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節將針對本研究設計上之限制,提出下面幾點說明:

壹、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為了便於施測,因此在研究對象的取樣上採立意取樣而非隨機取樣,

僅包含了台中市的四所學校,年級也僅限於三年級,且研究中所挑選之閱讀困難 兒童並沒有經過台中市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的鑑定,即是非明確的閱讀障礙確 認個案,人數也僅有36 名,因此,本研究之結論在推至其他年級、縣市的閱讀 障礙兒童上,應持保留之態度。

貳、研究設計方面

本研究雖採縱貫研究,但礙於時間人力與時間因素,僅能進行二次施測,時 間間隔一年,且僅重測中文閱讀能力,因此只能看到三年級兒童在中文閱讀能力 上的一年發展,與瞭解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詞素覺識對同時與一年後中文閱讀 能力的預測情形,而無法看到兒童從三年級到四年級在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詞 素覺識發展之情形,且中文閱讀能力的變化經過一年的時間或許並非十分明顯,

若可再多持續追蹤幾年,在推論閱讀相關認知能力對中文閱讀能力長期預測力上 將會更加嚴謹。

參、研究變項方面

中文閱讀歷程十分複雜,影響中文閱讀能力的變項並非僅有聲韻覺識、唸名 速度和詞素覺識等三個認知能力,例如:一般字彙知識、字形、視覺處理、語法……

等,但因為所牽涉變項過多,不同學者也有不同之看法,但本研究礙於時間與人 力因素,僅能挑選其中幾種變項進行研究與討論,所以有點將影響中文閱讀能力 的認知能力窄化,這部分需多加留意。

肆、研究工具方面

閱讀的研究工具十分多元,種類繁多,本研究可使用的測驗工具有限,無法 顧全所有測驗工具,也是本研究的一大限制,例如聲韻覺識能力的測驗方式很 多,測驗上除了本研究所使用的聲母覺識與韻母覺識外,也有音節覺識和聲調覺 識,方法上除了挑異音之方式外,也可使用刪音、結合、分割等方式;唸名速度 能力除了本研究所使用的顏色和數字外,也還有圖片唸名、注音唸名、生字唸名 等;詞素覺識能力除了本研究所使用的同音異字、字根造詞與詞素建構測驗外,

也還有形旁表義線索的覺識、多義字的區辨等。此外,在詞素覺識的部分,本研 究在同音異字和字根造詞測驗上,其實都有將題目呈現於紙本上,這過程其實會 有視覺提示之效,並非完整的「覺識」能力,這也是本研究的一大限制。

參考文獻

方金雅(1996)。國小學生一般字彙知識、認字能力與國語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方瑾(2009)。論現代漢語詞素、詞、詞組之界定及其教學啟示。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王素卿(2001)。中文閱讀習得歷程中聲韻覺識角色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王梅軒(2003)。國小課程本位閱讀測量之信度與效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王瓊珠(1992)。國小六年級閱讀障礙兒童與普通兒童閱讀認知能力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王瓊珠(2001)。台灣地區讀寫障礙研究回顧與展望。人文與社會學,11(4),

331-344。

王瓊珠(2004)。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台北:心理。

孔繁鐘(譯)(2007)。DSN-IV-TR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北:合記。First, M. B., Puncus, H. A., & Widiger, T. A.(2000). DSN-IV-TR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richotillomania.

甘耀樺(2003)。閱讀障礙學童與一般學童閱讀速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江政如(1990)。聲韻覺識對中文閱讀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32,68-73。

江婉寧(2008)。閱讀障礙兒童早期鑑定指標之預測力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市。

李桂英(2007)。聲韻覺識和中文唸名速度與閱讀能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李俊仁(2010)。聲韻覺識與閱讀發展。載於柯華葳(主編),中文閱讀障礙(43-61 頁)。台北,心理。

吳明隆(2007)。結構方程式—AMOS的操作與應用。台北:五南。

吳庭耀(2009)。比較不同閱讀理解策略對國小中年級低閱讀能力學童在不同文 體之閱讀流暢度與閱讀理解表現之差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

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南市。

吳宜真、黃秀霜(2004)。由中文造字原則探討學童認字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6(1),1-12。

吳宜貞、戴麗觀(2007):重複聆聽、故事難度和識字能力對聽力理解的影響。

教育心理學報,38(3),251-270頁。

林彥同(2001)。幼稚園至國小三年級學童各類唸名速度能力的發展及其與閱讀 教學成效比較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9,117-216。

胡永崇(2007)。學習障礙學生閱讀流暢度的評量與教學。屏師特殊教育,14,

10-19。

胡芝妮(2007)。跨版本課程本位朗讀流暢性測驗之信效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胡志偉(1989)。中文詞的辨識歷程。中華心理學刊,31(1),33-39。

胡志偉、顏乃欣(1995)。中文字的心理歷程。載於曾進興主編:語言病理學第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

一個縱貫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7(1),49-66。

柯華葳、李俊仁(1996b)。初學識字成人語音覺識與閱讀能力的關係。國立中 正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7(1),29-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2003)。國音學。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200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台北:作者。

黃秀霜(1997)。兒童早期音韻覺識對其三年後中文認字能力關係之縱貫性研究。

國立台南師院學報,30,263-288。

黃秀霜(2001)。中文年級認字量表。台北:心理。

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密桃、邱上真、黃秀霜、方金雅(2002)。國小學童後設語言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9,1-26。

陳榮華、陳心怡(2006)。瑞文氏標準矩陣推理測驗。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陳淑麗、曾世杰(1999)。閱讀障礙學童聲韻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17,205-223。

張媛婷(2000):學前兒童的叫名速度與入學後國語文成就的關係。大專生參與 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張漢宜(1996)。兒童音韻、聲調覺識,視覺技巧,短期記憶發展與閱讀能力之 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張毓仁、曾世杰(2008)。國小三年級唸名速度緩慢學童與一般學童閱讀認知能 力之比較。教育與心裡學研究,31(1),179-203。

郭毅玲、陳秀綿、黃秀華(2009)。國小三年級學童中文閱讀理解測驗之分析研

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539-582。台北:遠流。

曾雅瑛、黃秀霜(2002)。國民小學中文詞彙測驗之編製。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 刊,49(2),199-216。

曾世杰、陳淑麗(2010)。快速唸名與閱讀障礙。載於柯華葳(主編),中文閱 讀障礙(63-94頁)。台北,心理。

曾世杰、簡淑真、張媛婷、周蘭芳、連芸伶(2005)。以早期唸名速度及聲韻覺

識預測中文閱讀與認字:一個追蹤四年的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期刊,28,

123-144

程祥徽、田小琳(1992)。現代漢語。台北:書林。

傅淳鈴(1997)。國小學童後設語言覺知之測量及其實驗教學成效分析。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葉靖雲(1998)。課程本位閱讀測驗的效度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239-260。

萬雲英(1991)。兒童學習漢字的心理特點與教學。載於高尚仁、楊中芳編,中 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403-448。台北:遠流。

楊憲明(1998)。閱讀障礙學生文字辨識自動化處理之分析研究。特殊教育與復

蔡榮生(2011)。AMOS與研究方法第四版。台北,五南。

蔡韻晴(2002):雙缺陷假說在中文閱讀障礙之檢驗:各亞型認知成分之比較。

謝雲飛(1993)。漢語的聲調。中國語文,73(3),12-15。

謝燕嬌(2003)。中文聲韻覺識測驗之發展及其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羅引宏(2008)。朗讀與默讀對於不同年級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與閱讀速率的影響 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 文,台東市。

蘇宜芬(2004)。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教師天地,129,21-28。

蘇淑貞、宋維村、徐澄清(1984)。中文閱讀障礙之類型及智力測驗。中華心理 學刊, 26(1), 14-48。

Applegate, M. D., Applegate, A. J., & Modla, V. B. (2009).“She's my best reader;

She just can't comprehend":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uency and comprehension. The Reading Teacher, 62(6), 512-521.

Aaron, P. G., & Joshi, R. M. (1992). Reading problem: Consultation and remediation.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Barker, T. A. (1994). An Evaluation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in Phonological Awareness with Below Average Readers. Tallahassee, FL, USA: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Blachman, B. A. (1994). What we have learned from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phonoloical processing and reading, and some unanswered questions: A response to Torgesen, Wagner, and Rashotte.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7, 287-291.

Begeny, J. C., & Martens, B. K. (2006). Assisting low- performing readers with a group-based reading fluency intervention.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5(1), 91-107.

Bowers, P. G., & Swanson, L. B. (1991). Naming speed deficits in reading disability:Multiple measures of a singular proce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51, 195-239.

Carlisle, J. F.(1995).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early reading achievement. In L.

Feldman (Eds.) Morph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processes. (pp.189-209).

Hillsdale, NJ: Erlbaum.

Chall, J. S. (1996) .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2nd ed.). Orlando, FL: Harcourt Brace.

Chung, K.K.H., McBride-Chang, C., Wong, S.W.L., Cheung, H., Penny, B.T., Ho, C.S.-H.(2008). The role of visual and auditory temporal processing for Chines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Anniversary of Dyslexia,58,15-35.

Carnine, D., Silbert, J., & Kameenui, E. J. (1990).Direct instruction reading(2nd ed.).

Columbus, OH:Merrill.

Deno, S.L., Fuchs, L. S., Marston, D., & Shin, J.(2001). Using 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s to establish growth standards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0(4), 507-524.

Goswami, U., & Bryant, P. E.(1990).Phonological skill and learning to read. East Sussex: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Inc.

Georgiou, G. K., Parrila, R., Papadopoulos, T. C. (2008). Predictor of Word Decoding and Reading Fluency Across Languages Varying in Orthographic Consistency.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100(3), 566-580.

Ho, C. S.-H., & Bryant, P. (1997). Phonological skills are important in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3, 946-951.

Ho, C.S.-H., Chan, D.W.-O, Lee, S.-H., Tsang, S.-M., & Luan, H.V. (2004). Cognitive profiling and preliminary subtyping in Chinese developmental dyslexia.

Cognition, 91, 43–75.

Ho, C.S.-H.,Chan, D.W.O.,Tsang S.M.,Lee, S.H.(2002).The Cognitive Profile and Multiple-Deficit Hypothesis in Chinese Developmental Dyslexia.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8(4),543-553.

Ho, C. S-H., & Lai, D. N.-C. (1999). Naming-speed deficits and phonological memory deficits in Chinese developmental dyslexia.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 173–186.

Ho, C.S.-H., Law, T.P.S., & Ng, P.M. (2000). The phonological deficit hypothesis in Chinese developmental dyslexia. Reading and Wri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13, 57–79.

Hu, C. F., & Catts, H. W. (1998). The role of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in early reading ability: What we can learn from Chinese.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2, 55–79.

Huang, H. S. & Hanley, J. R.(1994).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visual skills in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and English. Congnition, 54(1), 73-98.

Korhonen, T.(1995). The persistence of rapid naming problems in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A nine-year follow-up.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8,232-239.

Ku, Y.(2001). Development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Ku, Y-M., & Anderson, R. C. (2003). Development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16,

Ku, Y-M., & Anderson, R. C. (2003). Development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