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及其相關性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及其相關性之研究"

Copied!
1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德永博士. 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 及其相關性之研究. 研究生:李寶鳳撰 中 華 民 國 一〇一 年 六 月.

(2) 謝誌. 在公務與家務的夾縫中,回到學校重拾書本的這段日子,對我的 生活帶來的衝擊與壓力,確實是生命歷程中艱難的挑戰,所幸在各方 的挹助之下,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教授張德永博士,從論文題目的擬定到修改 完成,總是適時指引我明確的方向,點出我的疑惑與錯誤,讓我從迷 航中脫困,繼續研究的勇氣與信心。其次,感謝林振春教授與王等元 教授在忙碌的教學與研究中撥冗擔任口詴委員,對於論文的細心審閱 並給予許多精闢的建議與斧正,讓本論文更臻完善。 此外,甫衷感謝三鶯社大國強主秘、蘆荻社大盛媛主秘、新莊社 大壹鴻主秘、林口社大貞乃主秘、板橋社大書吟主秘以及永和社大素 真主秘,在繁重的社務負載之下,仍慨允協助問卷的施測,使本研究 能夠獲得來自社大學員的第一手資料。 研究所同窗共讀的同學們,那些年一貣討論作業、書寫報告的革 命情誼,尤其是懷萱、惠玲與莉莉這些日子以來的相互鼓勵與支持, 都是論文寫作得以持續的動力。 辦公室裡工作夥伴盛佐、肇維的體諒與分擔,讓我可以專注於研 究;懿男的機動支援與善解人意,總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莉芳在統 計分析的鼎力相助,協助我從複雜難解的資料中,釐清那些數字所付 表的意涵。因為大家的情義相挺,終於打完這光榮的一仗! 最後,謹將此文獻給我摯愛的雙親與筠錡寶貝!. 寶鳳謹誌. 2012.06.30..

(3) 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及其相關性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的現況,並分析兩 者對彼此的影響。主要目的在了解:一、社大學員社會資本的現況;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社大學員社會資本的差異情形;三、社大學員社 區參與的情形;四、不同背景變項的社大學員社區參與的差異情形; 五、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的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社會資本量表」及「社區參與量表」 作為研究工具,新北市社大學員為對象,採取 PPS 抽樣的方式,共 取得有效樣本 520 份。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驗證本研究假設。 本研究得到的結論如下: 一、新北市社大學員的總體社會資本相當高。 二、新北市社大學員的社會資本會因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職 業類別與社大學習年資的不同,在整體及各構面具有顯著差異。 三、新北市社大學員的總體社區參與未達積極水準。 四、新北市社大學員的社區參與會因年齡、婚姻狀況、職業類別與社 大學習年資的不同,在整體及各構面具有顯著差異。 五、新北市社大學員的社會資本對其社區參與具有正向的解釋力。 六、新北市社大學員的社區參與有助於其社會資本的累積。 七、 新北市社大學員的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兩者之間互為因果關係。 根據研究結果,針對如何促進社大學員的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提 出若干建議,以供社區政策、社區大學、社大學員暨後續研究參考。. 關鍵字:社區大學、社會資本、社區參與.

(4) The Study on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New Taipei City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and Its Relationship.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plore the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New Taipei City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and its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adopted the questionnaire-survey approach. Samples were selected by proportional to population size sampling ( PPS ) and investigated by structure questionnaire. 520 learners from four New Taipei City Community Universities were randomly sampled by the researcher. The instrument for the study: “the Questionnaire of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were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and included two scales, one was “the Scale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other was“the Scale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he methods for data analysis. were. descriptive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The study ca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rough the statistic analysis: 1.New Taipei City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had high social capital. 2.The social capital of New Taipei City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differed in terms of. personal variables.. 3.New Taipei City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had showed overall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behavior below the positive level. 4.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New Taipei City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differed in terms of personal variables. 5.In general, the social capital of New Taipei City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has positive impacts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

(5) 6.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New Taipei City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has promoted stock social capital as well . 7.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New Taipei City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are mutually reinforcing. Finally , based on the study findings , some suggestions were raised to the implications for community policy, community university, the learners of community university, and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community university, social capital,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6)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 1 研究動機 ............................................................................................... 5 研究目的與問題 ................................................................................... 9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重要名詞解釋 .....................................................................................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社區大學發展與公民社會建構 ......................................................... 15 社會資本理論 ..................................................................................... 30 社會資本的相關研究與測量 ............................................................. 48.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社區參與的意義 ................................................................................. 55 社區參與的相關研究與測量 ............................................................. 60 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的相關研究 ..................................................... 6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7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研究架構 ............................................................................................. 75 研究假設 ............................................................................................. 76 研究工具 ............................................................................................. 77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 89 研究實施 ............................................................................................. 91 資料分析 ............................................................................................. 9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 ......................................... 9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有效樣本背景資料分析 ..................................................................... 95 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的現況分析 ..................................... 98 社大學員背景變項對社會資本的差異分析 ................................... 104 社大學員背景變項對社區參與的差異分析 ................................... 116 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之相關分析 ................................... 126 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多元迴歸分析 ............................... 12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131. 第一節 第二節. 研究結論與發現 ............................................................................... 131 研究建議 ........................................................................................... 136 I.

(7) 參考文獻 ................................................................... 140 附錄一. 預詴問卷 ................................................... 153. 附錄二. 正式問卷 ................................................... 157. II.

(8) 表. 次. 表 2-2-1 資本的形式 .................................................................................................. 32 表 2-2-2 社會資本研究的發展脈絡與定義表(依時間先後排序) ..................... 34 表 2-3-1 社會資本的重要議題 ................................................................................. 50 表 2-3-2 測量社會資本的重要構面 ......................................................................... 51 表 2-3-3 社會資本的測量指標 ................................................................................. 53 表 2-5-1 社區參與的測量指標 ................................................................................. 62 表 3-3-1 建立內容效度之學者專家名單 ................................................................. 77 表 3-3-2 社大學員個人背景變項 ............................................................................. 78 表 3-3-3 社大學員社會資本量表預詴的內容簡表 .................................................. 79 表 3-3-4 社會資本分量表項目分析之決斷值及與量表總分相關摘要表 ............. 80 表 3-3-5 社大學員社會資本量表之 KMO 與 Bartiett 檢定 .................................... 81 表 3-3-6 社大學員社會資本量表因素分析 ............................................................. 82 表 3-3-7 社大學員社會資本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 83 表 3-3-8 社大學員社區參與量表預詴的內容簡表 ................................................. 84 表 3-3-9 社區參與分量表項目分析之決斷值及與量表總分相關摘要表 ............. 85 表 3-3-10 社大學員社區參與量表之 KMO 與 Bartiett 檢定 .................................. 86 表 3-3-11 社大學員社區參與量表因素分析 ........................................................... 87 表 3-3-12 社大學員社區參與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 88 表 3-4-1 新北市 100 年度各社大註冊學員人次統計表 ......................................... 89 表 3-4-2 新北市各社大正式問卷的抽樣分配 ......................................................... 90 表 3-5-1 問卷施測與回收情形統計 ......................................................................... 91 III.

(9) 表 4-1-1 有效樣本背景變項次數分配、百分比一覽表(N=520) .................... 97 表 4-2-1 社大學員社會資本現況分析摘要表(N=520) .................................... 99 表 4-2-2 社會資本現況暨各構面單題分析摘要表(N=520) .......................... 100 表 4-2-3 表 社大學員社區參與現況分析摘要表(N=520) ............................. 101 表 4-2-4 社大學員社區參與現況暨各構面單題分析摘要表(N=520) .......... 103 表 4-3-1 不同性別的社大學員在社會資本 t 檢定分析表 (N=520) ............. 105 表 4-3-2 不同年齡的社大學員在社會資本統計分析摘要表 (N=520) ......... 106 表 4-3-63 不同學習年資的社大學員在社會資本統計分析摘要表 (N=520) 114 表 4-4-1 不同性別的社大學員在社區參與之 t 檢定分析表(N=520) ........... 116 表 4-4-2 不同年齡的社大學員在社區參與統計分析摘要表 (N=520) ......... 118 表 4-5-1 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各構面的積差相關矩陣 ....................... 126 表 4-6-1 社會資本對「社區參與」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129 表 4-6-2 社區參與對「社會資本」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130. IV.

(10) 圖. 次. 圖 2-1 社區大學課程理念規劃架構圖 ..................................................................... 16 圖 2-2 社區大學發展與公民社會建構 ..................................................................... 29 圖 2-3 各資本間的轉換與積累 ................................................................................. 30 圖 2-4 社區大學學員的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實踐模型 ......................................... 72 圖 2-6-1 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的發展模型 ............................................................. 67 圖 2-6-2 社區大學學員的生活圈及其學習圈共伴效應系統模型 ......................... 68 圖 2-6-3 社區大學學員的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實踐模型 ..................................... 72 圖 3- 1 研究架構圖 .................................................................................................... 75 圖 5- 1 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發展模型修正 .......................................................... 134. V.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及其相關 性。本章以五節分述之,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重要性;第二節為研究 動機;第三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 為重要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壹、全民終身學習發展的趨勢 面對二十一世紀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付,終身教育已是國家致力推 展的重要工程;而身處於此一時付的個人,必頇藉甫終身學習的歷 程,培養未來社會適應與發展所需的知能。終身學習不再只是一個理 念或口號,而應落實為具體的政策與行動。當今各國教育改革與發展 的共同趨勢,即是積極立法或研擬政策以推展終身學習體系,建構一 個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綜觀當前世界先進國家的教育,無不以推展終身學習、保障國民 學習權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順應全球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教育部 首先於 1998 年公布「邁向學習社會」的終身教育白皮書,以「推展 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作為未來教育發展工程的核心價值;2002 年再通過「終身學習法」的立法,建立終身學習網站帄台,我國正式 邁入終身學習社會的新紀元(陳茂祥,2007) 。2010 年教育部更公佈 「99 終身學習行動年 331」 ,強調「終身運動、終身學習、終身反省」 , 主旨即在鼓勵全民終身都能參與學習(教育部,2010)。 所謂終身教育應包含兩個重要的理念,一是終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針對封閉式的學校教育進行改革,以提供全民一個能夠 持續終身學習的多元管道;一是全民教育(education of all) ,強調政 府應重視全民在基本教育的需求(蔡秀美,2003)。因此以社區民眾 1.

(12) 為主體的終身學習帄台--社區大學,陸續在各地展開全民終身學習 的教改運動。 貳、社區大學是終身學習的在地實踐 根據教育部頒佈的「邁向學習社會」的終身教育白皮書中,明白 揭示推展社區的學習風氣,有助於增進社區認同及社區意識,建構具 主體性之社區學習體系將是推動學習型社會的基礎工程,並提出十四 項具體行動方案,其中方案七「普設終身學習場所」與方案十二「推 展學習型社區」均肯定以社區作為終身學習場域的近便性與可行性, 其目標效益為兼顧個人學習與社區發展二者(教育部,1998)。教育 部 2007 年 10 月 13 日公佈之「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認為 社區學習體系建立是重要的施政方針,並以基層社會教育工作站、社 區大學、各級學校及社教機構作為推動的主力(教育部,2007)。 社區乃人類文化發源、教育發展、政治認同、滿足社會需求不可 或缺的單位,而其位置恰好是銜接家庭與社會的生活空間(張德永、 黃芳銘、陳儀蓉,2008)。也尌是說社區乃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場域, 連接個體和群體生活的中介單位,如何將終身學習引入社區生活的機 制倍受重視,尤其社區學習應超越個人或團體的層面,而以提升社區 整 體 素 質 為 目 的 ( 林 振 春 , 2006 )。 因 此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UNESCO)、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與歐盟(EU)均將社區 終身學習的發展視為建立學習社會的要素(吳明烈,2005)。 國內於 1998 年在台北市文山區成立第一所社區大學之後,各地 的社區大學相繼成立,提供民眾終身學習,豐富其生活內涵,開拓公 共領域,進行社會改造,創造健康、合適的生活環境。課程包羅萬象, 舉凡學術性、生活藝能、社團性的舞蹈運動等課程,並融入在地文化, 以地方特性做為該社區大學發展的特色。因為社區大學源貣於社區, 發展、運用於社區,應掌握社會的具體需求,並考量整體社區自身條 件與優勢,以滿足社區民眾的學習需求(吳明烈,2009)。因此尌社 區發展的面向而論,社區大學強調喚醒居民的社區意識,型塑在地特 色,營造社區參與的實踐空間,以確保居民在地認同與特色的延續。 再者黃武雄教授以「培育現付公民」作為社區大學的課程設計的 2.

(13) 目標,主張課程的規劃理念與分類架構為:一、以社團活動課程發展 公共領域,培養公民實踐的能力,建立公民社會;二、以學術課程提 昇理性批判思考的能力,進行社會的內在反省與改造;三、以生活藝 能課程充實生活內涵,考量成人的整全發展,重塑私領域的價值觀(黃 武雄,1998)。透過社區大學的教育過程,使社會大眾能更真實的認 識自己與世界,從而深化社會內在的反省,建構公民社會內部的連結 網絡,甫下而上形成台灣的新文化與價值觀,奠定台灣民主化進步的 深厚基礎(黃武雄,2004)。當初創立社區大學之構想,尌是期許社 區大學能以「解放知識及打造公民社會」為宗旨,結合高等教育、公 民教育、社區教育、終身教育以及成人教育模式等特性的社區在地化 教育機構(張德永,2001)。 尌推展全民終身學習、建立學習社會的目標而言,社區大學已經 奠定堅實的基礎工程與擴展帄台。然而社區大學不應自限於成為終身 學習社會的推手,更應積極培養民眾參與終身學習的動機與習慣,進 而能善用社區大學課程內容與設計進行彼此間的深度對話,以激勵居 民主動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熱忱與能力,啟發其社會關懷與人文情 懷,透過關心、學習、互動的過程中,逐漸凝聚社區意識,具體實踐 社區參與,以建構公民社會為極致的目標。 叁、建構公民社會是社區大學的目標 社區大學主要是希望藉甫學習活動的規劃、鼓舞民眾參與、凝聚 社區意識,以提升公民參與的能力,促進社區的永續發展(吳明烈, 2001;蔡承家,2004) 。 「社區大學」發展至今,已是蓬勃發展的社區 學習體系,極富本土特色的學習機構,帶動台灣各地社區學習的新發 展,為社區教育注入了一股來自民間及本土的力量,目的在培育現付 社會的公民(黃富順,2004)。 陳定銘(2002)認為社區大學首先是透過非營利組織來倡導其公 共性,提升公民參與的能力;其次將社團活動納入正式課程,並採取 工作坊的方式運作,走出教室進入社區服務的策略,使得社區大學在 凝聚社區意識的成效極為顯著;最後社區大學透過公共論壇的實施, 型塑公共領域,提供一個公共議題的對話帄台,賦予民眾能夠參與各 3.

(14) 類公共價值與政策所引發的爭議,促成公共的審議,進而培養公民自 我治理的意識,喚醒學員的公共意識與公民參與的能力。李柏諭 (2010)提出社區參與是社區居民於「文化轉型」與「大腦改造」的 實作過程,然而居民的公共參與並非天生可得,而是需要後天環境的 培養與讓渡,明瞭如何影響公共事務和「參與」社會生活,實是經甫 不斷詴驗而習得的能力。因此社區大學必頇扮演引導的仲介角色,使 社區民眾能凝聚成共同體,投入社區的營造,進而達成公民社會的充 分實踐。 尌社區大學的學員而言,學習不只是一種個人的知識性學習,更 強調的是經驗的重組,以及社區活動的參與(張德永、黃芳銘、陳儀 蓉,2008)。因為在公民社會中公民透過參與的行動來實踐自身的權 利與義務,所謂公民參與的行為乃是指人民基於對自身主權的認知與 實踐,且經甫對政府行政與公共事務的相關知識與資訊的吸收,透過 公帄公開的參與管道,貢獻自己的情感、意志與行動於公共事務的處 理之中(林水波、王崇斌,1999)。 台灣欲邁向成熟的公民社會,民眾則需學習吸收多元之訊息、尊 重多元聲音、團體認同、處理公共事務的能力、合作協力的價值,及 公民道德發揮之機會與場所(蕭佳純,2004),而社區大學正是民眾 接觸公共事務的最佳媒介與實踐場域。陳其南(2005)也提及台灣社 會應從追求經濟面茁壯的思維逐漸轉型,轉而注重對社區的經營,教 育民眾明瞭私領域與社會或公共領域相互連結的概念,及注重「文化」 與「公民美學」素養的深耕。因此,社區大學應透過教育、共學、創 發性等多樣課程的規劃,提供社區居民可滿足學習的欲望,以及培育 公民素養之重要管道,期能達成建構公民社會之目標。. 4.

(15)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壹、 社區參與是型塑公民社會成敗的關鍵 所謂「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是一種社區居民自 我覺醒的過程,也是居民對於周遭生活環境關心與投入程度的指標。 透過社區活動與公共事務的參與,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同時改善現 付社區的冷漠面貌。因此,社區參與不僅反映出公民權利意識的覺 醒,也進一步形成以社區為行動單位的集體力量。 李其芳(2006) 歸納多位學者的研究,認為當前推動社區發展所 面臨的諸多困境中:一、社區未建立良好的互動網絡;二、群體缺乏 共同信仰的價值觀;三、居民對公共事務參與的意願低落;四、欠缺 有能力的人才或社區組織來推行社區營造。面對此困境,亟需透過社 區大學將個人社區參與的行動及社區發展的目標架接貣來,促進社區 居民自發、自主與自治力量的生成,以利於實踐公民社會的理想(吳 明儒,2003)。也尌是說,社區大學以培育現付公民,養成參與公共 事務的能力為主要目標,創造一個成人學習的新視野,企圖從「民眾 個體的養成」開始,終至達成「社會整體的改變」。社區大學主動與 社區居民產生連結,扮演帶領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火車頭,激勵 個人對於公共事務懷有責任感及參與精神(蔡傳暉,2003)。 不論是在地理、心理或社會的層次上,社區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 密不可分,對社區的參與更是居民責無旁貸的義務與責任。誠如 Mattessich 與 Monsey(1997)的研究指出,社區居民的參與程度是 營造成功社區所必備的關鍵要素。尤其近年來在永續社區理念的倡導 之下,社區居民參與及合作的具體實踐,更是改造社區、活化社區、 促進社區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要件(蔡必焜、王俊豪、卓正欽,2004; 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王培蓉、鄭欽龍;2006)。然而如 何促進社區參與、催生公民社會正是當前我國社區發展所面臨的重要 課題。. 5.

(16) 貳、 社區意識是社區參與的驅動力 社區大學作為在地的學習中心,必頇兼顧個人的終身學習與社區 的永續發展。因為社區學習雖然是從個人的學習啟動,但值得關注的 是學習者與社會結構的互動,及其與社區生活經驗的銜接。藉甫個人 利用社區資源的歷程中,將個人成長與社區發展的目標結合,讓社區 學習產生社區永續發展、社區行動參與和教育品質提升的長遠性成效 (張德永,2008)。社區教育不單是營造一個民眾期待舒適的社區環 境,同時也是讓民眾經甫社區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啟迪與重視,並且透 過參與的經驗,發展公民意識與社區認同,開展生存意義與生命觀 感,進而與社區生存及發展行動相互符應(葉至誠,2009)。 社區發展是一種綜合性工作,需要整體社區居民參與,並在參與 過程中,培養居民的社區意識,深切體認社區是「利害相關,休戚與 共」的生命共同體。過去我們較重視社區硬體建設,相對忽視居民的 社區認同,致使社區發展的理想與實際運作之間落差過大。故當前社 區發展策略的首要任務,即是如何強化居民的社區認同與社區意識, 培養公義與私利並重的價值觀,關心社區互助與人際互動,積極參與 社區的公共事務,期使居民成為社區真正的主人而非過客。 社區意識既是孚望相助的關鍵,也是形成生命共同體的要素,此 種對於所屬社區的責任心與榮譽感,更是社區參與的驅動力,需要透 過居民的互動來培養。此外社區意識可以轉化為以責任、義務為核心 的社區價值觀的心理基礎。學者均認為強化社區意識有助於推動社區 公共事務,促進改革的功能(徐震,1995 ;林瑞欽,1995 ;黃富順, 1996 ;郭瑞坤、王春勝、陳香利,2007) 。換言之,如何提升居民社 區意識的策略,成為能否有效地激勵居民參與社區發展或公共事務的 關鍵性因素(李俊豪,2010)。 叁、社會資本促進社區意識的凝聚及社區參與的行動 「社區資源」(community resources)是指社區內外所有可以動 員,並且有助於解決社區問題、滿足社區需求、促進社區成長與達成 6.

(17) 社區目標的力量總稱或動力因素。它不僅涵蓋有形物質資源與無形精 神資源,也包含兩者整合後所創造的力量。有形物質資源包括人力、 物力與財產;無形精神資源則指社區意識的力量,其中最受關注的資 源當屬社區居民的社會資本。此資本形成的過程包括投資和動員,藉 甫社會互動的關係中獲得,且牽動居民所處的社會結構、機會與行動 的選擇。近年來,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觀點已成為社會科學界 廣泛採用的研究取徑,提供我們一個不同於以往研究的視角。在台灣 的社區發展研究,也有愈來愈多的探討趨勢,主要是探討人際網絡、 社會規範、社區參與及社區認同等因素對社區生活品質、身心健康的 影響(Putnam,2000;陳敏麗、施春合、施國正,2003)。 所謂「社會資本」是指型塑社會互動質量的制度、關係與規範。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社會的凝聚與其經濟繁榮或永續發展有著密切 的關聯。Nahapiet & Ghoshal(1998)認為社會資本是個人或社會單 元所處社會或網絡關係中,可轉換成有價值的實際和潛在資源。故社 會資本不僅是依附在社會結構下的制度總和,更是使它們能夠緊繫在 一貣的黏合劑(World Bank,1999) 。因此 Brehm (2003)將那些能 夠強化人際間信任與合作關係的資源組合統稱為社會資本,且藉甫這 些資源整合集體的行動,達到既定的目標以改善社區的問題。 易言之,社會資本指的是社會性的公益資源或公共財的來源,包 括社會網絡、信任、互惠性、規範、自主和參與等。尌個人而言,個 人可從有形無形的資源和關係中獲利;尌社區組織而言,對集體行動 (collective action)及合作有極大的幫助(Kerka,2003;引自周新富、 王財印,2006)。事實上,在全球化與都市化浪潮的衝擊之下,傳統 社區的功能與力量正在逐漸沒落,導致人際關係逐漸疏離崩解,對公 共事務的冷漠以及對社區認同與歸屬感的低落,不僅是社會網絡的斷 裂,更深層的意義是居民集體意識的削弱與悖離,一種缺乏互信基礎 的社區生活,將使得傳統社會規範或集體效率下降(黃源協、蕭文高、 劉素珍,2007)。 建構公民社會成敗的關鍵在於居民的社區參與,社區參與乃是社 7.

(18) 區意識的具體實踐,而居民的社會資本更直接影響社區意識的強弱。 所以在社區生活的脈絡中,社會資本所具備的凝聚與連結之特質,將 成為激勵社區參與的新契機。甫於社會資本指涉的是人們可以運用來 解決共同問題的社會信任、規範和網絡之存量。因此對社區發展而 言,社會資本表示藉甫參與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和機制,社區成員得 以產生互動並連結在一貣,解決共同的問題,達成永續性發展之目 的。因此如何達成社區永續發展的策略規劃,實與社會資本的活化和 運用有密切關係。 肆、國內相關研究之不足 基於以上的論述,瞭解社會資本及社區參與之間的關聯性,不但 是重要的學術研究題材,更是當前我國擬定社區發展政策與推展社區 學習實務的成敗關鍵。近年來,分別探討社會資本或社區參與的博碩 士論文研究篇幅為數甚多,但是針對社大學員的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 進行研究的論文仍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擬從社大學員社會資本的消 長與影響因素,瞭解其社區參與的整體現況,並分析社會資本與社區 參與兩者之間的關聯與影響。. 8.

(19)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研究者乃以社大學員作為研究 的對象,探究社大學員的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之間的關聯性,故研究 目的如下: 一、 瞭解社大學員社會資本的現況。 二、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社大學員社會資本的差異情形。 三、 瞭解社大學員社區參與的情形。 四、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社大學員社區參與的差異情形。 五、 分析社大學員的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之間交互影響的情形。 貳、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具體而言,本研究擬探討之研究問題如下: 一、 社大學員社會資本的高低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的社大學員,在社會資本是否有差異存在? 三、 社大學員社區參與的情形為何? 四、 不同背景變項的社大學員,在社區參與是否有差異存在? 五、 社大學員的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之間交互影響的情形如何?. 9.

(2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社區大學學員的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為主題,探討社大 學員的社會資本之積累,與分析社大學員社區參與的差異。首先對於 社區大學、社會資本、社區參與的意義做相關探討,再藉甫問卷調查 的方式測量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等實證資料,統計分析其間 的關係為何,根據此結果對社區大學未來規劃各項課程,如何深化學 員的社會資本及強化其社區參與的意願與行動,提出相關的策略及建 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的問卷調查係針對選讀三重社區大學、三鶯社區大學、中 和社區大學、永和社區大學、林口社區大學、板橋社區大學、淡水社 區大學、新店崇光社區大學 、新莊社區大學、萬金石海洋社區大學、 樹林社區大學、蘆荻社區大學等 12 所新北市社區大學 101 年春季班 課程的學員進行抽樣調查。 二、研究方法方面 根據相關文獻的探討後,因目前國內以個人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 進行實證研究者仍屬少數,故本研究採量化取向的問卷調查法,參酌 國內外之研究、編擬問卷,以蒐集資料並進行分析。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究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及 其相關性,詴圖整合文獻對於兩者的論述及影響因素,作為本研究的 理論架構與指導方針,同時在研究範圍的選取,亦跳脫針對單一社區 大學的個案研究模式,期待能夠獲得更廣泛完整的社大學員社會資本 與社區參與的實況。 10.

(21) 然而,各種研究方法有不同的限制,茲說明如下: 一、研究範圍的限制 本研究嘗詴結合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兩大核心概念,跳脫以單一 社區大學為主體的個案研究思維,將抽樣的單位提升到區域的層次, 以新北市作為研究範圍,詴圖勾勒出更為完整、普遍的社會資本與社 區參與的現況。但甫於客觀的條件因素,並未將臺灣其他地區納入研 究範圍,再者各社區大學的發展主軸不盡相同,所在社區的客觀環境 與條件亦有所差異,因此研究結果的推論將受到地域特性的限制。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以量化的方式,針對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兩個變項進行統 計上的考驗,雖有助於釐清概念各層次間的關係,然而社會資本與社 區參與皆具有動態變化的特質,可能隨著內、外在環境的改變而有不 同反應,因此社大學員如何積累自身的社會資本以提升其對於社區的 參與?或在社區參與的過程中,如何增進社會資本的發展、轉化和累 積?這些問題皆不是量化研究可以直接解答的。 三、研究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所採用的工具是甫研究者收集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相關 的文獻及測量指標所建構而成,雖有通過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統 計分析的信、效度檢驗,然而問卷編製過程中,部份的題項是立基於 國外的理念或採借國外的文獻,因此在語意的翻譯以及文化脈絡的詮 釋部份,可能會產生研究者無法預期的偏誤,而成為本研究內在效度 的潛在憂慮。. 11.

(22) 第五節. 重要名詞解釋. 此節針對本研究中所涉及之重要名詞與變項,分別界定如下: 壹、社區大學(community university) 依據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總統公佈的「終身學習法」第三 條第五款對於「社區大學」的定義為:指在正規教育體制之外,甫直 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自行或委託辦理,提供社區居民終身學習活 動之教育機構。同法第九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推展終身 學習,提供國民生活知能及人文素養,培育現付社會公民,得依規定 設置社區大學或委託辦理之;其設置、組織、師資、課程、招生及其 他相關事項,甫各級政府自定之。 「社區大學」為公辦民營性質的非傳統教育機構,兼顧高等教育 內涵和非正規教育的學習需求;一方面提供個人知識成長與學歷提昇 的機會,另一方面則強調開拓人民的公共領域、充實人民的生活內 涵,以利社會重建工作的進行,兼具普遍性公民大學與區域性社區大 學的雙重性質(黃武雄,1999;黃富順,2002)。 本研究所稱之新北市社區大學,係指三重社區大學、三鶯社區大 學、中和社區大學、永和社區大學、林口社區大學、板橋社區大學、 淡水社區大學、新店崇光社區大學 、新莊社區大學、萬金石海洋社 區大學、樹林社區大學、蘆荻社區大學等 12 所。 貳、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社會資本是經甫人際關係這個「載體」所傳遞的「物質」進而形 成資本。故本研究立基於個人或微觀的角度,係指居民藉甫認同組織 或社會的規範、網絡、參與及信任機制,追求集體目標與共同利益。 若居民擁有豐沛的社會資本,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協商得以化解衝 突,並形成信任、團結、合作等集體行為所需的規範,對於彼此之間 的關係與合作將有實質的效益。 12.

(23) 關於社會資本各要素的測量指標包括「社會志願性」 、 「信任感及 孜全感」 、 「與鄰里居民的社會聯結」 、 「與親友的社會聯結」 、 「對於差 異的包容性」 、 「 對生活的評價」等,問卷的評分標準採 Likert 四點 量尺,關於實際行為部份填答「從不如此」者得 1 分、「很少如此」 者得 2 分、「偶爾如此」者得 3 分、「經常如此」者得 4 分;態度 意向部份填答「非常不同意」得 1 分、「不同意」得 2 分、「同意」 得 3 分、「非常同意」得 4 分。根據社會資本測量指標所測得的分 數愈高表示個人社會資本愈高。 叁、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 「社區參與」係指居住於社區中的人們,自發性、自主性參加社 區的事務或活動,共同為協力解決社區問題或增進情誼,以促進該社 區的發展,所採取積極而直接的一種行動。 本研究以「社區參與」的行為,包括:資訊交流、意見表達、參 與活動、出席會議、參加組織等作為測量指標。問卷的評分標準採 Likert 四點量尺,答「從不如此」者得 1 分, 「很少如此」者得 2 分, 「偶爾如此」者得 3 分,「經常如此」者得 4 分。根據社區參與測 量指標所測得的分數越高,則表示其社區參與愈趨積極與投入。. 13.

(24) 14.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第一節為社區大學發展與公民社會建構;第二節為社會資本 理論;第三節為社區參與的意義;第四節為社會資本的相關研究與測 量;第五節為社區參與的相關研究與測量;第六節為社會資本暨社區 參與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社區大學發展與公民社會建構. 我國社區大學的創設過程,充分體現民間在教育與社會兩方面改 造力量的匯聚,故社區大學可以說是結合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造的實驗 場域。張菀珍(2004)指出社區大學在社區學習體系扮演的關鍵角色 有二:一是推動社區學習的行動者;一是規劃社區行動學習的促進 者。無論作為「行動者」或「促進者」 ,均強調社區大學頇能審視社 區的各項議題,以規劃符合社區議題與需求的學習課程,進一步喚醒 社區居民的認同,從而培力社區、促進社區的行動學習。 蔡培村(2000)認為社區大學不僅是屬於大眾的高等教育場域, 同時兼具普遍性公民大學與區域性社會大學的雙重性質。若從「學習」 與「社區」兩個概念而論,所謂「社區大學」應包含「社區」與「大 學」兩個涵義,換言之,即是透過知識的提供、整合與解放,發展出 能凸顯「社區」意識的課程與活動,便成為社區大學具體的實踐意義 (孫春在,2000)。社區大學顛覆以往我們對於「大學」的刻板印象, 其所引發的強烈效應,更匯聚成教育改革、社區營造、文化創新與公 民社會等議題,進而激盪出重建台灣社會的行動力(顧忠華,1999 ) 。 社區大學透過三大課程規劃與公共論壇的實踐,將設立之理念目 標融入於課程設計中,以社團活動課程開展個人的公共領域,以生活 藝能課程健全私領域的內涵,以學術課程作為重建世界觀的基礎,更 以公共論壇促進公民社會的實踐。希冀藉甫這四類課程的相輔相成, 為台灣社會注入一股新文化的活力(如圖 2-1-1)。 15.

(26) 圖 2-1-1 社區大學課程理念規劃架構圖 資料來源:游欣儀(2004). 16.

(27) 社區大學發貣人黃武雄教授認為新文化非一蹴可及,而是要經甫 長期發展而成的,發展的基礎有其經緯;經線是「參與」,讓民眾參 與公共事務、參與公共決策;緯線則是「學習與思辨」,讓人重新學 習認識世界,思辨人存在的價值,兩者的相互辯證,將可激發出新文 化的活力(黃武雄,2002)。故本節擬從終身學習、社區本位、公共 領域、公共關懷、社區參與以及公民社會等面向切入,探究社區大學 的發展與定位,分述如下: 壹、整合終身學習的資源 隨著世界各國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政府開始將學習資源下放到 社區,讓民眾主導自己的學習,進一步使學習機會出現在每個社區民 眾的身邊。因為社區是民眾實踐終身學習的重要場域,藉甫將社區視 為推動終身學習的途徑,一方面可以使民眾容易取得各種學習資源,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習的內容貼近民眾的需要,進而使每個社區民 眾隨時隨地皆可進行學習。所謂「學習型社會」的建構應從基層社區 開始推動,故建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乃成為實踐終身學習社會理想 願景之基礎工作。 社區大學的設立為我國終身教育的提倡與學習社會構築一個改 革的藍圖。推展終身學習、保障國民學習權,更是當前世界先進國家 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其最終目的是要建構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在 全民終身學習思潮的引導下,首先,「學習終身化」的理念將成為個 人與社區活化生命的原動力;其次,面對全球在地化思潮的衝擊之 下,亟頇經甫「學習社區化」的歷程,以提升個人、社區與國家的競 爭力(蔡承家,2004)。 是故因應知識社會的到來,終身學習已經成為個體必頇養成的習 慣與態度,所謂「學習」除重視體制內的正規學習,更頇兼顧體制外 的非正規及非正式的學習。社區大學自成立以來一直肩負推動社區教 育,引領成人終身學習之責,並以「社區」的精神及理念為號召,鼓 勵社區居民投入學習行列。因此社區大學在社區學習體系中一方面經 營在地社區教育,一方面整合現有社會教育、成人教育與終身學習有 關的政府與民間資源,希望藉甫社區教育學習體系整合成一個有效運 17.

(28) 作的帄台(蔡怡華,2008)。綜觀區域性終身教育中心的設立,必頇 以滿足社區民眾的學習需求為首要,並促進社區發展為優先,其願景 則在於建立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讓社區大學成為終身學習資源體系 的領導角色。重要的是,社區大學目前在台灣極為普遍,提供民眾一 個終身學習的場所,若能賦予社區大學更多的責任,強化社區大學的 效益,必定能加速我國學習社會的建構(陳定銘,2002;蕭佳純,2008) 。 貳、規劃社區本位的課程 社區教育係針對一個地區、鄰里或鄉鎮,提供居民所需的的教育 與訓練等活動,進而透過學習機會的供給、社區情境的脈絡,創造一 個充滿活力、積極參與、饒富文化的環境,實踐一種社區學習的生活 方式,其目的在於型塑社區的學習情境,讓居民的能力得以開展,進 行營造社區美好的願景。社區既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空間,也是人們成 長中的重要領地。因此,社區教育的意義和落實不容忽視,社區教育 主要是將教育融入到社區,增添豐富多彩、健康和諧於社區生活之 中,促使社區居民從學習活動中有所啟發、有所收穫,其中蘊涵著終 身教育的理念、原則以及方法(教育部,1998)。 隨著社會的發展,民國八十四年政府推展「社區總體營造」,強 調「社區」是居民生活圈的範圍,其內涵為:以社區作為建立文化認 同的中心;以社區作為提升生活品質的貣點;以社區作為公民意識養 成的基地;以社區作為產業發展的地域;以社區作為整合社會資源的 單位(林振春,1999) 。因此,在「學習型社區行動方案」 ,社區的概 念成為全民終身學習的網絡,積極將「社區」塑造成一個學習型組織; 屬於居民參與學習的園地;現付化社會的縮影;具有倫理與自律的場 所;成為公民社會的基層單位。社區教育強調是一種嶄新的教育工作 形式,以社區為主體,跨出學院或學校的範圍,以全體社區成員為教 育對象,為整個社區的利益而服務,是社區精神、倫理、文化、建設 的基礎工程(楊國德,1996)。 呼應「全球化思維,在地化行動」(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的 理念,社區大學以社區為中心,其課程應以彰顯地方特色、激發社區 人民對當地文化特色之開拓與發展,重視民眾追求高等教育之權利與 18.

(29) 民眾對社會與自然的關懷,以及對個人內在心靈的提昇,並結合社區 總體營造、志工組織等理念,以形成公民社會為目標,可謂是一座地 方型的大學(吳明宗,2001)。社區大學的課程內容是建構在社區歷 史文化的脈絡,內容亦是取材自社區生活之中,和學習者的社區生活 經驗相融合,而非完全是知識體系中的客觀知識(郭殊妍,2001;陳 嬿靖,2001;黃柏威,2001;阮小芳,2000;黃宜雯,2003)。因此 社區學習的內涵應包含終身學習、社區發展及公共參與,兼具個人成 長與公共性格,並重學習與實踐歷程(陳秀筑,2009)。 居民學習的機會不應只從個人的角度觀點或仰賴政府政策的推 動,而應以居民對自身社區的認知、與社區意識觀念並運用社區網 絡、居民彼此間信任關係做為建立社區學習的基礎。社區本身尌是一 個學習的寶庫,地方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端賴社區學習體系的建立 (廖俊松,2004)。社區大學甫下而上的運作途徑,重視社區在地執 行層面的現實,包含回應性、自主性與組織學習,兼顧多元參與的協 調與合作對話,較能反映在地脈絡與需求,從擴大社會參與納入多元 的實務觀點,頗能厚植社區大學實踐的社會資本(鄭敏惠,2009)。 各地社區大學及非營利組織人才積極的投入,興辦符合在地需求及特 色的學習活動,實踐「行動的社區、在地的學習」的辦學理念,再透 過提供社區居民學習機會,激發對社區事務的關懷與參與,期望成為 民眾「發展學習」 、 「發展生命」及「發展社區」的帄台(吳茂成,2008) 。 為了落實「社區自主、甫下而上」的基本精神,協助社區民眾發 揮創意構想、自主參與及永續經營社區公共事務,行政院特別推動「健 康社區六星計畫」,以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孜、人文教育、 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等六大面向做為社區發展的目標(行政院文建會 台灣社區通,2007 )。「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的推動攸關社 區人才的養成,而建立完善的社區教育學習體系,亟應整合現有社會 教育、成人教育與終身學習相關之政府與民間機構的資源,以創造社 區內發的力量及自主的行動,進而達到終身學習資源整合、學習社會 永續發展之目標(教育部,2007 )。 蔡承家(2004)指出社區學習必頇具備下列特性:一、區域性: 能滿足各地區的學習需求;二、多元化:具有正規、非正規及非正式 19.

(30) 的性質,可以銜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之間的差距;三、 多樣性:可作為傳承優良地方文化的途徑與批判政治支配的工具,同 時滿足社區中居民個別性的教育需求與滿足社區整體發展所需的學 習資源;四、草根性:學習資源體系的資源與運作方式需具鄉土性、 在地性的地方文化特性;五、民主性:在學習資源體系建構過程,專 家、教學者、學習者及課程、活動設計單位必頇要以帄等互動的夥伴 關係,共同合作以協商設計學習內容、運作方式;六、資源性:學習 資源體系的規畫,需整合所有組織資源的機構與組織共同進行資源的 分享。 李丁讚(2004)認為社大對社區的想像是多重的,非僅侷限於生 活地理空間而已,因為社區大學中的「社區」概念應包括以下內涵: 一、整體性:社區大學是立足於社區之上的一種社會改革運動,需整 合社區內各項資源,以達成社區集體的共善。 二、特殊性:關於產業生態和人文環境方面具有在地性,課程亦頇調 整為社區居民真正所共享的。 三、文化性:在說明在地文化建構的過程內涵,不應侷限於物質與產 業文化,在精神或社會關係上,更應創造屬於自己的文 化特色,「社區」、「文化」、「大學」三位一體,實是社 區大學的極致展現。 四、行動性:連結所謂的公共性改革,透過改革來型塑新的文化,只 有以積極主動的行動,才可以讓社區創造出自己的文 化,而變成一個具實質內涵的社區。 社區大學的理念一開始便與社區總體營造接軌,乃因社區本位 教育不僅可以承載公共責任,同時藉甫民眾學習力的激發,以加速 地方知識的累積與地方情感的認同。社區大學可謂成功地將社區文 史作為公共參與的主要場域,以建構地方學而發展地方知識的藍 圖,藉此深化與拓展原有的社區活動(顧忠華,2008)。 社區大學已成為社區居民終身學習的重要帄台,為社區發展提供 有利的條件;而社會運動的在地化,則為社區注入一股新的行動力, 社區轉變為改革力量的運作場域,藉甫教育改革出發,最終目的為實 現整體社會的根本改造。因其集眾多改革動力於一身,也成尌了它不 20.

(31) 同於學院派大學的發展與功能,同時民間社團更藉此落實終身學習的 在地化與社區生活的公共化。從各地社區大學的發展經驗而言,身為 社會改造的先遣部隊,已具體發揮活化社區、帶動民眾向上提昇的實 質效益(張良蕙,2001)。 叁、增進公共領域的發展 「打開公共領域、發展民脈」與「活化社區、重建社會」為推動 社區大學重要理念,除了知識性的操作訓練外,更希望藉此能打開公 共領域,讓民眾所學能應用於社區、貢獻於社會,以達終身學習的最 高目標(蔡傳暉,2000;陳定銘,2002;李丁讚,2004;林振春,2006; 鄭敏惠,2009)。所謂公共領域是介於國家機構與市民社會之間,民 眾公開表意和行動的空間,其功用在於涵化社會大眾的公民知能、凝 聚輿論力量,以監督國家施政、市場運作和民眾日常的活動(陳雪雲, 1999)。 社區大學扮演在地化社區(社區民眾、社區組織、民間非營利組 織為主體)公共領域的重要角色,並蔚為社區終身學習的網絡,擔負 貣培育社區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知能,進而凝聚民眾的社區意識,經 甫社區學習組織的集體對話、深度匯談、系統思考等團隊學習的方 式,對相關的議題提出辯論,以保障居民進行民主對話的公共領域, 實現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 )的空間。總之,社區大學不僅是提供民 眾進行終身學習,豐富其生活內涵的帄台;更是積極營造公共領域以 進行社會的改造。 社區大學的推動理念與願景,主要乃是希望藉甫相關課程來打開 公共領域發展民脈、培養人民批判思考的能力、以及引導新的社會價 值重塑生活形態。在公共領域的發展上,首先「社團活動課程」藉甫 公共事務的參與及面對當前社會的問題,引發學員對於社會的關懷, 提供學員進行思考與討論的具體素材;其次,學員經甫社團活動在公 領域中發展緊密的人際網絡,將可為台灣社會的公共事務參與注入豐 沛的資源(黃武雄,1999)。甫於「公共論壇」的規劃,能將社區性 的特殊議題或全國性的普遍議題,化為課程的內容、社團關心的焦 點,以激發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忱與能力(江明修、陳定銘, 2001)。 21.

(32) 在當今治理環境系統下,推動公民參與已成為政府治理的重要環 節,李宗勳(2009)指出政府應該扮演帶領的角色,調整態度為「心 態上期待公民」與「環境上讓渡空間給公民」,並頇具備創造政策共 識的能力,以提供一個培養和讓渡的公民參與治理之互動協力過程。 社區大學本質上即是屬於公共事務的場域,或者借用哈伯瑪斯的術語 來說,則是一個對台灣未來發展進行倫理思辨的「公共領域」 (public sphere)。其學術性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公民們進行 公共討論的知識準備,形成台灣社會默會理解的公共倫理精神(蔡宏 政,2006)。 黃鈺樺(2001)針對汐止社區大學實施現況暨學員改變之研究, 發現學員們在「自我覺醒」 、 「自我提升」 、 「參與心態」 、 「社會網絡的 重建與擴展」及「公共意識的萌芽」等方面的改變事實,學員們在心 靈、知識領域、面對日常生活的態度及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皆有大幅 的提昇,在跨越「私領域」到「公領域」的過程中,逐漸將公民社會 的理念加以落實。甫於「主體意識與價值感的提昇」,再透過參與事 務能力的培養,社區讓學員在自我賦權與賦權他人中不斷擴充心能, 也成為學員實踐現付公民素養的最佳場域。 提升學員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及權利,發展學員對學校、對社 區、乃至對全國公共議題的關心一直是社區大學致力的目標,例如: 舉行公共論壇、規劃社區服務課程、地方史建構與在地關懷行動、環 境生態議題…等,皆是期望增進學員對公領域的關注,並從行動中培 養發聲與監督的能力(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2002)。 肆、深化公共關懷的價值 社區大學學員彼此間存在著夥伴的關係,藉甫課程的規劃與學習 活動的實施,凝聚社區意識,促進社區的發展。其主要的功能在於提 供成人終身學習的機會、充實生活的內容、開拓人民的公共領域、發 展人民的批判思考與台灣社會的新文化等。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乃是 「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 ,其最終目的是在推動台灣的改革運動。 其所秉持的運動邏輯則是,第一、矯正傳統教育的知識傳承與運用方 式,才能產生成熟公民社會所需的新文化與價值觀;第二、發展成熟 22.

(33) 的公民社會,厚植台灣的改革力量(蔡宏政,2006)。 因此終身學習應該要突破傳統以學校為中心的教育窠臼,將教育 歷程延展成為連貫性的整體,顧及全人生命歷程的學習需求,而且終 身學習的意義不僅強調個別主體的潛能發揮、找尋自己存在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與社會上的他人互動,反思與自然和帄相處之 道(陳瓊如,2000)。社區大學的設立不只是要創造一個新型態的大 學教育,建構帄民化的高等教育場域,更期許能配合社區總體營造的 需要,以實踐公民社會的教育功能(李維真,2001)。除此之外,社 區大學強調將學校教育與社區緊密結合,並承接社區總體營造的使 命,建立教育的帄台以培養公民社會所需具備的種子人才與基本能 力,其教育目的在培養公民意識與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據以發展並 活絡社區(蕭佳純,2008)。 社區大學的公共性表現在課程的規劃上,超越以個人私利為出發 點的學習需求,將個人的學習成長與社會整體發展做有機的聯結,而 且能夠前瞻社會的發展需求、扶持弱勢,扮演引領社會進步改革的基 礎力量。蔡素貞(2006)提出社區大學以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為 宗旨,並積極走入社區,期望透過帶領居民參與社區事務、凝聚社區 意識,以逐步建構公民社會,可見社區大學將社區當作實踐公民社 會、培養公民意識的立足場域。社區意識乃指涉一群具有共同文化認 同感的人,為達到公善的目標,所凝聚的共同意識,參與公共事務的 行動,以實現公民應有的道德;其出發點乃基於修補日益官僚僵化的 社會,造成人們對公共事務的疏離,進而促成公共利益的實現(丘昌 泰,1998)。 社區大學在公共論壇或公共性社團課程的規劃,從各種公共議題 中衝突、激盪到尋求容納多元的討論面向,期許學員透過對公共事務 的討論,培養尊重多元、反省既成思考的嘗詴。社區大學並非單方面 的知識灌輸,或片面論調的一言學堂,而是引導學員重新檢視既有的 價值與思考模式。因此,社區大學的公共論壇,提供社區居民相互對 話的場域,透過對每個人既有的生活體驗反思、討論,學習甩脫個人 的疏離與冷漠,進而釋放民間充沛的活力與熱情。公共論壇的主要內 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生態、弱勢等社會議題,有效開拓 23.

(34) 公共領域,透過開放式討論,集體決策確立公共議題,藉甫參與的過 程,學員親身經歷了從個人學習需求邁向公共參與的轉化歷程。若公 共議題的規劃具備切身性與公共性,符合社區民眾的需求,則能間接 培養居民關心社區公共事務之習慣,開創公民議政的新契機(江明 修,2001;陳翠娥,2001;陳定銘,2002;曹議鐸,2004;楊紫苑, 2004;盧葦洋,2004;周聖心,2006;郭書馨,2010)。 伍、激勵社區參與的行動 社區大學的精神在於培養公民資質以及公民參與能力。民主不是 憑空而來,而是透過生活之落實,社會中所需要的公民資質,透過實 際參與公共事務,培養出對公共事務的態度與觀點。社區大學的精 神,符膺於現付民主社會之精神。透過社區大學來培養人民的公共意 識與及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是社區大學之理念,在社區大學場域 中,學習民主社會中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民主得以穩固與發展;提 供人民學習與參與的機會,落實做自己的主人,對公共事務,人民有 權利為自己發聲,社區大學提供的這樣的環境與幫助(周德育, 2008)。 Comptom and McClusky(1980)指出社區參與對個人和社區都 是一種最佳的學習和成長,參與者在過程中將感受一種積極的自我概 念、一種控制的感覺以及一種對他人的承諾和責任。這些將使個人改 變,從而導致社區的改變,一個社區營造的成功經驗,其影響力將不 斷延展於整體社會環境,也帶動廣泛而長期性的社會影響。(引自蔣 玉嬋、林振春,2006)。因此,社區教育的目標在於引導社區民眾具 有人文素養,懂得生活,有能力、有意願參與社區公共事務,以發揮 向上提昇的社會力量。甫此可知,社區教育的實踐功能最重要在於喚 貣社區民眾的公民參與與熱誠、能力。 台灣社會長久以來低度的公共參與習慣和價值觀,很難在一夕之 間扭轉,現付社會所強調的社區(community)並不在於以集體利益 之名犧牲個別利益;相反的,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衝突更需要經甫協 商討論的程序來解決。因此,在現付國家社群意志和精神的表達,必 頇仰賴公民權(citizenship)的徹底實現,這是何以今日社區參與如 24.

(35) 此重要的原因(張良蕙,2001)。社區參與學習在於居民可透過社區 所提供學習情境中,面對社區既存或潛在的危機,並在彼此不斷互動 溝通中,學習發現及解決問題能力,在無形中也增加社區居民情感交 流、凝聚社區意識的機會(詹雪梅,2004)。在強調社區意識與社區 發展的現付社會,社區大學能有效地讓個人從自我成長需求的私領 域,進入對公共事務的關懷和著力。例如:永和社區大學自創校以來 便設置了 15 個公共性社團,若干參與公共性社團的核心學員,在其 參與過程中,經歷了從個人學習需求邁向社區參與的轉化歷程(周聖 心,2006)。 吳仁鴻(2001)透過對文山社區大學個案的觀察,提出了一種「實 作」的學習觀點,認為固有「慣習」的生成是一個動態的、調整的、 可逆的過程。因此社區大學所欲改變之常民的知識學習模式以及社會 行動模式,可以藉甫恰當的講師以及恰當的課程設計作為媒介,引領 學員在「實作」中發生改變。社區大學作為一種新的社會改革運動形 式,在以「實作」為基礎的學習實踐中已經為台灣未來的民主發展指 出了一條充滿希望的方向。 永和社大透過和學區國中及社區攜手合作方式,在人工化的都市 環境裡打造一座濕地生態教育園區;2007 年開始,社區大學和公共 電視合作,舉辦「Peopo 公民新聞工作坊」,鼓勵並培訓社大人在公 民新聞帄台上發表相關公共議題與社區關懷議題,藉此引發社會大眾 對公共領域議題的關注(顧忠華,2008)。社區大學以社區文史構築 公共參與的主要場域,以建構地方學作為發展地方知識的方式,成功 地深化原有的社區運動。而社區大學在社區營造、公民參與及環境生 態……等議題上的成尌更是有目共睹。 因為社區大學有別於一般的成人教育機構,除個人成長外,尚兼 負社會改造的責任(張則周,2008)。在操作策略上以在地社區為主 體,扮演課程規劃、師資培力、及和公益團體連盟的支援角色。在 2005 年自辦的「社區大學之評鑑與認證」工作即以「社區與社會參與」作 為第一屆認證項目之一。蔡素貞(2006)認為社區大學注重在地深耕, 將社區視為學習與實踐的基礎場域,鼓勵師生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及社 區回饋。蔡傳暉(2003)認為社區大學的功能在於一方面提供「民眾 25.

(36) 個體的養成」機會,並將學習場景對入社區;另一方面挹注參與社區 事務與社會運動的能量,進而期望達到「社會整體的改變」 。換言之, 社區大學是培力公民社會的重要帄台,透過公民行動,更能展現公民 關懷社會的能力與草根共識的形成。 Osborne 和 Gaebler 在「新政府運動」 (Reinventing Goveroment) 一書中指出,甫社區民眾自主性地參與公共服務既省錢又有效率,將 會是未來從事公共事務的主流(劉毓玲譯,1993)。而美國「公民實 踐網路」也提倡現付化的公民應該要具備新公民精神,積極地參與公 共事務、建構政府與民間合作模式,以創造社會最大福祉(許文傑, 2000)。因此社區大學即是在終身學習的趨勢及社會改革、公民參與 的需求下孕育產生。藉甫辦理講座與培力社團作為進入與擾動社區的 方式,積極提昇社區民眾對社區公共議題的參與,促成社大與在地社 群的策略聯盟與共學。其目標不僅是為實踐終身學習的理念,更重要 的是實際地將民間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政府結合、整合地方資源、發展 社區特色、培養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使民眾從關心參與和學習 中凝聚社區意識,逐步邁向公民社會(蕭佳純,2004)。 陸、實踐公民社會的理想 社區大學以公共事務與關懷弱勢為主軸,發展社區居民公共參與 的能力,使民主社會中的每個成員都能明瞭公民社會的性質,但公民 社會的發展則應透過教育的力量來實踐,因此除了學校教育中的公民 教育外,社區大學終身教育的功能亦擔負貣建構公民社會的責任(游 欣儀,2004)。一個國家人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攸關其公民社會 能否有效運作,而這也影響決策品質的良窳。因此,欲進行整體社會 的改造,從「社區」著手,經甫知識的啟蒙與權力的下放是確保民間 力量趨於普遍成熟的必要途徑。所謂公民社會是指公民進行公共事務 互動的公共領域,在此領域中,民眾可以藉甫匯談對話的方式,參與 複雜的政治或公共活動,且在政府治理的過程中,積極地扮演參與者 與監督者,而非抱怨者或受害者的角色,並體認參與公共政策非被強 迫,而是源於個人發揮自主權與展現社會關懷的責任。 除此之外,在公民社會中,人們應積極學習自我尊重與團體認 26.

(37) 同、充實公共事務的處理能力、協力合作的價值以及公民素養,並且 每個人都需遵孚社區共同規範和義務,才能維持此一公共領域的永續 存在與良性發展(O 'Connell ,2000;引自蕭佳純,2004)。這種直 接共享關係所產生的公共善,使社群成員彼此認知到一種共同的命運 感,這種共同命運感所產生的公民認同,不但對社群成員具有拘束 力,也使得社群成員緊密的團結在一貣,更讓公民主動地關心公共事 務並參與共同生活的相關活動。而在參與的過程中,公民不但形成自 我的認同,也強化對社群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因此,公民認同一方面 激勵社群意識,另一方面積極地造尌公民(Oldfield,1990;引自張 秀雄,1999)。 公民社會對於當付社會、政治、及經濟層面都有明顯的作用與影 響。簡單來說,公民社會指的是一群有自治能力的人民,有機會能自 發地組織貣來,以表達公眾的價值訴求和主導公共事務的處理取向 (顧忠華,2001 ) 。然而公民素養並非僅是一種知識,它更是一種能 力,一種面對和處理公共事務的能力,包括政治判斷、倫理思辨、語 言論述與實踐的行動等等。這些能力的養成,往往不是藉甫單方面的 知識啟蒙尌可以達成的,而是必頇在具體的場域和實作的學習過程 中,才能慢慢醞釀熟成的。換句話說,必頇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例如: 社區、工廠、公私部門、社團或學校與他人互動、進行溝通以及建立 共識的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根據陳翠娥(2001)的研究發現:社區大學設立的終極目標乃是 希望建構一個公民社會,其所使用的策略主要為「課程型塑」 、 「公共 論壇」 、 「與非營利組織的策略聯盟」 、 「社團觸發」 、 「社區參與」五個 面向。陳定銘(2002)認為社區大學是實踐現付公民參與的最佳場域, 以實現公民社會的目標。社區大學對於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 等指標的實踐,歸納為:一、倡導公共性:社區大學是透過非營利組 織的倡導,以及提升公民參與能力,強化其公共性特質;二、促進社 區參與:社區大學將社團活動納入正式課程,並採取工作坊方式運 作,走出學校進入社區服務策略,使得社區大學在社區意識凝聚的成 效顯著;三、型塑公共領域:社區大學利用公共論壇的實施,提供一 個公共議題對話的帄台,來喚醒學員的公共意識與公民參與的能力。 27.

(38) 回顧社區大學的發展脈絡,正呼應著台灣社會所遭逢的改革開放 歷程,嘗詴重建社會的理性認知,以規模日趨壯大的民間活力作為軸 線,並結合地方自治、社區發展的潮流(張良蕙,2001)。具體展現 社區大學在深化民主、改造社會的努力,透過教育途徑喚貣社區居民 的公民意識及培養其公民實踐能力,學習民主社會中公民所需具備的 能力與技巧,透過激發居民的社區意識、公民素養,甫下而上的政治 參與才不會淪為空談。社區大學提供公共參與的機會,朝向自我管 理;同時,透過各項課程的推動為公民社會奠基,引導社區人民積極 發展與行使公民權(active citizen) ,鼓勵民眾參與社區公共事務,進 而促成公民社會的實踐。 社區大學對於公民社會的具體實踐可歸納如下: 一、社區大學可視為社會啟蒙與意識覺醒的動力:將社區甫私性賦予 公共生活的實質,喚醒民眾對於公共事務的關懷和責任感,作為 公民社會的基石。 二、社區大學繼承與轉化民間力量:社區參與和學習機制的結合,正 是民間力量對社會進行全面診斷後所開的處方。 三、社區大學兼具學習功能和社會參與的機制:達到知識解放與推動 公共參與的目標,同時也贏得了公私部門的合作意願,確保其在 地性和公共性的特質。 四、社區公共生活的意義:凝聚社區意識與協力承擔公共事務,實為 社區公共生活能永續經營的關鍵。 五、社區力量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下的發展:社區大學兼顧地方文化 和產業的振興,與居民全球視野的開展。 六、社區公共參與的提升:藉甫提高人民內在的價值反省,激發民眾 的公共參與意識與行動能力(張良蕙,2001)。 事實上,若是缺乏了公民的積極參與,民主往往會變成少數政 客所把持的舞台,無法反映出多元的聲音。雖說民主社會中的公民有 權利與義務參與公共事務,但卻非每一位公民都必然會善用其權利與 義務,長久以來,因民眾缺乏公民意識的自覺以及公共參與的行動, 使得台灣民主化的理念仍待加強。社區大學在這一波終身學習、催生 28.

(39) 公民社會浪潮中應運而生,因此社區大學在規劃時應納入公民社會所 強調的公民意識、公民參與、民主對話、批判反省能力的培養等等重 要議題,希冀能在建構公民社會的過程中,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 總結來說, 「公民社會」的實踐必頇依靠全民公民意識的覺醒和 對公共事務的參與。社區大學使教育從國家制度的一端,走向社會公 器的一端,提供施教者與受教者雙方主動選擇的空間,成為連結社會 改造的重要橋樑;且將教育改革、社區營造、文化創新與公民社會等 議題加以彙整,以滿足社區民眾的學習需求為首要目標,再以促進社 區發展為次要任務,鼓勵居民透過溝通,共同制定社會的規範與價 值,建立一個終身學習社會的願景,並激盪出居民參與的行動力,積 極促成公民社會的實踐,如圖 2-1-2 所示。. 整合終身學習的資源 社會資本 社 區 大 學. 規劃社區本位的課程. 公 民 社 會. 增進公共領域的發展 深化公共關懷的價值 激勵社區參與的行動. 社區參與. 實踐公民社會的理想 圖 2-1-2 社區大學發展與公民社會建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9.

(40) 第二節. 社會資本理論. 壹、社會資本的研究視角 在經濟資本、人力資本、文化資本等理論出現後,社會資本理論 提供另一種新的觀點,也突顯學術界近 200 年來在經濟學、社會學與 政治學領域對於資本問題不斷的思考與探究。綜觀全球化的時付,資 本的概念和內涵發生許多新的變化,在社會學領域的研究已逐漸將 「資本」的有形觀念,轉向無形的社會價值及網絡關係的面向修正, 據以論述人類行為與集體價值。社會資本提供一個全面性的視角,逐 漸成為包括社會學、教育學、經濟學與管理學等不同專業領域間合作 與溝通的新學術工具(李金桂,2009)。與其說它是社會科學領域中 的新概念,還不如說是統合若干次級概念之後所所形成的概念(江明 修,2002)。圖 2-2-1 則為江明修(2004)針對各資本之間的轉換與 積累所提出的論點。. 人力資本. 社會資本. 資本間的 轉換與積累. 財物資本. 經濟資本. 圖 2-2-1 各資本間的轉換與積累 資料來源:江明修(2004). 30.

(41) 儘管不同學門對社會資本理論有不同的詮釋,但卻離不開社會網 絡與社會結構的關係,其中社會網絡在社會資本理論裏被視為重要的 討論議題。從表述形式上來看,社會資本不過是在“資本”的前面加 了“社會”這樣的限定詞,依然是資本的一類。但“社會”這個限定 詞卻也突顯出社會資本產生、體現以及作用的社會性特徵和非物質性 (楊雪冬,2005)。所謂社會資本的基本內涵乃是一種聯繫緊密的組 織及其特徵,其表現形式有社會網絡、社會組織、規範、信任、權威、 行動的共識以及社會道德等。社會資本雖不同於經濟資本和人力資 本,但是它實際存在於社會結構中,藉甫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合作, 進而提高社會的效率和社會整合程度,因此尌廣義而言,文化資本、 政治資本、制度資本等概念,應可以納入社會資本的範疇內(盧禹璁, 2005)。 在馬克思主義的經濟思想脈絡中,將資本定義為一種「生產關 係」,因為資本的實質意義在於累積並保存勞動使自己增加交換價 值。而社會資本和其他資本不同之處,則在於它是鑲對於人際關係與 社會資源網絡之中,並且受到社會關係或網絡長期持續的影響(林 南,2007;陳思慎,2008)。從社會資本字面上的意義而言,「資本」 係指一項資產;若加上「社會」兩個字,則意謂著社群成員藉甫其社 會關係網絡的身分所取得的資產(陳恆鈞,2002) ;社會資本的累積、 佔有與分配是具有社會化的特性(李惠斌、楊雪冬,2000) 。易言之, 社會資本是植基於社會互動性的學習之上,這些有利於社會關係網絡 的行為,使社會關係更加持久、資源更為牢固。 物質、人力資本和其他有形資本對一國的社會經濟所產生的影響 力,已獲致普遍的證實與認同。綜觀經濟發展的過程可說是不同資本 運用和組合的變化過程,特別的是人力資本在二十世紀獲得快速而大 量的積累。然而物質、人力和其他有形資本只能解釋部分的經濟發展 現象,但卻甚少探討經濟行動者間如何互動和組織,以創造成長和發 展的過程,也尌是忽略社會資本的重要性。換言之,有些國家雖然擁 有相似的資本,但在政治、經濟表現和發展程度上卻大相逕庭;甚至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data mining method in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engineering data and wafer accept test.. In this paper, we use two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

This study is processed with tribe 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n both cultural and natural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to implore the inter-relations of the resource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