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第二節 資料蒐集步驟

一、 研究對象之選擇

過去研究高齡者生命故事或家庭故事之研究者有的以自身親人為對象(許佩 瑜,2013;黃芮琪,2013;李柔,2016;宋興梅,2016)、有的則以具特殊身分 之高齡者為對象(高震峰,2012;饒炎城,2012;李恩青,2017)。

以自身家人為對象之研究通常能更為深入且細緻探究「不為外人所知」的隱 密故事(黃芮琪,2013:169),較能與研究對象互動自如,且能熟知研究對象的

背景、家庭關係與歷史脈絡,然研究者卻也容易陷入身兼「家庭成員」與「研究 者角色」之難以平衡的雙重身分(黃芮琪,2013;宋興梅,2016)。本研究希望

兼顧深入研究對象生命故事的優點,但也擔心難以平衡作為研究者與作為家庭成 員的雙重身分。

由於每位研究對象之生命故事都有其獨特之處、深度與廣度,本文預計找尋 兩位老人為研究個案,男性與女性比例各佔一半,深入探究他們生命歷程中的不 同階段所經歷的重要家庭故事及故事所反映之自我認同。而兩位個案中,研究者 決定訪問一位家族成員或熟識者,以及一位陌生老人,以探究研究對象為是否為 親人是否影響研究歷程與結果。由於本研究之研究對象須符合諸多標準,因此研 究者決定採非機率抽樣中的「立意抽樣法」(Babbie, 2013/林秀雲譯,2013),

找尋符合以下標準的兩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

(一)年滿65 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二)願意且具繪畫能力。

(三)能以口語(台語或國語)表達畫作內容與經驗者。

(四)男女比例各一。

(五)一為研究者親人或熟識者,一為陌生人。

二、 資料蒐集歷程

(一)初次訪談:說明研究並了解研究對象背景資料

研究者找到研究對象後共進行三次互動,首次為初始訪談,主要為建立研究 者與研究對象之信任關係(鄭同僚,2015),研究者詳細說明研究主題、目的與

活動過程(見附錄一:研究目的與說明),並以書面形式立定雙方之繪畫使用、

訪談、照相與錄音同意(附錄二:訪談同意書),接著詢問老人基本資料與家庭 人口組成。最後說明創作家庭生命圖之方法如下:

研究者提供老人蠟筆與四開圖畫紙作為繪製家庭生命圖之媒材,請老人將自 己的人生的視為一條線,並以「家庭故事」為題標示出過去到現在的重要場景或 時刻,其餘自行發揮並可自行以膠帶黏貼其他紙張繼續作畫。老人須獨力完成畫 作,創作時間至多一週(活動編排參考Liebmann, 2004/賴念華譯,2013;楊淑 貞,2014;陳美伊、曾威豪、邱俊育與柯政華譯,2016)。

(二)第二次訪談:談「畫」,高齡者家庭生命故事之內涵

第二次會面時,研究者先請研究對象說明他的畫作以及作品中描繪的家庭生 命故事,並針對畫面中的敘事要素提問,討論畫作的主題、涉及的生命故事及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中的意涵。為能更細緻且具結構地理解高齡者的家庭生命圖與生命故事,本研究 援引Rabiger(2000)提出之敘事六要素為訪談及分析架構。

Rabiger(2000)請學生從夢、報紙、雜誌、作家日誌中蒐集靈感,將之整理 成「CLOSAT」分類,本研究進而將其分類轉為本文操作型定義,說明如下:

1. C 指角色(character):可用於故事中的角色描述,操作型定義為繪者於畫中 描繪的角色以及口述家庭故事時的人物。

2. L 指地點(location):有趣的視覺化地點,作為事件發生的基本設定,本文操 作型定義為畫作中描繪的故事發生地。

3. O 指物件(object):可以引起好奇或回憶的物件,因為某地點、情境或所有 者有所意義而值得被留存,操作型定義為老人描繪的物件或特殊符號。

4. S 為情境(situation):某種特殊的環境困境而讓角色處於某種特殊的壓力中,

操作型定義為畫作中事件所發生的原因與背景脈絡。

5. A 指行動(action):任何具有潛在意義的行動,本文指畫中角色的行為以及 老人口述其在故事中的行為及與他者之互動。

6. T 是主題(theme):通常不直接被陳述,但浮現於故事之上,本研究定義主 題為浮現於故事陳述之上的核心思想與人生目的。

雖然Rabiger(2000)提出的方法原用於「書寫故事」,但 CLOSAT 分類仍涉 及視覺畫面之建立,且本文之繪圖過程為輔助研究對象講述家庭生命故事的工具 與媒介,因此本文並不分析畫面中色彩與線條等要素,而將關注畫面中出現之角

義並延展更多面向,此外還得考量訪問者與受訪者之專注程度(Rubinstein, 2012),

因此本研究預設每次訪談為一至兩小時左右。訪談歷程將以錄音設備紀錄,以利 後續謄錄逐字稿、分析資料及撰寫研寫研究成果(Crossley, 2000)。

(三)第三次訪談:深入家庭生命故事,探究高齡者之自我認同

本研究預設,研究對象歷經繪圖及與研究者「談畫」的歷程,是個體重構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去、感知現在與預期未來,不斷內化與持續發展的一種自我敘事過程,且可幫助 老人重整家庭故事的意義(Kerby, 1991; McAdams, 1996)。而研究對象能在此歷 程中理解自我,構築自我認同(Giddens, 1991)。

在第二階段訪談後,研究者整理高齡者的家庭生命故事雛形,捕捉蘊含 Rabiger(2000)提出之 CLOSAT 六敘事要素的內容,以區分出高齡者漫長生命

故事的不同「生命章節」(life chapter)。

而為能更深入理解高齡者的生命故事極其在不同人生階段家庭故事中的自 我認同,本文採用McAdams(1988, 1993, 1996)的生命故事部分7模型為第三次 訪談的架構,以下為McAdams 的生命故事模型與本研究之操作型定義:

1. 表徵意象(imagery):作者創造文字、圖像、聲音、氣味等象徵或隱喻以開 展生命故事的特殊意象。McAdams 假定個體愛用的隱喻或符號,可能反映其 自我認同。本研究之操作型定義為畫作或訪談中常見符號與物件的「意義」。

2. 潛意識意象(imagoes):McAdams 認為潛意識意象如同有許多微小的、不同 面向的自我居住在大的敘事自我中,而這個角色經由高度個性化的方式表述 其思考與行為。研究者在第二次訪談後將區分出高齡者生命故事的生命章節,

並在第三次訪談時請高齡者自述當時對自我角色的認知。

3. 核心情節(nuclear episodes):定義為生命故事中顯現出的特殊場景如故事的 高潮、低潮、開頭、轉捩點與結尾。第三次訪談時將請高齡者選擇生命中的

7 McAdams 的生命故事模型中的「意識形態設定」與「主題」將借重閱讀與理解命故事的歷程,

因此將在第三節「家庭繪畫與生命故事之敘事分析架構」運用,而不列於訪談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重大轉折,並說明原因。

4. 結局(ending): McAdams(1996)認為,故事的結尾開啟新故事以延續自 我,此動態性文本提供一種敘事機制,讓個體能創造一個超越自我的我。本 研究將請老人預想生命故事的結尾。

5. 敘事語調(narrative tone):貫穿生命故事整體的情緒和態度基調。研究者將 請受訪者描述自己觀看生命故事的感受並總結其生命故事想傳達的情感。

本研究參照McAdams(1988, 1993, 1996)的生命故事模型提出與核心情節及 自我認同有關之深度訪談架構,整理成表4:

表 4:第三次訪談架構表 生命故事模型 操作型定義

意象 高齡者在圖畫中使用到的物件和符號的意義,以及和過去其他的經歷的 關聯。

潛意識意象 在生命故事情節中,高齡者如何看待自我角色或身分,與自我認同有關。

核心情節 高齡者自覺生命故事的重大轉折及意義。

結局 高齡者預想生命故事的結尾。

敘事基調 高齡者對自身生命故事的感受,自述傳達的情感或意義。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繪

第三次訪談與第二次訪談至少相距一週,目的有二,一來預留足夠時間讓受 訪者沉澱心靈,而能在第三次訪談中與自己的經驗保持一定距離後進入自我反思 的歷程;二來研究者有足夠時間整理高齡者生命故事的重要章節,並依照表 4 的架構為兩位受訪者客製第三次訪談大綱,詳見附錄三與附錄四。

第三次訪談同樣採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預計一至二小時訪談時間釐清第二 次訪談未竟之處,並深入探究意象與潛意識意象、核心情節、結局與敘事基調。

(Crossley,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