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有別於標準時間的個人時區。

(三)生活規畫是後傳統社會形式不可避免的相伴物,依據自我的個人經歷動員,

準備未來行動的手段。個人日曆或生活規畫的日曆與個人生命週期的時間 有關,在個體生活中,個人日曆是有意義事件的定時工具,以在個人化的 年表中插入這些事件。

換句話說,在現代性中,個體得以從過去到現在所歷經的選擇、重大事件、

親密關係轉變等經驗中不斷反思並自我覺察,因此「自我」的概念是歷經一段時 間後被建構出來的。

而本研究將藉由繪畫活動與深度訪談的歷程,營造敘事情境讓個體得以反思 過去回憶、現在經驗及未來預期並將之表達出來。而研究者將藉由敘事探究的方 法分析其生命故事文本如何反應自我認同,以及其自我認同如何在現代性的背景 下轉變或統合,詳細方法將在第三章細述。

第四節 繪畫作為敘事文本與研究工具

本節說明「繪畫」如何作為人類表達心像(mental imagery)與情感的形式,

接著描述繪畫應用於以老人為對象之活動與研究的優點,再指出繪畫作為質性研 究新興工具的發展及相關案例。

一、 繪畫作為說故事的形式

人天生會說故事(McAdams, 1993; Carrabine, 2016),也天生能繪圖表達心

像,「藝術」可以是說故事的方式。如同本文緒論所提,人類早在距今至少三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六千年就懂得以繪畫方式記錄生活並表達心中想法(高階秀爾,2008;黃麗如,

2014.07.09),繪畫是先於文字的表述方式。英國藝術評論家 Read(1958;轉引 自范瓊方,1996:3)也曾提到:「要傳達思想(意見和觀念),語言是最好的手 段;要傳達情感,繪畫(色彩和線條)是最好的方法。」范瓊方(1996)更提及,

個體運用自己的語言符號如線條、顏色、形狀等來描繪其內心的情感,或是以圖 像語言表達其視覺經驗,藉以抒發潛伏在心靈深處的情感。

Rantala(1997: 236)指出「繪畫是想像的園地,幫助我們了解過去和計畫未

來的可能」,創作藝術除可描繪生活、經驗與思想,更能讓個體感到完整。她更 強調藝術是建構認同的有效手段、像語言一樣的象徵系統,也是自傳式敘事的有 效方法。

繪畫是以文化符碼處理過的具結構的人物與事件,也是一種敘事形式,進而 能被用以探究老人家庭繪畫中的故事,包含繪畫中的情境、角色與行為等,此外 也可探究老人家庭繪畫中的論述,如時間設定、繪畫使用的色彩與線條等,藉以 深入理解老人家庭繪畫中呈現的家庭故事及其感受。

二、 以繪畫表達老人的心像與情感

英國畫家William Utermohlen 從 1995 年(62 歲時)罹患阿茲海默症後持續 創作自畫像。對比患病前充滿自信、線條清晰的自畫像,罹病後他筆下的自己逐 漸變得模糊。他於2007 年過世,其妻子 Patricia 說:「威廉努力畫下自己的改變、

內心的恐懼以及悲傷。(聯合報,2014.08.09)」。如上述文獻與例子,繪畫能反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人類的思考方式與想像力(范瓊方,1996)。

過去實證研究也發現創意老化活動的許多優點,如幫助老人輕鬆創作,藉由 創造美感圖像增加老人控制感等正向感受,有助於腦神經細胞的發展並可抒發情 緒(楊培珊、羅鈞令、陳奕如,2009;Kramer, 1993/江學瀅譯,2004)。

在老年階段,如何重新定義老化過程並且在此過程中尋找生命意義是重要課 題(楊培珊、羅鈞令、陳奕如,2009)。因此學者認為應該視老人為具發展性與

創造性的主體,將藝術活動帶入老人社群,讓老人成為主動學習者與創作者,以 達到「創意老化」的優點(楊培珊等,2009)。因此,本研究選用「繪畫」作為

研究工具,深化並擴充家庭敘事研究可探究的面向。

三、 繪畫用於質性研究的相關案例

在社會科學質性研究傳統上,多以「語言及文字」為工具及分析文本,傳播 領域研究中語言中介的題材(例如敘事形式)早已先被廣泛且細緻地研究。

然而過去經由圖像中介的傳播研究常被忽略(Przyborski & Slunecko, 2012),

因此研究者們開始思考以「非文字」手段來再現研究資料的可能性,由此拓展求 知的方法(Lapum, et al., 2015)。

基於上述背景,近年以製圖(mapping)或繪畫(drawing)為方法的質性研

究如雨後春筍般增生,應用於社會科學、心理學、人類學、哲學或文化研究

(Przyborski & Slunecko, 2012),以深化研究資料的分析與再現(Lapum, et al., 2015)。有些學者稱此現象為「向圖誌轉」(iconic turn)或「向畫面轉」(pictoria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turn),相關的跨領域研究也持續增長(Przyborski & Slunecko, 2012)。

近代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以繪畫作為輔助的質性研究方法。如Rantala(1997)

邀請七位芬蘭青少年藝術家作畫,並與他們討論畫作內容,研究發現青少年的畫 作反映他們身處的環境、性別自我認同與建構。而且青少年繪畫時體會到賦權

(empowerment)、愉悅、自我控制與自我實現等正向感受。

Lapum 等人(2015)研發圖像敘事地圖(pictorial narrative mapping)作為具

藝術美感的非文字質性研究分析工具,透過製圖與訪談兩階段研究方法,探究 19 位醫療照顧者的工作經驗與情緒。

朱予安(2014)則以個案探討的方式,請部落格使用者繪製「流轉地圖」,

從使用者提供的各種象徵圖像與日常生活經驗,將抽象網路世界實體化和具象化 為可操作的概念文本,並進行深度訪談,探究在部落格由盛轉衰的歷程中,長期 筆耕的使用者如何在不同網路空間遷徙與流動。

許多教育工作者與心理學家藉著分析孩童創作及描述作品的過程,試圖理解 其情緒、感情、自我概念及人際互動關係,逐漸發展出「藝術治療」(art therapy)

方法(Kramer, 1993/江學瀅譯,2004;范瓊方,1996;陸雅青,2016)。

目前藝術治療是以藝術為研究媒介的相關研究中,較有完整方法與豐碩案例 的領域,藝術治療也被稱作藝術心理治療,是結合音樂創作、舞蹈、戲劇等方式 的心理治療,而「繪畫」是最常見的藝術治療媒材。(范瓊方,1996;陸雅青,

2016)。台灣藝術治療學會(2014)將藝術治療定義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一種結合創造性藝術表達和心理治療的助人專業。藝術治療工作者提供 安全而完善的空間,與案主建立互信的治療關係,案主在治療關係中透 過藝術媒材,從事視覺心像的創造性藝術表達,藉此表達、反映與統整 個人的發展、能力、人格、興趣、意念、潛意識與內心的情感狀態。

藝術治療常藉由案主直覺式思考,以非語言溝通的方式反映「心像」,並認 為個人可在治療關係中挖掘情感、問題、潛能與潛意識,讓這些情緒能在治療中 被解決,以達到自我了解、調和情緒、改善社會技能、提昇行為管理和解決問題 的能力,並能促進自我轉變與成長、人格統整及潛能發展等功效(台灣藝術治療 學會,2014)。

不少研究者也逐漸將藝術治療的方法用於敘事研究中,如陳囿蓉(2016)設

計 18 次的藝術治療活動,帶領一位少年收容人繪畫,探究研究對象在創作歷程 中梳理傷痛的生命故事並轉化負面情緒。而 Seung、Sun 與 Seo(2015)更以繪 畫、訪談方式,在長達八個月、23 次的藝術治療活動中,引導一位母親與十歲

兒子畫下對彼此的感受,以此引導出兩人關係的癥結,繪畫成為理解自己與理解 對方及引導正向親子關係的工具。

繪畫活動經常用於家族治療中,家族治療的理論依據為家庭系統理論,認為 家庭中的個體若出現行為問題,其實反映整體家庭系統之問題(侯禎塘、許禎元、

李俊賢,2009)。1970 年代開始學者與治療師結合藝術治療與家庭治療概念,以

非口語藝術表達技巧探究家庭結構與動力、家庭成員的情感與互動等,期許促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個案之溝通與情感表達。如范瓊方(1996)與孩童多次進行個人藝術治療活動,

藉由孩童繪畫中之色彩線條,理解孩童與家人間的情感與關係,進而幫助孩童昇 華情感重新融入家庭。侯禎塘、許禎元與李俊賢(2009)將藝術活動帶入認知障

礙者家族的團體治療中,他們從成員各自疏遠的關係地圖中理解此家庭僵滯的互 動模式,並透過多次藝術治療活動中的創作過程、作品與訪談歷程,幫助此家庭 轉化手足與親子關係達成正向影響。

四、 繪畫作為研究工具的優點

朱予安(2014)指出以繪圖作為訪談輔助工具之優點有四:

(一) 受訪者藉繪製圖像的過程視覺化其經驗,提供研究更具體的分析素材。

(二) 圖像可避免訪談中「無法形容」或「說不出口」等含糊籠統的語言限制。

(三) 繪圖提供研究者和受訪者雙方較完整的時空脈絡,幫助研究者順利進入 受訪者的記憶和生命歷程,也使受訪者可以重新回頭思考自身,提供更多豐 富的資訊與細節。

(四) 畫圖可以發揮想像力,讓受訪者不受限制挖掘潛意識,使研究者可以更 接近其真正的想法。

其他學者(Meo, 2010; Lapum, et al., 2015)也強調以繪畫為分析工具及文本

的研究,讓研究者能有一個感性且具體的空間,以不同觀點或層次想像他者(研 究對象)的經驗,促進對研究對象的理解。而對於以繪畫再現自我經驗的研究對 象來說,自己的創作所隱含的隱喻可能成為下次創作的動力與素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楊淑貞(2014)也認為生活經驗與生命故事存在多元的感官與知覺經驗,因

此若以多元藝術媒介作為探索生命經驗的文本,可以讓當事人更深入豐厚的生命 故事面向,且創作過程提供當事人以不同角度看待自己的生命故事,而創作內容 的象徵、圖像與隱喻也可以成為新的故事藍本。

此外繪畫能整合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空,讓當事人在創作中整合自己的生 命故事。而在以作品、繪者與研究者為三角關係的方法中,繪畫具體呈現繪者的

此外繪畫能整合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空,讓當事人在創作中整合自己的生 命故事。而在以作品、繪者與研究者為三角關係的方法中,繪畫具體呈現繪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