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2 -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除了要探討俄羅斯移民勞工的特質與來源、相關法規政策外,同時 也要討論勞工移入後對俄羅斯整體造成在經濟層面以及社會層面的影響,故採 用文獻研究法、歷史研究法來探討。

(一) 文獻研究法與歷史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透過蒐集、分析、歸納、研究有關市場資訊、調查報告、產 業動態等文獻資料。以客觀而系統的評鑑及證明,經過歸納統整,再分析事件 淵源、原因、背景、影響及其意義等。本文第二種研究方法使用歷史研究法,

針對俄羅斯每個時期發生的國內外事件所制定的不同政策法規來觀察移民的類 型及結構變化。在俄羅斯社會中,人們對於移民的看法也隨著外交、國際認同 等而表現出不同的態度。

二、 研究途徑

本文之研究途徑採用移民理論中的「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獨立 國協移民因當地不利的經濟條件促使他們有意離開母國,相對來說,俄羅斯能 夠提供較多的工作機會與較好的生活條件,故形成獨立國協內部因素的推力,

以及俄羅斯內部因素的拉力之交互現象。推拉理論主導了 20 世紀中大量的移民 思想,最早提出人口遷移理論者為英國地理學家拉文斯坦(E.G. Ravenstein)。

他認為遷移的主要動機是追求更好的物質條件與經濟生活,不論是有利的或是 不利的經濟因素。他所提出的人口遷移法則包含下列幾點:20(一)遷移規模 與距離呈反向關係,離遷入地的距離越遠,移民的人數會減少,因此大多是短 距離的遷移。長距離遷移則是傾向遷往商業發達的大都會;(二)分期分批的階 段性遷移;(三)遷移的流向與反流向並存,可視為遷移之規律性;(四)城鄉

20 程超澤,社會人口學(台北:五南,1995),頁 109-1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3 -

遷移傾向的差異,鄉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常發生遷移行為;(五)短距離遷移大 多為女性,國際移民則以男性居多;(六)遷移與技術,隨著工業技術與交通運 輸日新月異,遷移會更盛行。

根據此遷移法則,衍生出後來的推拉理論,人類的遷移行為之發生原因是 基於移出地的推力或排斥力與移入地的拉力或吸力交互作用而形成。該理論隱 含著兩個假設:人之遷移行為是經過理性的選擇;遷移者對於移出地與目的地 之訊息有一定程度之瞭解。遷移者會根據本身對客觀環境的認識加上主觀的感 受來決定是否遷移。

1959 年唐納德.博格(Donald J. Bogue)亦曾發表人口推拉理論,他認為 移入地必定有拉力吸引遷移,移出地必定有推力使人離開。形成推力的因素主 要是因為原居住地自然資源枯竭、勞動力過剩導致失業、農業成本增加、經濟 水準較低等等;而形成拉力的主要原因為較高的薪資收入、較好的生活水準、

良好的教育機會、完善的基礎設施與交通等等。不過遷出地未必都是負面的因 素,遷入地也不完全是好的吸引特質,遷移者在諸多因素多評估自己的利弊得 失權衡,並做出選擇。21

李氏(Everett S. Lee)所提出的「正負因素說」認為廣義上的人口遷移指 的是人們的居住地發生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變更。每一次的遷移必須同時具有 四個互相連結的要素:遷出地、遷入地、遷移的中間障礙、遷移個人因素。根 據李氏的遷移理論,人口遷移取決於移出地的正負因素以及移入地的正負因素 的比較衡量,最終選擇出最佳方案。此外,中間障礙的因素有時可能是個人心 理障礙,或是受到家庭、工作等原因,但這個部分是比較容易踰越的。然而有

21 Donald J. Bogue, Principles of demography (New York: Wiley, 1969), pp. 1-3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4 -

些中間障礙是有關國家移民政策或是不可抗力的限制,這部分使移民者較難跨 越。22

22 Everett S. Lee,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Vol. 3, No. 1. (1966), pp. 47-57.

23 Russell King, “Theories and Typologies of Migration: An Overview and A Primer,” Malmo Institute for Studies of Migration, Diversity and Welfare (MIM), (2013), pp.1-43.

24 鄭又平,「全球化與國際移民:國家安全角度的分析」,政府再造與憲政改革系列研討會,台

灣法愛公德會、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2006 年 2 月 21 日,頁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