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反思

壹、 研究限制

一、 研究對象之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因推薦人介紹以及邀請結果,八位受訪者均為女性,理 論與研究上有很多性別與權力議題的論述,本研究無法呈現不同性別充權感受的 歷程,為研究的限制之一。

二、 研究對象醫院區域之限制

本研究為以滾雪球方式由熟識者推薦,並經由電子信件邀請八位北區教學 醫院之上擁有感受到充權經驗並轉化為自身力量之醫務社工,研究之結論以此八 位社工為立基,無法呈現不同區域醫務社工的狀況,得到更廣泛豐富之經驗歷 程。

三、 研究施行期間上的限制

本研究啟程因考慮醫院評鑑期間工作繁忙,故選擇以北區醫學中心評鑑結 束後進行,但因醫務社工很多的角色定位皆因新制評鑑以「病人為中心」之觀點 而有所改變,故評鑑準備期間應是醫務社工感受權能狀況最多之時期,但礙於研 究者與受訪者在評鑑期間的繁忙,無法納入不同的時間背景討論,為本研究的限 制。

貳、 研究者的反思

研究的起端是因為看到受督者在醫療團隊呈現的消權感受,並影響到個案 權益,試想由受督者觀點探討充權議題貼近受督者的經驗,並提供自身以及醫務 社工督導者充權受督者之參考。從題目發想到論文寫作一年半的時間,產生一些 研究者自我反思的議題。

一、驚覺對受訪者醫務社工身分的興趣大於研究對象身分

與受訪者會談時都像一段新的旅程,認識了新朋友認識不同醫院督導制度的 狀況,所以非常期待每次訪談,甚至期待能在北區每一家醫院都找到一位受訪者。

「相談甚歡」足以形容每次訪談的過程,但在前幾次訪談結束後,聽取訪談錄音 檔著手整理逐字稿時發現了一個大問題,在訪談時研究者對受訪者身為醫務社工 身分的興趣,大於研究對象受訪者的身分,有不少時間在做彼此醫院的工作的分 享交流,所以感覺到的豐富是工作上了解到其他醫院的現況作法,而非研究上的 豐富感。發覺此狀況後在第三次訪談開始就不斷提醒自己回歸研究問題,以及研 究對象個人的經驗感受,努力克制不再去了解別家醫院的工作流程與作法。

二、對受訪者所訴說之內容容易認同失去反思機會

研究者從事醫務社工多年,對於受訪者所提出的消權狀況以及督導制度的 狀況,很容易進入彼此情境而太快認同以及接受受訪者說法,在進行逐字稿時才 發現應該抽離出,再深入和持續探詢了解受訪者的想法與感受。更因為情感上認 為受訪者願意接受訪談已經是無以回報的恩情,對於受訪者描述權力狀況時,雖 然當下已知道有相關文獻做省思,但受訪者點到為止後研究者也沒有再次的邀請 受訪者做描述,失去了一些對於權力議題感受的深入經驗,曾試著以信件邀請受 訪者再次描述,但最好時機已過去已無法再深入了解也實為可惜。

三、自身疑惑的解答

研究者在實務工作現場看到受督者的消權狀況,一直在思考督導者自身的充 權感受以及養成經驗,並如何讓受督者突破權力的議題。因為過往並未有相關教 育訓練的養成,擔任督導者多年也不太清楚自身對於受督者充權感受的影響為何?

以及何種作為才能讓受督者茁壯到與不卑不亢的與醫療團隊對話,是產生本研究 的最大動機。經過論文研究後發現促進反思、訓練獨立決策,並傳遞工作價值是 督導者最重要的工作,對於研究者的影響是提醒自身,對於新進社工或者社工剛

接任新職務時可先以指導性為主,反思與獨立決策以鼓勵不強求避免揠苗助長,

於該領域工作半年至一年後,對於受督者提出的疑問或想法就應先請受督者告知 處遇計畫,避免因為想減省時間而直接告知處理方式。而在工作價值的傳遞上,

更讓研究者反觀自身有不卑不亢的與團隊對話嗎?自己對醫務社工工作價值的 態度如何?對於督導者身教重要性的沉重感為何?經過研究過程中不斷的思考,

並從受督者的充權歷程中得到啟示,權力是流動的即使在目前的職務上呈現高度 的充權感受,但職務轉換、有新的工作任務或面對新團隊時研究者也會再重新經 歷消權狀況,本研究所呈現的消權到爭取專業平權的歷程,包括專業知能的充實、

肯定自身工作價值等,提供了一個走出無奈沮喪情緒,重新充滿能量迎向困難的 方法,也作為研究者所要呈現的身教示範。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2012)。醫院社工人力配置 23 年沒增加!醫院社 工過負荷,弱勢醫療照護品質誰在乎。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mswa.tw/notes/

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無日期)。關於醫協。取自 http://www.mswa.org.tw/p1-about2.php

內政部(2000)。社會工作辭典。臺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王增勇、陳淑芳(2006)。充權的理念與應用-以醫院就業輔導員為例。護理雜 誌,53(2),18-22。

王增勇、陶蕃瀛(2006)。專業化=證照=專業自主?。應用心理研究,30,

201-224。

左祖順(2004)。醫務社會工作者面對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壓力 因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臺中市。

石 曜 堂 ( 2007)。以 病 人 為 中 心 的 倫 理 體 系 建 構 : 互 動 中 創 造 價 值 。 臺 灣 醫 學 , 11( 3), 294-297。

江盈誼、郭玲妃、鄭惠娟、李宏文、陳彥竹、林鐘淑敏、…黃毓芬(譯)鄭麗珍 總校閱(2000)。社工督導 (原作者:Allan, B. & Iain, B.)。臺北市:學富 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何金英(2007)。影響醫務社會工作人員組織承諾之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芝儀(2011)。以人為主體之社會科學研究倫理議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5

(4),19-39。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ichael Quinn Pattonm)。

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呂學榮(2007)。台灣公部門社工知覺之督導風格、充權感受與工作滿足感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宋麗玉(2008)。增強權能策略與方法:台灣本土經驗之探索。社會政策與社會 工作學刊,12(2),123-194。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 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洪葉文化。

李開敏(2002)。個別督導-我的跨世紀經驗與反省。載於簡春安、莫藜藜、李開 敏、楊重士、郭明珠、張璣如、…沈俊賢(主編),社會工作督導實施方式 之理論與實務(55-93)。臺中市:財團法人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汪淑媛、蘇怡如(2011)。社工督導功能期待與實踐落差研究:比較督導與被督 導者之觀點-公部門家暴防治社工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9,41-84。

沈慶鴻(2009)。弱勢社工服務弱勢案主?!婚暴防治社會工作者實務困境之研 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32(2),87-142。

沈慶鴻(2014)。社會工作者之增強權能經驗:以婚暴防治場域為例。臺大社會 工作學刊,29, 1-51。

沈慶鴻(2015)。社會工作者的去權及增強權能督導策略之研究:以婚暴社工督 導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9(1), 139-185。

林家興、趙舒禾、方格正、黎欣怡、李露芳、葉安華(2012)。諮商督導實務。

臺北市,雙葉書廊。

侯建州(2012)。管理主義下的醫務社會工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施睿誼、蔡文玲、熊蕙筠、劉祉延(2013)。淬鍊、成長與蛻變:臺灣醫務社會 工作人力分析與專業發展趨勢。社區發展季刊,145,251-265。

柯智慧(2004)。醫務社會工作者應具備之醫務社會工作核心能力初探∼以醫學 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徐西森、黃素雲(2007)。諮商督導: 理論與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Strauss, A. & Corbin, J.)。臺北市:

巨流。(原著出版年:1990)

秦燕(2011)。醫務社會工作定位、工作內容與學生實習。社區發展季刊,136,

76-85。

翁茹婷(2010)。新進醫務社工的離職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 大學,花蓮縣。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16)。簡介。取自

http://www.tjcha.org.tw/FrontStage/page.aspx?ID=088AB6C2-1B58-42F4-9E27-6597273D5ECF

馬偕紀念醫院社會服務室(2016)。工作手冊。臺北市:馬偕紀念醫院。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 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3-133)。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

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國立師範大學研究倫理中心(2016)。何謂研究倫理。取自 http://www.acad.ntnu.edu.tw/7intro/super_pages.php?ID=7intro1

張紉(2002)。個別督導模式。載於簡春安、莫藜藜、李開敏、楊重士、郭明珠、

張璣如、…沈俊賢(主編),社會工作督導實施方式之理論與實務(49-54)。

臺中市:財團法人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張蘭蘭(2013)。當前制度下醫務社會工作者轉職之初探-以台中市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莫黎黎(2014)。醫務社會工作。臺北市: 松慧有限公司。

莫藜藜(2000)。爹不疼,娘不愛的醫院社工?-需要再被肯定與支持的專業社工 人力。社區發展季刊,129,232-248。

許維素(2007)。焦點解決督導成效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3),331-354。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武宗(1999)。社會工作在健康照護領域內之發展任務與倫理議題。社區發展 季刊,86,109-115。

陳秋山(譯)(2008)。社會工作督導脈絡與概念(原作者:Tsui, M. S.)。臺北市:

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5)

陳美芳、王瑞霞、金繼春、陳重元、陳宇清(2011)。糖尿病個案之賦權內涵: 一 個質性導向的研究。新臺北護理期刊,13(2), 9-20。

陳惠雯(2011)。醫務社會工作的安身與立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

陳惠雯(2011)。醫務社會工作的安身與立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