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根據英國市場研究機構 Future Horizons 的數據顯示,行動電話問世十餘年來一直 呈現高速的成長,截至 2008 年底為止,全球手機總出貨量為 11.8 億支,聯合國的 國際電信聯盟(ITU)「2009 的世界:資通訊的事實與數據」(The World in 2009: ICT facts and figures)研究全球市場的發展情況,顯示行動通訊持續維持強大的成長 力道,2009 年底全球的手機普及率將達 67%,行動電信用戶數達 46 億,全球手機產 值高達 1,931 億美元,此一市場大餅除了原有國際大廠急欲以自有品牌擴張版圖以 外,更有眾多其他代工或白牌業者加入。

台灣廠商以電腦產業代工產業聞名,包括廣達、仁寶、華碩、神達、鴻海等大廠,

而華碩與宏碁更在以自有品牌的筆記型電腦於國際獲得不錯的成績,電腦產業的發 展早期屬於高度垂直整合的模式,台灣企業一向是代工產業中的佼佼者,如廣達電 腦董事長林百里先生曾如此描述廣達電腦:「除了銷售,全部都是我們做的」,顯示 其擅長整合製程並專注於研發擴展,又因電腦產業與手機產業的發展模式類似,部 分原本從事電腦代工或發展自有品牌的台灣廠商並不採取集中(Focus)策略專注於 電腦領域,而紛紛投入手機產業,從手機的規格制訂、設計、零組件製造、組裝、

測試到包裝、行銷一手包辦,如明基、華寶、華冠、大霸,以及近幾年來的廣達、

仁寶、華碩、神達、甚至連鴻海、奇美等 PC 相關大廠都跳進來搶佔手機代工並試圖 推展自有品牌。

台灣企業的垂直整合策略能力與經驗並不遜於南韓三星,但台灣企業所締造的國際 品牌價值,以 2008 年的品牌價值調查結果來看,宏碁與華碩分別為 12 億美元與 13

億美元,卻與南韓三星的 176 億美元相差高達百倍,根據 Interbrand 所公佈的「2008 年台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台灣 20 大品牌的品牌總價值為 91.41 億美元,三星其 單一企業的品牌價值,更是台灣 20 大國際企業品牌價值全部加總的兩倍之多。

表 12008 年台灣國際品牌 TOP20

2008 排名 品牌 公司名 品牌價值 (億美元) 1 TREND MICRO 趨勢科技 13.26

2 ASUS 華碩電腦 13.24

3 ACER 宏碁 12.65

4 HTC 宏達電 12.02

5 MASTER KONG 康師傅 7.93 6 MAXXIS 正新橡膠 3.46 7 D-LINK 友訊科技 3.44 8 ZYXEL 合勤科技 3.34 9 SYNNEX 聯強國際 3.04 10 ADVANTECH 研華科技 2.99 11 GIANT 巨大機械 2.82 12 JOHNSON 喬山健康 2.60 13 TRANSCEND 創見資訊 2.44 14 UNI-PRESIDENT 統一企業 2.00 15 MERIDA 美利達工業 1.85 16 DANZE 成霖企業 1.60 17 GENIUS 昆盈企業 1.14 18 DEPO 帝寶工業 0.63

19 MSI 微星科技 0.50 20 BIOSTAR 映泰科技 0.46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資策會分析報告指出,2008 年台灣手機產業總出貨量規模達 1.2 億台,產值接近 150 億美元,2009 年台灣手機出貨佔全球比例雖佔 4%,智慧型手機也有 9%的成績,但 全球手機成長率自 2007 年開始已不若過去快速,2007 年前手機市場每年約有兩億 支的成長量,2007 年以後,每年只有約一億支左右的成長數,手機出貨成長數量不 似以往龐大,因此全球手機市場已不如 2007 年前一樣樂觀。全球手機各大廠的發展 模式也有所變化,以代工業務為主的台灣廠商過去多承接國際大廠手機訂單,使得 台灣手機業者在利潤上蒙受了極大的壓力;麥肯錫的全球調查也顯示,2003 全球手 機市場的利潤總和其中諾基亞就佔了 44%,三星占 14%,而代工廠商只佔很小的份額 6%;目前台灣手機代工廠超過 10 家,代工每台手機目前利潤空間約為 2~5 美元,代 工利潤比起自有品牌手機相差甚大,遲早以代工與提供關鍵零組件為主的台灣廠商 會迫於生產成本、規模競爭與低毛利現況,從代工品牌向自有品牌轉型成為台灣手 機代工企業必然的選擇。

麥可‧波特 (Michael E. Porter)在其 1998 年出版的『競爭策略』(Competitive Stra- 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提出三種競爭策 略,其策略矩陣主要是根據兩個競爭策略的向度(競爭領域與競爭優勢)發展出三種 一般性的競爭策略:1.成本領導、2.差異化、3.集中化。

保持市場優勢的科技大廠,如不是具備其中兩種,便是至少具備其中一種競爭優勢,

更有許多大廠更是採取集中策略(Focus)以獲得領導地位,如諾基亞(Nokia)集中 於手機事業,是全球手機市場歷久不墜的領導者,並因此而涉足於印表機或是其他 資訊電腦產業;索尼(Sony)則致力於消費電子產品,卻不跨足於電子核心元件的製 造;英特爾則只專注於晶片生產,銷售的對象不在於終端消費者;這類型企業所採

取的做法,可能是在為特定客戶服務時,實現了低成本的成效;或是針對顧客的需 求做到了差異化;也有可能是在此一特定客戶範圍內,同時做到了低成本和差異化,

集中策略(Focus)為這些企業帶來優勢,也確保其市場領導者的角色。

而南韓三星集團(Samsung)卻採取與集中策略(Focus)截然不同的方式,三星的策 略一直是充分發揮其豐富產品系列的所有優勢;從 80 年代中期的電視、微波爐和錄 影機等低價家電,到 2003 年的液晶螢幕、電視與手機,三星投入每一種平面顯示技 術:從數位光處理(DLP)和矽基液晶(LCoS),到電漿(PDP)和液晶(LCD)等各種技術,

不斷的拓展其產品線的寬度,涉足工業性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家電產品等不同 領域。三星推崇這樣的一種理念:「消費者是很善變的,市場更是反覆無常」。即使 不採取集中(focus)策略,三星相信賭上任何一種技術都可能會贏,因此三星不僅 擁有多條產品線,就市場佔有率上也有十多項產品居於主要地位。

圖 1 三星主要產品市佔率

資料來源"The Samsung Way"BusinessWeek June 2003,pp.56-64

三星是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與非揮發性 快閃記憶體(NAND)的第二大領導供應商,僅次於英特爾(Intel);於電信產業領域,

三星則是最早的 CDMA 手機與薄型液晶面板的供應商,更為僅次於諾基亞(Nokia)

的全球第二大手機供應商;憑藉著低成本與大量生產優勢,三星也長期位居液晶顯 示器(LCD)市佔率第一,2009 年高達 21.9%的市佔率,幾乎為排名第二的 LGE 的兩

倍。三星擁有多項不同領域的產品,包括半導體、家電、顯示器、手機等等,其市 佔率皆為世界第一。

因手機產業的生命週期非常短暫,三星擔心是否會因某款晶片來源延誤或缺貨,而 使其產品設計失敗,在手機產品的開發設計上,三星同時向 Agere、SkyWorks 和博 通(Broadcom)等不同的供應商購買 GSM/GPRS 基頻晶片,不同於競爭對手同一時期只 發展一種主要計畫與技術,三星同時採用三個或更多平行設計計畫,以實現相同的 產品(GSM/GPRS 手機);三星也在各種 3G 手機中使用了博通(Broadcom)、高通 (Qualcomm)和英飛凌的基頻晶片,三星同時也必須同時動用三個設計團隊來實現同 一款產品。在三星,隨時都會有 70 到 90 項手機計畫同時展開,其中只有 25%最終 可投入量產,而這種資源投入是諾基亞(Nokia)等其他手機大廠所沒有的。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三星堅持採用垂直整合的製造模式,除了投入向外取得專利與 保持多種供應商關係以外,三星集團本身所擁有多種資源策略似乎超出正常範疇,

特別是在其手機產品方面。三星將其手機產品定義為「數位融合平台」,可在其上充 分發揮自有記憶體、顯示器和 LSI 技術的優勢,充分展現其垂直整合的能力與優勢。

國內有許多針對三星的研究報告,提出除了垂直整合策略以外,三星的崛起在於成 功邁向品牌之路;有許多企業也了解,發展品牌是邁向國際與擴大市佔率的重要道 路,如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所堅持品牌經營的微笑曲線。

產業結構與環境與台灣企業相類似的南韓三星電子,初期靠著不斷地模仿與複製他 人經驗成功擺脫代工模式邁向自有品牌發展,並以半導體製造為基礎,進入行動電 話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從上游開始至最下游的行銷與銷售、客服,建立一條垂直的 產業體系與產業鏈優勢,成功整合集團資源並快速開拓市場;三星所採取的並非是 波特的集中(Focus)策略,而是一種垂直整合並由核心事業擴展至周邊相關事業的策 略,除此之外,三星於品牌建立的投入,積極施行其策略品牌教育,努力維持產品

競爭力與高級形象自 2000 年起即勇往直追其競爭對手日本 SONY,不到 6 年的時間,

三星的全球品牌價值已經超越 SONY。

三星跟其他國際大廠相較投入手機產業甚晚,在快速變動的手機產業中卻有極為優 異的成績表現;1999 年即以 1880 萬支超越日本 Pasasonic,擠進全球前五大之列,

成為亞洲最大手機廠商,隨後在 2001 年又以 2823 萬支銷售量,擠下 Sony-Ericsson,

2005 年更擠下 Motorola(摩托羅拉)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供應商。

華碩於 2003 年推出第一支自有品牌手機,進軍手機市場多年,但華碩的手機產品能 見度卻始終很低;手機目前在華碩品牌中的營收比重約莫只占了三%,2008 年華碩 全球手機出貨量僅約四十萬支;反觀筆記型電腦和主機板部門,2008 年的出貨量是 約一千一百萬台(含 Eee PC)更凸顯出其手機產品的拓展不易;華碩在手機事業部 門歷經多年虧損仍不見起色後,於 2009 年 2 月與 Garmin 策略聯盟推出雙品牌策略 力挽狂瀾;宏碁於 2008 年 3 月更以溢價收購倚天資訊(ETEN)100%股權,試圖以併購 具備智慧型手持裝置開發經驗的廠商,延伸產品觸角至本身不甚熟悉的無線通訊產 業。過去明基也曾以 BenQ 為品牌試圖在手機品牌經營之路放手一搏,卻因西門子併 購案的失敗而獲得昂貴教訓,也讓許多台灣手機製造商在邁向品牌發展之路受到衝 擊,手機產品從產品的制訂、設計零組到包裝、行銷與通路的建立、甚至是最重要 的品牌經營,都是一項長遠的計劃,電腦和手持裝置的行銷邏輯大不相同。消費者

華碩於 2003 年推出第一支自有品牌手機,進軍手機市場多年,但華碩的手機產品能 見度卻始終很低;手機目前在華碩品牌中的營收比重約莫只占了三%,2008 年華碩 全球手機出貨量僅約四十萬支;反觀筆記型電腦和主機板部門,2008 年的出貨量是 約一千一百萬台(含 Eee PC)更凸顯出其手機產品的拓展不易;華碩在手機事業部 門歷經多年虧損仍不見起色後,於 2009 年 2 月與 Garmin 策略聯盟推出雙品牌策略 力挽狂瀾;宏碁於 2008 年 3 月更以溢價收購倚天資訊(ETEN)100%股權,試圖以併購 具備智慧型手持裝置開發經驗的廠商,延伸產品觸角至本身不甚熟悉的無線通訊產 業。過去明基也曾以 BenQ 為品牌試圖在手機品牌經營之路放手一搏,卻因西門子併 購案的失敗而獲得昂貴教訓,也讓許多台灣手機製造商在邁向品牌發展之路受到衝 擊,手機產品從產品的制訂、設計零組到包裝、行銷與通路的建立、甚至是最重要 的品牌經營,都是一項長遠的計劃,電腦和手持裝置的行銷邏輯大不相同。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