,因此尌廣義而言,文化資本、

政治資本、制度資本等概念,應可以納入社會資本的範疇內(盧禹璁,

2005)。

在馬克思主義的經濟思想脈絡中,將資本定義為一種「生產關 係」,因為資本的實質意義在於累積並保存勞動使自己增加交換價 值。而社會資本和其他資本不同之處,則在於它是鑲對於人際關係與 社會資源網絡之中,並且受到社會關係或網絡長期持續的影響(林 南,2007;陳思慎,2008)。從社會資本字面上的意義而言,「資本」

係指一項資產;若加上「社會」兩個字,則意謂著社群成員藉甫其社 會關係網絡的身分所取得的資產(陳恆鈞,2002);社會資本的累積、

佔有與分配是具有社會化的特性(李惠斌、楊雪冬,2000)。易言之,

社會資本是植基於社會互動性的學習之上,這些有利於社會關係網絡 的行為,使社會關係更加持久、資源更為牢固。

物質、人力資本和其他有形資本對一國的社會經濟所產生的影響 力,已獲致普遍的證實與認同。綜觀經濟發展的過程可說是不同資本 運用和組合的變化過程,特別的是人力資本在二十世紀獲得快速而大 量的積累。然而物質、人力和其他有形資本只能解釋部分的經濟發展 現象,但卻甚少探討經濟行動者間如何互動和組織,以創造成長和發 展的過程,也尌是忽略社會資本的重要性。換言之,有些國家雖然擁

在同一個國家中,具有相似條件的地區、城市或鄉村也常有不同的發 展程度。這些現象皆顯示社會資本的社會性特徵及其對經濟發展的貢 獻(Putnam,1993; Woolcock,1998;引自蔡必焜、王俊豪,2003)。

如果將社會的組成解構為社會、物質、人力資本等稟賦,其中社 會資本即是促使物質與人力資本發揮作用的關鍵因素(謝俊義,

2002)。表 2-2-1 為 David Halpern(2005)對於各資本之間的形式所 作的彙整與比較。

表 2-2-1 資本的形式

資料來源:David Halpern,2005;引自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

將「社會資本」作為理解社經現象的新視角,已是社會科學越來 越受到關注的研究議題,而其跨學科的特質,使其逐漸成為一個社會 科學的研究典範。關於社會資本的論述,首見於 Hanifan (1916)撰 文力倡恢復社區參與精神對維繫民主與發展的重要性,在此篇文章她

類型 定義

資本

(1)各種曾經使用過或可供使用的物質財富,可用以生產 更多財富;(2)在扣除所有債務後,某個企業或個人仍具有 的資產;(3)任何有力的條件或優勢;拉丁字字源 capitalis,

意指「為首者的」「重要的」「主要的」

金融資本

金錢或書面上的資產,例如:在銀行裡的存款總額。雖然它 可用來購買生產貨品、勞務的元素,但是無法直接生產出貨 品或勞務。

物質資本 指有助於生產其他貨品與勞務的資產,例如:在生產過程中 使用到的機器設備、裝置用具、建築設施。

其他有形資產 自然界所供給的生產要素,例如:土地,此與物質資本不同,

後者乃是被生產出來的。

人力資本 勞動者專業技能技能的積累、做事的能力,例如:專業訓練。

用以衡量未來賺取收入所具備的潛力。

社會資本

社會網絡、規範以及對人們的身分地位有決定力的約束。衡 量它的方式,則根據是否有潛力讓個人或團體的行動更有 效,尤其是透過「解決集體行動的問題」這種方式來進行。

首創「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一詞作為其論據的主軸,在使用「社 會資本」此一語彙之時,其中使用「資本」的名稱僅取其比喻,所指 涉的並非是現實的社會階級,也不是個人財產或是金錢,而是在生命 中 比 這 些 有 形 的 物 質 在 人 們 日 常 生 活 更 為 重 要 的 東 西── 善 心

(goodwill)、夥伴情誼(fellowship)、同情(sympathy)和社會組成 單元間的社會交流(social intercourse)(引自江明修,2004)。後來 Jacobs(1961)將它應用在都市生活和鄰里關係上;而 Flap(1991, 1994, 1999)則認為社會資本的條件包括有三:個人的網絡中在有需要時,

願意有責任幫忙的人數;此等關係的力量;可運用的資源。此論點也 為社會資本的量化分析找到了重要的理念性基礎(引自郭瑞坤、王春 勝、陳香利,2007)。

「社會資本」通常與「社區」(community)、「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社會組構」(social fabric)等研究議題有關,因為它們皆 在探究人們彼此之間如何相互連結與影響。在政治學、社會學和人類 學的文獻中,所謂社會資本通常涉及到一系列的準則、關係網和組 織,通過那些人們獲得有助於做出決定及確切表達政策的權力和資源

(張慧東、姚莉、劉倫、吳京芳、甭小玲譯,2005)。而台灣的教育 社會學界也開始運用社會資本的觀點,探討人際網絡、社會規範、社 區參與和社區認同等因素對於社區生活品質、身心健康、教育或學習 的影響(Putnam,2000;陳敏麗、施春合、施國正,2003;張德永、

黃芳銘、陳儀蓉,2008)。

社會學者和經濟學者對社會資本所持的分析取向不盡相同,社會 學者傾向從人們如何聯繫、互動及形成社會關係網絡的觀點看社會資 本;而經濟學者則多半以數學方程式表示「個人效用如何受到他人影 響」來解釋社會資本。經濟學的核心觀點認為在理性自利的行為原則 下,個人和他人的效用可達到最大化,基本上利潤動機和效用最大化 是自我導向的(I oriented)行為準則。因此,經濟學者通常對我們導 向的(We oriented)或利他主義(altruism)的行為較少賦予關注。

利他主義意謂個人效用影響他人效用,這種外部性(externality)的 效果卻是社會資本的重要特性之一(蔡必焜、王俊豪,2003)。

根據王中天(2003)對於社會資本的論述,有助於我們梳理出社

Alexis de Tocqueville

(1831)

強調美國民主的成功在於豐富的社團生活與組織。

Durkheim

(1893)

指出社會關係中團結的重要性,並提出「機械團結」與「有 機團結」的區分。強調人際社會連結的重要性,並將團體 生活視為對抗社會脫序與自我解構不可或缺的藥方。

Lyda Hanifan

(1919)

John Seeley

(1956)

指出郊區居民透過俱樂部或社團成員的互動,相互提升彼 此的社經地位。

Jane Jacobs

(1961)

應用在都市生活和鄰里關係上,指出非正式連結成的網 絡,其呈現之集體價值乃城市中無可取付的社會資本。

Ulf Hannerz

(1969)

研究都會中貧窮社區後,發現彼此取得相互的資源有助於 對抗貧窮,此乃社會資本的意涵。

M. Granovetter

(1974)

提出「弱紐帶」(weak tie) 的概念,認為擁有新訊息的機 會是來自個人與外界網絡保持一定距離的「弱紐帶」而獲 得,相較於社群內部之「強紐帶」(strong tie) 更具實質作 用。

Ekkehart Schlicht

(1984)

將社會資本視為一種「道德資本」(moral capital),也是一 種「組織資本」(organizational capital),用來說明道德秩序 與組織結構的經濟價值。

Pierre Boudieu

(1986)

當付第一位對社會資本進行系統性分析的學者,他將社會 資本定義為「真實或虛擬的資源的總和(the aggregate of the actual or potential resources) 。 社會資本乃是社會網絡 的實質內涵,而且社會網絡必頇透過投資於群體關係制度 化的策略來加以建構。

James Coleman

(1988)

社會資本指涉許多不同的實體(entities) ,但是皆具有兩 項共同的特徵,首先是包含社會結構的某些面向;其次則 是都能協助達成社會結構中的某些行動…。 不像其他型 態的資本,社會資本是內生於行動者關係結構中(social capital inheres in the structure of relations between actors . ),它並不是隸屬於行動者本身,也不包括在生產 過程內。社會資本是具有生產性的,且有利於特定目標的 實現。

Coleman 相似於 Hanifan 的初衷,強調教育的社會網絡之 重要性,以及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關係。從結構功能的

R.S. Burt 構洞」(structural holes) 概念,指出社會資本乃相互關聯的 組織所共同擁有。 得市場所需要的技術(skills)與特質(traits)

Robert Putnam

(1993)

社會資本指的是社會組織內能夠促成合作以至於增進社 會效率的特徵,例如信任(trust)、規範(norms)和網絡

(networks)。

社會資本是指社會聯繫(social connections) 以及相關的規

社會資本是指社會聯繫(social connections) 以及相關的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