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截至民國102年11月底,我國65歲以上老人共268萬4千餘人,已占總人口 11.49% 。而台灣在未來11年內,將以「三級跳」的方式快速老化,預估民國 107年老年人口增至14.5% (民國100年7月,國健局 台灣人口老化地圖),此時 台灣的人口結構將從「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 轉變成為「已高齡社會」

(aged society),到民國114年以後,老年人口更將攀升到20%,台灣更將躍升 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亦即每五人就有一人是六十五歲以上 之老人。而且我國人口老化速度飛快,加上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國際上以 老年人口從百分之七,增加到百分之十四所需年數,代表社會老化的速度。

法國經歷了一百十五年,瑞典費了八十五年;美國估需七十三年,而台灣因 為醫藥發達,衛生保健制度良好,只需要二十四年,僅次於日本(國健局 邱 淑媞,2011)。顯現台灣馬上將受到「老化海嘯」襲擊。老化的社會是各個先 進國家因為醫療技術與公共衛生的大幅進步所產生的結果,而且也是這些國 家未來都必須面臨的挑戰與難題,但台灣面對這個老化問題,似乎顯得更為 迫在眉睫與措手不及,因為這波「老化海嘯」來的又急又兇。又根據經建會 的推估,台灣至2015年時,扶養老年人口比率將從2005年的7.5個工作人口扶 養一名老人,降為3.3個工作人口撫養 一名,對就業人口的負擔明顯加重。

為此家中就業人口勢必增加以增加家戶收入,所以雙薪家庭之生活型態也正 逐漸取代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務分工型態而成為常態。也由於雙薪家庭 的增加,使得家中並無充足人力以照顧失能高齡者,傳統失能及高齡者由家

人角色為主的居家照顧受到衝擊,結果造成失能長輩必須進入長期照護機構 中,接受陌生人的照顧度過晚年生活。這樣的情形其實對失能高齡者來說,

是疾病之外再次的身心靈打擊,其認為自己是被遺忘的過去與被遺棄的未來,

進而產生的自卑與憂鬱心理。而這也阻礙其生理與生活機能的復健,甚至導 致其健康久久無法獲得恢復。其實歐美等已開發國家也早就提出「在地老化」

(aging in place)的照顧概念與政策目標,認為長期照護服務與政策應盡可 能協助高齡者或身心功能障礙者留住家中或社區中,過熟悉常規的生活。雖 然各國對長期照護的發展速度不盡相同,觀念與主張也未必一致,但從近二 十年來各先進國家的長期照護改革政策趨勢中,仍不難看出長期照護服務的 發展模式正漸漸朝向「去機構化」的方向再發展(老人日間照護服務模式的介 紹與現況分析 邱馨誼),也就是以社區照護的模式來取代純粹的機構安置模 式,以結合家庭、鄰里,強化整體社會網絡,提供老人整合性及延續性的人 性化照護為宗旨。而老人日間照護服務(以下簡稱日照)便是長期照護服務模 式中,從「機構式照護」轉向「社區式照護」的中繼站。另外國外先進國家 也有許多的政策與措施,值得政府未來在制定我國全面的新長期照護政策時 參考與學習。

表一 中華民國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計

且便利親近化的服務。行政院主計處98年底登記全台接受日間照顧服務的高 齡者數量為615人,99年底增加為898人,截至100年6月人數已達1,023人。而 日間照顧服務機構也從97年的31間增至為100年的69間,(謝佩儒,2012)以及 102年底衛福部宣布,全國社區日間照顧服務中心120所設立目標達成(衛生福 利部,2013 )。從機構數量與服務人數增加的現象來看,「日間照護」可能 成為今後產學界必須開創之新課題與新方向,以實現「在地老化」作為前提,

藉此延緩高齡者進入長期照護機構的時間。

然而目前我國這樣的服務供給能與量似乎與需求能與量差距甚多。大家 了解老年人口增加造成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因年老而失能、失智。目前全 台灣約有70萬名失能者、失智者則有近19萬名,其中老人即占了多數(楊志良 2013 )。70萬名失能者中,除政府10年長期照護計畫提供13萬人照護額度外,

家境勉強尚可而雇用外籍看護工者約20萬人,剩餘40餘萬主要由家人照顧;

由政府照護的失智者,更是僅有4千餘人。但由於目前長期照護保險尚未能完 整實施以減輕民眾照顧上的經濟或體能負擔,這些四十多萬由家人照顧的失 能者,不管對其本人或是照顧的家人都是而言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近 年來受薪階級與夾心世代因為薪資不增反減,貧富差距擴大,一般家庭照顧 失智、失能者的壓力非常大,甚至因為照顧能力不足,而不斷發生人倫悲劇。

這些因為深愛親人但又不得不將親人殺害的矛盾悲劇這些年不斷重演發生。

如2009年2月,高雄市一名媳婦照顧久病的婆婆,因壓力很大與力不從心,用 枕頭將婆婆悶死後投案。2011年王姓老翁因不忍愛妻疾病纏身,自認年老來 日無多,恐日後妻子無人照顧,遂以螺絲起子釘入妻子頭部致死後投案。2012 年一名哥哥罹癌,擔心家人無力照顧身障弟弟,以改造手槍殺死弟弟後舉槍

自殺。同年11月,平時被視為孝子的45歲男子,以電線勒死長期照顧的母親 後投案,其家姊到場擁弟泣說道「知道你累了」。2013年元月,75歲老翁用 輪椅將失能老伴推下水埤,自己跳水共赴黃泉。而王姓老翁在釘死妻子投案 後,聲稱認罪不認錯,錯誤是制度在殺人,此控訴何等沉痛!至於虐待老人 事件則更是層出不窮。由於老人缺乏照護及尊嚴,自殺者日眾,1991至1993 年,65至74歲老人每10萬名自殺率為22.4;1997至1999年為28.3;2000至2002 年為30.1,到了2003至2006年為31.8。也就是說,老人自殺率年年高升,且越 老自殺率越高,已達20至59歲平均自殺率的兩倍以上。台灣曾經是老人的天 堂,然而若再不建立好的長期照護制度,很快就將成為老年人的煉獄。然而 在普及實施長照保險服務前,首要工作為建立完整的長期照護體系,國家要 有足夠數量的設施與機構,長期照護體系內還要制定有各種考核、發證、設 置標準及評鑑辦法等,此外鼓勵民間參與投資以擴大長照服務的人才培育與 單位設施基礎。過去我國全民健保實施尚稱順利的原因,是推動全民健保前 先建置了醫療網,在實施兩期共10年的醫療網計畫後才實施全民健保,以避 免有保險繳費而無醫療服務的情況。故目前在立法院的長照服務法通過後,

至少需要3至5年的時間發展與整合完整充足的照護體系,方得實施長期照護 保險。而這其中的服務內容,目前最欠缺的部分就是「在地老化」這一塊,

也就是包含短期或喘息服務在內的日間照護服務。前面提到衛生福利部才剛 在102年底高興宣布,去年輔導時120家日間照護中心的年度目標,達標成功。

但若仔細算算,實際上的需求是遠遠超過這號稱達標的120家日照中心,其所 能提供約三至四千人的服務量是相當不夠的。前面說到因為經濟壓力而沒有 錢聘請外籍看護工的人數,與疾病障礙僅為輕中度失能而已,無法入住長照

機構並接受更專業的醫療照護的人數,共約四十多萬人,目前他們大部分只

輔導民間力量來共同建立,仍然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幾年下來,仍未見各 地的日間照護中心如雨後春筍般地廣設與散佈。究竟在這麼好美意的國民福 利政策原則下與政府積極宣傳推廣的動機下,還是存在有什麼樣的原因或問 題 ? 讓有心想投入資源從事這項服務內容的民間團體猶豫再三、裹足不前。

因此本研究即想透過研究方法來深入探討與了解箇中原因,並找出可能的解 決方法或方向。此為本文研究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