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消費文化中共有財維護因應之道

第三章 Bowers 生態教育理論的文化觀

第三節 消費文化中共有財維護因應之道

先前已分析消費文化對生態的破壞以及共有財對於文化和環境的永續意義,

然而 Bowers 並非僅提出一理想上的烏托邦,而是希望能在真實世界中落實,因 此本節將探究在深受消費文化主宰之現實生活中,共有財的落實與振興,並進一 步評析共有財與消費文化之間的共存關係。


壹、共有財在消費文化中的振興

一、圈地對共有財的侵害

古代社群文化中,精神宇宙之棲居者共同享有的共有財經歷了近代消費文化 的擴張後被削弱其內在意涵,並轉變為可謀利的資源,棲居者則被迫離開棲地,

此種削弱的形式一般來說被稱作是圈地(enclosure),Bowers 便是從圈地的角 度探討消費文化脈絡中共有財的處境。上述曾提到共有財的悲劇對於經濟學家來 說證明了私有化的必要性,然而在Bowers 對於原住民文化的考察下,卻發現除 了資源管理的角度之外,精神的整體性以及傳統智慧與價值的傳承促使社群保護 並分享共有財,因而跳脫私有化和社群之資源管理的盲點,有助文化與環境的永 續。在與消費文化的抗衡下,共有財意涵成為了Bowers 永續文化觀的支柱。

圈地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1235 年的莫頓條例(statute of merton),然而到 了近代,尤其是工業化的西方世界,圈地用另一種新形式進行表述,同時因為其 中隱含的信念系統、個體利益,成為環境破壞的主因(Bowers, 2006)。在 Marx 的 研究中,圈地運動是資本初始累積的重要基礎,Marx 進一步指出圈地運動所造 就的是生產和生活材料轉化為資本、直接生產者成為僱傭、勞動者的自由以及其 後的貧窮(郭俊巖、吳宏恩,2002)。其中需要解釋的是勞動者的自由以及貧窮 的關聯,簡單來說此一關連所指的是農民被強制剝奪土地,解除了土地和人身的 束縛,擁有出賣勞動力的自由,卻為了避免貧窮、死亡等風險而移入城市並以僱 傭勞動維生,導致人力過剩以及貧窮之結果,Bowers 依循此一路線更為細膩的 分析了現代形式之圈地對於人和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相稱的報酬,除了低薪之外,更為嚴重的問題在於受僱者離開家庭、社群進入消 費文化中生活,所追逐的除了溫飽還加上了物質財富的成就,從原鄉環境的拔離 使受僱者逐漸對環境無感,進而參與了生產過程對於自身原鄉環境的破壞,導致 原鄉資源消耗殆盡,未來的一代未出生便註定了貧窮的命運。由上述分析可以看 出在消費文化脈絡之下,共有財已遭受扭曲,導致社群的貧窮及其中個人的迷失,

然而此一情況是否是不可扭轉的呢?Bowers 以 Detroit 非裔美人社群的復興作為 例子,說明了共有財的振興如何抵禦消費文化的侵襲,以及永續文化重塑的可能 性。

二、振興共有財的可能性及其永續意涵

在 Bowers(2006)所舉出的案例中,Detroit 非裔美籍社群的組成源自於 1920 到1930 年間工業自動化的成長,從南方遷移而來的非裔美人因為歧視只能投入 低報酬、低地位之工作,隨後二戰爆發,製造業轉往城郊,非裔美人由於缺乏大 眾運輸工具以致於難以外出尋找工作,被系統性的排除在其白人鄰居之外,縱然 擁有足夠的技術與學歷。在建立背景脈絡後,Bowers(2006: 51)描述非裔美籍社 群的樣貌:

行車穿越非裔美人的鄰近地區,如同穿越殘留之戰區,空地滿佈雜草和 廢棄的工廠設備,報廢車輛如臨時居所,在一些遠離鄰近都市的區域空 地則再度成為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兒童在空地中玩耍,但也暴露在中毒 的可能中,如自動化生產之黃金年代所殘留的化學物質,工廠持續焚燒 廢棄物而不注意周遭學校的安全,房舍失修程度不一,有時會完全被燒 掉,這裡有少數的毒販,但大多是老人、兒童和單親母親,只有極少的 工作機會,正值壯年的世代則多數離去,同時呈現出的是貧困和缺乏教 育。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印證Bowers 對於圈地的分析與批判,但是此一悲慘景況 卻在共有財的振興後有所改善。多個支持振興共有財的團體齊聚此一社區,投入 環境以及居民精神的重建,其中包括社區園圃的建立、環境的修復、污染的清除,

兒童找到遊戲的場所,居民有著共同照顧環境和園圃的活動,食物的供給也較不 需依賴工業、消費文化。

園圃的建立在此一共有財振興運動中尤為關鍵,依據前述政治、經濟、生活 型態的三個面向,可以看出注重共有財之社區如何有效抵禦消費文化的擴張。就 政治來說,雖然社區仍無法完全獨立於州的法令,但是在熱心人士的奔走下,逐 漸說服對文化無感的官員,讓外界的政治力量不會傷害甚至有助於社區的運作,

除了與外界政治力量的關係外,社區本身則以園圃為居民參與的核心,社區居民 共同決策園圃的運作方式與成員任務,進而延伸到其他面向的決策。經濟的部分 園圃提供了免費的食物,雖然無法全面滿足居民的飲食,但是有效削弱了對消費 體系及金錢的依賴,另外,社區內小規模的生產者憑藉著個人天賦和手藝,使用 在地材料,依賴在地市場,用工作來支持社區,且在以地方為基礎下,較不會使 用污染環境的物質,社區內的活動均是採取互助而非購買的形式,包括技能的教 導與休閒性質的活動,如此一來便能教育眾人金錢並不代表一切,世間的萬物也 並不是有錢才能參與。最後是生活的形態,不同於消費文化中人與自身原鄉的疏 離,眾人參與共有財社區的重建與維繫,因而能注重自己腳下的土地,所學習的 知識也與環境有關,此外社群中心的強化使得代間的傳承愈顯重要,所傳承的包 括如何滋養種植的自然過程、獲得自我充足的知識與技能、發展好的飲食習慣、

對於社群中心的活動有所責任。上述活動的努力使得非裔美人社區重現生機,且 增加了文化與土地永續的可能性。

從上述案例的描述與分析中,可以看到共有財意涵之社區的重建確實讓消費 文化之下的受壓迫者有了永續生活的希望,且能夠在社群生活中找到個人成長的

意義。總結來說,文化共有在Bowers 的理念中,之所以能夠抵禦消費文化,原 因便在於個人對於自身鄉土的回歸,且由於對於自身居住地以及文化型態的重視,

文化成員能夠將焦點放至於社群而非個人中心,對於自身環境與文化的關注同時 避免了商品化與貨幣化的發生,減緩了消費文化的擴張。雖然共有財的振興在某 些地區成就斐然,但由於生態問題之複雜性以及人類現實處境的考量,Bowers 生態教育理論中永續文化的理想仍有些許疑點,像是人類的永續文化是否真的與 地球生態環境有正向的關聯?共有財意涵的永續文化對於長久以來已浸淫於消 費文化且居住在高度開發都市的人來說是否意味著極端的去彼取此?因此以下 將就其中可能產生的疑點進行釐清。

貳、共有財與消費文化共存關係之評析

前述曾提出針對Bowers 共有財意涵之永續文化觀的質疑,包括共有財文化 對於消費文化的減緩是否真能有助地球生態環境的永續,而共有財意涵的文化又 是否意味著消費文化的全然捨棄,這兩個問題事實上均圍繞著相同的核心,也就 是共有財與消費文化的共存關係,以下將分別討論,並導引出Bowers 所欲指出 之消費文化與共有文化的關係。


一、文化共有可杜絕消費文化對環境的商品化

共有財意涵之文化所表現出的生活型態確實與消費文化有所不同,但是這樣 的不同與生態危機是否為正向的關聯,或者只是人類對於美好生活的另一種想像,

如同 Rousseau 回到自然的呼喚,而非真正顧慮到全地球之棲居者以及物理環境 的變遷。事實上,除了像是雨林中原住民的生活型態外,已開始開發環境的人類 無論如何注重土地的永續,最終永續的仍是自己,對於環境負載力的消耗與破壞

所付出的是其他物種生存的權利,無怪乎生態學者Naess 主張人口的削減才能真 正有助於地球生態環境的永續。

針對此一問題,Bowers 強調他所提出共有財意涵的永續文化觀並不意味著 找到人類面對生態危機的最終解答,而是一種對抗消費文化的可能性,由於消費 文化加劇近代生態危機,因此減少對消費文化的依賴或許能紓緩人類對生態環境 的破壞,而減少對消費文化的依賴則仰賴於非金錢化。非金錢化主要可分為兩個 面向,第一是共有財的非金錢化,如此一來便不會因為圖利而過度的剝削自然資 源,且能還原對於自然萬物應有的尊重,另一面向則在於非金錢化可以釋放個人 成長的侷限,不再是累積、購買等物質財富的追求,而是將個人成長建立在對周 遭環境的關懷以及社群基礎上。總而言之便是將人從消費文化中與真實世界的分 離重新置放回平日所身處之日常生活,如此一來便有可能減緩消費文化在大量生 產與銷售的過程中對於環境所施加的壓迫。

二、文化共有與消費文化之平衡性的追求

第二個問題來自於N. Brickhouse 和 J. Kittleson(2006)對於 Bowers 永續文化

第二個問題來自於N. Brickhouse 和 J. Kittleson(2006)對於 Bowers 永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