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研究者在二次施測完畢後,將測驗結果逐項登錄 Excel,根據本研究之待答 問題,使用SPSS 與 AMOS 等統計軟體逐項進行資料分析,統計分析方法如下:

壹、描述性統計

一、分析三年級全體兒童在各項閱讀相關認知能力與閱讀能力測驗之平均數、平 均正確率、標準差、最大值與最小值,以瞭解兒童在此些測驗之表現情形。

二、分析閱讀困難兒童與閱讀正常兒童在各項閱讀相關認知能力與中文閱讀能力 測驗之平均數、平均正確率、標準差、最大值與最小值,以瞭解二組兒童在 此些測驗之表現差異情形。

貳、獨立樣本 t 檢定t - test, independent samples

一、檢視閱讀困難兒童與閱讀正常兒童在閱讀相關認知能力和中文閱讀能力各分 測驗上是否達顯著差異。

二、檢視閱讀困難兒童與閱讀正常兒童在閱讀理解次能力的錯誤類型上是否有達 顯著差異。

參、相依樣本t檢定 ( t-test, paired samples)與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s)

一、檢視三年級全體兒童在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詞素覺識能力的各分測驗得分 上是否有所差異。

二、檢視三年級全體兒童在前後兩次的中文識字、中文閱讀理解與閱讀流暢度的

得分表現是否有所差異。

三、分別檢視閱讀困難兒童與閱讀正常兒童在二次中文閱讀理解測驗中,各次能 力的變化情形是否有達顯著差異。

肆、皮爾遜積差相關(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一、探討三年級全體兒童在詞素建構、同音異字、字根造詞、聲母覺識、韻母覺 識、顏色唸名速度、數字唸名速度等測驗之相關情形。

二、探討三年級全體兒童閱讀相關認知能力分測驗與二次中文閱讀能力之相關情 形。

三、探討三年級全體兒童二次中文閱讀能力之相關情形。

伍、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一、檢視三年級全體兒童的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詞素覺識能力與各分測驗的因 素負荷量,驗證性分析模式如圖3-4。

二、檢視三年級全體兒童的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詞素覺識能力之相關情形,模 式如圖3-4。

三、檢視三年級全體兒童所測得之閱讀相關認知能力對同時(三年級)所測得三 種中文閱讀能力之預測情形,模式如圖3-5、圖 3-6。

四、檢視三年級全體兒童所測得之閱讀相關認知能力對一年後(四年級)所測得 三種中文閱讀能力之預測情形,模式如圖3-5、圖 3-6。

結構方程式需進行模式與樣本觀察值間適配度的評估,模式適配度愈高表示 模式可用性愈高,參數的估計愈具有其涵義,Amos 通常是以卡方值(χ2)來進 行檢定,但卡方值容易受到樣本大小影響,因此,除了卡方值外,還需同時參考 其他適配度指標(榮泰生,2011),不同學者會選擇不一樣的指標,因國內尚未

有人使用結構方程式進行閱讀預測之研究,因此本研究參考國外研究(Georgiou, Parrila, & Papadopoulos, 2008 ; Shu et al., 2006)與吳明隆(2007)評鑑指標的標準 值,將依據以下原則檢視模式之適配性:(1)卡方值(χ2)需未達.05 的顯著水準;

(2)RMSEA 小於.08;(3)CFI 大於.90;(4)TLI(NNFI 值)大於.90;(5)GFI 大於.90。結果若未能符合上述原則,則表示模式與觀察值未具有良好的適配性,

則進一步檢視修正指標(MI),與兼顧理論解釋上的可行性,盡可能修正出最佳 的模式。

圖 3-4 閱讀相關認知能力的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路徑圖 字根造詞

同音異字

詞素建構

詞素覺識 顏色唸名

數字唸名

唸名速度 聲母覺識

韻母覺識

聲韻覺識

圖 3-5 聲韻覺識、唸名速度預測中文閱讀能力的結構方程式路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