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針對第二章和第三章的探討,其中皮德思最重要的概念為懲罰的規準:

一、讓被處罰者感到痛苦。二、由權威者來執行懲罰。三、被處罰者需要違反 某一個紀律(Peters, 1966a:269)。懲罰不能使用在學習知識上,無法長久增加 學生的學習動機,僅能提供一個確定必要性規則的機會,讓學生辨別行為對 錯。有經驗的教師能制訂完善的規則,讓學生不易秩序大亂,有所規則可循,

教學熱情、創意教學技巧和有效班級管理的能讓教師避免用到懲罰,讓懲罰備 而不用(Peters, 1966a)。懲罰後,除了學生會對結果有意見,家長同樣會對結 果有疑慮,這也是在教育現場容易有的阻礙。故以理論為基礎設計訪談大綱

(附錄一),就三個部份研擬訪談問題:一、教學與管教形式;二、師生關係;

三、親師互動,下面分別說明之。

訪談大綱第一部分為教學與管教的形式,希望透過問題了解教師如何透過 班級經營方式在現場進行有效教學,教師專業權威的展現不只是科目的專業知 識,也包含教學的專業知識。現場教師對於教學的理想畫面,影響教學活動與 課程設計,故從良好的教學狀態了解教師所期待的教學氛圍,衍生出如何運用 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增加學習動機、處理違規行為、確立獎懲方式等。根據上述 關注的面向,建立下列表4-1 的問題,就目前教育部提供的學校輔導管教辦法 與懲罰方式轉變的相關形式做進一步的探究,藉此研究教師在教學上如何善用 教學管教方式來達成教育目的。

-62-

-63-

-64-

貳、研究倫理

綜合以上所述,訪談大綱希望能了解皮德思與現場教師的懲罰觀差異,教 師權威隨著時代轉變,以前嚴厲的管教行為已經逐漸減少,轉而變成消極的不 願管教。教師應該要負管教責任,如何在現場建立權威,善用懲罰改善教學現 場或是進行道德教育,這是一個嚴肅且迫切的課題。

以下說明本研究所遵循之倫理原則:

一、身分保密

謹遵保密原則,不論是任何的紀錄或是標記,都不洩漏受訪者之隱私,一 律以代號替換,所有資料和紀錄加以保密。

二、尊重受訪者

在訪談前以書面同意徵詢其意見,保障受訪者的權益,也建立研究者和受 訪者的信任關係,在訪談過程中,錄音和紀錄也會先行詢問,不使用任何不合 倫理之工具和方法。

三、真實記錄

在進行紀錄時,研究者謹遵倫理,詳實記錄資料,力求資料符合受訪者的 口述內容,在完成訪談逐字稿後,將寄信與受訪者核對,若有需要補述則以電 話補述,以期能真實呈現受訪者所希呈現之事件面貌。

參、資料分析與編碼

本研究藉由訪談大綱所蒐集國高中教師懲罰觀的資料,對照皮德思的懲罰 觀進行分析,研究對象為國高中教師,研究者以半結構的方式進行深度訪談,

資料分析藉由原本訪談大綱的內容設計進行編碼與分析。

-65- 一、訪談對象

研究者透過從前共事的同事或是以前及現在同事介紹,來邀請 4 位有意願 的受訪者,研究者先透過電話、Line 或 email 進行邀請,簡單自我介紹及說明 研究目的及相關事項後寄送研究邀請函,待研究者同意參與後,寄送訪談大 綱,進一步依據研究參與者的方便性安排時間與地點,表4-4 簡單介紹受訪 者。

表4-4

訪談對象資料(研究者自製)

代碼 性別 教學年資 行政資歷 是否擔任導師 J 女 25 年 12 年 是 S 女 20 年 9 年 是

L 女 2 年 無 否

C 女 2 年 無 否

這四位教師皆在臺北市任教,J 教師為國中階段的英文科教師,曾擔任導師 及組長等職務,在學校受學生喜歡,教學成效卓越,已任教25 年以上;S 教師 為完全中學的輔導科教師,擔任過組長與主任的職務,因不是從教育相關大學 畢業,在教學上有自我風格;L 教師為國中階段輔導科教師,擔任專輔教師常 與導師進行合作,並聯繫家長與個案;C 教師為國中階段英文科教師,為雙語 學校教師,因課程設計需要與導師或各科教師進行溝通協調,並且樂於將活動 設計於教學中,受限於研究者的性別以及人際網絡,以及最好能有班級經營或 是解決師生衝突的經驗。故訪談對象皆為女性,國中階段教師也以女性為多 數,根據教育部(2019)統計資料國中階段女性教師比率為 68%,訪談資料仍 能呈現部分中學教育現場的情況。

-66-

-67- 的順序,如:-J/1。

例:彼此有互動,要有問答。我覺得是一個氣氛營造,就是在班級的氣氛,如果 是好的,我覺得這樣的學習比較有效。(A-1-S)

分類於教學與管教形式A;良好教學狀態(A-1);由 S 教師所描述;故代號為

(A-1-S)

研究者使用接近受訪者使用的語詞,必要時直接引用整理過的逐字稿,以 真實展現受訪者對現象及經驗的思考和感受,並在研究結果討論中搭配皮德思 懲罰觀的相關概念進行分析與對照,增加研究結果的豐富性。

三、資料分析過程

將訪談資料所呈現的概念,依訪談大綱之理論架構進行群組歸類,參考皮 德思相關的著述與訪談內容對照異同,希望能呈現皮德思觀點和現場對話的研 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