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一、質性內容分析

內容分析是一種蒐集與分析文本的技術,它是一套詳細、系統性的檢視及詮 釋,將資料素材的各個接續部分指派至一個編碼框架(coding frame)的諸多範疇 (category)中(Schreier, 2012),以找出與揭並且資料具有的結構、模式、主題、偏 誤與意義。它涉及一套理論性地編碼操作(coding operation)與資料詮釋(data interpretation)的過程,通過從文本中歸納性地發展與辨識編碼,將編碼轉換爲範 疇或主題後,再將文本素材重新以這些範疇加以分類,藉由範疇來檢視這些被分 類的素材的具有意義的模式與過程,並且能夠與早前的理論研究對話,進一步概 化文本素材歸納的成果(Berg, 2008)。

採取質性內容分析為的是能夠同時保留大量的文本素材據有的量性與質性 層次的意義。例如 Smith (1975)採取的立場是:「質性分析是處理形式,以及形式

的前項–後項(antecedent-consequent)模型,而量性分析則是處理形式的持續期間 (duration)與頻率(frequency)(引自 Berg, 2008)。」文本中特定概念出現的頻率或比 例,是研究者宣稱特定觀察確實顯現的佐證之一,然而,Berg 主張比例或頻率 分配的描述性統計並不必然地反映資料或變項的本質(nature),特定觀察的重要 性是要呈現以展示更完整的整體分析。

Schreier 指出質性內容分析方法的三項特色在於:它能化約資料,其次,它 是系統的,最後,它同時也是彈性的。保留量化內容分析的方法學優點能夠對龐 大的文本資料作系統性的分析(Mayring, 2000),質性對資料在不同層次上進行化 約:一在減少素材的數量,讓研究者專注於素材和整體研究問題有關的面向,二 則是通過編碼操作提升概念的抽象層次(Schreier, 2012)。Schreier 提到的第三項關 鍵特點是保留彈性。在同一個編碼框架下,質性內容分析常典型地會以不同的分 量結合概念驅動(concept-driven)的範疇和資料驅動(data-driven)的範疇,也就是在 產生這些分類主題時,多會必然地涉及到歸納性與演繹性的途徑。範疇的某一部 分應該始終是資料驅動的。這是為了確保範疇能夠匹配資料素材。因此,質性內 容分析法之所以是彈性的,乃是因為編碼框架應始終與資料素材相匹配。闡明被 檢驗的內容特質(基本內容元素)以及應用明確的規則辨識與紀錄這些特質是內 容分析在採取歸納性與演繹性的產生範疇的最重要互動之二。被編碼的內容物件 的範疇(categories)會根據研究的本質以及資料的特殊性有所不同。在實際開始分 析之前必須建立選擇的準則(criteria of selection)。這套選擇的準則必須符合兩項 條件:首先是它能充分地解釋訊息內容中的每項變異;其次是要在分析的過程中 嚴格地持續應用這套準則。這是使得分析結果最終具有一定信度與可驗證的必要 條件(Berg, 2008)。

內容分析的實際操作步驟爲:(1)辨認與確立研究問題;(2)通過對資料的閱

讀並且篩選歸類大量資料的主題或範疇標籤來發展分析紮根的範疇、或是所謂的 社會學構念,這些範疇將與研究問題有關連;(3)在建立範疇之後,閱讀過所有 的資料;(4)建立選擇歸納入特定範疇的客觀準則,為每個範疇的編碼規則提供 明確的定義;(5)根據編碼定義與準則來歸納資料;(6)將所有的資料歸納完畢後,

計算在每個範疇中的資料或物件的次數,辨識與發現出類別間的趨勢模式;(7) 對資料進行解釋(Berg, 2008)。

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

Mason 主張質性或半結構式訪談法的使用意味著研究者在本體論觀點上認 為人們的知識、視野、理解、詮釋、經驗以及互動是有意義的社會真實的組成,

而研究的問題正是尋求探索上述這些現象。建立在本體論的觀點上,運用訪談法 則意指對於如何獲得知識,是通過與人們互動性地談話、詢問他們問題、傾聽、

並且得以進入到他們的理由與構連中,或是分析人們對語言的使用以及論述的建 構。在判斷訪談如何能夠提供研究上述所有的這些資料時,研究者必須是非常自 我批判的。這些只能通過訪談的過程中被建構或是再建構出來。訪談具有互動式 的對話交換、相對非正式的型態,有目的的對話、主題化的、以題目 爲核心的自 傳式或敘述性取徑、知識是情境性或脈絡性的,訪談的工作因此是確保有關的情 境能夠被帶至研究的聚焦中,使得情境性的知識可以被產生這些核心特質(Mason, 2002)。若欲針對涉及特定的地方食物產品品質的轉變採取跨時性的探索,在既 有的時間與經費限制之下,通過質性的深度訪談法的運用具有以下的優點,即同 時能夠確保獲得跨時性的長期資料,也能聚焦於實際涉入的行動者成員其內在的 經驗與行動、世界觀有所挖掘與共同建構;採取半結構式的訪談,研究者一方面 可以預先設定重要的研究議題,但是對於議題的瞭解亦能夠保有部份的開放性,

以確保個別受訪者的獨特性得以獲得重視。因此選擇以深度訪談法作為此次資料

蒐集之使用方法。Patton(2002)提醒到,訪談是一種介入,訪談的經歷無可避免 地,或多或少地有可能會對訪談者與受訪者雙方帶來影響或改變。因此關注訪談 互動過程中的各個層面亦是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