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蹈、京劇和歌仔戲後,大多展開笑顏、隨同學一起伸展肢體並參與互動,我發現

「藝術」能帶給老人歡笑。

我更想起大學三年級修習「老人傳播」課程的經驗,當時我和組員赴安養院 帶領老人描繪自畫像並訪談他們。四位素人畫家展現各具特色的筆觸,不僅用色 大膽,更描繪他們心中理想的自我模樣。我們進而參考藝術治療專書提到的要素 分析畫作並輔以訪談,發現老人畫作中隱含自我認同、自我期望、身體能力與情 緒狀態等意義。那次活動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八十多歲、患有帕金森氏症的 奶奶,她在作畫時十分不自信地說自己「手會抖,畫得不好。」但小組後續追蹤 老人的情況時,發現她竟在活動後持續描繪生活事物,反映繪畫可能對老人產生 的正面效益,此一發現也受到許多文獻支持(White& Epston, 1990;Kastenbaum, 2000;葉加敏,2009;范家榮,2010;劉開元,2014.11.17;王秀絨、郭玟伶、

鄭月妹、鄭同僚,2015;李以文,2015;李盈蓁,2016)。

上述經驗讓我萌生一個想法:繪畫也許能作為說故事的引子,助我了解老人 的生命故事。而「家庭故事」是我最感興趣的題材,因此老人、家庭與藝術便成 為這篇研究的緣起,促使我透過學術研究深入理解老人的生命故事。

第二節 研究背景

一、台灣將邁入高齡社會,在地安老議題不容忽視

台灣目前為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且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截至2016

年底,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共有 3,106,105 人,比例達台灣人口的 13.20%。老年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口更將在2018 年超過 14%,邁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而至 2025 年台灣老 年人口占總人口比將增至20%,進入超高齡社會(hyper-aged society)(甘芝萁、

黃邦平、吳亮儀,2015.11.1;內政統計月報,2017)。

也就是說,台灣在七年後就必須面對每五個人就有一個老人的社會狀態。而 台灣人口老化速率更為世界第一,不論是執政者或是一般民眾,更應刻不容緩地 認識老年議題,並細緻了解晚年生活脈絡。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每四至五年針對老年就業、居住、經濟及對老年生活的期 望進行問卷調查,最新資料1《102 年老人狀態調查》顯示,65 歲以上老人高達 六成五理想的居住方式為與子女同住(包含配偶、子女配偶及孫子女),而真正 與家人同住的比例佔老年人口的64.3%,其他則有 11.1%的獨居老人,及 3.4%居 住在機構中。此外,65 歲以上老人最擔憂的老年生活議題,第一名為「自己的 健康問題」(28.5%)、其次為「自己生病的照顧問題」(15.7%),第三則是「經 濟來源」(14.1%);而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期望第一名為「身體健康的生活」

(37.3%),其次為能與家人團圓和樂的生活(29.9%),經濟來源無虞地生活位 居第三(19.1%)(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4)。由上述數據可看出,老人在晚年

最關注健康、經濟等問題,而理想的晚年生活也與家庭和樂習習相關。然而問卷 調查出的精確數據,卻難以讓人深入了解老人須同時面對健康、經濟、家庭議題 相互交織的生活脈絡。

1 《106 年老人狀態調查》目前尚在問卷調查階段,報告尚未出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目前台灣65 歲以上老人約生於 1950 年代以前,他們的青壯年時期正逢台灣 由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主要家庭結構也漸從大家庭轉為僅有父母及小孩的核 心家庭,因此他們須面對家庭價值與家庭結構的劇烈轉變(陳欣宏,1995)。

老人一生更經歷多個生命歷程,從原生家庭到與建立自己的夫妻關係、生下 子女後更隨著子女成長而逐漸老化,接著子女自組婚姻,又要面對退休、喪偶等 老年家庭階段(Duvall, 1977)。陳欣宏(1995)更指出,當人們邁向老年,不再

是家庭中的經濟支柱與核心,又可能礙於身心功能退化而漸失話語等溝通能力。

此時老人原有的家庭角色可能翻轉,需要重新調適。

龐大老年人口在邁向晚年時須面臨生活方式變化、身心功能退化、朋友關係 日漸稀少以及家庭內權力移轉、家庭角色翻轉(陳欣宏,1995;徐偉昀,2009)

等情況,老人在家庭結構與自我身心理狀態不斷轉變的過程中,其自我認同的轉 變亦是值得探究的議題。因此,本文將「自我認同」納為研究關注之一。

二、老年藝文活動漸興,增強體魄涵養性靈

國外有許多機構及團體早已開始推廣老人藝術活動,如英國一群平均年齡八 十多歲的爺爺及奶奶組成 Young@Heart 合唱團,唱出一首首橫跨搖滾、流行及 經典風格的歌曲,他們的真實故事更在2008 年被拍成紀錄片【搖滾吧@爺奶】。

美國非營利組織Songwriting Works 舉辦工作坊協助長者創作歌曲;Dance for PD program 更請專業舞者運用知識,為帕金森氏症患者設計舞蹈動作,讓患者

從伸展、平衡與韻律中重拾活力;Alzheimer's Poetry Project 活動則由主持人帶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參與者覆頌詩詞,藉由即興互動讓參與者自由作詩,藉此激發阿茲海默症及失智 症患者的創造力;紐約的社區藝術機構Elders Share the Arts(ESTA)則結合口 述歷史和藝術參與方法,引領長者化生命記憶為藝術。

國內則有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在2004 年投入資源學習 ESTA 的「傳承藝術」

(Legacy Arts Work)計畫,他們於 2005 年引進 ESTA 的工作方法,正式開啟在

台的「傳承藝術」與「活化歷史」方案(傳承藝術在台灣,無日期)。「傳承藝術」

方案由領導者透過主題式工作坊,帶領老人述說生命故事,並以此為元素進而創 作藝術作品,網站描寫傳承藝術的核心意義:「藉由這樣的機會,爺爺奶奶們重 新檢視自己的生命,回味他們精采的回憶,並向大家分享……。」2「活化歷史」

方案由果陀劇場執行,長者進入國小分享故事,參加活動的長者與孩童更共同演 出由爺爺、奶奶的真實故事改編成的舞台劇,歷年觀眾人數累積達1 萬人次(蘋 果日報,2015.10.07)。

拍攝【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也從 2006 年前

開始每年舉辦全國繪畫比賽,邀請祖孫一同拾起畫筆,以祖孫共樂的休閒活動、

祖孫最愛的相處時光,或是「您話我畫 傳承爺奶的技藝(記憶)」等題材創作,

希望以「繪畫傳遞孝」並「延續生命的不同價值」3

除大型機構舉辦的活動外,老人藝文活動在近年有如雨後春筍,台灣各地社

區、安養院及社區大學也成立長青繪畫班,更有許多銀髮素人畫家嶄露頭角。例

2 詳見傳承藝術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sklf.org.tw/LegacyArt/content/about/about02.aspx。

3 詳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全國繪畫比賽網站,網址 https://goo.gl/ZqGY6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如白許秀菊自 82 歲開始學畫,習畫四年後更舉辦個人畫展,她表示畫畫讓自己 更開朗與健康(劉開元,2014.11.17)。

由此可見,繪畫為老人能掌握的創作形式,且可作為老人重新檢視生命的方 法與媒介,更具有正面效益(葉加敏,2009;范家榮,2010;劉開元,2014.11.17)。

三、台灣研究高齡者生命故事之現況

研究者使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搜尋與高齡者、老人、生命故事及 生命回顧有關的博碩士論文,發現自2012 年起陸陸續續有研究者關注中、高齡 者之生命故事。

如饒炎城(2012)的《黃金印象──一位銀髮族的生命故事》,以 Erikson 心

理社會發展理論為基礎,透過舊照片回憶、繪畫創作與訪談挖掘80 歲的女性個 案的生命故事。他的個案依照不同的生命發展創作許多畫作,如描繪童年及青少 年時期的自畫像、繪製成年時期擁有的房子、或畫出晚年旅遊的經歷、生氣的自 己或象徵宗教信仰的十字架等作品。由於饒炎城並未設定生命故事的主題,因此 研究結果包含研究個案豐富、多彩、面向多元的故事,包含求學時期和同學看電 影、翹課等學習歷程、自己的興趣培養、人生體悟、對生病的感知以及晚年貢獻 於宗教信仰等故事。

高震峰(2012)則邀請 75 歲的陳素玉女士,以 92 張豐富的照片為本,在多

次訪談中看照片說故事,完成論文《照片中的影像解讀:陳素玉女士的生命故事》。 研究者透過深度訪談,理解個案的生命故事、身分認同與生命意義,更延伸挖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台灣視覺文化的發展與演變。他的研究提供台灣早期高階層女性的生活的豐富圖 像,更呈現基督教如何影響個案的人生信仰與認同,而研究所使用的照片則提供 視覺文化的演變(服飾、髮型、政治變革等)。但此類研究須限於「擁有許多照 片」的研究對象,此類高齡受訪者較難觸及,且生命故事多以照片內容為依據,

難以探究照片之外某特定主題的深刻意涵。

在《一位童養媳阿嬤的生命故事──從自卑中淬煉堅毅》中,許佩瑜(2013)

訪談自己78 歲的祖母。她的祖母出生富裕人家卻在淡水小鎮以童養媳身分拚搏 七十多年,許佩瑜發現祖母對於童養媳的身分認同強烈,滲透其童年回憶、婚姻 關係、家庭記憶與自尊。但她也指出「洋裁技能」幫助祖母跨越童養媳的身分認 同,找回自我價值。

而王阿進(2013)的論文《一位中年女性生命重要事件之表達性藝術取向生

命回顧探究》則嘗試以水彩、粉彩、陶土及照片等表達性藝術輔助訪談受訪者生 命中的失落事件。王阿進並未限定故事主題,然而他的受訪者提到的重要事件幾 乎與母親、父親和丈夫有關。王阿進的研究雖非以高齡者為研究對象,但仍對本 研究欲採納的藝術方法以及生命故事的主題有所啟發。

宋興梅(2016)則以「韌力」為切點,撰寫《韌力的展現~一位高齡者的生

命故事》一文,他認為人具有在困境中選擇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具備抗壓、克服 危機和承受漫長困境的能力,且能解決問題及正向轉化其遭遇,進而自我成長,

此即為韌力(resilience)的展現。宋興梅深度訪談自己的 83 歲的母親,梳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