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一、 戰略面

(一) 中國自「七五計劃」開始加速發展服務業

本文研究發現,中國自 1986 年的「七五計劃」首度將服務業納入五年 計劃之後,即不斷強調加快發展服務業,並在「十五計劃」拉高戰略層級,

指出中國已經進入必須透過結構調整才能促進經濟發展的階段;在「十二 五規劃」,中國更是強調將把推動服務業發展視為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的戰略重點,可見中國對於服務業發展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本文認為中 國服務業具有五大發展戰略,分別為要求服務業發展快於農工業,積極調 整經濟結構、在東部地區大力發展服務業、重視新興服務部門的發展、大 力對外開放服務業與發展服務貿易,以及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體 制環境。透過此五大發展戰略,中國逐步加速發展服務業,並預計在 2015 年將服務業 GDP 占比提升至 47%。

(二) 中國非常重視服務貿易的發展,特別是新興服務貿易

中國自 1996 年之「九五計劃」開始指示對外開放服務業,並要求大力 發展服務貿易。在多邊方面,本文認為中國主要透過東部地區率先試點開 放、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開放外商投資服務業,以開放促改革等戰略,促 進服務業的對外開放與發展。另一方面,中國近年來不斷提倡發展新興服 務貿易,以優化自身服務貿易結構。除了於各期五年計劃持續強調之外,

中國亦特別於 2007 年和 2011 年頒布〈服務貿易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和〈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新興服務貿易之發展方向。

此外,中國於「十二五規劃」更進一步指出未來將朝向高技術服務業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隨後並頒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條 列八項高技術服務業重點發展領域,可見中國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與服務 貿易之戰略意圖。從中國對服務貿易的重視度與積極度,以及近年來中國 服務貿易額成長迅猛來看,本文推估未來中國服務貿易額仍將繼續快速成 長,占世界比重亦將愈來愈大,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三) 雙邊開放戰略較傾向於與已開發國家和地區進行合作交流 在雙邊開放戰略方面,本文認為中國主要採取兩個戰略方針。第一,

透過雙邊服務貿易協定的簽署,加強雙邊合作,特別是利用與東協、新加 坡、香港、澳門和臺灣所簽署的雙邊服務貿易協定。其中香港服務業發展 成熟且具地利之便,更是中國欲加強合作交流之對象。第二,利用原有多 邊管道,加強與美國、日本和歐盟等先進國家進行雙邊服務貿易交流。

本文分析中國戰略規劃與實際開放程度之後認為,儘管中國簽署雙邊 服務貿易協定的對象大多為開發中國家,但從表 5-2 可看出,這些雙邊國 家的服務貿易總額皆不大,占世界比重極低,對於促進中國服務貿易之發 展影響有限,且中國亦未在雙邊給予太多開放承諾。此外,中國於 2007 年開始逐年推出服務貿易指導工作,內容多次強調要加強與先進國家進行 服務貿易合作交流,而其他開發中國家和紐西蘭、巴基斯坦、哥斯大黎加 及秘魯等雙邊國家,中國則皆未提及。因此本文認為,中國在雙邊戰略上,

仍較傾向於與港澳、臺灣、東協、新加坡、美國、日本和歐盟等已開發國 家和地區進行服務貿易合作交流,學習其發展經驗與經營方式,以促進自 身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的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4

二、 政策面

(一) 中國自 2001 年入世之後,服務業對外開放態度轉趨積極 本文分析 1978 年至 2012 年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政策走向,發現中國 在改革開放初期對於服務業的開放意願不高,並頒布許多政策限制外商投 資服務業,直到 1992 年頒布〈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才開始加 快服務業對外開放的腳步。此外,中國在 1992 年至 2001 年期間,不僅表 態希望加入 WTO,並積極參與國際服務貿易談判,因此中國也在這段期 間,修改許多國內法律與制度,以期與國際規則接軌,對於完善服務業對 外開放的政策環境帶來許多助益。

另一方面,本文與眾學者看法一致,皆認為中國是在 2001 年底加入 WTO 之後,才實質擴大服務業的對外開放。中國入世之後,不僅大幅開 放服務部門,並頒布許多政策法規,建構有利於服務業對外開放之政策環 境,同時轉而大力鼓勵外商投資服務業。除此之外,中國於 2003 年與香 港和澳門簽署 CEPA,並在 2007 年「十七大」提出自由貿易區戰略之後,

陸續與東協、紐西蘭、智利、新加坡、巴基斯坦、秘魯、哥斯大黎加及臺 灣等國家和地區完成雙邊服務貿易協定的簽署,進一步開放自身服務業市 場。本文認為,從中國的各項作為可看出其於入世之後,對外開放服務業 的態度明顯轉趨積極,不僅大幅開放服務業市場,並頒布大量政策鼓勵外 商投資服務業,日益重視自身服務業市場的對外開放與發展。

(二) 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戰略面與政策面達到互相呼應

經由研究中國各期五年計劃和重大政策,本文認為中國在戰略面和政 策面實為互相呼應。1992 年,「發改委」考量中國二級產業發展飽和,有 必要加速調整產業結構,強化服務業比重以拉大與延長經濟增長速度,遂 頒布〈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內容提及要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而中國立即於 1996 年的「九五計劃」指示對外開放服務業。此外,中國 於 2001 年底加入 WTO 之後,不僅於「十五計劃」表示將履行入世承諾,

隨後亦頒布大量相關政策法規,落實服務業市場的對外開放。另一方面,

中國於「十二五規劃」指出,將在穩定拓展旅遊和運輸等傳統服務出口的 同時,努力擴大文化、中醫藥、軟件、信息、商貿流通和金融保險等新興 服務出口,而中國隨後亦陸續推出如〈2011-2012 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 企業和重點項目目錄〉、〈商務部等十四部門關於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 的若干意見〉、〈商務部、中國進出口銀行關於“十二五”期間金融支援服 務貿易發展的意見〉和〈商務部關於“十二五”期間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指 導意見〉等相關政策,呼應「十二五規劃」之重點發展部門。從上述種種 跡象,本文認為中國在戰略面和政策面實為互相呼應與支援,共同促進服 務業的對外開放與發展。

三、 開放面

(一) 中國在雙邊開放方面獨厚香港

本文計算發現,中國在雙邊給予香港的優惠承諾數量最多,開放程度 達 47.8%,而其餘雙邊國家的平均開放程度則僅為 39.7%。此外,中國於 雙邊共計開放 83 個分部門,其中單獨對香港開放的分部門高達 60 個,而 在其餘 23 個分部門,香港同樣獲得開放承諾,且優惠程度往往較其他國 家來得高,可見中國的確在雙邊開放上獨厚香港。而除了香港本身為中國 特別行政區之外,服務業發展成熟也是另一關鍵因素。另一方面,從 2011 年中國發布的〈中國服務貿易狀況〉可知,香港為中國最大服務貿易夥伴,

2010 年中國與香港的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中國整體進出口額的 25.7%,同 時香港亦為中國最大的服務出口目的地、進口來源地和順差來源地。

綜上述分析,本文認為中國不僅給予香港最為優惠的開放程度,並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6

與香港服務貿易往來密切,可見中國的確大力落實與香港服務業合作交流 之戰略。從中國戰略規劃方向和發展態勢來看,未來中國仍將會與香港加 強合作,簽訂更多補充協議增加承諾數量,以促進雙方服務業之發展。

(二) 中國會考量部門特性與順逆差情形,決定開放對象及程度 本文研究發現,儘管中國雙邊開放程度普遍不高,但中國在開放過程 中會視部門特性的不同,對不同國家進行開放。例如中國在採礦相關服務、

科學研究與實驗開發服務和科學技術相關諮詢服務,僅對能源豐富的開發 中國家開放,而本文認為此舉可能與中國能源戰略有關,以確保未來中國 能源供應安全無虞。在醫療服務方面,中國則是允許醫療產業發達的新加 坡和臺灣,以及鄰近的巴基斯坦至中國設立醫院,使得中國可享有優質醫 療服務,並學習相關經營方式。至於旅遊部門,中國僅針對至中國旅遊人 數極少的國家開放旅行社和旅遊經營服務,一方面促進雙方旅遊人口成長,

另一方面則是確保開放衝擊不大,頗有試點開放之意味。

另一方面,本文亦發現中國較願意於雙邊開放如計算機、諮詢和其他 商業服務等貿易順差部門,而較不願意開放如運輸、保險、旅遊和專利使 用費和特許費服務等貿易逆差部門,可見服務部門的順逆差情形亦影響中 國自身開放意願。現階段,中國服務貿易總額雖然不斷成長,但其逆差額 亦不斷擴大,且擴大程度有逐年遞增之趨勢,本文認為此情形可能會影響 未來中國開放服務業的態度,導致中國短期內不願再做出大幅開放。

(三) 中國於戰略面和開放面相互呼應,然實質開放面仍有待提升 綜上述分析,本文認為儘管中國在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戰略面和政策面 達到相互呼應,然而在實際開放面上,中國並未完全落實其開放戰略與政 策。中國不僅於杜哈回合僅新增 2.2%的開放程度,在不計入香港和臺灣的

(三) 中國於戰略面和開放面相互呼應,然實質開放面仍有待提升 綜上述分析,本文認為儘管中國在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戰略面和政策面 達到相互呼應,然而在實際開放面上,中國並未完全落實其開放戰略與政 策。中國不僅於杜哈回合僅新增 2.2%的開放程度,在不計入香港和臺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