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資料

本研究主要著眼於Bowers 從文化面向對於生態教育改革的探討,以 Bowers 之著作與文章為研究資料。其中,又以《貝特森理念、生態智慧以及教育改革之 觀點》「Perspectives on the Ideas of Gregory Bateson, Ecological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al Reforms」、《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改革:如何在師資培育以及課程研 究中引介生態永續改革》「Educational Reforms for the 21st Century: How to Introduce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Reforms in Teacher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Studies」以及《邁向未來:關注文化共有以及生態/文化危機之語言根源的教育 改革》「The Way Forward: Educational Reforms that Focus on the Cultural Commons and the Linguistic Roots of the Ecological/Cultural Crises」三本著作為主要深入分 析的材料,第一本是 Bowers 藉由 Bateson 理論對於語言隱喻以及生態智慧

(Ecological Intelligence)之概念進行深入闡述,並論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意涵,

由於Bowers 受 Bateson 思想影響甚深,其自謂應用 Bateson 之理念以精緻並深化 文化、語言、思想之理論,建構非人類中心論的概念,而Bateson 之理念亦是其 批判自由主義教育之根源(Bowers, 1993b)。因此為理解 Bowers 思想之重要閱讀 資料。而第二本則將生態與文化之教育改革聚焦至教師以及課程面向,並論及共 有(commons)此一生態永續之重要概念如何呈現於教育之中,本研究擬藉由對 於本書之探究理解生態永續議題之文化層面與教育的關聯。第三本是目前 Bowers 最新之著作,總結其生態教育理念的兩大核心:文化和語言之概念,並 探討其在教育上的意義與對永續教育的啟示。除了上述三本著作,本研究從研究 目的出發,亦參考Bowers 其他相關著作與多篇文章以求理解之正確與深入。

就研究目的一:Bowers 對教育問題與生態危機的反省與批判而言,本研究 主要參考《自由的文化素養》「Cultural Literacy for Freedom」、《理論的預設:

文化變遷的教育和政治》「The Promise of Theory: Educ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Change」以及《教育後自由主義的要素》「Elements of a Post-Liberal Theory of Education」。《自由的文化素養》中,談及教育過程中社會化和學生意識養 成之關係,並概述當代社會問題,認為當代教育之潮流無助於回應社會問題,同 時也無法使得學生成熟,以此推論出文化素養教育的重要性。本研究第二章關注 上述重點,理解其以文化作為教育改革基礎之原因,並嘗試從文中論述了解 Bowers 對於當代教育所面臨之問題的看法。《理論的預設:文化變遷的教育和 政治》中探討當代教育中的現代性特質及其對文化素養的排斥作用,本研究第二 或肯定的文化與教育措施》「Revitalizing the Commons: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ites of Resistance and Affirmation」、《謹慎的保守主義》「Mindful conservatism」。

《振興共有:反抗或肯定的文化與教育措施》中,Bowers 對於共有(commons)

此一有別於當代文化之文化模式有深入分析,談及共有中的社群中心導向,並將

文化和思維之教室圖像的生態取徑》「Responsive Teaching: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Classroom Patterns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Thought」、《數位教育

的文化面向:理解科技的非中立特質》「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Understanding the Non-Neutrality of Technology」。《回應的教學:語 言、文化和思維之教室圖像的生態取徑》一書乃Bowers 與 Flinders 合著之作品,

主要探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語言特質,以及語言在學生思維形塑過程之作 用,此即為本研究第四章所欲探討之主題。《數位教育的文化面向:理解科技的 非中立特質》探究當代教育對於科技的接受與使用,並更為深入的反思科技本身 所蘊含之語言特質,是如何符應並強化了當代教育本有之語言。本研究第四章便 參考此資料,藉由對當代教育語言的反思帶出永續語言的探討。

至於目的四:透過Bowers 生態教育理論獲得我國教育之啟示的部份,便是 參考前述三本主要研究材料,尤其是《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改革:如何在師資培育 以及課程研究中引介生態永續改革》以及《邁向未來:關注文化共有以及生態/

文化危機之語言根源的教育改革》貳書,總結各章節之研究,以求徹底理解 Bowers 生態教育的改革理念。



 


第二章 Bowers 生態教育思想形成背景及對當代教育 的批判

Bowers 提出之生態教育理論關注於教育過程中有助於生態永續之意識的培 養以削弱對消費文化的依賴。本章首先描述當時社會與教育景況,並分析Bowers 的思想淵源, 接下來則是 Bowers 對於當代教育的反思,並進一步釐清其思想定 位與理論發展方向,以說明Bowers 生態教育思想之形成背景。

第一節 當代美國社會與教育環境的影響

壹、七〇年代以來美國教育發展趨勢

1960 年代,美國社會由於越戰、民權運動等事件瀰漫著對立與衝突之氣氛,

並在邁入1970 年代之後逐漸消解,取而代之的,是經濟上的衰退以及生活方式 的改變。在這段時期之中,美國社會出現各類激進之社會運動,傳統道德、倫理 規範受到強烈挑戰。

在增強國力之理念下,R. Reagan 以新保守主義之立場推行其政策,諸如減 少社會福利支出,縮小政府對企業的管束,恢復美國傳統之價值觀,如自由、平 等、道德、宗教等,以重振美國之國力(劉思良,2004)。在教育上,同樣以此 為訴求,也造成了影響持續至今的重大教育改革。在1960 到 1970 年代,教育改 革此一概念所浮現出的圖像是與正規教育不同的。 1920 到 1950 年代之間的教 育改革具有進步主義理念,較為開放,且具有人文氣息(Gutek, 2000)。 隨著國

內外政治、經濟情勢的改變,教育改革的意義在1970 到 1980 年代也有所變化,

從原先的自由特性漸漸趨於保守。代表的是使學校更有架構、管理更有效率、注 重基本能力和學科(Gutek, 2000)。此一方向也顯現在 198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改 革報告書,即《國家在危機中》(The Nation at Risk)。由於 1980 年前後,世界 其他強權如日本在製造業生產力上超越美國,而在對於教育事實的揭露下,如美

綜觀上述教育改革之發展,Gutek(1986)指出從 1960 到 1980 年代,教育改 革的鐘擺從自由-進步主義擺盪至新保守以及菁粹主義。新保守主義在經濟上的 之一(Gutek, 2000),對於國家力量以及個人卓越的追求也持續到今日。

貳、六〇年代生態運動的興起

除了國家經濟力量以及教育對於卓越的追求外,六零年代晚期到七零年代在 美國社會中最受注目並促使政府有所回應的是生態運動。生態運動的興起有其複 雜的原因,以下歸類出三個面向。第一是科學界對於生態危機的相關論述,此一 時期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科學界於是開始發出警告,在一連串相關的著作中,

R. Carson 的作品是最有力的導火線之一,提出了殺蟲劑對於生態的破壞。其後 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出版的《成長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則 關心人類經濟活動所造成的資源消耗。這些著作促使著美國人開始注意到生態環 境的脆弱以及資源保存的重要性(鐘丁茂、徐雪麗,2007)。第二個面向是六零 年代時社會的動盪環境,此一環境孕育了之後生態運動中重要的生態主義者。在 此一時期,許多年輕人崇尚著反文化(counter-cultural),他們留著長髮,穿著 紮染的嬉皮服飾,聽著搖滾樂團如Pink Floyd,反叛著傳統價值並高呼回到自然,

同時此一時期許多美國人投身於社會運動,其中民主黨參議員G. Nelson 便在往 後促成了地球日(Earth Day)的誕生(Stefoff, 1995)。除了上述兩個面向外,P.

Shabecoff(1993/1997)指出環境問題開始受到關注事實上是因為二戰之後富裕的 美國人有著更多的閒暇時光,且對於死亡有著更大的恐懼,熱愛運動的中產階級 白人支持生態運動,且為了有毒物質對生活的威脅而憤怒。綜上可知,生態運動 興起之原因並非起源一單一事件,而1970 年四月二十二日的地球日則開啟了往 後相關環境保育法規和相關聯盟的推動。

鐘丁茂和徐雪麗(2007)指出,地球日是生態主義的分水嶺,而 1972 年聯 合國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進而促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之成立,則是生 態主義重要的里程碑。這使得往後的哲學家、生態學家、科學家和政治家投身生 態運動,並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運動的方向。隨後聯合國、OECD、歐盟、和許

多國家的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便開始推動全球化的環境改革。美國政府對於生態 運動的態度以保存主義(Conservationalism)為主,此一思想主張可以利用自然 資源,但必須是合理的,以供永續的利用(楊冠政,1997),但在國家經濟成長 必須建立於生產、消費的增加的前提下,保存主義中自然資源的利用也多出了些 許曖昧的空間。也因此,此一時期之生態運動主要的成就在於環境法規體系的建 立、且喚起了大眾對於生態危機的關注,但是仍無法脫離生態危機最根本的問題,

即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之間的斡旋,以及人類舒適生活的滿足與減少資源消耗間 的掙扎,以致於雖然人們肯定環境價值,卻仍難以徹底達成生態運動之理念。

Bowers 在上述之時代背景下發展其生態教育理論,他認為在六零年代興起 之生態運動中,保存一詞是此一政治運動中主要的隱喻,雖然生態運動喚醒了美 國人對於無止盡生長的迷思,但是卻缺乏對於文化深層問題之激進反思所需要的 精細概念(Bowers, 1987)。在環境問題受到重視以及生態運動的蓬勃發展之下,

Bowers 對於美國教育進行探究,指出美國教育蘊含之文化內涵在根本上難以解 決生態危機,甚至是助長生態危機的要素之一。

第二節 Bowers 思想淵源分析1

壹、生態運動對 Bowers 的影響 
 



 先前已談及生態運動的興起與內涵,及其在社會上掀起的波瀾,在生態運動 的相關著作中,又以羅馬俱樂部之報告書,以及Aldo Leopold 之土地倫理觀念對 Bowers 影響最深。


 先前已談及生態運動的興起與內涵,及其在社會上掀起的波瀾,在生態運動 的相關著作中,又以羅馬俱樂部之報告書,以及Aldo Leopold 之土地倫理觀念對 Bowers 影響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