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硬筆手寫漢字教學策略之分析

第三節 硬筆手寫,認知與記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硬筆手寫,認知與記憶

在數位產品蓬勃發展的今日,許多人已經習慣以電腦輸入、輸出的方式與 人「打交道」,手寫的應用廣度大不如從前,雖然補救寫字教育、加強寫字教育 的呼聲不斷,不過,手寫畢竟沒有電腦打字來得快速、便捷,力行寫字教育的 時代似乎已經過去,期望加強寫字教育的呼籲仍舊只是呼籲,在母語教學的環 境中,也未必能完全做到。在小學階段,尚可見許多教師要求孩子練字、習字、

寫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近年來數位教學的普及,愈來愈多的孩子可能改採 電腦輸出的方式來呈繳較為長篇的作業,如作文、報告、小論文等。若連母語 教學都很難固守寫字教育的金湯,那麼,在第二語言教學的戰場上,我們仍應 堅持手寫技能的訓練嗎?手寫的技能是否真有不可廢除的重要性,值得我們在 學習者巨大的學習壓力下仍舊堅持為之?

研究顯示,人為的產品與環境會影響人的認知習慣(陳振宇,2009),人類 創造許許多多的人為產品,本來是為了減輕人類生理和心智上負荷,以便人類 可以更有效地應付大自然的環境,求取最大的生存,但弔詭的是,今天繁多的 人為產品,反倒成為人類所要適應的環境的一部份(國立成功大學心理系,

2007;紀懿真,2008),因此,陳振宇(2009)提到,大腦處理中文字的方式會 受到所使用電腦輸入法的影響而不同,亦即同樣是說中文的人,處理中文字的 方式會因為經常接觸到不同的人為產品而所不同。即便一開始用一樣或類似的 方式學習漢字,但歷經一段時間去使用不同的輸入法以後,大腦中處理漢字的 方式便會有所差異,科技的確會影響人類的心智發展與認知功能(紀懿真,

2008),更何況硬筆手寫與電腦打字,二者所牽涉到的肌肉運動、眼動機制、大 腦運作都是如此地不同,此二者對漢字的認知與記憶必然也會產生不一樣的影 響。

應鳴雄、盧昆宏(2011)對新竹地區某大學大一至研究所的學生進行問卷

「電腦中文輸入法及網路使用經驗對識字能力影響」之調查,在人們過度依賴 輸入法的趨勢下,識字能力也逐漸衰退。經分析可得以下結論:第一、使用字 形輸入法者在識字能力上優於使用字音輸入法者;第二、研究生的識字能力優

(fusiform gyrus)是大腦中主要負責處理視覺字形的區域。James(2010)透過 實驗指出,若在記字的過程中,加入肌動訓練(主要是手寫),左梭狀回會變得 更為活躍。可見為了幫助認字,透過手寫的方法可以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Longcamp 等人(2005)表示近來的研究咸認為動作在認字表現上扮演了重 要的角色,以不同的動作活動來學字,必會造成不同的後續影響,透過觀察,

Naoi,1995)。Hulme(1979)在實驗中比較兒童的閱讀行為,發現拿閱讀時加 入手指描摹字形的兒童和單純地就只用眼閱讀,不採取其他肢體運動的兒童相 比,前者會對圖像形式(graphic form)建立起較佳的記憶力。

Longcamp 等人(2005)透過對不具習字經驗的孩童(3 到 5 歲)所做的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給予的文字,而對照組則必須在比對螢幕中的文字與鍵盤上的文字後,鍵入正 確文字,以求慢慢精熟一字。當對照組的孩童輸入錯誤的字母,以致於拼字錯 誤時,研究者會立刻從旁提醒、警示,直至孩童輸入正確的字母為止,當實驗 組的孩童寫錯了字母的樣子時,研究者不會特別提醒,但當實驗組的孩童寫完 一個形象錯誤字母後,研究者會要孩子再次觀察研究者所提供的文字與他自己 寫的文字有什麼不一樣。透過這個實驗,得到的結論主要有二:一是對於年紀 過小的孩子(33 個月大、46 個月大)來說,手寫學字的意義不大,他們的心智 發展與肌肉發展皆未臻可學習書寫的年齡,因此不具成效,二、從年長組(57 個月大)中的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認字測驗上的成果可知,採用手寫習字的實驗 組孩童表現得較佳,可見寫字幫助孩子記憶字形。不過,這個研究僅涉於單一 單字的學習與辨認,這與我們一般所知道的閱讀過程,必須識別一連串在特定 語境中的文字,其狀況是不一樣的,因此,從這個研究無法知悉手寫與打字對 閱讀的影響,只能知道對識別單一一字的影響。

Longcamp 等人(2006)在另一個研究中對成人受試者進行實驗。受試者一 共有 12 名,其中 7 位男性、5 位女性,年齡約於 25 歲左右,都是慣用右手寫字 者。這些受試者一共要接受三個星期的實驗過程,實驗一共分為兩階段:學習 階段和測驗階段,在這段期間,受試者必須學會 20 個字(如圖 5-4),受試者每 週學習一個鐘頭,兩種模式會在同一次的學習階段內依序進行。Longcamp 等人 先將 12 位受試者分成兩部分,各 6 人,其中一組受試者先以電腦打字的方式學 習第一組的 10 個字,再以手寫的方式學習第二組的 10 個字,另六組受試者則 反之。

圖 38 受試者需學習的兩組字(一組 10 個,共 20 個)

測 驗 分 為 兩 種 , 一 種 是 鏡 像 字 與 正 確 字 的 區 辨 測 驗 ( Post-learning recognition test)一種是文字相同與否的區辨測驗(Discrimination test)。前者一 共進行三次,分別為第一次的學習階段結束後、第一週和第三週;後者一共進

Longcamp 等人(2006)發現以手寫的方式來習字對後續的辨識測驗較有幫助,

特別是對於部見與筆畫的位置,會記憶得更為清晰。Longcamp 等人認為手寫與 電腦打字之所以會造成不一樣的學習影響,其原因在於:第一、手寫的歷程需

養與訓練而有所提升。再者,Tan 等人(2005;2012)的兩個研究對象都是母 語者的兒童,其測驗結果是否可以套用到成人外籍學習者身上是一大問題。不 同背景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學習慣性,學習者會因為教師教學的方式、社會或家 庭普遍的學習模式等,而逐漸養成某一些學習慣性,並以相關的學習策略來應 付後續的學習,或以所養成的學習慣性來認知、接觸新事物。以華語為母語的

52 電腦失寫症。2013 年 5 月 27 日,取自: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2381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形處理及字音處理能力(吳靜慧,2005),因此教師在硬筆手寫的教學上,未必 非局限於「教」不可,有的時候也可以站在「監督」的立場,觀察學習者手寫 的過程,一發現學習者遇到困難,就給予即時的回饋與指導。教師可以陪伴學 習者一起建立良好的手寫能力,而非僅是將手寫當做課後作業,放任學習者進 行無意義的機械式的學習。

有人說如果可以避開寫漢字的過程就直接掌握漢字,那麼學習華語的難度 就會相對降低,但事實上,要跨過漢字書寫的過程就完整而穩定地掌握漢字,

難度顯然更大,可行性也顯然不太高(胡文華,2008)。硬筆手寫除了是對字形 進行精細的分析和綜合過程外,也是熟悉鞏固字形的過程(鄭媲瑾,2008)。綜 合上述,儘管我們已身處電腦化的時代,可是硬筆手寫仍然是不可不重視的技 巧,若是學習者想要永續地保留有關漢字的知識與技能,那麼,還是需要透過 硬筆手寫的訓練與學習策略來達成。