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和討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進行雖然訪談了 12 位從事公部門兒少保護業務的現職社工員,

但是在整個研究進行的過程仍有不足之處,以下分成研究者的反省和研究限制 二方面說明。

壹、 研究者的反省

研究者雖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企圖來來回回想看清楚兒少保社工員在所 處實務系統間反覆糾結的職場暴力經驗與前因後果,但在訪談和資料分析過程,

一下子感受到所有受訪者的實務工作者對於兒少保護工作的熱忱沒有隨著自身 遭受暴力事件而消逝,一下子又跳進受訪者的工作困境與壓力當中,同時還不 時地進入研究者自己身為兒少保社工員的無力與對角色認同的混淆中。受到研 究者的研究場域位置游移的影響,使得對受訪資料的詮釋總有無法更為完整細 緻之憾。

其次,研究者在研究計劃書口試之後的計劃書修改和訪談之後的資料整理 比預期的時間長,使得整個研究未按原本預定的研究期程進行。每一次訪談之 後都會讓研究者的思緒翻攪,研究者和受訪者的熟識程度不一,與熟識的社工 員之間在訪談之外的討論分享機會比較多,澄清其感受的機會雖然相對增加,

情感涉入程度也就不一。最後,研究者主觀意識和多年的工作經驗也干擾著資 料分析階段對受訪者經驗的理解,以致研究者對於該份訪談內容的詮釋不夠深 入。

貳、 研究過程的限制

研究設計中原本預計針對訪談內容進行兩次的校度檢核,第一次的效度檢 核是由受訪者檢視訪談逐字稿,第二次的效度檢核重點在於對於訪談內容詮釋 及引用,但由於時間的限制、受訪者忙碌無時間進行檢核,第二次的校度檢核 未如預期實施。

訪談的內容著重在訪談當下兒少保社工員對印象最深的職場暴力經驗處境 的分享與感受,片段式的經驗擷取無法窺見兒童及少年保護服務內容的全貌,

受訪者當下的經驗感受會隨著服務經驗的累積和遭受職場暴力經驗時間的遠離 而改變。

參考書目

維護政策。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3,25-44。

王麗馨(2008)。公部門保護性業務社會工作人員關於個案暴力攻擊類型、因素 性侵害期刊,7(1),47-78。

邱琇琳(2005)。專業助人者之替代性受創與因應策略—以公部門家防社工為例。

郭元媛(2009)。家庭暴力防治網絡工作人員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及工作態度與

朝陽科技大學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CYUT91-P-004。

陳武宗(2003)。名實之間――社工師國考後專業教育發展之省察,社會變遷中 社會工作者角色定位與社會工作教育研討會。

陳國棟(2004)。如何處理有暴力傾向的人士。2004 香港公務員事務局「 如何 處理有暴力傾向的人士」研討會。

陳圭如(2005)。社會工作者遭受服務個案暴力攻擊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

108,209-216。

陳圭如、孫世維譯(Christina E.Newhill原著)(2007)。個案暴力與社會工作實務。

臺北:心理。

陳文慶(2008)。精神科醫院之職場暴力。(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台北市。

陳文慶、胡海國、林宜平、郭育良、蘇德勝、王榮德(2010)。精神科醫療工作 來自病人的職場暴力。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18(1),152-162。

曾平鎮(2003)。淺談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福利期刊,5,91-100。

馮燕, 郭靜晃, 秦文力(1992)。兒童福利法執行成效之評估。台北市,行政院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如杏(2008)。社工人身安全議題之探討,追求公平正義社會。社會工作專業 的挑戰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黃彥宜(2009)。保護性業務一線社會工作者職場暴力之初探:權力的觀點。臺 灣社會工作學刊,6,79-118。

楊士隆(2003)。職場暴行:原因、型態與預防對策。透視犯罪問題,2,15-27。

廖秋芬(1997)。社會工作員對兒童保護案件處遇計畫的價值抉擇之研究。東 海大學,台中市。

劉蕙雯(1998)。高雄市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工作疲乏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市。

劉淑莉(2007)。國內兒童少年保護社會工作者工作安全需求評估。(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Atkinson, JC(1991).Worker reaction to client assault. Smith College Studies in Social Work , 62(1):34-42.

Anderson,K.(2011). Workplace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nurses and midwives say NO. Australian Nursing Journal,19(1),26-29.

Boyd, N. (1995). Violence in the workplace in British Columbia: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Canadian J. Criminology, 37, 491.

Beaver, H. W. (1999). Client violence against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Frequency, worker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n worker job satisfaction, burnout, and health.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rkansas, Fayetteville.

Burry, C. L. (2002). Working with potentially violent clients in their homes: What child welfare professionals need to know. Clinical Supervisor, 21(1), 145-153.

Crofoot, T(2007).Safety Concerns.MSW Field Education, Graduate School of Social Work,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Cunningham, M.(2003).Impact of trauma work on social work clinicians: empirical findings. Social Work, 4(48),451-459.

Griffin WV(1995).Social worker and agency safety. In R Edwards & J Hopps (Eds.),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pp2293-2305).Washington,

DC:NASW Press.

Green,R., Gregory,R., & Mason, R.(2003).It’s no picnic: personal and family safety for rural social workers. Australian Social Work, 56(2),94-105.

Hasenfeld, Y. (1987). Power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The Social Service Review, 469-483.

social workers. Smith College Studies in Social Work, 68(3), 363-377.

Kim, H.(2011)Job conditions, unmet expectations, and burnout in public child welfare workers: how different from other social worker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33,358-367.

Kindy,D., Petersen,S., & Parkhurst, D. (2005).Perilous work: nurses’ experiences in psychiatric units with high risks of assault.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19(4),169–175.

Koritsas, S., Coles, J.,& Boyle, M.(2010).Workplace violence towards social workers: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40(1),257-271.

Littlechild, B.(1997)."I needed to be told that i hadn't failed': experiences of violence against probation staff and of agency support".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 27,219-240.

Macdonald, G. & Sirotich, F.(2001).Reporting client violence. Social Work, 46(2),107-114.

Newhill, C.N. (2006).Client violence toward social workers - a practice and policy concern for the 1990s. Social Work, 40(5),631-636.

Palmer, S. E. (1983). Authority: An essential part of practice. Social Work, 28(2), 120-125.

Shields, G., & Kiser, J. (2003)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Directed toward Human Service Work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Families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uman Services, 84(1), 3-20.

Smith,M. (2006).Too little fear can kill you. staying alive as a social worker.

Journa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20(1),69-81.

Soderfeldt, M., Soderfeldt, B., & Warg, L. (1995). Burn out in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40(5), 638-646

Stanford,S.(2010).‘Speaking back’ to fear: responding to the moral dilemmas of risk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40,1065-1080.

Stanley, T. (2007).Risky work: child protection practice. Social Policy Journal of New Zealand,30,163-177.

Stewart Collins.(2007). Statutory Social Workers: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Coping, Social Support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38,1173-1179.

Tina K.,& Sally.(2000).Preventing workplace violence: toward a best practice model for work in the community(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sis).

RDNS RESEARCH UNIT, South Australia.

附錄一 研究參與同意書

附錄二 訪談大綱

壹、 基本資料:

1.畢業後的工作經歷?

2.從事兒少保護性業務年資?

貳、 從事兒少保護工作的人身安全議題:

1.過去經驗對於安全議題的影響:

1-1 在此之前是否曾有相關保護性業務的工作經驗?

1-2 如果有其他保護性工作經驗,覺得和兒少保護性業務的差異為何?

2.人身安全經驗:

2-1 從事兒少保工作至今,請說說您印象最深的一次人身安全經驗的 完整歷程。(包括:怎樣接到該案件、如何進行評估、評估後的行 動、面臨人身安全的當下情境、如何結束、當下的感覺及情緒…

等)

2-2 您認為事件發生的原因為何?

2-3 您當時的應對為何?

2-4 事件發生後對您個人造成什麼影響?(可從您面對事件事後的情 緒反應、身心狀態、對兒少保護工作的想法、身為兒少保護工作 者角色…等說起。)

3.機構因應策略:

3-1 上該事件發生後,您的組織或服務單位的反應是?

3-2 您對組織或服務單位的反應有何感受或想法?

4.個人因應策略:您個人所採取的人身安全因應策略為何?

5.建議:

5-1 您認為在執行兒少保護工作需要哪些配備、措施或資源,會讓您對 人身安全更為放心?

5-2 針對兒少保第一線社工員的人身安全議題,有沒有其他建議?

附錄三 保護性社工人員資格要件及職務範疇認定基準

中華民國 100 年 9 月 9 日內政部台內童字第 1000840140 號函核定 中華民國 100 年 9 月 29 日內政部內授童字第 1000840126 號函修正 中華民國 100 年 11 月 2 日內政部內授童字第 1000840141 號函修正 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11 日內政部內授童字第 1010840374 號函修正

一、 保護性社工人員係指辦理下列須 24 小時緊急保護之事項者:

(一)

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53 條、第 56 條、第 57 條及 第 64 條規定,辦理 24 小時輪值受理通報案件、調查處理、緊急 保護及後續輔導處遇之個案直接服務工作。

(二)

依據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相關規定,辦理救援及安置保護等 個案直接服務工作。

(三)

依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8 條規定,提供家庭暴力事件之個案直接服 務工作,包括:提供 24 小時電話專線服務;被害人 24 小時緊急 救援、協助診療、驗傷、採證及緊急安置;提供或轉介個案心理輔 導、經濟扶助、法律服務、就學服務、住宅輔導;提供被害人及未 成年子女短、中、長期庇護安置;轉介個案身心治療及諮商。

(四)

依據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 6 條規定,提供性侵害事件之個案直接服 務工作,包括:提供 24 小時電話專線服務;被害人 24 小時緊急 救援;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協助被害人心理治 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

依據老人福利法第 41 條及第 43 條規定,提供老人短期保護、安 置、訪視調查及個案輔導處遇之直接服務工作。

(六)

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 76 條、第 77 條、第 78 條及第 80 條規定,辦理 24 小時輪值受理通報案件、調查處理、緊急保護、

庇護安置及後續輔導處遇之直接服務工作。

二、 保護性社工人員應於職務說明書或聘用契約內規定業務量比重達 50%

以上,惟編制內人員支領公務人員專業加給表(七)及聘用人員採保護性 社工人員薪點折合率者,其保護性業務比重應達 80%以上,其他業務比 重不得超過 20%。

三、 100 年度或機關組織修編以前任(聘)用之保護性社工職稱不限於社會 工作員或社會工作師。

101 年度以後新進保護性社工應以社會工作師或社會工作員之職稱予以 任(聘)用。

保護性社工職務範疇採實質認定,凡實際有從事以上保護性個案直接服 務及其督導、管理工作,且業務比重符合上開規定者皆屬之。

四、 保護性社工人員為編制人員者,其專業加給改適用公務人員專業加給表

(七)。

五、 保護性社工為聘用人員者,其聘用起敘薪點及晉續薪點高限如下:

(一)

社工人員

1. 國內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或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外大專院校社會工作相 關科、系(組)畢業者以六等三階(312 薪點)起聘。

2. 國內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或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外大學院校社會工作相 關系所碩士以上學歷,或領有社會工作師證照者以六等四階(328 薪點)

起聘。

3. 晉續薪點最高可至七等七階(424 薪點)。

(二)

社工督導

1. 國內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或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外大專院校社會工作相 關科系(組)畢業者以七等二階(344 薪點)起聘。

2. 國內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或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外大學院校社會工作相

2. 國內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或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外大學院校社會工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