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八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在研究建議與限制上,本研究運用質性內容分析,許多可能使紅棗的品質面 向更為豐富完整的不倒無法被納入到整體的分析討論階段,然而,研究結果也展 現出內容分析法對農業食物的產消構連的有效討論。針對 Harvey 等人指出,主 要涉及食物品質的能動者如國家的法規管制、消費者運動的壓力、流行與媒體論 述、生產者與觀光局的促銷活活動、家戶的社會實踐和為食品產品的新市場創造 (Harvey, McMeekin and Warde, 2004: 7)等,報紙關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 的特性,使得對報紙媒體中介領域的分析對於這些不同的能動者在歷史階段性中 對紅棗品質建構力量展現的有利資料來源。

另一項建議是關注從農業生產者本身投入農作生產工作與意識的角度出發,

而不是只考慮當今生產者與市場消費者口味之間的距離,或是理想或期待的發展 模式之間的落差。在理論觀點上,生產者時常被隔離在其所投入的生產工作之外,

被忽視其原本的工作邏輯。或成為發展特產業產品的原料提供者,或成為保衛/ 破壞當今對食品安全或環境生態的當事者。這都將不利於形成對臺灣當前在農業 生產者領域方面更加貼近實況的理解。

最後,本研究較多關注從地方層次的角度,以「公館紅棗」 爲起始點的生產 者對紅棗品質的建置以及延伸出和其他行動者的互動,這也是農學院研究領域中

希望更能呈現出對農業方面的關心。儘管以傳播媒體的報紙媒介作為理解流通或 消費層次的使用,但是相較之下,尚較缺乏對消費層次中的實際流通、法規層次 與行動者本身(如進口商、藥商、地方外部的烹飪餐飲業者等)對紅棗的品質面向 的判斷依據與規範方面的討論)。而這也是進一步的,通過食物品質面向的概念 期待後續承接深入探索的未知領地。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弘仁譯(2010),Corrigan, P.著。消費社會學。臺北:群學。

王志弘譯(2003),Bauman, Z.著。工作、消費與新貧。臺北:巨流。

江千綺譯(2013),Urry J.著。消費場所。臺北:書林。

朱清(2010)。棗文化及其旅遊開發研究。南京農業大學碩士論文。

李玲惠(2011)。形塑中的紅豆餅文化—權力跨界與認同轉移。國立臺灣高雄餐旅 大學臺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何(主編)(1997)。國語活用辭典。臺北:五南圖書。

林明(2009)。新埔柿餅節的「打手」:節慶與關鍵行動者。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 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所碩士論文。

林孟璇(2015)。地方特色、農民技藝與食物品質:以彰化二林葡萄酒為例。國立 臺灣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所碩士論文。

林炯廷(2013)。節慶活動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之研究:以苗栗公館紅棗文化節 為例。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志明(2005)。建置中藥境外認證暨境內管理機制之政策評估。中醫藥學報,23(1),

1-66。

徐佳鉉(2011)。客家特色產業的文化價值—以公館紅棗產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勝利譯(2012)。Bourdieu, P. & Chartier, R.著。社會學家與歷史學家——布爾迪 厄與夏蒂埃對話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智綺譯(2002)。Bonnewitz, P.著。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

翁毓穗(2007)。臺灣中草藥產業之空間發展歷程:一個生產鏈的觀點。國立臺灣 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所碩士論文。

康有德(1992)。水果與果樹。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金田譯(1994),片岡巖著。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陳映慈(2008)。不只是「食品」?台灣「保健食品」消費文化初探。國立清華大 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裕新與單公華(2010)。中國棗。上海:上海科學技術。

張明和(2011)。苗栗縣公館鄉紅棗特色產業發展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 與社會發展學系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黃宏至(2010)。地方產業通路建構之網絡治理探討:公館鄉紅棗產業為例。國立 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玲(2014)。清代臺灣與寧波的貿易(1684-1895)。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碩 士論文。

曾品滄(2006)。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國立臺灣 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彭佳慧(2007)。戰後台灣貿易與外匯管制政策之形成。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 究所碩士論文。

葉皓譯(2007),Urry, J.著。觀光客的凝視。臺北:書林。

臺灣省物資局(1965-1971、1977-1986)。物資局統計年報。臺北:臺灣省物資局。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七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 究室。

鄭莉譯(2009)。Bauman, Z.著。作為實踐的文化。北京:北京大學。

劉運宇(1986)。果樹引種馴化。臺北:恒生圖書公司。

劉增城、朱錦龍與江新雄(2006)。重修苗栗縣志. 卷十九,農林志。苗栗:苗栗 縣政府。

賴守誠(2006)。食物品味的變遷與現代台灣的社會文化轉型(1981-2001):以報紙 雜誌之飲食報導及選薦爲中心的考察。台灣社會學會 2006 年年會論文。臺 中:東海大學。

賴守誠(2010)。地方食品特產與鄉村發展:以美濃粄條與新埔柿餅興起的個案為 例,臺灣鄉村研究,10,87-126。

賴守誠(2012)。臺灣客家餐飲產業與客家飲食的品質建構:以大台北地區的客家 餐廳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101 年度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論文。2012 年 11 月,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賴守誠(2013)。地方烹飪技藝傳承與創新的媒人:農會家政推廣員作為地方文化 中介者的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117,1-45。

賴守誠(2014)。食物節慶與客家食物地景_以新埔柿餅節與公館紅棗節為例。客 委會子計畫四成果報告書。

韓良憶譯(2012)。Fernadez-Armesto, F.著。食物的歷史(新版)。新北市:左岸文 化出版。

鍾怡婷與賴守誠(2014)。食物在地化的建構歷程:以「美濃野蓮」為例。農業推 廣學報,31,1-24。

蕭國和(1988)。台灣經驗 40 年系列叢書—台灣農業興衰 40 年。臺北:自立晚報。

羅書顗(2008)。苗栗公館黃金小鎮地方產業發展之研究。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 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新富(2012)。台灣外來種植物的現況。中華民國雜草學會 2012 年

會:http://wssroc.agron.ntu.edu.tw/2012 年會/20121125 台灣外來種植物的現

況.pdf 網路資料

公館鄉公所(1994)。公館鄉誌(線上瀏覽)。

http://www.kungkuan.gov.tw/kungkuan/book/index.html,查詢日期:2014 年 6 月 6 日。

行政院財政部關務署(2012)。進出口貨物數量、價值查詢。

https://portal.sw.nat.gov.tw/APGA/GA03_LIST,查詢日期:2012 年 9 月 9 日。

行政院衛生署(2012)。臺灣可供食品使用中藥材之管理與監測。查詢日期:2015 年 6 月 5

日,

http://www.fda.gov.tw/tc/includes/SiteListGetFile.ashx?mid=133&id=

6402&chk=682dc3ca-0588-46e5-b56d-423b4ea35536

行政院衛生署(2013)。臺灣中藥典第二版。查詢日期:2015 年 6 月 5 日,

http://www.mohw.gov.tw/MOHW_Upload/doc/臺灣中藥典第二版-電子書

%20[%20PDF%20 檔%20]_0000454002.pdf。

趙敏(2015)。中藥入食品 適用藥材或食材管理惹議 中藥司研議訂入食材劑量標 準,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67820/

。4 月 3 日。

蔡佳珊(2013)。【台灣綠食堂】中草藥 藥與毒的迴旋舞。經典雜誌,

185,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18854

。 維基文庫:本草綱目/果之一,查詢日期:2016 年 1 月 4 日。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6%9C%AC%E8%8D%89%E7%B6%B1%E7%9B

%AE/%E6%9E%9C%E4%B9%8B%E4%B8%80#.E6.A3.97。

報紙資料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6)。糖科利市。1 月 27 日。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8)。宜蘭雜俎-圃屋修繕。5 月 19 日。

聯合報(1955)。乾棗進口 限廿公斤。1 月 9 日。

聯合報(1957)。中藥進口供應問題 當局商獲七點 獎勵種植、力求代用、避免向 香港採購、改善外匯審核、杜絕囤積。2 月 16 日。

聯合報(1965)。中藥蓮子胡桃紅棗 流入餐館酒家做菜 有人建議本省大量種植 產量多了進口自會減少。12 月 31 日。

聯合報(1967)。六屆中韓貿易會 下月在漢城舉行 我代表團遴選中。10 月 19 日。

聯合報(1972)。新貨上市價格連跌 今年又有便宜棗子吃 豆薯供應量將續增加 近期做價難望看高。12 月 17 日。

聯合報(2011)。紅棗亁列藥材 農民火 立委協調 「縣內自產自銷不會被罰」 公 館棗農 我們要自由產銷。12 月 8 日。

英文文獻

Berg, B.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nt Analysis. 303-339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7th Edition. New York: Allyn and

Bacon.

Blichfeldt, BS. & Halkier, H. (2013). Mussels, Tourism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Place Branding Through Food Festivals in Rural North Justland, Denmark.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http://dx.doi.org/10.1080/09654313.784594。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unori, G. (2007). Local food and alternative food networks: a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Anthropology of food(S2). Connection on 08 April 2014, http://aof.revues.org/430.

Callon, M., Meadel, C., & Rabeharisoa, V. (2002). The economy of qualities.

Economy and Society, 31(2), 194-217.

Davidson, A. (2014).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Food 3r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ixon, J. (1999). A cultural economy model for studying food systems.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16, 151-160.

du Gay, P. & Pryke, M. (2002). cultural economy: an introduction. 1-19 in Cultural

Economy: Cultural Analysis and Commercial Life, edited by du Gay, P. & Pryke,

M.

Gibson, C. & Davidson, D. (2004). Tamworth, Australia’s ‘country music capital’:

place marketing, rurality, and resident reaction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

287-404.

Goldstein, D. (2015).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Sugar and Sweets edited by Darra Goldstei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odman, D. & DuPuis, E. M. (2002). Knowing Food and Growing Food: Beyond the Production-Consumption Debate in the Sociology of Agriculture. Sociologia

Ruralis, 42(1), 5-22.

Guthman, J. (2002). Commodified Meanings, Meaningful Commodities: Re-thinking Production-Consumption Links through the Organic System of Provision.

Sociologia Rurails, 42(4), 295-311.

Hinde, S. & Dixon, J. (2007). Reinstating Pierre Bourdieu’s contribution to cultural

economy theorizing. Journal of Sociology, 43(4): 401-420.

Hall, C. M. & Sharples, L. (2008). Food events, festivals and farmers’ markets: An introduction. 3-21 in Food and Wine Festivals and Events Around the World, edited by Hall, C. M. & Sharples, L.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Harvey, M., McMeekin, A. & Warde, A. (2004). Quality of food.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lbery, B. & Kneafsey, M. (1999). Niche markets and regional speciality food

products in Europe: 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1, 2207-2222.

Ilbery, B & Kneafsey, M. (2000). Producer constructions of quality in regional speciality food production: a case study from south west England.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6, 217-230.

Lash, S. & Urry J.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 Sage.

Maguire, J. 2013. The construction of an urban, middle-class Chinese consumer culture: The case of cultural intermediaryes in the Shanghai wine marke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Habitable City: Chinese urban history in a Global Context.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12-13 April 2013.

Marying, P. (2000).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Forum 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 / Forum: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On-line Journal], 1(2). Available at:

http://qualitative-research.net/fqs/fqs-e/2-00inhalt-e.htm [Date of access: May 20, 2015]

Mason, J.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2ed edi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Mintz, S. (1985).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 New

York: Viking-Penguin.

Minchell, R. & Scott, D. (2004). Farmer’s markets as events for local cultural consumption: “The Otago Farmers’ Market (Dunedin, New Zealand) explored.

286-299 in Food and Wine Festivals and Events Around the World, edited by Hall, C. M. & Sharples, L.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 (3rd

Quinn B. (2009). Festivals, Events, and Tourism. 483-503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Tourism Studies, edited by Jamal, T. & Robinson, M. London: Sage.

). Thousand

Oak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Ray C. (1998). Cultu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erritorial Rural Development.

Sociologia Ruralis, 38(1), 3-20.

Ray C. (2006). Creativity and local regeneration: the possibility of hybrid cultures. http://www.ncl.ac.uk/cre/publish/discussionpapers/pdfs/dp9aa.pdf.

Schreier M. (2014).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170-183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edited by Flick, U. London etc.: Sage.

Warde A. (1994). Changing Vocabularies of Taste, 1967-92: Discourses about Food Prreparation. British Food Journal, 96(9), 22-25.

Warde A. (1997). Consumption, Food and Taste: Culinary Antinomies and

Commodity Culture. London: Sage.

Zader A. (2012). Understanding quality food through cultural economy: the “politics of quality” in China’s northeast japonica rice. Agric Hum Values, 29, 53-63.

日文文獻

中村春子(2005)。火の料理水の料理―食に見る日本と中国。日本:農山漁村文

化協會。

藤原辰史(2012)。稲の大東亜共栄圏―帝国日本の〈緑の革命〉東京:吉川弘文 館。

附件一:深度訪談大綱與受訪者名單

提問概念 受訪對象 訪談大綱

建構公館紅棗品質 面向

投入農業生產者

(1)投入紅棗栽種的歷程 (2)如何照顧棗樹與管理果園 (3)紅棗產品流通方式或行銷宣傳

餐飲或流通業者

(1)投入餐飲或收購流通的歷程 (2)研發哪些具地方特色產品的餐點 (3)研發地方特色產品的源由與經過

中介機構

(1)投入輔導或流通的過程

(2)協助規劃節慶活動舉辦的過程 (3)如何規劃設計節慶活動的內容

與其他行動者互動

投入農業生產者 (1)與消費者的互動

(2)與中介機構以及收購標準的互動

(2)與中介機構以及收購標準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