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圖 11:高齡者生命故事、認同與現代化之關係圖 來源:研究者自繪

第二節 研究意涵

本文已有之研究結果,可分別再從文獻與理論之回顧、研究方法的擴充以及 實務領域可行之方案深入理解研究意涵。

一、 理論意涵

(一)擴寫並具象化敘事理論

研究發現,Chatman(1978)的敘事架構、Rabiger(2000)提出的 CLOSAT

敘事要素及McAdams(1988, 1993, 1996)的生命故事模型皆有相互呼應之處。

如Chatman(1978)敘事結構中的「存有」原只提到時空的設定與角色,可納入 Rabiger 提出之「地點」要素。此外 Chatman(1978)提出的「事件」只概述行

動與發生的事,可納入 Rabiger 提出的「情境」與相應的「行動」二敘事要素。

高度現代性

工業化

資本主義 社會

社會結構轉變、地方與全球互動

自我覺察

親密關係 轉型

生命故事文本中的自我認同

潛意識意象 價值觀設定

而 Chatman(1978)提出預先「以文化符碼處理過的人與事物」則對應 McAdams(1988, 1993, 1996)生命故事模型中的潛意識意象等。

本研究擴充Chatman(1978)敘事結構中提及的論述的顯現型態,認為「繪 畫」也可作為敘事研究的文本,而McAdams(1988, 1993, 1996)生命故事模型 所忽略的「敘事時間」亦為生命故事重要要素。而生命故事及論述的歷程反映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二)內在時間意識與敘事「速限」之具象化

Elias(1939)在其著作《論時間》中指出,人可使用具有均質、重複等特色

的「時鐘」等工具來規範社會中的事件過程,藉以感知過程的長度或速度。然而 時間卻是玄妙之物,可能在人的腦海中一閃而過,只是靠時鐘等人為工具決定尺 度(李中文譯,2013)。

Elias(1939)也認為,時間可定義為「所有可感知事物的一個維度」,也可

指「人的共同生活中發展起來的符號」,然而有些事件無須感知者考慮時間的符 號特徵,就可以被感知成在時間和空間中的事件(李中文譯,2013:63)。Elias

(1939)進而解釋:

將兩個或多個持續運動的事件過程、位置或段落『置入關係當中』。這 些事件過程本身是可感知的,關係則呈現認知者對這些感知的加工。這 種關係乃在一種可溝通的社會象徵當中表達出來,亦即表達為「時間」

這個概念,且這個概念可以借助可知覺到的語音模式,將某社會當中可 體驗到、但無法有意義地知覺到的記憶圖像,從這個人傳遞給另一個人

(李中文譯,2013:34)。

研究者將Elias(1939)的文字理解為:人無須先理解「時間」的符號意義,

就可以感知事件的先後、同時等關係。而現象學的重要精髓正巧在於「描述感知 現象如何呈現在意識中」,以及「意識如何透過意向性(intentionality)建構經驗」

(孫維三,2016:83),且現象學提出的時間意識(consciousness of time)正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6

可延伸關於「感知時間」的論述。

現象學已發展出成熟的時間與時間經驗理論,將時間結構分為三層次

(Sokolowsi, 2000;李維倫譯,2004):

1. 世界時間(world time):即時鐘與日曆組成的超然或客體時間(transcendent or objective time),是公共性的。

2. 內在時間(interal time):屬於心理行動與經驗的內存或主體時間(immanent or subjective time),可以感覺一個意識經驗在另一個意識經驗之前或之後,

卻難以計時。內在時間是私人的,不是公共的。

3. 內在時間意識(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是對於內在時間性的覺察 或意識,是我們經驗中產生區別與認同的根源,難以被描述言說。

孫維三(2016:86)也提及,在胡塞爾的現象學中,其所思考的不是物理、

外在、或客觀機械的時間,而是意識對事、物在時間過程中,變化發展的體驗。

換句話說,就是「意識對事、物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間軸線上之定位,以 及所賦予的主觀意義」,因此「時間不是一個空的容器讓我們在裡面行動,也不 是事物的時間標記,而是意識基於自己的意義建構邏輯,所記得的過去、身處的 現在、和期待的未來。」

對於現象學所提及的抽象內在時間意識,以及孫維三(2016)強調的「意

識基於自己的意義建構邏輯,所記得的過去、身處的現在和期待的未來」,

本文提出一種具象化時間意識的方法──繪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7

本研究邀請研究對象繪製「家庭生命圖」,便是塑造一個讓研究對象開啟「回 憶」的媒介,回憶讓經驗的對象先被遺忘,再重新被人們記起,因此開啟新的個 人經驗(Sokolowsi, 2000/李維倫譯,2004),此經驗讓人們得以與自己曾經歷

的過去保持一段距離,以覺察自己的內在時間意識。如本研究兩位受訪者在繪製 家庭生命圖的歷程中,重新憶起已被遺忘的經驗,而繪畫上所呈現的時間標記並 非僅有客體的世界時間(年、月、日),其時間標記與其中蘊含的生命故事,具 象化個體對於生命時間的內在感知。

胡亞敏(2004)在其著作《敘事學》中提出敘事時限的概念,「時限」為故

事發生的時間長度與敘述長度間的關係,例如故事經歷的時間長度對應書本章節 篇幅。她提到物理學中速度是指一個時間度量與一個空間度量的關係(如每秒移 動多少米),而敘事文的速度則根據故事的時長與文本長度間的關係來確定。概 述可能是用幾句話囊括一段較長的故事時間,擴述則是敘述者緩慢描述事件發展 的過程和人物的動作、心理,如同電影中的慢鏡頭;省略則是故事時間無聲地流 逝,不敘述某一階段發生的事。靜述則是敘述不予任何時間對應,如在故事開始 前介紹地理環境。

由於研究者限定受訪者以「線條」比擬人生,在他們的家庭生命圖中皆以「順 序」法繪製,並標註各個別具意義的家庭故事節點。在節點與節點間或畫作的篇 幅上歷經高齡者實際活過的客觀時間。因此,畫作中實際發生的時間長度與畫作 篇幅具象化敘事學的「速限」概念。如梅生以較多篇幅描繪與第二任妻子來台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8

的愉快生活,呼應快樂的時光總是過的特別快的時間感知。

然而,本研究原未請受訪者依照「感覺時間的快慢」去描繪圖畫,繪者 可能隨意的繪製而無特別意涵,因而畫作比例除以實際時間的速限並不完全 與理論相符,未來研究或許可朝繪畫中的「速限」概念發展。

二、 方法意涵

(一)繪畫活動擴展敘事研究方法

Kastenbaum(2000:384)曾研究藝術家在晚年的自我述說,以及年齡

與創造力的關係。他指出創造力並不隨著人的生命發展歷程衰敗,晚年仍可 能擁有豐富的創造力。他更提出幾個運用藝術方法的好處:

1. 才能需要練習:人們珍惜使用他們專長的機會。

2. 創造力帶來獎勵:人們若用創造力的方法處理問題或機運,將會用有成就並 獲得激賞。

3. 創造力重建自我:激烈的創造活動可能包含自我的失落感與重新發現。人可 能透過繪畫、詩或音樂而轉變。

4. 創造活動人邁向黑暗沉默的最後一道曙光,或最後一口呼吸:富有創造力的 藝術家極能覺察生命飛逝,並在邁向死亡前急切地塑造並傳達其生命意象。

本文研究者在進行「繪畫」與「訪談」複合型之研究方法時,也確實感受到高齡 者的創造力。兩位個案皆未曾接受過專業繪畫訓練,但他們仍對於創作有其主見,

如明子想以鉛筆勾勒、梅生想用簡報式畫作呈現。而繪圖也幫助他們回顧過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9

重建自我並帶來成就感。如明子在第一次繪圖後向研究者說:「畫這個我想到很 多事情,」並主動為畫作添上幾筆。

而在資料蒐集與分析時,研究者發現繪畫確實有助於訪談時更為聚焦且能發 現口語所難以發覺的細節。例如,在明子的繪畫中常見「錢」及「房子」的字眼,

在聽完其生命故事後才得知明子想保護家人、給家人安定生活的想望,必須靠努 力賺錢買房子方能成就。而梅生的家庭生命圖中多見與工作有關的符號,反映出 他認為工作才能養家的價值觀。而他一生遷徙流離,唯一畫出的房子是位於四四 南村,他稱為「祖居」的所在,是曾與繼父、母親和妹妹同住的地方。祖居賣掉 後,梅生又開始遷徙流離的租屋生活,至今於汐止的小公寓中租屋居住。

(二)補充老人敘事研究之方法

《彩繪人生:阿公阿婆畫圖說故事》一書記錄鄭同僚等人的團隊以藝術治療 與訪談方式探訪石岡鄉阿公阿婆,詢問其九二一地震的經歷以及他們的生命故事。

鄭同僚(2015)在書中提及「敘事閉鎖」(narrative foreclosure)之概念,她指出

老人沒有意願敘述自己的經歷,可能來自生命失落或是心理創傷所引起的失語。

本研究曾被一位87 歲男性個案在初訪結束後拒絕參與研究(詳情見附錄六:

研究對象拒訪歷程與反思),而受訪的明子與梅生兩人雖然樂於繪畫與分享生命 故事,但在受訪時也曾出現哽咽、語塞或停頓許久等情況。

此經歷提醒研究者生命故事研究與繪畫方法的限制,Kastenbaum(2000)曾

提到,即使是藝術家,在思量死亡或失落時也可能陷入沉默。而Kenyon(200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0

強調敘事研究的倫理問題,研究者不能強迫參與者回憶及重述故事;但反過來,

若參與者願意講述故事,研究者的聆聽則非常重要。受訪對象拒訪或敘事閉鎖的 情形也促使本文研究者反思並記錄問題,並提出幾點從事高齡者生命故事研究時 的建議:

1. 真誠建立信任關係,有時必須揭露自我:

生命中的酸甜苦辣內存於心,而當有陌生人來探問人們可能有所防備或保 留。因此,研究者在從事生命故事研究時,面對受訪者的質疑、不解、反問 必須真誠應對,並表明對研究對象意願的尊重。有時更可能必須先揭露自我,

如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以勾起對方講自己故事的意願。

2. 需要時間,耐心等候研究對象回應:

回顧生命故事或家庭故事就像在翻攪、輪流曝曬回憶(鄭同僚,2015)。

本研究發現,在訪談的情境中當受訪者出現語塞、哽咽、泛淚、停頓時,研

本研究發現,在訪談的情境中當受訪者出現語塞、哽咽、泛淚、停頓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