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聽老人說「畫」: 高齡者家庭繪畫中的生命故事與自我認同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聽老人說「畫」: 高齡者家庭繪畫中的生命故事與自我認同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聽老人說「畫」: 高齡者家庭繪畫中的生命故事與自我認同. 治 政 Listening to Elders Painting 大 “Pictures”: 立. ‧ 國. 學. the Life Story and Self-Identity inside Family Paintings Made by Elders.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指導教授:蔡. i n U. v. 琰 博士. 研究生:黃 曉 琪 撰. 中 華 民 國 一O六年 一月.

(2) 摘要 老化為人生必然,老人的生命故事濃縮六旬以上的人生經驗,蘊含「如何活 得更好」的「尋常智慧」(ordinary wisdom),是十分珍貴的資產。 本研究採納人生八階段理論與家庭生命週期發展理論的「生命歷程觀點」 ,並 以敘事理論為基礎設計出「家庭生命圖」繪製活動以及深度訪談研究歷程。蒐集 兩位 65 歲以上高齡者的家庭生命故事文本後,以敘事理論探究其中的主題與意. 政 治 大. 涵,以及家庭生命故事文本反映的自我認同及認同之轉變。. 立. 研究發現,兩位個案雖來自不同背景,然其家庭生命圖皆出現「錢」 、 「屋舍」、. ‧ 國. 學. 「家人」及「與工作有關的符號」等元素,象徵經營家庭的條件。兩人的故事則. ‧. 呈現不同生命階段的主題:艱辛的童年以母親為重要他人,必須在依戀與自我獨. Nat. io. sit. y. 立間取得平衡;成年時期必須面對「婚姻與工作」以及「自由與責任」間的選擇。. n. al. er. 然而,無論生命是喜是悲,兩位高齡者皆在晚年階段呈現出維繫人生完整感的生 命智慧。.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也發現,兩位高齡者在家庭生命故事文本中的自我認同隨時間轉變,且 呼應 Giddens(1991)提出在「高度現代性」下,人們開始自我覺察、親密關係 的型態轉形的特徵。. 關鍵字:生命故事、老人、家庭、自我認同、繪畫 i.

(3) Abstract Aging is inevitable in life; nonetheless, older persons’ memory accumulated through more than 60 year experiences is a treasure, abundantly containing “ordinary wisdom” regarding “how to live better.” On the other hand, families, as primary social groups, are inseparable from individual life.. This Thesis, by using the theory of eight stages of life and the “viewpoint of life. 治 政 history” of the family life course development theory, 大 examined both the elders’ 立 ‧ 國. 學. “family” memoirs occurred during their extended life expectancy as well as their self-identity reflected based on such stories.. ‧ sit. y. Nat. Two elders were accordingly invited by this Researcher to portray “family life. n. al. er. io. pictures” and interviewed in order to acquire texts of their life story with family as the. Ch. i n U. v. theme. Further, based on narrative theory, this Researchers plowed through the. engchi. essence of the texts, topics, narrative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as well as the reflected self-identity and the identity transition.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in spite of their distinctive backgrounds, the family life pictures herein both exhibited some indispensable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family such as “money”, “houses”, “family members”, and “other work-related signs.” Each story illustrated a distinguished theme representing its respective life stages: during. ii.

(4) the elders’ arduous childhood with their mothers being the significant others, they had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reliance and independence; while in their adulthood, they inevitably encountered dilemmas between “marriage and job” or between “liberty and duty.” Irrespective of ups and downs, the elders both presented life wisdom upholding their completeness of life. Further, the elders’ self-identity revealed through the texts of their family memoirs often changed as time passed by, which corresponded to. 政 治 大. Giddens’ proposed concepts of “high modernity” where people’s self-awareness. 立. began to grow and the pattern of their close relationship gradually transformed..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life story, the elders, family, self-identity, painting. iii.

(5) 目錄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10. 第四節. 章節介紹.................................................................................................. 13 文獻回顧.................................................................................................. 14. 第一節. 老與家庭:生命歷程的觀點.................................................................. 15. 第二節. 敘事結構與生命故事模型...................................................................... 25. 第三節. 在敘事中建構自我認同.......................................................................... 31. 第四節. 政 治 大 繪畫作為敘事文本與研究工具.............................................................. 38 立. ‧ 國. 學. 小結 .......................................................................................................................... 46 研究方法:高齡者家庭生命故事之敘事探究...................................... 48 研究問題與研究設計.............................................................................. 48. 第二節. 資料蒐集步驟.......................................................................................... 53. 第三節. 高齡者家庭生命故事之敘事分析.......................................................... 59. ‧. 第一節. io. sit. y. Nat. n. al. er. 小結 .......................................................................................................................... 63. i n U. v. 資料分析:高齡者「畫/話」家及自我認同...................................... 64. Ch. engchi. 第一節. 受訪者背景與資料分析歷程.................................................................. 65. 第二節. 高齡者之家庭生命故事.......................................................................... 75. 第三節. 高齡者家庭生命故事中的自我認同...................................................... 96. 小結 ........................................................................................................................ 104 結論與研究建議.................................................................................... 107 第一節. 研究結果綜述........................................................................................ 108. 第二節. 研究意涵................................................................................................ 113.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24. 參考文獻. 130. 附錄一:研究目的與說明........................................................................................ 141 iv.

(6) 附錄二:訪談同意書................................................................................................ 142 附錄三:第三次訪談大綱(梅生)........................................................................ 143 附錄四:第三次訪談大綱(明子)........................................................................ 144 附錄五:敘事元素編碼表範例................................................................................ 145 附錄六:研究對象拒訪歷程與反思........................................................................ 14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7) 表目錄 表 1:生命週期八階段.............................................................................................. 18 表 2:Duvall 家庭生命週期兩期八階段 .................................................................. 23 表 3:談「畫」架構表.............................................................................................. 56 表 4:第三次訪談架構表.......................................................................................... 58 表 5:轉錄代號說明表.............................................................................................. 59. 政 治 大. 表 6 受訪者基本資料與訪談時地............................................................................. 66. 立. 表 7:明子的生命故事敘事要素表.......................................................................... 82. ‧ 國. 學. 表 8:梅生的生命故事敘事要素表.......................................................................... 87. ‧. 表 9:生命故事敘事結構與要素表........................................................................ 114.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8) 圖目錄 圖 1:文獻地圖.......................................................................................................... 14 圖 2:敘事結構圖...................................................................................................... 27 圖 3:研究對象、研究者與圖畫三角關聯圖.......................................................... 46 圖 4:研究架構圖,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共創意義.................................................. 52 圖 6:明子的家庭生命圖.......................................................................................... 76. 政 治 大. 圖 7:梅生的家庭生命圖.......................................................................................... 84. 立. 圖 8:明子自我認同遞變圖.................................................................................... 103. ‧ 國. 學. 圖 9:梅生的自我認同遞變圖................................................................................ 104. ‧. 圖 10:高齡者家庭生命圖共同元素...................................................................... 109. Nat. io. sit. y. 圖 11:高齡者家庭生命故事共同主題 .................................................................. 110. er. 圖 12:高齡者生命故事、認同與現代化之關係圖.............................................. 113. al. n. v i n Ch 圖 13:研究者自繪家庭生命圖.............................................................................. 148 engchi U. vii.

(9)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妳要把心胸放開,眼光打開,把全部的人當成你朋友。」我甫接近頂 著一頭灰色頭髮,眼睛有些花白的爺爺,他劈頭說出這句話。我一頭霧 水,索性湊在他身邊半小時,聽他娓娓道來……。. 政 治 大. 2016 年 7 月,在我即將升上碩士班二年級的暑假,曾跟隨政治大學傳播學. 立. ‧ 國. 學. 院、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臺灣戲曲學院京劇系及歌仔戲系等三校師生,一同 巡迴台灣北中南四間安養院服務老人。. ‧. 我在那次巡演活動中負責撰寫人物專訪,當我走近其中一位坐在輪椅上,靜. sit. y. Nat. io. n. al. er. 靜看著演出的爺爺時,他便開始對我說他的生命故事。我便在走近老人、投以微. i n U. v. 笑、幾句詢問以及聆聽故事的過程中,為三位老人寫下他的生命故事:每個月存. Ch. engchi. 10 元,最後抓準時機開辦旅行社而成為富翁的爺爺;21 歲時從相親到結婚只花 費六天的奶奶,婚後辛勤勞動養活家人,現在擁有十多個孝順她的孫子女;歷經 八年抗戰後來到台灣,每天望著天花板睡不著覺的 99 歲榮民之家爺爺。 那次經驗讓我明白「人人身上都有故事」,而這些老人的故事若不被聆聽, 很可能隨時間消逝。訪談 99 歲的榮家爺爺時,他似乎不太習慣與人互動,因此 我倆總是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話。於是我開始思索,除了訪談之外,還有什麼方式 能讓老人說出生命故事?我憶起巡演活動中,原本冷靜的老人在看完同學表演舞 1.

(10) 蹈、京劇和歌仔戲後,大多展開笑顏、隨同學一起伸展肢體並參與互動,我發現 「藝術」能帶給老人歡笑。 我更想起大學三年級修習「老人傳播」課程的經驗,當時我和組員赴安養院 帶領老人描繪自畫像並訪談他們。四位素人畫家展現各具特色的筆觸,不僅用色 大膽,更描繪他們心中理想的自我模樣。我們進而參考藝術治療專書提到的要素 分析畫作並輔以訪談,發現老人畫作中隱含自我認同、自我期望、身體能力與情. 政 治 大. 緒狀態等意義。那次活動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八十多歲、患有帕金森氏症的. 立. 奶奶,她在作畫時十分不自信地說自己「手會抖,畫得不好。」但小組後續追蹤. ‧ 國. 學. 老人的情況時,發現她竟在活動後持續描繪生活事物,反映繪畫可能對老人產生. ‧. 的正面效益,此一發現也受到許多文獻支持(White& Epston, 1990;Kastenbaum,. Nat. io. sit. y. 2000;葉加敏,2009;范家榮,2010;劉開元,2014.11.17;王秀絨、郭玟伶、. er. 鄭月妹、鄭同僚,2015;李以文,2015;李盈蓁,2016)。. al. n. v i n Ch 上述經驗讓我萌生一個想法:繪畫也許能作為說故事的引子,助我了解老人 engchi U. 的生命故事。而「家庭故事」是我最感興趣的題材,因此老人、家庭與藝術便成 為這篇研究的緣起,促使我透過學術研究深入理解老人的生命故事。. 第二節. 研究背景. 一、台灣將邁入高齡社會,在地安老議題不容忽視 台灣目前為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 ,且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截至 2016 年底,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共有 3,106,105 人,比例達台灣人口的 13.20%。老年人 2.

(11) 口更將在 2018 年超過 14%,邁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而至 2025 年台灣老 年人口占總人口比將增至 20%,進入超高齡社會(hyper-aged society) (甘芝萁、 黃邦平、吳亮儀,2015.11.1;內政統計月報,2017)。 也就是說,台灣在七年後就必須面對每五個人就有一個老人的社會狀態。而 台灣人口老化速率更為世界第一,不論是執政者或是一般民眾,更應刻不容緩地 認識老年議題,並細緻了解晚年生活脈絡。. 政 治 大.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每四至五年針對老年就業、居住、經濟及對老年生活的期. 立. 望進行問卷調查,最新資料1《102 年老人狀態調查》顯示,65 歲以上老人高達. ‧ 國. 學. 六成五理想的居住方式為與子女同住(包含配偶、子女配偶及孫子女),而真正. ‧. 與家人同住的比例佔老年人口的 64.3%,其他則有 11.1%的獨居老人,及 3.4%居. Nat. io. sit. y. 住在機構中。此外,65 歲以上老人最擔憂的老年生活議題,第一名為「自己的. al. er. 健康問題」(28.5%)、其次為「自己生病的照顧問題」(15.7%),第三則是「經. n. v i n Ch 濟來源」(14.1%);而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期望第一名為「身體健康的生活」 engchi U (37.3%),其次為能與家人團圓和樂的生活(29.9%),經濟來源無虞地生活位 居第三(19.1%)(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4)。由上述數據可看出,老人在晚年 最關注健康、經濟等問題,而理想的晚年生活也與家庭和樂習習相關。然而問卷 調查出的精確數據,卻難以讓人深入了解老人須同時面對健康、經濟、家庭議題 相互交織的生活脈絡。. 1. 《106 年老人狀態調查》目前尚在問卷調查階段,報告尚未出版。 3.

(12) 目前台灣 65 歲以上老人約生於 1950 年代以前,他們的青壯年時期正逢台灣 由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主要家庭結構也漸從大家庭轉為僅有父母及小孩的核 心家庭,因此他們須面對家庭價值與家庭結構的劇烈轉變(陳欣宏,1995)。 老人一生更經歷多個生命歷程,從原生家庭到與建立自己的夫妻關係、生下 子女後更隨著子女成長而逐漸老化,接著子女自組婚姻,又要面對退休、喪偶等 老年家庭階段(Duvall, 1977) 。陳欣宏(1995)更指出,當人們邁向老年,不再. 政 治 大. 是家庭中的經濟支柱與核心,又可能礙於身心功能退化而漸失話語等溝通能力。. 立. 此時老人原有的家庭角色可能翻轉,需要重新調適。. ‧ 國. 學. 龐大老年人口在邁向晚年時須面臨生活方式變化、身心功能退化、朋友關係. ‧. 日漸稀少以及家庭內權力移轉、家庭角色翻轉(陳欣宏,1995;徐偉昀,2009). Nat. io. sit. y. 等情況,老人在家庭結構與自我身心理狀態不斷轉變的過程中,其自我認同的轉. er. 變亦是值得探究的議題。因此,本文將「自我認同」納為研究關注之一。. n. al. i n C 二、老年藝文活動漸興,增強體魄涵養性靈 hengchi U. v. 國外有許多機構及團體早已開始推廣老人藝術活動,如英國一群平均年齡八 十多歲的爺爺及奶奶組成 Young@Heart 合唱團,唱出一首首橫跨搖滾、流行及 經典風格的歌曲,他們的真實故事更在 2008 年被拍成紀錄片【搖滾吧@爺奶】。 美國非營利組織 Songwriting Works 舉辦工作坊協助長者創作歌曲;Dance for PD program 更請專業舞者運用知識,為帕金森氏症患者設計舞蹈動作,讓患者 從伸展、平衡與韻律中重拾活力;Alzheimer's Poetry Project 活動則由主持人帶領 4.

(13) 參與者覆頌詩詞,藉由即興互動讓參與者自由作詩,藉此激發阿茲海默症及失智 症患者的創造力;紐約的社區藝術機構 Elders Share the Arts(ESTA)則結合口 述歷史和藝術參與方法,引領長者化生命記憶為藝術。 國內則有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在 2004 年投入資源學習 ESTA 的「傳承藝術」 (Legacy Arts Work)計畫,他們於 2005 年引進 ESTA 的工作方法,正式開啟在 台的「傳承藝術」與「活化歷史」方案(傳承藝術在台灣,無日期) 。 「傳承藝術」. 政 治 大. 方案由領導者透過主題式工作坊,帶領老人述說生命故事,並以此為元素進而創. 立. 作藝術作品,網站描寫傳承藝術的核心意義:「藉由這樣的機會,爺爺奶奶們重. ‧ 國. 學. 新檢視自己的生命,回味他們精采的回憶,並向大家分享……。」2「活化歷史」. ‧. 方案由果陀劇場執行,長者進入國小分享故事,參加活動的長者與孩童更共同演. Nat. sit. al. er. io. 果日報,2015.10.07)。. y. 出由爺爺、奶奶的真實故事改編成的舞台劇,歷年觀眾人數累積達 1 萬人次(蘋. n. v i n Ch 拍攝【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也從 2006 年前 engchi U. 開始每年舉辦全國繪畫比賽,邀請祖孫一同拾起畫筆,以祖孫共樂的休閒活動、 祖孫最愛的相處時光,或是「您話我畫 傳承爺奶的技藝(記憶)」等題材創作, 希望以「繪畫傳遞孝」並「延續生命的不同價值」3。 除大型機構舉辦的活動外,老人藝文活動在近年有如雨後春筍,台灣各地社 區、安養院及社區大學也成立長青繪畫班,更有許多銀髮素人畫家嶄露頭角。例. 2 3. 詳見傳承藝術官方網站,網址 http://www.sklf.org.tw/LegacyArt/content/about/about02.aspx。 詳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全國繪畫比賽網站,網址 https://goo.gl/ZqGY62。 5.

(14) 如白許秀菊自 82 歲開始學畫,習畫四年後更舉辦個人畫展,她表示畫畫讓自己 更開朗與健康(劉開元,2014.11.17)。 由此可見,繪畫為老人能掌握的創作形式,且可作為老人重新檢視生命的方 法與媒介,更具有正面效益(葉加敏,2009;范家榮,2010;劉開元,2014.11.17)。. 三、台灣研究高齡者生命故事之現況 研究者使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搜尋與高齡者、老人、生命故事及. 政 治 大. 生命回顧有關的博碩士論文,發現自 2012 年起陸陸續續有研究者關注中、高齡. 立. 者之生命故事。. ‧ 國. 學. 如饒炎城(2012)的《黃金印象──一位銀髮族的生命故事》,以 Erikson 心. ‧. 理社會發展理論為基礎,透過舊照片回憶、繪畫創作與訪談挖掘 80 歲的女性個. Nat. io. sit. y. 案的生命故事。他的個案依照不同的生命發展創作許多畫作,如描繪童年及青少. er. 年時期的自畫像、繪製成年時期擁有的房子、或畫出晚年旅遊的經歷、生氣的自. al. n. v i n Ch 己或象徵宗教信仰的十字架等作品。由於饒炎城並未設定生命故事的主題,因此 engchi U. 研究結果包含研究個案豐富、多彩、面向多元的故事,包含求學時期和同學看電 影、翹課等學習歷程、自己的興趣培養、人生體悟、對生病的感知以及晚年貢獻 於宗教信仰等故事。 高震峰(2012)則邀請 75 歲的陳素玉女士,以 92 張豐富的照片為本,在多 次訪談中看照片說故事,完成論文《照片中的影像解讀:陳素玉女士的生命故事》 。 研究者透過深度訪談,理解個案的生命故事、身分認同與生命意義,更延伸挖掘 6.

(15) 台灣視覺文化的發展與演變。他的研究提供台灣早期高階層女性的生活的豐富圖 像,更呈現基督教如何影響個案的人生信仰與認同,而研究所使用的照片則提供 視覺文化的演變(服飾、髮型、政治變革等)。但此類研究須限於「擁有許多照 片」的研究對象,此類高齡受訪者較難觸及,且生命故事多以照片內容為依據, 難以探究照片之外某特定主題的深刻意涵。 在《一位童養媳阿嬤的生命故事──從自卑中淬煉堅毅》中,許佩瑜(2013). 政 治 大. 訪談自己 78 歲的祖母。她的祖母出生富裕人家卻在淡水小鎮以童養媳身分拚搏. 立. 七十多年,許佩瑜發現祖母對於童養媳的身分認同強烈,滲透其童年回憶、婚姻. ‧ 國. 學. 關係、家庭記憶與自尊。但她也指出「洋裁技能」幫助祖母跨越童養媳的身分認. ‧. 同,找回自我價值。. Nat. io. sit. y. 而王阿進(2013)的論文《一位中年女性生命重要事件之表達性藝術取向生. er. 命回顧探究》則嘗試以水彩、粉彩、陶土及照片等表達性藝術輔助訪談受訪者生. al. n. v i n Ch 命中的失落事件。王阿進並未限定故事主題,然而他的受訪者提到的重要事件幾 engchi U. 乎與母親、父親和丈夫有關。王阿進的研究雖非以高齡者為研究對象,但仍對本 研究欲採納的藝術方法以及生命故事的主題有所啟發。 宋興梅(2016)則以「韌力」為切點,撰寫《韌力的展現~一位高齡者的生 命故事》一文,他認為人具有在困境中選擇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具備抗壓、克服 危機和承受漫長困境的能力,且能解決問題及正向轉化其遭遇,進而自我成長, 此即為韌力(resilience)的展現。宋興梅深度訪談自己的 83 歲的母親,梳理母 7.

(16) 親因國共內戰與家人分離、來到台灣後自組家庭的生命故事。除家庭故事外,論 文也包含高齡者的個性、才華、興趣、退休後的生活等豐富主題。 綜上所述,近年不乏與高齡者生命故事相關的研究,本文研究者以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研究侷限與研究發現幾方面提出觀察。有的研究者訪問家中長輩(許 佩瑜,2013;宋興梅,2016) 、有的研究者則選取擁有特殊資料與經驗的個案(高 震峰,2012)。而不論研究對象的背景或社經地位為何,研究者皆能從研究中獲. 政 治 大. 得豐碩的生命故事文本、研究發現與體悟。. 立. 除了常見的深度訪談方法外,研究者也開始嘗試以「藝術方法」引導個案說. ‧ 國. 學. 故事,例如高震峰(2012)利用照片故事作為訪談的主軸,王阿進(2013)透過. ‧. 水彩、粉彩、陶土及照片等表達性藝術輔助訪談受訪者生命中的失落事件,饒炎. Nat. al. er. io. 與文本中深入理解個案的生命故事。. sit. y. 城(2012)則綜合照片與繪畫引導受訪者訴說故事。上述研究者皆借助不同媒材. n. v i n Ch 上述研究提供本文相當重要的研究經驗與成果,但本文研究者也發現過去相 engchi U. 關研究的限制:未設定生命故事的主題或主軸。由於生命故事的面向十分廣泛, 包含自我、求學歷程、家庭、事業、朋友、信仰及人生觀等,讀者有時難以聚焦, 且研究者得花費許多時間訪談4(饒炎城,2012;許佩瑜,2013) ,更因訪談時間 過長而需承擔受訪者可能因身體健康與情緒因素而須中斷研究的風險(饒炎城, 2012)。. 4. 如許佩瑜(2013)以六次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祖母,每次 3-5 小時,總時數 22 小時。 8.

(17) 本文研究者回顧相關研究後發現,過去研究所呈現出的生命故事有兩大共通 主題:家庭與自我認同。例如:饒炎城(2012)個案的故事中不乏她對自我的看 法,如「我可能從小就長的很可愛,從小就很多人追我,……坐火車常常書包裡 面就有很多 love letter」 ,或形容自己是「悲傷的女主角」 (饒炎城,2012:107)。 因此,本文研究者決定聚焦與「家庭」為生命故事的主題,並深入探究「自我認 同」之面向。. 政 治 大. 目前台灣關注「老人」及「家庭」的博碩士論文及期刊文章多針對失能老人. 立. 家庭的照顧體系、照顧品質、家庭照顧者的負擔與家庭平衡等議題,如王妙旬. ‧ 國. 學. (2016)的《探討失能老人狀況及家庭照顧者對利用機構喘息服務之因素》及李. ‧. 佩君(2009)《「愛的勞務」──以失能老人之家庭照顧為例》。. Nat. io. sit. y. 家庭敘事研究對象也以女性、兒童、憂鬱症青少年或罕病家庭為大宗,如盧. er. 意婷(2016)的《協商理想親職:自閉症孩童家長的敘事與實作》。而徐偉昀在. al. n. v i n Ch 2009 年寫成的《晚年照顧關係的敘事分析》雖以敘事分析方法探究老人公寓及 engchi U. 安養機構老人與家人、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但其研究方法是將研究者自身的觀察 記錄、工作日誌與訪談等再述為敘事文本,少見老人自己的聲音,讀者難以直接 了解研究對象的話語與思想。 綜上所述,台灣將於 2018 年邁入高齡社會,由家庭、社區以至國家對於老 年議題的關注刻不容緩。邱天助指出台灣老年政策的擬定經常未能強調「老人生 命的多元與差異」(邱天助,2007:271),他進而提出不同層次的老年政策,其 9.

(18) 中之一為給予老人「空間與機會」,以有能力及意願活動的老人為對象,提供參 政、就學、就業、休閒,以及「藝術與文化」等社會參與機會。因此,本文作者 認為「藝術」除能反映「老年生活的品味」(邱天助,2007:271),也可作為探 究家庭故事及老人自我認同的研究工具。 近年台灣研究者已開始關注高齡者的生命故事,且納入藝術表達為輔助方法, 然因生命故事繁瑣、面向多元而有研究時間過長、文本難以聚焦等限制。相關生. 政 治 大. 命故事研究呈現兩大共同主題:家庭與自我認同,但尚未有研究者深入著墨高齡. 立. 學. ‧ 國. 者的家庭敘事與其中的自我認同。因此,本研究決定以藝術為媒介、家庭為題探 究高齡者的生命故事及其中反映的自我認同。.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n. al. er. io. sit. y. Nat. 一、問題意識. ‧. 第三節. i n U. v. 海德格(Heidegger, 1996) 《存在與時間》 (Being and time: A translation of Sein. Ch. engchi. und Zeit)的核心思想之一為「人是邁向死亡的存有」 。人自出生即開始老化, 「老」 是生命所須面對的必要問題。Erik Erikson 早年提出人格發展理論與生命階段說, 廣為學界所知,而他晚年與其他學者合著的《Erikson 老年研究報告》以及《生 命週期完成式》卻提出新觀點。如 Joan Erikson(1997)在《生命週期完成式》 新版序文中寫道,隨著夫妻兩人年齡漸長,深刻體會到九十歲時有別於八十歲的 自己,須不斷更新生命週期的歷程,她更指出「老年期需要儲存和仰賴過去所有 經驗,以全新的優雅維持覺察和創造力」,並具備「智慧」與「統整」的特質。 10.

(19) 對老人來說,生命時光也許所剩不多,但若採反向思考,老人所經歷的時間 卻是他們所擁有的優勢,因此「時間」可視為老人生命故事的重要元素。正如 Erikson、Erikson 與 Kivnick(1986)所述: 時間是站在老人這邊的,身為過去時光的收藏者及記憶的保護者,這些 在老年期仍很健康的老人手上有著許多的時間,可供他們有智慧及具創 意的使用。他們可以為終將也會老去的年輕人述說故事。若能好好述說. 政 治 大. 這些故事,藉由傳遞一些共有的集體身分認同給下一代生存的人,老一. 立. 代的人也就有能力將自己託付給下一代(周怜利譯,2000:383)。. ‧ 國. 學. Erikson、Erikson 與 Kivnick(1986)指出,老年期重新檢視生命週期中的自. ‧. 我感時,得與自己意識到的錯誤、失敗、疏忽與錯失的機會妥協,而智慧得以幫. Nat. io. sit. y. 助他們統整生命歷程,並反映自我認同的形塑及轉變(周怜利譯,2000:383)。. er. 另一方面, 「家庭」更陪伴我們走過人生漫漫長路。日本作家 Lily Franky 在. n. al. i n C 小說《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中寫道: hengchi U. v. 就那麼一次、幾秒鐘的射精,就可以決定一輩子的親子關係,可是「家 庭」的關係卻是建立在生活這塊令人窒息的土壤上,需要慢慢花時間累 積努力,有時候還必須犧牲自己來灌溉土壤。 可是最後的到的收穫,有時候只要一次幾秒鐘的爭吵,就可以輕易毀掉。 所以「親子」可以說是加法,而「家庭」不是只有加上去,也有往下減 的(Franky, 2005/曹姮譯,2007:23)。 11.

(20) 「家庭」是人一出生的初始社會團體,也是最普遍的社會制度(彭懷真,2003), 換句話說,家庭是人類生命的源頭。然而家庭卻也如 Lily Franky 所描述般複雜 難解,因此研究家庭或許可尋求其他方法的輔助──繪畫。 繪畫是人類紀錄思想與生活的基本表述形式,也是創造力的媒介。距今至少 三萬六千年以前,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就在洞穴中留下壁畫,目前世界最早的 史前人類壁畫洞穴為現在位於法國南部的阿爾克橋壁畫岩洞(Grotte ornée du. 政 治 大. Pont-d'Arc,或稱肖韋岩洞,Grotte Chauvet) 。史前人類以雕刻及繪畫方式精準描. 立. 摹 435 幅熊、獅子、野牛等動物圖像,反映人類經由敏銳觀察靈巧描繪生活的行. ‧ 國. 學. 為(黃麗如,2014.07.09) 。而目前世界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則在距今約五千年前. Nat. io. sit. 就能以視覺形式傳達心中意念(高階秀爾,2008)。. y. ‧. 才被發明,我們可以說圖像是先於文字的一種人類表述形式,早在文字以前人類. er. 綜上所述,老化為人生必然,而老人超過六旬以上的生命經驗則是珍寶。因. al. n. v i n Ch 此若以統合及反思生命歷程的角度出發,思索作為生命起源的「家庭」與自我的 engchi U. 關係,當是重要議題。而家庭有時卻難以言說,因此本文期望以繪畫作為質性研 究的輔助工具,藉由繪畫活動與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歷程,探究老人的家庭生命故 事,及其中反映出的自我認同形成與轉變。. 二、研究目的 人的一生與家庭密不可分,而「老人」更以超過六旬的歲月體驗從原生家庭、 自組家庭到子女成家立業等不同的家庭結構轉變。然而台灣尚無以老人為對象結 12.

(21) 合繪畫作為研究工具的家庭生命故事研究,因此本研究選定老人為研究對象,以 家庭為題,透過繪畫活動與訪談探究高齡者的生命故事,期能深入理解其故事彰 顯的人生智慧與自我認同。本研究之核心目的有二: (一)以繪畫活動與訪談歷程構築情境,探究老人如何從漫長人生擷取家庭故事, 並探究其家庭生命故事的內容及敘事結構所反映出的意義。 (二)從高齡者描繪與自述家庭生命故事文本的方式,探究其對自我在不同人生. 政 治 大. 階段中的自我認同,進而探究其認同之轉變與統合。. 立第四節. 章節介紹. ‧ 國. 學. 本文第一章「緒論」書寫研究動機、研究背景、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第二. ‧. 章「文獻回顧」從老與家庭的生命歷程觀點出發,回顧敘事結構、生命故事的定. sit. y. Nat. io. n. al. er. 義及理論模型,進而提出本文從敘事中建構認同及繪畫作為研究方法的立論;第. i n U. v. 三章「研究方法」將詳述研究問題、研究定位及資料蒐集歷程,並提出老人家庭. Ch. engchi. 繪畫與生命故事之敘事分析架構。. 第四章「資料分析」第一節簡述受訪者背景及資料分析過程;第二節探問繪 畫活動加上訪談的複合研究方法中,老人創造出何種圖像並講述那些生命故事; 第三節則進而分析老人在繪畫及講述過程中所創作的生命故事文本中,彰顯何種 自我認同以及認同之轉變;第五章則為結論,首先綜述研究結果,第二節以理論、 方法與實務三面向整合研究意涵,第三節提出本文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3.

(22) 文獻回顧 老與家庭、敘事、自我認同與繪畫交疊出本研究之文獻地圖(見圖 1)。本 章第一節「老與家庭:生命歷程的觀點」首先從老人的定義及生命週期八階段談 起,藉回顧家庭的定義與家庭生命週期發展理論,對照個人生命週期與家庭生命 週期的概念,提出本文採納之「生命歷程觀點」。第二節「敘事結構與生命故事 模型」回顧 Chatman(1978)之敘事結構及 McAdams(1988, 1993, 1996)的生. 政 治 大. 命故事模型;第三節「在敘事中建構自我認同」則回顧認同之概念並扣連認同與. 立. ‧ 國. 學. 自我之關聯,最後回顧 Giddens 的現代性認同理論。第四節「繪畫作為敘事文本 與研究工具」延伸敘事的意義,提出繪畫作為敘事研究文本與工具的立論。.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圖 1:文獻地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繪 14. i n U. v.

(23) 第一節. 老與家庭:生命歷程的觀點. 本節首先介紹生理學、法律與經濟層面、社會學及心理學等學科如何定義老 年,並說明本研究選定之研究對象,進而援用 Erikson 夫婦與 Kivnick(1986)的 生命週期八階段說明人類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生命狀態。接著回顧現有社會學、 心理學領域論述如何定義家庭,提出本研究「不預先」定義家庭之原因,並援引 White、Klein 與 Martin(2015)的家庭生命週期發展理論。最後整合個人與家庭. 政 治 大. 理論,提出本研究所採納之生命歷程觀點。. 立. ‧ 國. 學. 一、老年的定義. 老年的定義可按年齡、生理狀態、心理狀態、社會功能等為標準,眾說紛紜. ‧. (陳欣宏,1995) 。蔡琰與臧國仁(2003:202-208)整合不同領域定義老年的原. sit. n. al. er. io. (一). y. Nat. 則如下:. Ch. 等身體系統衰退之特徵。 (二). i n U. v. 生理學的老年:生理老年可能具有重聽、老花、行動遲緩、皺紋與白髮. engchi. 經濟與法律層面的老年:目前台灣規定 65 歲為退休年齡,老年福利制. 度亦以 65 歲為分隔。 (三). 社會學的老年:社會學理論關注社會結構、老人生理與心理變化形成之. 生活、社會地位及社會角色轉變。社會學中定義「角色」為「人們期許在特 定工作或任務中展現的行為模式」,可能由人際關係界定。例如,人在家庭 中可能是子女、未來可能成為妻子或丈夫、母親或父親(Cox, 1996: 142)。 15.

(24) 社會學者(Cox, 1996;徐立忠,1989;陳欣宏,1995)也提出在晚年 可能遭逢家庭角色翻轉的情形,認為退休後的老人可能在家中幫忙照顧孫輩, 有別於青壯年時期在家中擔任的經濟支持角色,此時須適應新的家庭角色。 (四). 心理學的老年:延續社會學老年之適應說,此說假定人們邁向老年時若. 適應良好,即可能具備自律、成熟、調適與整合的人格,若適應不良則會出 現紊亂、憤怒與混亂等狀態(徐立忠,1989)。. 政 治 大. 上述領域定義老年之方式皆有可議之處,如年齡不一定為生理退化之原因。. 立. 雖然年齡並非老年之絕對依據(蔡琰、臧國仁,2003),然因多數研究皆以 65. ‧ 國. 學. 歲區分研究對象與中年時期不同之社會角色及身心狀態,因此本研究將研究對象. Nat. y. 人類發展理論. io. sit. 二、. ‧. 設定為年滿 65 歲以上,且具備繪畫與語言表述之意願與能力的老人。. er. 人類發展理論可追溯至佛洛伊德(1949),他認為人在嬰兒時期開始即有本. al. n. v i n Ch 能需求,從嬰兒、兒童直至成年時期需歷經口腔期 U stage)、肛門期(anal stage)、 e n g c h i(oral 性器期(phallic stage) 、潛伏期(latent stage)與生殖期(genital stage)五階段。 而人格能否發展完全端看各階段的需求是否被滿足。且因他的理論依繫「性」的 需求,而被稱為性心理發展期(psychosexual stages)(Freud, 1949; Cox, 1996)。 佛洛依德的理論多關注兒童時期的發展,直至 Erikson(1964)提出人生八 階段(eight stages of life)理論,才有關於成人發展的完整論述(Cox, 1996) 。而 Erikson、Erikson 與 Kivnick(1986)在《Erikson 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 16.

(25) (原書 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 The experience of old age in our time)中更擴充 此理論。他們以 1928 至 1929 間出生的小孩為對象,進行長達五十年的固定樣本 覆訪(panel study)縱貫研究(Babbie, 2013/林秀雲譯,2013)。直至小孩的父 母都已八十多歲,研究者還持續拜訪 29 位老人及其子女,探問這群老人的早年 經驗與晚年生活的關聯與轉變。 Erikson 夫婦與 Kivnick(1986)將人生八大階段可能出現的對立性格傾向,. 政 治 大. 分別為和諧的(syntonic)與不和諧的(dystonic),而兩者的平衡仰賴個體的積. 立. 極參與(vital involvement)。. ‧ 國. 學. Erikson 夫婦與 Kivnick(1986)指出,童年時期個體從建立信任關係開始、. ‧. 逐漸產生意志力與目標,並學習實踐目標與處理任務;進入青少年期將面臨心理. Nat. io. sit. y. 與社會影響的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個體必須選擇自己效忠的價值體系以進入成. er. 年前期,並從維繫一般友誼及與同一伴侶的能力中學會「愛」;進入成年的真實. n. al. i n C 世界後,必須「關懷」生育、製造與創造的一切。 hengchi U. v. 他們的理論更提及「老年期」狀態,認為當人們進入老年,為保持人生的完 整,須仰賴「智慧」來抗衡絕望感受: 老年人藉著理解活了十幾年的自我、活在現在的自我以及在未來的自我, 以平衡自我認定與角色混淆感……老年人正處於一個獨特的位置,可用 時間的觀點來重新評估他的經驗(Erikson, Erikson & Kivnick, 1986/周 怜利譯,2000,頁 159)。 17.

(26) 表 1:生命週期八階段 生命階段. 和諧的. 不和諧. 平衡. 一、嬰兒期. 基本的信任. 基本的不信任. 希望:由最初的母性照顧者喚醒希望. 二、幼兒期. 自主. 羞愧、懷疑. 建立孩童的意志力. 三、學前期. 主動. 罪惡感. 目的:(在遊戲中)實現目標. 四、學齡期. 勤勉. 自卑感. 能力:達成複雜任務的才智. 五、青少年期. 自我認同. 角色混淆. 忠誠:在不可避免的價值矛盾中,自 由選擇價值體系. 六、成年前期. 親密關係. 孤立隔離. 愛:奉獻與互動,道德觀懷的基礎. 七、成年期. 生產繁衍. 頹廢凝滯. 關懷:關懷所有被生產出來的需求. 八、老年期. 統合. 絕望. 智慧:面對死亡時對生命超然的關懷.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 《Erikson 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 (頁 52) ,周怜利譯,2000, 台北:張老師文化。. 立. 然而此八階段卻非絕對分立,Erikson 夫婦與 Kivnick(1986)提出「生命過. ‧ 國. 學. 程漸變說」,認為生命階段是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經歷的複雜過程,人在每個. ‧. 階段中除預估未來可能發生的緊張狀態外也將重新經驗過去。例如 Joan Erikson. y. Nat. er. io. sit. 九十多歲時在《生命週期完成式》書中的〈延長版序〉強調自己到了九十多歲才 真正面對老年的許多挑戰。由此可見,人類在每個階段皆有不同挑戰,且在生活. n. al. Ch. engchi. 的反思中將不斷經驗過去或發展未來。. i n U. v. Erikson 夫婦與 Kivnick(1986)假定老人能否合宜地處理統合與絕望狀態, 取決於過去他在每個年齡階段是否取得平衡。作者強調,在老年階段須同時面對 「自身可能不再存在」的恐懼以及持續經驗的整合過程,在時間歷程中的種種行 為限制、抉擇與拒絕組成人們的「自我感」 (sense of “I”) ,作者強調「老年人的 挑戰是必須面對已活過大半的人生週期,去整合智慧以在餘生中活出更美好的未 來(周怜利譯,2000:頁 78)」。 18.

(27) 老年人面對的自我認同涉及人生多個階段的相互交織,須由他們自己的智慧 與記憶來引導。Erikson 夫婦與 Kivnick(1986)的受訪者反映出他們如何努力調 和長久生活中所感覺到的自我,並且繼續不斷改變自我認同。 本研究並不採納僵化的心理學、社會學、經濟或法律層面的老年定義,而是 採用人類發展理論的觀點,認為人一出生即開始老化,「老」貫穿整個生命週期 (Karph, 2014/王方譯,2016)。本研究雖採納社會學研究常見年齡限制,設定. 政 治 大. 研究對象為 65 歲以上、具備繪畫與語言表述之意願與能力的老人。然而老人對. 立. 本研究的重大意義是他生活過的生命經驗,以及他們如何努力調和長久生活中所. ‧ 國. 學. 感覺到的自我,並持續不斷改變與統合的自我認同以及其中的智慧。. 家庭的傳統定義. ‧. 三、. Nat. io. sit. y. 台灣《民法親屬篇》第六章明文「家」的定義:「稱家者,謂以永久共同生. er. 活為目的而同居之親屬團體。」而一家的「家長」由親屬團體所推定,「無推定. al. n. v i n Ch 時,以家中之最尊輩者為之;尊輩同者,以年長者為之……。」台灣的法律認為 engchi U 長者為家庭中的重要角色,當長者無能力管理家務時,才由晚輩代理。由此可見 東方社會傳統中,家庭是每個人一生最重要的非正式社會支持來源,當家庭無法 負擔長輩的某些支持功能時,長者才向社會支持系統求援(陳肇男、林惠玲, 2015)。 社會學者及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家庭的特徵是「普遍」及「基本」,他們指出 家庭為人類最早接觸的社會團體,深刻影響人們連結社會的方式,而家庭成員則 19.

(28) 包含長期共同生活,在心理與感情上密切聯繫的夫妻與子女(彭懷真 2003;曾 文星,2004)。 家庭也是最普遍的社會制度(social institution),社會制度意指滿足人類基 本社會需求而形成的行為模式,家庭成員在與公共場合區隔出來,具有隱私性質 的空間中,與家人分享經濟資源,並在生產與資源消耗上共同合作(彭懷真,2003; White, Klein & Martin, 2015) 。White、Klein 與 Martin(2015)指出家庭有別於其 他人際互動網絡的主要面向:. 立. 家庭比起其他社會團體,維持相當長的時間,即使家庭結構有所改變,. 學. ‧ 國. (一). 政 治 大. 人們仍須終身維繫成員身分。. (三). 家庭成員間包含生物性及婚姻關係:包含法律的收養與婚姻關係。. (四). 家庭的生物與婚姻關係面向,連結到更大的親屬組織,如遠房親戚。. er. io. sit. y. ‧. 家庭是代間的,具跨代的性質。. Nat. (二). al. n. v i n Ch 本研究部份採納上述家庭的基本定義,認為家庭關係不僅限於血緣關係,更 engchi U. 包含婚姻、領養等形式組成的家庭關係,如老人與媳婦、老人與繼子等也包含在 本研究的家庭關係中。然而,家庭的定義卻仍是浮動或可持續思辨的,如 White、 Klein 與 Martin(2015:16)在書中向讀者提問許多情況,請讀者思考哪些算是 家庭,本文節錄並修改部分情形如下: (一). 一位 84 歲的寡婦,膝下無子女,與她同住的只有她養的狗。. (二). 父母雙亡而同住的三位成年姊妹。 20.

(29) (三). 兩位在親密關係中的女同性戀者,和其中一方在前段婚姻關係中的孩子. 以及另一方與前男性友人生下的孩子。 (四). 一對沒有夫妻的小孩,分別住在相隔一千公里遠的兩地。. 若以上述情形來看,台灣民法所述「稱家者,謂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 居之親屬團體」 ,並不適用於實際情境。因此,本文雖基於過去學者的家庭定義, 卻刻意不在研究過程中「定義」家庭,本研究希望由研究對象的家庭繪畫與「說. 政 治 大. 畫」過程理解描繪他們心中的家庭圖像。. 立. 家庭生命週期發展(family life course development)理論. 學. ‧ 國. 四、. White、Klein 與 Martin(2015)區分出七種不同框架的家庭理論:社會交換. ‧. 與選擇(social change and choice) 、符號互動(symbolic interaction) 、家庭生命. Nat. io. sit. y. 週期發展、系統(system) 、衝突(conflict) 、女性主義(feminist)和生態(ecological). er. 理論,其中「家庭生命週期理論」點出個人與家庭隨時間轉變的概念。. al. n. v i n Ch 家庭生命歷程發展理論包含個人生命全程理論(individual life span theory)、 engchi U. 家庭發展理論(family development theory)及生命歷程理論(life course theory) 三個互補面向(White, Klein & Martin, 2015) 。 個人生命全程理論強調個人源自本體的發展,如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期。 而較著名的是皮亞傑(Piaget)將孩童不同在年齡應有的認知能力分期,此理論 也廣泛應用在兒童藝術治療中(White, Klein & Martin, 2015)。然而這些理論模 型皆將人類的發展區分為由一階段進入另一階段的間斷發展,且以「生物決定論」 21.

(30) (biologically deterministic)式的觀點看待兒童的成長。 過去已有不少學者提出與兒童相比,成人的生命發展更緊密連結社會脈絡, 且成人的生命階段須處理耗竭、衰老甚至是死亡議題。Baltes(1987;轉引自 White, Klein & Martin, 2015)也表示,生命全程發展學者必須假定,「發展」必 須同時處理失落與獲得、社會與歷史脈絡及多重方向的轉變。因此,個人生命與 家庭生命週期其實互為表裡並難以分割。. 政 治 大. 除個人生命全程理論外, 「家庭發展理論」強調家庭會經歷不同階段與事件,. 立. 歷經系統性地、定型的動態改變,研究者把家庭視為具有生命週期的有機體,經. ‧ 國. 學. 歷出生、成長、維持、收縮及最終的死亡(White, Klein & Martin, 2015)。. ‧. 家庭生命週期的定義為: 「一種有關於家庭發展的預測,可以幫助我們對於處. Nat. io. sit. y. 在任何發展階段的家庭有所預期性的了解(Duvall, 1977: 141) 。」家庭有生活週. er. 期,以家庭為單位發展時間序列,通常由夫妻關係開始,接著生育子女,夫婦隨. al. n. v i n Ch 子女成長直到子女擁有自己的婚姻關係。每個家庭從開端到結尾,都要歷經動態 engchi U 發展與變化(Duvall, 1997/劉秀娟譯,1997;曾文星,2004)。 Duvall(1977)更將家庭生命週期細分為八階段,由一對夫妻的結合,因子 女出生擴張家庭規模,接著因為子女就學、就業、結婚到離家,夫妻年齡漸長, 健康及身體功能衰退,夫婦相繼死亡,原始家庭的生命週期終告結束。而後兩期 雙親獨自度過的時光,占家庭生命週期近半比例。他更進而定義「老年家庭」 (later life families)為夫妻已過育兒年齡,子女已開始獨立生活的家庭狀態。此時期家 22.

(31) 庭呈現收縮而非擴展的情形(Duvall, 1977) 。而對沒有子女的人來說,Duvall 則 用五十歲概括區分。 表 2:Duvall 家庭生命週期兩期八階段. 擴張期. 收縮期. 階段. 狀態. 建立家庭到子女長大. 1.. 已婚夫婦,尚無子女. 2.. 第一個孩子出生. 3.. 學齡前兒童的家庭. 4.. 學齡兒童的家庭. 5.. 青少年家庭. 6.. 孩子離家. 政 治7. 大 子女建立自己的家庭,父母進入 從空巢期到退休的中年夫妻 晚年 8. 老年夫妻從退休到過世 立. ‧ 國. 學. 資料來源:改繪自《婚姻與家庭》,彭懷真,1996,台北:巨流。 上述 Duvall(1977)分類家庭階段的方式在現今來看不免有些過時,並未看. ‧. 見家庭型態的多樣性,例如過程中夫妻可能離婚或是再婚,伴侶也可能無子或喪. sit. y. Nat. io. n. al. er. 子,而三代同堂的狀況中子女也可能並未離家。. i n U. v. 生命歷程理論(life course theory)則統整個人生命全程理論及家庭發展理論,. Ch. engchi. 認為無論是家庭或是個人都是種生命進程。這三種理論進程雖指涉不同面向,卻 都關注個人源自本體發展的家庭因素、重視「時間」因子,並將個人與家庭的改 變整合到與出生世代、社會、歷史與個人年齡等因素有關的社會結構中,因此 White、Klein 與 Martin(2015)將此三種進程整合為「家庭生命週期發展理論」。 在家庭生命週期中,「時間」應為多面向的(White, Klein & Martin, 2015), 如「生命歷程理論」採納「社會過程時間」(social process time)觀點,認為與 個人生命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比起日曆或手錶上的時間更為重要,並關注個人所 23.

(32) 經歷的事件歷史(例如離婚或生育)如何影響後來的生命。因此,了解家庭過程 的時間面向提供家庭研究可分析的事件標記。 綜上所述,本研究包含兩種相互交織的生命歷程觀點:一為個人的生命發展, 二為家庭生命歷程。本文研究者基於上述理論設計「家庭生命圖」繪畫活動,請 高齡者將人生視為一條軸線,在紙上以「線性」概念作畫,即是希冀透過線性概 念具象化生命歷程。此外本研究也預設高齡者透過繪畫描繪出的家庭故事,即是. 政 治 大. 具象化對個人生命來說具有特殊意義並影響人生的「社會過程時間」標記。. 立. 本章第一節首先從老人個人生命發展出發,Erikson 夫婦與 Kivnick(1986). ‧ 國. 學. 指出照顧、養育及保護子女的經驗是生產繁衍的基礎,讓生命各個階段形成一個. ‧. 生命週期,而每個新生兒的誕生又創造新的生命循環。生命繁衍、周而復始的相. Nat. io. sit. y. 同經歷構成世代循環,並連結祖孫三代。因此若要整合終生的生產繁衍與頹廢凝. er. 滯兩主題,老年人必須回顧並整合上一代長輩的照顧經驗與自我的生活經歷(周. al. n. v i n Ch 怜利譯,2000)。由此彰顯老人的生命歷程與家庭歷程的關係密不可分,老人的 engchi U 自我認同就在兩種漸變的歷程中形塑而成。. 家庭生命週期理論則指出個體與家庭隨時間變化,社會過程之時間標記可幫 助理解與老人生命密切相關的重要事件。本研究採納個人與家庭生命歷程的觀點, 在第四節整合現有學術研究採用之具象時間歷程的繪畫方法。本研究預設老人在 漫長生命中將選擇並畫下家庭中重要事件,具體方法將在第三章詳述。. 24.

(33) 第二節. 敘事結構與生命故事模型. 本研究採納敘事論為理論基礎之一,首先回顧敘事研究與敘事學的背景,並 援引 Chatman(1978)的敘事結構。接著梳理本研究核心「生命故事」相關定義 及理論模型,並指出以「家庭」為題的家庭敘事有何特色。. 一、 敘事學(narratology)與敘事研究(narrative research) 人類是天生就會說故事的生物,而許多文本都可以被敘事性地理解,. 政 治 大. 像是語言、書寫和視覺材料(Carrabine, 2016: 253)。. 立. ‧ 國. 學. 人天生就是說故事的好手。故事為人類經驗提供一致性和連貫性, 在我們與他人的溝通中扮演重要角色。……,當敘說者透過口語描述其. ‧. 經 驗 過 的 現 實 時 , 是 能 最 清 楚 了 解 其 內 在 世 界 的 管 道 ( Lieblich,. sit. y. Nat. io. n. al. er. Tuval-Mashiach & Zilber, 1998)。. i n U. v. 大約在 1980 年代,社會科學領域開始重視敘事(narrative)及生命故事(life. Ch. engchi. story)相關研究,心理學、心理治療、社會學及歷史學等學科逐漸開始運用敘事 研究的理論及方法補足實驗法、調查法、觀察法等傳統研究方法之不足,以研究 個人身分認同(personal identity) 、生活風格(lifestyle)或文化(cultural) (Lieblich, Tuval-Mashiach & Zilber, 1998)。 Lieblich、Tuval-Mashiach 與 Zilber(1998/吳芝儀譯,2008:4)定義「敘 事研究」為「任何使用或分析敘事素材的研究」。而敘事素材可能來自以訪談或 文獻探討所得的故事,或學者以敘事形式寫下之札記或個人信件等。 25.

(34) Crossley(2000)指出,敘事研究並不採用量化研究所強調的代表性和類推 性,相對地敘事研究希望獲得詳細且豐富的資料以達全面的意義和理解。因此在 敘事研究中,私有的真實(private reality)相當重要,所述者可根據自己的價值 觀、情感與欲求訴說故事(朱儀羚、康萃停、柯禧慧、蔡欣志與吳芝儀譯,2004)。 而 1969 年 法 國 文 學 理 論 家 Tzvetan Todorov 首 先 提 出 敘 事 學 ( 法 文 narratologie)一詞,以敘事學稱呼敘事作品的科學,1970 年代西方文學理論及批. 政 治 大. 評界開始關注此主題,正式將敘事學翻譯為 narratology(胡亞敏,2004),指透. 立. 過書寫語言所再現之單一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簡稱為「說故事」之分析(臧國仁、. ‧ 國. 學. 蔡琰,2017:31)。. ‧. 敘事學或敘事研究在過去六十年曾一再反覆討論「故事」與「論述」的關係。. Nat. io. sit. y. 結構主義學者 Chatman(1978)將敘事分為故事(story)與論述(discourse)兩. n. al. er. 部分,前者關注「說什麼」 (內容) ,而後者多指如何說(途徑) (臧國仁、蔡琰, 2017)。. Ch. engchi. i n U. v. Chatman(1978:19-26)定義故事為「什麼人發生什麼事」 ,可分為事件(event, 包含舉措與行動)、存有(existent,包含角色人物與場景設定)及已被作者預先 以文化符碼處理過的人與事物。故事可以組織經驗、創造意義並掌握一種內在連 續感,日常生活中的選擇與活動都是故事(Rantala, 1997; Carrabine, 2016)。 論述則指「如何說故事」 ,包含「敘事傳達的結構」如觀點、敘事者與時間, 也含括「顯現的型態」如語文、電影或芭蕾(Chatman, 1978:19-26) 。本文重繪 26.

(35) Chatman 的敘事結構圖為圖 2:. 立. 圖 2:敘事結構圖. 政 治 大. ‧ 國. 學. 來源:改繪自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p. 26), by S.. ‧. Chatman, 1978,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at. io. sit. y. 臧國仁與蔡琰(2017)的專書《敘事傳播:故事/人文觀點》也梳理近年敘. er. 事研究的轉向,指出 21 世紀以來敘事論已成為跨學門的後起之秀,甚至引發世. al. n. v i n C h(the narrative turn) 界觀的調整,習稱為「向敘事轉」 e n g c h i U 。敘事研究者也逐漸從關注. 深植人心、代代相傳的「大敘事或主宰敘事」(grans/master narrative)逐漸轉而 關注小故事(small stories)的重要性。而此類以小故事為主要導向的敘事研究合 併了生命故事、生命史、自傳式研究等主題,且重視「過去在現在的位置」,也 就是如何由說者與聽者共同表述生命定位(臧國仁、蔡琰,2017:38)。 本研究採納微觀觀點,重視聽者與說者共述生命的歷程,且尊重研究對象根 據其價值觀、情感及欲求述說故事的私有真實(Crossley, 2000)。 27.

(36) 生命故事(life story). 二、. 假如你想要認識我,那麼你必須知道我的故事,我的故事定義我是誰。 而假如我想了解我自己,去探究我自己生命的意義,那麼我一樣也必須 了解我自己的故事(McAdams, 1993: 11)。 McAdams(1996)提出,人人都擁有「個人神話」 :一種由個人自然建構的 故事,將生命中的不同部分整合成有目的、令人信服的整體。個人神話就像所有. 政 治 大. 故事一樣,有開頭、過程與結尾,依據角色和情節的發展而定義。個人神話是種. 立. 想像的行動,模式化地整合我們如何回憶過去、感知現在並期望未來。人們為了. ‧ 國. 學. 有目標地生存,會組成自我的英雄故事以描繪關於我們自身的必要事實. ‧. (McAdams, 1993)。. Nat. io. sit. y. 許多理論家認為,能夠統一且有目的性的講述個體生命的形式就是「故事」。. er. 而生命故事是個體重構過去、感知現在及預期未來,不斷內化與持續發展的自我. al. n. v i n Ch 敘事形式,且生命故事由社會心理所建構,受到文化與社會的影響(McAdams, engchi U 1996)。. 本研究整理 McAdams(1993, 1996)的理路,將「生命故事」定義為「個人 透過回憶過去、感知現在及展望未來,以某種時間序列(如開頭、過程、結尾) 鋪排角色及情節的自我敘事形式。」 故事的功能是整合自我與影響、感動並教誨他人,而生命故事的主要功能則 是將分裂的自我元素整合於同一敘事框架中(McAdams, 1996) 。McAdams(1993: 28.

(37) 11)將現代生命週期發展的認同分幾階段,可與 Erikson 提出的人生階段相呼應: (一). 前敘事時代(prenarrative era) :嬰兒、孩童與青少年早期,從經歷中蒐. 集自我故事的元素,影響自我認同並在某一天被講述,形成某種敘事調性。 (二). 敘事時代(narrative era):青少年至成年不斷創造自我定義的故事,並. 不斷重塑認同。 (三). 後敘事時代(postnarrative era)呼應 Erikson 人生八階段的統整及絕望,. 政 治 大. 老年人可能會將他們生命看作即將完成的產品──生命故事,而這故事可能. 立. 被接受(統整)或是拒絕(絕望)。. ‧ 國. 學. 而在西方社會中,生命故事可能通常從家庭開始,包含早期家庭擴張到家庭. ‧. 重要的轉捩點或事件標記,而敘事隨著這些標記前進。McAdams(1988, 1993,. Nat. io. sit. y. 1996)從訪談中蒐集超過兩百多個案例,歸納出生命故事模型的七項內容: 敘事語調(narrative tone) :貫穿生命故事整體的情緒和態度基調,如樂. (二). 表徵意象(imagery) :作者創造文字、圖像、聲音、氣味等象徵或隱喻. er. (一). al. n. v i n Ch 觀的或悲觀的,可能以羅曼史、悲劇或諷刺等形式呈現。 engchi U. 進而開展生命故事的特殊意象,個體愛用的隱喻或符號可能反映自我認同。 (三). 主題(theme) :主題是指由角色在敘事中所追求的目標所導向的故事序. 列,主題表達角色的動機及渴求。換句話說,故事角色的行為與反應都彰顯 他的人生目的,也就是生命故事的主題。 (四). 意識形態設定(ideological setting) :意識形態的設定指涉個人在故事中 29.

(38) 彰顯的宗教、政治、倫理信仰和價值觀,這種道德準則讓個體得以評斷自己 與他人的生命故事。 (五). 核心情節(nuclear episodes):在生命故事中顯現出的特殊場景稱為核. 心情節,如故事的高潮、低潮、開頭、轉捩點與結尾,這些情節成為自我在 敘事中證明自身存在的重要證據。核心情節最重要的不是過去實際發生的事, 而是關鍵事件的記憶在整體人生中的意義。 (六). 政 治 大. 潛意識意象(imagoes) :所有的故事接包含人與非人角色,在生命故事. 立. 中,主角就是關於誰的故事。潛意識意象如同有許多微小的、不同面向的自. ‧ 國. 學. 我居住在大的敘事自我中,此角色經由高度個性化的方式表述思考與行為。 結局(ending) :自我敘事的結尾是一持續發展的生成劇本(generativity. ‧. (七). Nat. io. sit. y. script),故事的結尾開啟新故事將自我延續到後代,因此可以說這樣的動態. er. 性文本提供一種敘事機制,讓個體能創造一個超越自我的我(McAdams,. al. n. v i n Ch 1996) ,朱予安(2014:44)稱之為「個體能經由敘事結尾特殊的角度作為看 engchi U 待自我敘事的後設方法」。. 本研究採用 McAdams(1988, 1993, 1996)提出生命故事模型作為分析高齡者 生命故事之分析架構,詳細方法將在第三章研究方法詳述。 三、. 家庭敘事 Stone(1988)提出,家庭故事是傳達生命意義的敘事形式,家庭是人們獲. 知「自己是誰」的主要地方,因此家庭敘事可以建構認同。黃芮琪則(2013:39) 30.

(39) 整理三項家庭敘事的認同功能: (一)定義家庭:家庭故事不僅定義家庭為何,也提供基本規則及期許以幫助成 員了解「我是誰」。 (二)如何與外在世界互動:家庭故事不但描繪外在世界的樣貌,也說明家庭要 如何適應社會架構。 (三)理解自身定位:關於某個成員的家庭故事可能聚焦某些特徵,使其理解自. 政 治 大. 己在家庭或世界中的定位。. 立. 有鑑於過去以高齡者為對象之生命故事研究多有難以聚焦訪談內容、故事包. ‧ 國. 學. 含許多面向而難以收束、訪談時間過長等情形(饒炎城,2012;高震峰,2012;. ‧. 許佩瑜,2013;宋興梅,2016),而其研究出的共同生命故事主題皆有「家庭故. Nat. io. sit. y. 事」 。因此,本研究將生命故事之範圍聚焦「家庭故事」 ,且由於家庭是人們獲知. n. al. er. 「自己是誰」的首要之處,而能進而探究高齡者在家庭生命故事中的自我認同。. 第三節. i n U. Ch. v. engchi 在敘事中建構自我認同. 本節首先提出敘事與認同的定義,並提出「敘事認同」之概念,最後回顧 Giddens 所提出的自我認同與現代性的關聯。. 一、 敘事與自我認同 (一)「自我」與「認同」之定義 朱予安(2014)指出,人們談論「自我(self)」和「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 時通常概念較為模糊。認同一詞的拉丁字源(identitas)意近於「不變的」與「相 31.

(40) 同的」,反映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特殊角色:我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並在 時空結構中具有連貫性的意義。 McAdams、Josselson 與 Lieblich(2006)也指出雖然認同會隨時間和社會改 變,但生命故事中會有某種穩定且連貫的主題,因此生命故事可以整合自我的不 同面向為統合的且具目的的整體(McAdams, Josselson, Lieblich eds., 2006: 5)。 此說呼應 Erikson(1980)之想法,他認為自我即使處於多元情境中,仍能維持. 政 治 大. 自身一致性,確立永恆的人生旨趣以區辨自我與他者的不同。但在後現代社會中,. 立. 個體須經由反省、自我映照的過程才能於不斷再現中表達及建構自我(朱予安,. ‧ 國. 學. 2014)。. ‧. 綜合各學者(朱予安,2014;Erikson, 1980; McAdams, Josselson & Lieblich,. Nat. io. sit. y. 2006)的定義,「自我」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雖可能隨時間和社會轉變而產. n. al. er. 生出不同「認同」,然人類仍能在生命進程中藉由自我觀照,整合自我為意義連 貫且一致的統合整體。. Ch. engchi. i n U. v. (二)自我敘事 如前述(朱予安,2014;Erikson, 1980; McAdams, Josselson & Lieblich, 2006) , 「自我」和「認同」原為人類在生命進程中不斷反思的一種較為抽象的概念,此 抽象概念可透過「自我敘事」的表達歷程彰顯出較為明確的「自我認同」。 Giddens(1991:243)定義自我敘事(narrative of the self)為「憑藉個體與 他人所關心的故事,而對自我認同達成反思性的理解。」他指出成為人就是依據 32.

(41) 某種描述,以確知自己做些什麼以及為什麼做的原因,並指出個人認同不是在行 為以及他人的反應中發現的,而是在保持特定的敘事進程中被開拓出來。因為如 果一個人在日常世界中與他人保持有規則的互動,個人經驗就不是全然虛構的, 而是在持續吸納外部世界發生的事件後,把他納入關涉自我的、正在進行著的「故 事」之中(Giddens, 1991)。 若以「敘事表演」的觀點來看,自我敘事被視為一種儀式展演,說故事者是. 政 治 大. 編織自己人生意義的演員及導演,努力扮演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角色,但同時敘事. 立. 者也會採取觀眾的位置,在「說自己」的詮釋過程中反思自我(徐敬官,2004)。. ‧ 國. 學. 徐敬官(2004)認為自我敘事是人們試圖抒解遭逢生命重大轉折而引起「本. ‧. 體性不安」的一種治療實驗,它有助於建立新的主體身分來適應或改善自我與世. Nat. io. sit. y. 界的關係脈絡,自我敘事中的故事事件就成為試圖建構身分認同的反思性計劃。. er. McAdams(2006)強調應把「我」和「敘事」都看作動詞,自我隨敘事流. al. n. v i n Ch 動不斷改變,敘事也緩慢進入心靈結構,因此敘事是定義自我的主要因素。自我 engchi U 如同反身性的敘事系統,透過內在的建構不斷發展、擴充,往理想的目標前進, 這種自我不僅複雜且多面向,隨時間與不同情境開展不同層次的面貌。 McAdams(1993, 1996)更提及,人在親密的時刻,欲求與他人分享重要插 曲;在洞察的時刻,故事的一部分可能會突然變得有意識與意念,我們認為不重 要的瑣事可能突然變成自我定義的現象。因此我們能看見自我在生命故事中不斷 產生的新敘事,不斷重新改寫自身,進而發展出更多敘事。自我的改變是慢慢在 33.

(42) 敘事中生成,而對自我有更深的感知及體悟。 Kerby(1991)則認為個體的形成並非奠基於固定的真實自我,而是透過鋪 陳情節連結過去發生的事件與生命,使個體得以追憶過去、掌握現在與發展未來, 並在過程中對自我的存在產生認同。 綜合上述學者(徐敬官,2004;Giddens, 1991; Kerby, 1991; McAdams, 1993, 1996, 2006)的立論,個體藉由對自己或對他人說故事的歷程,釐清自己在過去. 政 治 大. 或現在事件中的行動、自我定位以及與世界的關係。藉由敘事進程人更可以掌握. 立. 現在與預想未來,進而產生新的敘事、重新改寫自身,而「自我認同」便是在自. ‧ 國. 學. 我敘事的反思歷程中浮現。. ‧. (三)敘事認同. Nat. io. sit. y. 承上所述,自我可在敘事的歷程中產生認同,學者也相繼提出「敘事認同」. er. 的概念。如 McAdams、Josselson 與 Lieblich(2006)在他們的書中開宗明義指出. al. n. v i n Ch 人作為說書人,我們說的故事也成為自我的一部份,人們應將生命視為完熟的、 engchi U 自我整合的敘事。他們定義敘事認同(narrative identity)為:「人們創造並講述 有關他們自身的故事,以替自己和他人定義『他們是誰』 (McAdams, Josselson & Lieblich eds., 2006: 4) ,進而回答「我是誰?」、「我要去哪裡?」及「我該怎麼 存活?」等生存問題(Giddens, 1991)。 楊癸齡(2012)也提到社會建構論主張自我的存在完全取決於生活語言,人 依照語言和表達得以理解自己和他者,所以重點不在自我的本質而在於「自我如 34.

(43) 何敘說」,而述說的方式可不拘於口語,也包含圖畫、影像與文字書寫。 Crossley(2000)也提到,透過敘事人們去定義我現在是誰、我過去是誰、 未來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因此,尋求生活中的意義就是去「創造動力性的敘事, 使人類看似混沌不明的存在,顯得清晰可見且前後連貫」 (朱儀羚譯,2004:125) 簡言之,書寫生命故事是轉換自我認同及重建的方式,透過書寫或表述等敘 事進程個體得以反思過去、感知現在及預想未來,區辨自己與他者之不同而維持. 政 治 大. 一致的內在感受,進而建構出自我認同。. 立. 二、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Giddens 的觀點. ‧ 國. 學. 英國社會學家 Anthony Giddens 自 1990 年代起相繼出版《現代性的後果》 、 《現. Nat. io. sit. 性、愛、慾》三書,以行動主體的角度探究現代性。. y. ‧. 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及《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 er. 現代性(Modernity)指稱 19 世紀至 20 世紀因工業革命而衍生的經濟、政治. al. n. v i n Ch 與文化系統,包含資本主義與市場貿易擴張、科技與技術支配、民族主義國家興 engchi U 起等,先後影響西歐、美國與日本等地區(黃瑞祺,2005;McAdams, 1996)。 現代性創造個人脫離傳統人際網絡、達成個人經濟獨立的機會,高度現代彈性多 元的就業模式及福利制度促進個人化的趨勢,個人生涯越來越不受傳統、家庭、 階級及地位等單一社會因素影響(何春蕤,2001)。 而 Giddens(1991)的現代性大略意指工業化及資本主義社會,而其「現代性 後果」指稱高度現代性下全球化對人類的影響,人類能越來越開放地形塑自我生 35.

(44) 涯、具反思性覺知且被鼓勵「構築自我」 ,因而形成「自我認同」此一新機制(何 春蕤,2001;黃瑞祺,2005)。 Giddens(1991)指出現代化大量發展反思性的特定條件,因此形成所有人類 行動的「反思性覺知」特徵,在高度現代性(或稱晚期現代性)的情境下,「自 我」必定是反思性地產生出來的。他將自我認同定義為:「個體依據個人的經歷 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Giddens, 1991: 244/趙旭東、方文譯,2005)」 。他更 點出四種人類的存在議題:. 立. 外在世界和人類生活之間關係的生存本質:在投身(doing)日常生活. 時,所有人都要「回答」生存問題。. 對人類而言,生存就是擁有本體性的覺知:所有人類都生存在存在性矛. ‧. (二). 學. ‧ 國. (一). 政 治 大. Nat. al. v i n Ch 涉及他者的存在:Giddens(1991)提到早期以 e n g c h i U Husserl 為基礎的現象學 n. (三). er. io. 識的「存在」便能覺知自身的限度。. sit. y. 盾中,人是無生命世界的一部份,但自無生命世界分離出來後,作為自我意. 文獻偏向笛卡兒式的理性主義,認為個體雖能感知另一個體的身體,但無法 理解另一個體的意識,僅能藉由自身的移情式推理才能覺知他人的情感及經 驗。Giddens 進而提出具有內在公共性的「語言」成為兩者接近的手段,互為 主體性並不源於主體性,而是另一種類似的方式(Giddens, 1991: 51),關於 「他者」的問題涉及種種內在的連結。 (四). 關涉「自我認同」:自我是某種紊亂的現象,假定某種反思性覺知的存 36.

(45) 在。自我認同並不是被給予的,而是個體必須在反思活動中慣例地創造和維 護的某樣東西(Giddens, 1991: 52) 。人除了必須擁有有關個人(能區分主我、 賓我和你)的概念外,還必須做為一個反思行動者(Giddens, 1991: 244/趙 旭東、方文譯,2005)。 承上,自我認同的「內容」是由個人經歷所建構的特質,會隨社會及文化而 改變(Giddens, 1991: 55) 。現代性也引起外在社會環境的重要變遷,地方性和全. 政 治 大. 球性的互動影響「親密關係的轉型」,無論是性關係、婚姻、家庭和其他制度都. 立. 需要開始論及自由、協商、流動和專業分工等「不那麼浪漫的東西」(何春蕤,. ‧ 國. 學. 2001:x) 。而正因為主體必須在自由和承諾間維持平衡,形成現代親密關係難以. ‧. 維繫的原因(Giddens, 1992/周素鳳譯,2001)。. Nat. io. sit. y. 而自我認同的形成也與「時間」有極大關係。Giddens(1991)指出,在「生. er. 命週期」時間區段內,自我認同形成跨越現代性不同制度情境的軌道,每個人具. al. n. v i n Ch 有且實踐著一種依據社會或心理資訊流所組織的個人經歷。 engchi U. Giddens(1991)援引 Rainwater(1989) 《自我治療》一書中提到的「與時間 對話」,意指個體如何以積極的態度來把握生命進程中自我設問的過程。跟時間 對話,有助於識別配偶死亡、分居或離異等緊張事件並與這些事件達成和解,他 也整理《自我治療》中提到的「時間」要素(Giddens, 1991:75-80): (一)自我可以看成是個體負責實施的反思計畫,且持續並無所不在地反思。 (二)自我形塑著從過去到可預期的未來的成長軌道,蘊含控制時間,亦即建立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兩個孫子 駕廠大 聾,帶領 大家前往 檀特山尋 找須大擎 夫婦。. 迎接隊伍中,有人持小

,增加生活的新意;有人把碗盤碎片巧妙安排,變 成美麗的壁畫……。只要多留心生活事物,運用想 像力,你也會成為創意大師。.. 「歸納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二) 「 I'm the master of my fate, I'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老師知道了在討論一、二的兩件事後,要求 班中有份「 嘲笑別人的男生」 和「 杯葛別人的 女生」

教師請學生分成小組,然後派發附件一「癱姐妹生命 熱線與死神搶客」新聞摘要及附件二「我幫助了有需

 它為小孩們提供 了一個有趣的生 活體驗,體驗了 在江戶時代作為 一個普通人生活 的感受。.. 旅客可以穿上和服,步

一家人上館子時,氣氛多是輕鬆愉快。這正是學習自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