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旨在說明兩個循環階段中,運用多元策略提昇幼兒注音符號認讀興趣之 教學成效,以及透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歷程所做的檢討與修正,最後呈現出 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的省思與專業成長。第一節為兩階段行動研究的實施歷程與 省思;第二節為分析兩階段幼兒注音符號認讀興趣之變化情形;第三節為針對兩 階段的行動研究作綜和討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實施歷程與省思 實施歷程與省思 實施歷程與省思 實施歷程與省思

第一階段自 2014 年 10 月 14 日至 2014 年 11 月 13 日止,此階段進行十個單 元的教學方案,共五週共三十節課。由於研究者和學生初次共同參與多元策略進 行注音符號學習,因此,在研究的過程中,需要調整與適應。第二階段自 2014 年 11 月 18 日至 2014 年 12 月 30 日止,此階段進行十個單元的教學方案,共五週 共三十節課。學生已經適應多元策略的互動方式,除了依照第一段的教學實施與 觀察,進行教學方案的修正與調整外,研究者根據所蒐集到的課堂紀錄與省思札 記、研究諍友的訪談等資料,並依照計畫、行動、觀察、省思之行動研究歷程,

予以呈現。

一 一

一 一、 、 、 、第一階段的實施歷程與省思 第一階段的實施歷程與省思 第一階段的實施歷程與省思 第一階段的實施歷程與省思 (一)計畫

在行動研究開始前,研究者先規劃第一階段十個單元的教學活動方案,包括 教學目標、活動流程及多元策略的融合運用。單元的安排是:前面八個單元的教 學目標,主要是讓幼兒認識新的注音符號;後面兩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則著重在 複習前面八個單元所認識的注音符號。以下先就十個單元的主題及教學目標進行 說明,內容如表 4-1。

接著針對研究對象、教學材料、教室空間詳細評估,最後與研究諍友 J 老師 討論時間的問題,以進行後續的準備工作。

表 4-1

的歌曲。

研究者為了讓學生有獲得獎勵的感覺,準備了空白名片當獎勵卡,擬在每一 個單元活動進行後發放圓形貼紙紀錄,最後給予達到標準的幼兒一份小禮物,以 鼓勵幼兒認真參與活動,並與同儕合作。

2.決定分組型態

研究者將依照「注音符號認讀量表」教學前評量的結果,按照研究對象認讀 注音符號的表現,將全班認讀注音符號十五個以上之研究對象設定為小組組長。

進行分組時,讓組長帶領組員認讀注音符號,期望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達到最 佳的學習效果。

3.安排教室空間

以維持洋洋班教室的角落規畫為主,彈性移動課桌椅的位置來進行所有活 動。幼因為全程錄影需要足夠的距離,才得以拍攝下全班幼兒的參與情形,因此,

將活動空間由教室的前半段,移動至中後段空間。研究前後教室規劃對照,如圖 4-1、圖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