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者與研究諍友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者在整個研究中,同時擔任教學者與課程設計 者,因而研究者的學習背景與經驗,對整個研究有深遠的影響。此外,本研究除 了研究者之外,另有一名研究諍友共同參與研究。本節依序對研究者及研究諍友 的背景和教學經驗作說明,以下分述之。

41

壹、研究者

研究者將從大學學習經歷、集中實習與大五實習經驗、研究所學習經驗,分 別敘說研究者的經驗、背景。

一、 大學學習經歷、集中實習

研究者畢業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在教育系的課程學習上,不管是 教育理論或是教育實務都相當扎實,因此奠定我對教育各領域面向深刻的理論基 礎。在大三階段,曾修習過教育研究法課程,在老師的嚴謹課程安排下,對各種 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認識。

大四集中實習,更是進行小型行動研究計畫,當時的研究題目是「實習教師 自行設計一套獎勵制度對學生日常生活常規之行動研究」,雖然當時只有兩週的 時間,並未進一步對研究作修正改進,不過確實讓研究者本身對行動研究的精神 與概念更加熟悉,上述親身經驗讓我對行動研究能提升教師教學的專業成長感到 興趣與意願。

二、

大五實習經驗

研究者大五實習期間,學校很多班級都有訂閱國語日報,提供學生良好的課 外閱讀素材,不過研究者發現多數學生只喜歡閱讀國語日報中的漫畫與故事等具 圖畫性內容,少有學生會詳細閱讀以文字居多的新聞版面,依據研究者教學經驗 及國民閱讀研究報告,這樣的現象普遍存在於教育現場,研究者認為此現象可能 會導致國內閱讀報紙的人口越來越少,進而影響學生對於與我們生活周遭息息相 關的民生、國際狀況脫離,而對所生活的社會產生漠視與無感。此外,當時「閱 讀」開始受各界的重視與提倡,研究者接觸了閱讀相關的教育研習,對閱讀有了 初步認識,瞭解閱讀原來是有方法與技巧的。

三、 研究所學習經驗

研究者於 2012 年考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班,開

42

始繁忙且扎實地研究生涯。研究所的課程是相當有系統性,期間我修讀了教育研 究法、教育行動研究、教育理論與基礎、獨立研究等課程,都不斷充實研究者的 研究知識與能力。

另外,就讀研究所過程中,仍持續參加閱讀相關研習、國際閱讀研討會,在 在顯示目前臺灣教育對於閱讀的推動仍不遺餘力,以及有學者曾指出閱讀力是影 響國民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讓研究者體會到閱讀的價值性與重要性,並相信每一 學科、領域的學習都建基於閱讀上,而「閱讀理解」正是學習的基本能力。

研究者希望藉具有條理與圖像化的心智繪圖法,提升學生對於閱讀新聞的耐 心度與理解力。國語日報在研究者就讀小學時就閱讀過此素材,其確實適合國小 學童閱讀的新聞內容,也因其全文標註注音符號,能協助國小學童正確閱讀,於 是研究者有了選用國語日報作為閱讀素材的初步構想。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即為教學者,為了改善研究者在教學現場所發現的普遍 問題,研究者參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與南投縣 國民中小學推動校園閱讀計畫的計畫目標,以及心智繪圖與讀報教育的相關文獻 後,設計了提升學童運用心智繪圖於讀報教育的課程。由於同時身為課程的設計 者與課程教學者,為免於疏忽遺漏,隨時針對課程設計內容與教學引導方式,與 指導教授、校內專家教師與同儕教師進行討論與專業對話,期能達到良好的教學 效果。

貳、研究諍友

本研究的研究諍友為研究班級導師,期望藉由研究者兼教學者以外的角度,

給予研究者多元且廣泛的建議與回饋,以提供研究者不斷改進,提供學生優質的 學習環境,以及更具效益的研究品質。以下對研究諍友剪老師的背景加以描述:

一、背景介紹

本研究的諍友為研究班級的級任導師,畢業於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在 語文教育、文學範疇、論文撰寫提供研究者許多知識及協助。簡老師教學資歷近 二十年,在興興國小服務更是有十多年之久,是相當有教學經驗以及教學熱誠的

43

老師。

二、研究諍友協助事項

簡老師協助研究者的研究事項包含,(一)協助修改給家長的晨間讀報說明書。

(二)協助發放晨間讀報說明書。(三)協助編制閱讀習慣與讀報習慣調查表。(四) 本研究心智繪圖教學法的徵詢教師。(五)本研究教案設計徵詢教師。(六)本研究 教學現場的觀察者與意見回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